首頁  /  發現  /  思想  /  正文

棲居在生態環境中的鄉土記憶——納溪倒流河濕地景觀規劃設計

admin 2014-11-11 來源:景觀中國網
倒流河為瀘州市納溪區的第三大河流。發源于江陽區分水鄉,流經龍車、蘭田、棉花坡等鄉鎮注入長江。全場50公里,蓄水量110萬立方米以上,因河流自東向西注入長江,與一般的江河流向相反而得名。

倒流河為瀘州市納溪區的第三大河流。發源于江陽區分水鄉,流經龍車、蘭田、棉花坡等鄉鎮注入長江。全場50公里,蓄水量110萬立方米以上,因河流自東向西注入長江,與一般的江河流向相反而得名。

  此次景觀規劃的范圍(圖1)主要為納溪片區的倒流河區域。規劃面積為9平方公里。
 

 

\

圖1 納溪區倒流河生態濕地公園景觀規劃范圍


  規劃場地內的倒流河,起伏變化的山體和豐富的自然生態資源,造就了兩岸自然的河道地貌景觀,以及富有鄉土氣息的梯田農耕文化(圖2)。漫步在河流邊,走在田埂上,欣賞著不同季節農田里展示的鄉野美景;在溪流峽谷間,摸著石頭過河;奔跑在山脊上俯視自然全景時心境的豁達;在果園里,品嘗自己采摘的果實的愉悅心情;與當地人親切的談笑互動。這些都是在這環境下的稀疏平常的生活片段。然而,這種簡簡單單的生活中的小幸福,成為了都市人為之向往的“奢侈品”,一種返璞歸真的生活態度。
 

 

\

圖2  納溪區倒流河中游農耕景觀 (王棟 攝)


  但是,近十年來,由于農耕的蔓延,對水的需求量逐漸加大,農田大量臨近河道,對河流的水質產生威脅,以及堤壩截流(圖3)等人為干擾,導致下游生態棲息地的生態性逐年降低。另一方面,近幾年對倒流河度假區的旅游開發,并未產生大的旅游吸引力,在游客中并沒有得到推廣和宣傳的作用,同時又產生零星的、荒蕪的旅游村落(圖4、5),以及潛在的老年群體的居住需求未得到合理的規劃(圖6 , 7)。其原因主要是沒有最大地利用場地資源、客源群體的定位模糊和缺乏有序的開發模式。
 

 

\

圖3  河道水源攔截,蓄水以供應上游農田的水量需求

 

\

圖4 倒流河度假區村落現狀

 

\

圖5  倒流河度假區入口

 

\

圖6 倒流河養老院廣告宣傳

 

\

圖7 老年人公寓


  由于,倒流河的生態建設對納溪區在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文化效益上有很大的意義,可以作為其城市的形象名片的同時,也是瀘州具有生態文明建設價值的示范區域。因此,如何延續其自然和人文進程,讓生態服務功效和鄉土文化氣息持續隨河流蔓延,是其設計的重要目的。

  為實現這一目的,計劃對倒流河生態公園建設提出四條景觀設計策略:一,保護和恢復河流生態系統,建立連續的生態河流游憩廊道;二,延續鄉土人文景觀,打造特色旅游體驗;三,植入少量養身休閑業態,推動產業鏈發展;四,建造生態區與城市過渡的景觀界面,營造城郊一體的生活綠廊。

  一,保護和恢復河流生態系統,建立連續的生態河流游憩廊道。

  在規劃范圍內的河流生態廊道保留相對完整,除局部下流區段會出現季節性缺水現象;兩岸邊大部分都由竹林作為防護帶對水質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但在中游區域出現大面積無屏障的農田往河道蔓延,水質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污染的危險。河流兩岸還有多處魚池養殖,缺乏生態合理的管理,也造成臨近水源水質的污染。下游河流穿梭于山谷中,形成巖石溪流地貌的河道景觀。并且連接河兩岸,有各具特色的石橋相連。最為有趣的是,在萬壽橋下,存在著歷史遺跡——流杯池,具有文化旅游的開發價值。倒流河以其婀娜的身姿穿梭在這彌漫著自然土地氣息的生態基底上,面對著這美麗的河流,帶著急于解決其現有的和潛在的問題,發掘和彰顯其最大的魅力的心情,是何等的緊張和興奮。

  基于現有的場地狀況和特點以及未來的可持續發展的需要,在保護和恢復河流生態系統,建立連續的游憩廊道,景觀設計手法上主要有四點:1),河流生態水資源的整合利用;2),河流生態水凈化系統的設計;3),河岸的生態化設計;4),河流游憩走廊的建立。

