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北大街100號(北樓)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一層 Email:info@landscape.cn
Copyright ? 2013-2022 景觀中國(www.36byz.com)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68035號 京公海網安備 110108000058號
【摘 要】從使用者的真實感受出發,分析景觀材料的肌理特征;從視覺藝術角度闡述了肌理是與光影作用、觀察距離遠近、其不同組合形式有關,賦予了材料新的生命;并從使用者的視覺、觸覺與具體實例兩個角度推導解析材料肌理的應用方法,即利用材料肌理組織形成空間界面、提供安全保障、幫助突出設計主題。
【關鍵詞】肌理;材料;視覺;藝術;應用
材料作為環境景觀設計的物質載體,兼具使用功能和藝術表現價值,環境中各種形態的存在離不開材料,而材料自身也因依附于景觀來體現其價值。隨著交通和運輸條件的迅猛發展,景觀材料的地域局限正逐漸減少,同時先進的工藝技術所帶來的廣泛運用,使一些景觀材料能夠在短時間內取得全球范圍的認可,也就是說城市景觀的規律正在逐步削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景觀的全球化傾向。這就要求我們設計師發掘當地材料,從材料表面的肌理入手,賦予材料新的生命,體現新的視覺藝術效果。
1、材料的肌理特征
肌理在《英漢辭典》中的解釋為:(木材,巖石等的)紋理,(皮膚)紋路。與之相對應的英文單詞包括TEXTURE,GRAIN等。根據這些定義,得知肌理除了材料表面紋理圖案外,還包括由于凹凸所形成的立體紋理。換句話說,物體表面的視覺和觸覺特征就是肌理。肌理可以分為紋理和質感兩方面;紋理主要指視覺感知的圖案、形式等平面化特征,如帶狀紋理、縱橫交錯紋理、竹模紋理等;質感指觸覺感知到的物體表面的立體特征,如光潔與粗糙、堅硬與柔軟。人們的視覺可以代替大部分觸覺識別質感,但在光照不足的情況下,視覺的紋理已經看不清楚,這時肌理的觸覺特征突顯出來。
從視覺上獲得的肌理質感往往依賴于材料的光學特性,即材料表面的反射光與透射光。材料表面的質感越細密,其定向反射的比例就越高,這樣的材料會使人產生精致、光滑、仔細、規則、簡潔、科技含量高、現代感強的感覺;反之,材料表面紋理疏松粗糙,其漫反射的比例就越高,這樣的材料往往會給人帶來樸實、闊達、安靜、自然、親切、柔軟、祥和、富有傳統意向之感。肌理并不都是美的,只有當它在一個特定的空間、特定的環境、特定的光線之下才能呈現出某種規律性的美感。
2、材料肌理效果的視覺體驗
肌理是與光影作用、觀察距離遠近、其不同組合形式有關。
2.1光和陰影影響材料肌理效果
設計師很多時候是和光線打交道的,光影作用于材料表面能夠產生出強烈的肌理感。卡洛琳在《視覺原理》中提到過,光影可以幫助你感受質感,憑借光影你能看到很多無形的物體。
利用這些外界因素可以更加清晰的看到材料表面的肌理。材料所呈現出的紋理寬度、凸榫深度、光潔程度、轉折面的圓滑程度都直接導致紋理的形式感強烈。光影是最廉價的藝術手段,光影強烈則紋理突出,光影暗淡則紋理含蓄,需要的是設計師更多心智的投入。
2.2觀察距離遠近影響材料肌理效果
盧原義信在《外部空間設計》中提到外部空間尺度與材料肌理質感的關系問題,即由于視覺識別圖案的能力隨著距離遠近的變化會有所不同,這種差別是由于肌理的感知距離造成的。
在較近距離觀察材料,可以充分看到材料的肌理特征,這種視距感知到的是材料的近距離特征;視距逐漸加大,人眼對小于一定尺寸的肌理特征很難分辯,因此呈現出的是一種視覺混合后的視覺效果,即肌理的遠距離特征。在設計中,預先了解從什么距離可以看到什么樣的肌理特征,會形成什么樣的點、線、面和圖案,才能選擇合適的材料進行創作。
這在提高設計品質上是很值得注意的,要求我們設計師對最佳觀測點、空間尺度、材料細節和外界因素等進行反復的推敲;反之,盡管使用昂貴的材料也不會達到預期的設計效果。這些看上去似乎無關緊要的小事,在建成階段便成為了檢驗其設計水平和品質的試金石。
2.3肌理的不同組合形式
對材料進行重新組合,可以給人們帶來更多的視覺體驗,也為材料注入了新的語言。除了不同材料自身的肌理特征外,一些砌塊材料如灰磚、預制混凝土板或者石板的各種肌理等還存在更重要的組合肌理,因此相同的材料會因加工工藝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肌理質感,如磨光面石材與鑿毛面石材、普通玻璃與印花玻璃、光面混凝土掛板與帶紋理的混凝土掛板等。
①相同材料的不同表面特征組合
同一種材料經過表面的不同處理,形成不同的肌理特征,將這些帶有不同肌理的塊材組合在一起時,在陽光與陰影的作用下會顯現出既整體又富有變化的視覺藝術效果。如街道或廣場,看上去很有設計感的鋪地可以由石材的各種表面特征組成,可以是光面、可以是機切面,可以是燒毛面,還可以是荔枝面,這種利用材料不同表面特征進行組織的形式,使人們在不經意間感覺到細節的存在。
②相同表面特征材料的不同形式組合
材料之間按照某種規律進行組合,能夠形成更加強烈的肌理效果,新的形式相比單體材料不同表面特征組合更具視覺吸引力。以磚飾外墻面為例,磚自身的肌理特征幾乎消失了,重新組合成的拼圖式的肌理效果虛實相間,產生令人驚訝的效果。
3、材料肌理的藝術運用
3.1利用材料肌理組織形成空間界面
空間基本上是由物體與感覺它的人之間產生的相互關系所形成。這一相互關