  1),河流生態水資源的整合利用。

  倒流河河水的主要來源是來自周圍的山地徑流和地下水補給,在這種自然狀態下,水質可以達到飲用水的質量標準。但是,由于周邊大量農田和魚池養殖的用水量逐漸增高,在中上游多處建立水閘。暫時解決了農田和養殖的用水量,滿足其用水需求。卻造成下游棲息地生態性的不平衡,出現季節性的缺水,生物棲息地的形成條件逐漸降低。為解決農業用水的需求,維持農業和自然生態需水量的平衡,應通過有效的整合方式來控制和統籌其水資源平衡。

  首先,對每個季節的水量進行評估和統計,分析河流各個區段的需水量情況以及季節水量漲幅情況。分析了解倒流河區域的河道情況,如森林區段,農田區段,峽谷區段,生態棲息地區段等,并計算各個功能區段的需水量,以維持整個水域的水量平衡。并考慮在徑流量和水量漲幅大的時期進行適度的水量攔截和儲存,以滿足農業用水的需求;在水量平均值小的生物棲息地區段,應在水量大的時期通過濕地來進行蓄水,以保證枯水期的水量補給。

  其次,控制農田耕種范圍,在部分生態區段退耕還林,以提升山體的雨水儲存量。在倒流河兩岸的大部分山體區域都為梯級式的農田,不具有提供雨水儲存的功能特性,卻造成水量的大量流失。因此,在場地的規劃建設中,應采用強硬的政策在部分山體區域退耕還林,以恢復林地的雨水儲存和保證山體徑流量的平衡。

  2),河流生態水凈化系統的設計。

  倒流河的河水水質在上游與下游段相對良好,但在中游區段的河域,由于受到農田和魚池養殖的影響,水質相對較差,并有向更嚴重污染的趨勢發展。為了解決這類問題,重點應在3個方向上去考慮:

  首先,保持農田與河岸之間的距離,阻止農業養分流入河中。根據國外的相關研究,綜合減少農業營養物質流失和保護鳥類的棲息地,河流兩岸的植被緩沖帶寬度應至少10m(Pertersen 等,1992)。在現狀的臨近河流的農田,應保持10米以上的水岸植物緩沖帶距離,以盡量減少和避免農業養分流入河流中,產生水體的富營養化,造成水體生物的生存環境受到威脅。

  其次,魚池養殖業的建設,應考慮養殖池的排污處理以及新型的“魚養稻”技術。避免魚池內的廢水直接排到河流,造成河水的富營養化。廢水在排到河流之前,應通過土壤和植被的過濾進入河道,保持河流水質的生態平衡。魚養殖方面,也可以考慮生態化的“稻田養魚”的形式(圖8、9)。稻田養魚好處頗多,魚能吃掉害蟲,松土增氧,保肥增肥,改善水稻的生長發育,促進水稻的鬀分蘗。一般說,養魚的比不養魚的稻田可以增收稻谷一成左右。稻盛稻花多,魚得到豐盛的飼料,長得特別肥壯。所以有句諺語說:“稻田養魚魚養稻,稻谷增產魚豐收。”更重要的是,這種生態化的養殖方式,徹底代替了化學除草劑和殺蟲劑,解決了水田環境污染和食品農藥殘留兩大世界難題。
 

 

\

圖8  魚養稻,稻養魚

 

\

圖9  放置于稻田中的魚苗


  再次,擴大河流自然綠化廊道的范圍(河流兩岸必須有10米以上的植被過濾廊道),有利于山體徑流和農田的水流進行梯級式凈化過濾以及增加河道的蓄洪量,更重要的是有利于自然的河流地貌、特殊的生境以及生物群落的恢復(俞孔堅等,2005)。河道兩旁以自然植被群落為雨水徑流和農業用水的凈化帶,植物以層次性的分布形式,形成梯級式的自然水凈化模式。山地徑流、居住用水、農業用水等,通過梯級式的植物凈化過程,流入河道。并結合河流地貌的具體情況,設計不同形式的濕地景觀,增添其河道豐富多樣的美感的同時,提升其強力的水質凈化作用。例如,在側回水區(圖10),由于河流的沖擊作用,塑造了豐富多樣的地貌和生境。結合其地貌特征,采用合適的鄉土水生、濕生植物,并利用形成的滯留回水區,增加生物棲息條件,并且凈化水質。
 

 

\

圖10  側向回水區生態濕地剖面


  3),河岸的生態化設計。

  倒流河的岸線都保持著自然的河岸形式,并且整體河流域的河道形態也保持良好;鄉土植被的覆蓋率高,可是缺乏整體性和變化性。在未來的開發建設中,應考慮保留河流自然形態,避免裁彎取直的工程建設,在植被上進行修復和整治。畢竟河岸作為水陸交界帶,物質、能力的流動與交換過程頻繁,在生物系統中具有重要作用(俞孔堅等,2005)。在河岸的建設上,應該以自然生態河岸貫穿整個流域。

  首先,尊重自然河岸的原聲物種,在植被物種上進行修復和整合,建設生態植被緩沖帶,提升其景觀的生態場景感的整體性。在倒流河景觀現狀良好的區段,應以植被修復的方式建設好河岸緩沖帶,旨在保護和恢復濱水動植物的棲息地和遷徙走廊。同時這種植被緩沖帶也具有吸收來自農田的富營養污染,截留泥沙、減輕水土流失,保護鳥類和多種野生動物的綜合功能。建設的原則包括:

  a)植被緩沖帶應當連續貫穿整條河流,保證生態廊道的連續性,減輕人類干擾;
  b)遵循生態原則,避免單一物種,促進生態系統的自然演替和多樣性的形成(圖11)。
  c)選用鄉土物種,避免外來物種的引進。(俞孔堅等,2005)
 

 

\

圖11  倒流河河岸生態緩沖帶各個區段植被景觀規劃意象


  其次,保留河岸自然形態,根據河岸的現有條件和需求以自然和多種人工的手法穩固河岸邊界。首先以植物固岸的自然型的處理方式,多采用鄉土水生植物,如蘆葦、菖蒲等,利用其發達的根系穩固堤岸,同時形成豐富的水生、濕生植物群落,最大限度保持河岸自然特性(俞孔堅等,2005)。其次,自然型河岸,不僅種植植被,還采用天然石材、木材護底,以增加堤岸抗洪能力。例如,在坡度較陡的區段,可以在坡腳采用石籠、木樁等護底,其上筑有一定坡度的土堤,斜坡種植植被,實行喬灌草結合,固堤護岸。另外,在與居住區相銜接以及臨著長江的堤面,應采用多種人中的手法,在自然型護堤的基礎上,再用鋼筋混凝土等材料,確保大的抗洪能力,如將鋼筋混凝土柱或耐水圓木制成梯形箱狀框架,并向其投入大的石塊,或插入不同直徑的大柳枝等;臨水側種植蘆葦、菖蒲等水生植物,使其在縫中繁茂地生長(俞孔堅等,2005)。

  4)河流休憩走廊的建立。

  在恢復整體河流濕地生境的基底上,通過不同區段的地形與河道特點,以及結合周邊局部區段的城市功能空間,布置合適的游憩節點,形成一條連續的倒流河生態濕地游憩走廊。由進入濕地的入口碼頭為起點,分別是漫灘濕地、河谷濕地(漁劍灘)、濕地保育區、大橋浦瀑布、濕地凈化展示區、田園風光走廊、觀景平臺、生態垂釣、長壽橋流杯池、竹林通幽廊道、以及山林生態區等(圖12),創建起連續的生態景觀游憩體驗廊道。在各個區段形成漫步、駐足、停留等以靜態的景觀引導動態的人流,在步步是景的游覽路線上,感受河道景觀的自然魅力。(圖12-1)
 

 

\

圖12  倒流河生態游憩游覽節點分布圖

 

\

圖12-1  河流游憩系統節點設計方式


  a)漫灘濕地:

  由于臨近長江區段的倒流河,在洪水季節以及漲水季節,受到來自江水的倒灌,并在倒灌過程中產生養分和能量的交換,形成自然的泥沙淺灘,為多種物種的棲息提供多樣的生境(圖13)。由于場地的開發利用,現有的資源狀態在很大的程度上已經遭受了破壞。在以生態為主題的設計過程中,采用重建自然的河道沖刷灘涂,保證灘涂濕地(圖14以蘆葦和菖蒲等鄉土植物來含蓄水源,并保持長江的水流的適度倒灌以產生養分和能量的交換,補給物種多樣性的生境需求。
 

 

\

圖13 漫灘濕地景觀場景意象

 

\

圖14漫灘濕地剖面圖 水流的交互運動形成淺灘的水洼地形,含蓄水源的同時,也滋養著多種水生物種,營造多樣化的生物棲息地


  b)河谷濕地(漁劍灘)

  在倒流河下游的中段環境的生態條件較好:兩岸的山地較陡,河流在山間穿梭而過,形成溝壑縱橫,奇石嶙峋的河谷景觀。該區段的建設上,應保持原有的生態環境,并且提升和恢復兩岸植被的整體和層次感。保持自然的巖石地貌,給游人摸著石頭過河的趣味體驗。
 

 

\

圖15 漁劍灘河谷濕地場地現狀生態環境保持良好


  c)濕地保育區

  過了“漁劍灘”,在河道拐彎處大的區段,設計一條濕地保育區段,對該區段進行封閉性的濕地生態保護,只能在遠處或者通過觀景臺來觀賞和認識原始生態的濕地景觀(圖16)。例如,倫敦濕地中心的濕地景觀,為保持人與生物的和諧共存,在定點觀測區設有固定座位,游客可以在此安靜地近距離地觀測濕地生物。并且以景觀低地廊道為設計方式,以恢復自然的河流地貌為目的,通過鄉土水生、濕地植物群落來保護自然地貌,并設置至少20米的喬木種植帶,供小型哺乳動物和鳥類遷徙。
 

 

\

圖16  生態濕地保育區


  d)大橋浦瀑布

  大橋浦位于河道中游與下游的交界處,原先自然狀態下,有奔騰不息的河水傾斜之下。近幾年由于上中游的農業用水的攔截,形成中游與下游水流的斷截,基本已經失去了作為自然瀑布景觀的面貌(圖17)。為激發場地景觀價值的最大化,利用河道的高差以及上游儲蓄的水量,恢復大橋浦流水瀑布的自然景觀。并且,修復兩岸的植被,形成整體上的視覺美感(圖18)。
 

 

\

圖17 大橋浦現狀圖

 

\

圖18  修復后的場景意向圖


  e)濕地凈化展示區

  該區段位于旅游地產的規劃用地附近,基于其區域可能創造的人流量,以及地產項目需要的環境質量,可考慮在該段設計一個濕地凈化展示區,可以對建筑產生的生活污水進行生態凈化的同時,也對居住和旅游到此的人群有傳播和展示奇妙的生態自然凈化的科普教育的功能,提升人類對自然的認識和理解。

  f)田園風光走廊

  考慮該區域多山體,山脈景觀連續,層次豐富的農業梯田景觀。設計上,利用這美麗的自然畫卷為背景,沿河道邊緣創造一條漫步長廊,蜿蜒在河道和田埂邊緣,人們順著廊道漫步就可以欣賞到兩岸連綿起伏的田園風光(圖19)。在兩岸的植被種植上,通過鄉土水生、濕地植物群落來保護自然地貌,不考慮種植大的喬木以免遮擋廊道的景觀視野。
 

 

\

圖19   蜿蜒在河岸和田埂邊緣的漫步廊道


  g)觀景平臺

  在倒流河景觀帶上,選擇合適的位置設計觀景平臺,并且作為倒流河游憩流線上的休閑、逗留空間。設計上可以考慮高起的觀景塔或者挑出水面的平臺,同時還要滿足與周圍環境相融合的原則,形成全景視野塔、生態觀鳥臺以及休閑觀景平臺等(圖片20-1、20-2)。
 

 

\

圖20-1  濕地觀景臺,可以在高處看到濕地的整體景觀狀態

 

\

圖20-2    濕地棲息地觀景休息平臺,也同時是鳥類攝影愛好者的聚集地


  h)生態垂釣

  以倒流河上的魚養殖業區域為節點設計條件,通過設置一些木平臺、棧道等,或者釣魚、親水等標識提示,提供一些可供游人釣魚和親水嬉戲的生態休閑點(圖21-1、21-2)。
 

 

\

圖21-1   市民和游客可在河邊戲水,捉魚等

 

\

圖21-2   市民和游客可以在可允許釣魚的區域釣魚


  i)長壽橋流杯池

  在倒流河長壽橋下,留有歷史文化遺跡——流杯池(圖22-1、22-2),這是古代文人墨客們的高雅愉樂方式,曲水流長,將酒懷放在流杯池的流水中,六人對座,酒懷在流杯池的流水中,停流在那一位面前不走,那就該你喝酒迎詩作畫。瀘州流杯池有六口之多,分布在瀘縣,合江,納溪,江陽區。該節點就可以作為倒流河游線系統中可解說的歷史文化資源。
 

 

\

圖22-1   倒流河長壽橋現狀圖

 

\

圖22-2   長壽橋下的流杯池


  j)竹林通幽廊道

  保留場地大部分的原生竹林,通過適度竹林生長的空間序列調整來滿足游覽體驗的場景的需求,創造一條曲徑通幽的沿河竹林游憩景觀(圖23)。
 

 

\

圖23   通過調整竹林的空間序列,并且在局部區域設計與河道平臺相聯系的景觀漫步道


  k)山林生態區

  在倒流河上游區段,擁有豐富的農田和林地資源,并且河道兩岸竹子生長繁茂,可以考慮移除大部分的竹林并以喬灌木代替?;谒春B和保護的場地需求,該段的河流區域可作為高地廊道來設計,可包含現有的農田和果林,沿休閑廊道至少20米的喬木種植帶。在狹窄地段,也要保持至少20米的生物廊道,以保留上游水質的清澈和生物棲息環境的穩定。
 

 

\

圖24   河岸與農田之間的距離應保持至少20米的綠化隔離帶


  總之,河流是城市的靈魂,是滋養一個城市發展的臍帶。在規劃和設計上,首先應考慮的是以河流生態水資源的整合利用和河岸的生態化設計作為保護和修復河流河道生態系統的基礎的方式和方法,繼而在這基礎上,結合現代藝術景觀空間設計,以最小干涉為原則,最大發揮河流兩岸的景觀魅力,形成一條趣味黯然的河流生態體驗帶,并吸引市民參與到河流環境中,體驗和感受到自然清澈的河流環境的舒適,提升市民的環境保護意識,同時也成為城市生態旅游規劃上的一個生態河流旅游體驗帶。

  二,延續鄉土人文景觀,打造特色旅游體驗。

  倒流河兩岸的土地上,現狀都為農田、魚池、果園、山地、石橋以及少量的小村莊等。存在著及其豐富的鄉土景觀、人文遺跡和村落民俗風貌等資源。在鄉土景觀價值上,倒流河區域保持著場地良好的生態性和鄉土景觀的完整性和連續性。場地中的自然山陵地貌連綿起伏,由鄉民自發開墾起的層層疊疊的水稻、油菜花、茶樹等梯田景觀,形成了連續而炫美的自然田園畫卷。山坡的高處較緩的區域都種植著少量的果樹,與農田一起交錯種植。另外,由于溫潤的氣候造就了豐富茂盛的竹林資源以及樹林資源(圖25-1);在人文遺跡上,倒流河上的石橋形態和材料各異,是具有場地特色和場地記憶的文化遺跡(圖25-2);在民俗風貌上,倒流河兩岸分布著少量的村落,這些鄉民依然依山而居,主要的生活經濟來源還是靠著這一片自然沃土來經營。原先發展的倒流河度假村,如今已經人煙稀少,野草蔓生,農家樂等屋舍都荒廢(圖25-3),難以再吸引游人前來旅游觀光。
 

 

\

圖25-1 生態大地上的農田、茂林修竹、瓜果菜園

 

\

圖25-2  倒流河上的石橋

 

\

圖25-3  衰落的倒流河度假景區


  由以上闡述的場地資源和現狀可以看出,場地的生態性和鄉土人文氣息的延續還是有值得發展的空間價值。在規劃和開發這個自然的片區,應當綜合多方面地進行考慮,維護鄉土文化景觀的完整性,發揮場地潛能的最大化,以及對自然演化過程的最小干預為重要原則。主要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保留場地原有的景觀屬性,在其基底上進行分塊整合,形成統一有序的自然鄉土景觀。

  高山上的層層梯田,因其適應自然的過程的格局,順應自然節律而播種、灌溉和收獲,使投入與收獲達到平衡,從而創造出了“深邃的形”。(俞孔堅,2014)這“深邃的形”呈現出的是清麗自然的鄉野風光,在數千年的時間長河中,依然持續保持著它與自然相和諧的狀態。

  因此,在規劃設計上,應遵循現有場地肌理,維護場地的農田、果園、竹林、樹林等現有的景觀場地特征,保持這些元素在場地中的整體印象,根據場地的地形特征和環境特點,對這些屬性進行重組和整合,使原先零散的元素狀態形成有序的幾何空間布置。例如,梯田景觀上的農業種植作物有水稻、油菜花、蔬菜等,通過場地的地形情況和資源狀況,根據各個農作物在場地的比重來調整農作物的種植面積,油菜花田片區,水稻片區,蔬菜片區,在設計上可以是整個山坡都為一種農作物,或者兩種農作物的交錯式設計,形成具有整體感有序變化的田園景觀肌理的同時,在一定程度上作為農作物的統一管理也具有科學合理的一面。(圖26)其中,稻田的種植可以與漁業養殖結合為一體,稻養魚的同時,魚的排泄物也成為稻田的肥料,由此形成生態生物鏈的農業生產景觀。

  在場地中隨處看見零星分布的竹林、竹叢,為了可以營造出竹林特有的場景氛圍,可以通過重新規劃設計竹林的空間布局,把零碎的小竹林都集合成幾片大的竹林區,并且竹林內的空間又再進行梳理,創造出具有意境的游覽空間,包括竹林廊道,竹林森林,竹林石磴等,并通過步道等方式讓這些空間聯系起來。
 

 

\

圖26  倒流河標準段鄉土景觀物種布置概念圖


  2),提取出各個區塊的場地特點,激發和強化場地的鄉土記憶,并進行提升和創新式開發,突出民俗文化生活體驗的獨特性和樸實性。

  根據場地的各個特征,如山,水,村,人等,挖掘出場地的鄉土性,重現“那山——那人——那村”的樸實的生活場景,并進行場景提升、人文風貌的展示以及創新式的文化開發,打造出倒流河本土化的人文生活展示和體驗帶。

  首先,現有的村落大都為當代建造的方盒子式民房,房屋破舊,基礎設施落后,空間環境雜亂。在場景提升上,可以通過村落改造的方式,不干擾原住民現有的生活,不進行大量拆遷,只對現有的危房進行拆遷重建,并且重建的樓房要與村落原有的房屋保持協調性,可以適當地加入納溪特有的文化元素和圖騰做點綴。其他民房進行立面的修復(局部也可以加入本土文化元素)和內部設施建造和提升,整治和完善村內道路、供水、垃圾和污水治理等基礎設施,提高整體村落居民的生活居住的環境質量。
 

 

\

圖27   營造出山林小道式的村落氛圍

 

\

圖28  回歸田園,體驗樸實的鄉野生活氣息


  其次,人文風貌的展示上,將當地人的生活和勞動所創造的景觀作為鄉土文化的遺產,可以在農耕文化上、村落的樸實的生活場景上以及農家樂等來展現。在農耕文化上,可以通過季節性的播種和收割,以及果園的采摘果園的勞動場景來呈現,市民和游客也可以加入到活動中,形成有趣的農耕文化體驗。并且通過傳播農業文化知識,讓人們認識食物的由來的同時也意識到勞動的不易,而更加珍惜這勞動的果實。在村落民居的日常生活場景上,可以體驗到淳樸的人文風貌,孩童田埂上嬉戲,農家人耕田歸來,屋舍里爽朗的笑聲,門前老伯親切的笑容,屋前、村道上漫步的家禽……都會成為具有鄉土氣息和場景記憶的畫面(圖28),映入來到這游覽的人群的記憶中。同時,品嘗當地村民的家常菜和采摘做菜的食材的農家體驗形式,作為文化生活體驗的同時,也成為當地人一種新的經濟收入。

  再次,以創新式的文化開發來提升鄉土文化產品的可持續性和豐富性,以科研探索和育教娛樂的形式來帶動更多的人群對鄉土文化的興趣。例如,在育教體驗上,以農耕知識、農耕體驗、漁米育教游等形式,傳播農業文化知識,定期舉行互動式的農耕體驗活動,以及“稻田養魚”“魚養稻田”的生態科學種植模式等,提升現代人對農業的認識,以及激發部分人群對繼承和發展鄉土文化的興趣。另外,場地中有豐富的竹林資源,這就意味著具有竹制產品發展的可能性,包括鄉村民間手工竹制藝術品、竹制紙、家具、材料等,其竹制藝術小品同樣可以提升村落特色的景觀空間氛圍。同時也保護社區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為當地居民提供了許多就業機會。雖然竹林資源可以作為副產業帶動倒流河區域經濟發展,但是竹林種植的范圍和面積必須嚴格按照景觀規劃的范圍進行,保證鄉土景觀的豐富性,避免景觀整體上的單一性。

  3),最小干預場地自然生態環境,保持鄉土生態基底的完整性,以生態化的設計手法提供游覽、觀賞和休閑的廊道與平臺,創造人與自然互動交流的公共空間。

  在整個倒流河片區的景觀基本都維持著自然原生的狀態,在這自然生態的基底上建立游覽和休閑系統,必須要考慮建筑材料和形式的生態性并且可以與場地相融合,包括棧道和步道的設計,形成與環境相依相棲的空間狀態。在規劃設計中,土地不做大量的開挖和平整,盡量保持場地的山體形態和田園的階梯地形的連續性,建設延山的自然游覽步道,避免對自然背景帶來破壞。游覽步道的形式上可以根據地形的具體情況來設計,在陡峭的山體邊上使用高空棧道,在較緩的坡度上采用階梯的形式,在較平坦的步道空間上可以用石材汀步或者自然的石材營造鄉村小道等,這些方式都必須遵循現有的山體形態來設計,為觀光游覽提供便利性的同時,也加強了鄉土文化景點之間的聯系,形成連續的田園體驗和濃厚的鄉土文化氛圍。另外,在步道系統上,需要考慮步行體驗的合理長度以及結合各個景點的空間位置來設計休閑平臺的位置和形式,這些平臺的設計尺度小的可以只是休息的座椅,大的可以是休閑活動的景觀構筑物,主要是根據景觀空間的具體需求而定。

  三,植入少量養身休閑業態,推動產業鏈發展。

  對于養生休閑產品行業來說,環境的質量占其項目的比重相當的高,而倒流河區域擁有吸引這些相關行業的高品質的自然環境條件。微觀現代養身休閑度假產品,以農業景觀為環境背景的也不少,例如泰國的清邁四季酒店(圖29),以自然的農田景觀為背景打造極致鄉野生活,自然奢華的山水田園天堂。以及浙江德清縣的裸心谷驛站度假村(圖30),坐落于莫干山一片田園般的松樹林中,是以都市人群渴望回歸純凈自然的生活理念應運而生的。這些成功的項目都是可以給予倒流河度假項目開發具有借鑒的意義,我們同樣可以在自然生態場景為背景的倒流河田園景觀中,打造極致的鄉土田園詩話般的生活,倒流河不僅僅擁有著富饒的田園景觀資源,它同時有著連綿的山陵,蜿蜒的河流,而更具特色性的是,具有鄉土氣息的當地人的活動和勞動的生活場景,給予項目更多詩人般的浪漫情懷的度假體驗。
 

 

\

圖29    清邁四季酒店,酒店與場地和諧相融,農田成為酒店最美的風景

 

\

圖30    裸心谷


  從現有的場地業態的考察中,發現場地中坐落著一些養老院,可惜坐落的位置和周邊環境以及基礎設施都不完善。對于未來老年化的社會現象逐漸嚴重的當今社會,老年人養生院這一業態將會成為中國未來發展的一個趨勢。在業態的規劃設計中,我們考慮保留這一業態,使其成為養生度假產品中新型的業態形式。從少量的業態開發上考慮,倒流河區域的度假養生產品主要可以分為養生度假酒店,民俗藝術體驗村,老人休閑療養院。

  首先,養生度假酒店的規劃設計上,旨意打造詩意的棲居和極致的田園生活為主題。建筑形式上,建議以傳統的川南民居灰瓦、磚墻為主調,以單宅和合院錯落的空間構成,來詮釋出傳統建筑的魅力。高低錯落的合院建筑,自然而有序地點綴在田園基底上,形成與環境和諧的自然山水畫卷。在酒店食物供應上,酒店可以擁有自己的莊稼種植區,或者與周邊的農戶進行長期的合作,形成了場地自產自銷的生態營銷鏈。在酒店娛樂方面,在酒店本來的養生SPA產品以及休閑產品之外,也與酒店外部的自然山地,民俗村等相聯系,提供一體化的養生休閑活動度假體驗。當今的度假酒店已不再是僅僅提供一個休息的驛站的功能,在精神生活日益膨脹的時代,人們需要更多的是精神的修養和享受,以及體驗不一樣的生活。同時,在經濟發展層面上,酒店業態的開發也帶動了周邊新鮮蔬果的生產和供應,以及推動了多種鄉土文化活動的創新和發展。游客可以體驗到從農田到餐桌的極致的鄉野生活的同時,也可以參與到各種鄉土文化活動中,體驗鄉野活動的豐富性和趣味性。

  其次,在主題旅游產品的打造,可以根據主題來設定空間形式和文化內容。例如,要打造一個倒流河民俗文化藝術體驗村,可以創造具有民族風情的村落和文化街道,在平日里都以其特色的建筑和文化空間作為文化場景體驗的旅游產品,同時也設計藝術展覽的空間的廊道,例如竹制藝術品等都可以成為吸引人的文化景觀產品,作為民間藝術家聚集的場所和傳播傳統藝術文化的平臺,并且融入納溪區的民間特色文化活動,到特定的時間和節假日可以舉辦當地的民族文化活動,藝術表演以及民間藝術品制作活動等。讓這民俗文化藝術村落可以作為旅游產品穩定而可持續性地發展。

  養老院的修建和設計,建議在建筑形式上也保持川南民居的特點,位置選擇在靠近城區的旅游地產用地區內,考慮到離城市醫療中心或者是城市子女家庭提供便利的交通環境??臻g以合院的形式,給予老年人可以自由交流的空間,形成放松融洽的社區氛圍。同時周邊的環境也以田園為大景觀,以小的樹林,竹林等林蔭空間小道,提供老年人休閑漫步,棋牌娛樂,健康活動等室外綠色空間。也可以設計些瓜果、蔬菜地作為一種新型的勞動治療景觀,給老年人提供新的活動方式。

  四,建造生態區與城市過渡的景觀界面,營造城郊一體的生活綠廊。

  在這9平方公里的生態綠地區域,位于納溪新城規劃開發的中心位置,是城市中珍貴的生態鄉土景觀資源,并且其生態化理念的成功運行對整個納溪城市的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它與城市接壤的生態邊緣的設計具有城市生態和文化形象界面的作用。另外,從城市規劃的整體性上,也需要考慮其生態界面與城市綠化系統的聯系,以形成一個整體的城市綠色網絡系統。
 

 

\

圖31  倒流河生態區城市公共綠化空間界面和城市的綠色道路系統和綠化公共空間,公共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的城市綠色空間系統


  首先,我們需要建立城市綠色網絡整體性的意識,讓倒流河生態區的邊緣景觀與城市的道路綠色系統,街道空間系統,城市廣場,城市公園等聯系起來(圖31),同時建立起連續性強的城市綠色人行系統和非機動車行系統。

  然后,根據生態邊界周邊的用地性質和綠色系統,形成不同尺度的空間節點。例如,在城市商業區邊界,形成了綠蔭活動休閑廣場,有許多零售亭和商業飲茶空間等;在居住區,生態邊界空間就要塑形為多種公共運動設施,有孩童的,有適合年輕人的,有適合老年人的,以及一些棋牌空間等,形成具有社區氛圍的活動廣場和綠色長廊;在與城市綠色公園空間相接的邊緣,就形成和諧的生態綠化教育空間等。這些節點通過倒流河生態邊緣的綠化長廊聯系起來,形成感受城市生活和人文面貌的城市生態景觀的體驗走廊。

  另外,在城市生態公園形象界面的展示上,打開生態公園入口,以方便城市居民和游客進入公園,并且通過構筑物和文化形象強調一些主要的景觀入口,使入口與入口之間具有很清晰的辨識性和標識性,方便游客認識到自己在城市中的方位,形成清晰的旅游導航。

  總之,有效地利用城市與倒流河生態區邊緣之間的過渡空間,創造出綠色生態的豐富的城市公共活動空間的同時,也能夠緊密地與城市的功能空間和綠化空間有機地結合起來。

  綜上所述的倒流河生態區域的四個主要的景觀規劃發展策略,是基于場地的需求和城市的發展的角度去探索和研究而得出的解決方式。在城市的發展浪潮中,我們無法阻擋城市的擴張和發展。而納溪倒流河區域作為城市中還存在的一處世外桃源的自然鄉野之地,對城市的生態環境的提升和生態旅游經濟的發展和利用具有重要的意義。在規劃建設的過程中,要重點以保護和恢復河流生態系統為主,同時保留鄉土人文景觀,在這些自然和人造自然的基底上建立游憩廊道和旅游體驗流線。并且遵循城市規劃發展的所需條件,引入少量的業態休閑產品,帶動場地的開發和后期的可持續性維護。當然,作為城市的生態基礎設施中的一部分,必須與城市的交通網絡和周邊的城市功能空間相結合,形成交通上的可達性和便利性,打造為城市居民休閑放松和周末出游的樂園,生態探索和研究的科普教研基地以及具有地域性的原生態旅游體驗目的地。


  • 給Ta打個賞

11

發表評論

您好,登錄后才可以評論哦!

熱門評論

相關文章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污污免费在线观看| 西西人体www44rt大胆高清|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ⅴ大香| 又粗又长又色又爽视频| 又色又爽又黄的视频网站| 人妻系列无码专区久久五月天 | 91av国产精品| 9久热这里只有精品免费| 一二三四视频中文字幕在线看| 99爱在线精品免费观看| groupsex娇小紧的5一8| jlzzjlzz亚洲乱熟在线播放| jizzjizz中国护士第一次| 怡红院成人在线| 羞羞视频免费网站含羞草| 老师在办公室疯狂的肉我| 濑亚美莉在线视频一区| 日韩欧国产精品一区综合无码| 日韩美女中文字幕| 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影片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日韩不卡高清| 99视频在线免费看| 国产老妇伦国产熟女老妇视频| 成人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日韩一区二区不卡| 美国毛片亚洲社区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国产精品一卡二卡三卡| 91精品国产9l久久久久| 女人18毛片水真多免费看|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正在播放国产女免费| 免费99热在线观看| 精品无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水浒传 | 精品福利视频网站| 欧洲熟妇色xxxx欧美老妇多毛网站 | 免费a级毛片无码专区| 久久精品国产清高在天天线| 久久精品人妻中文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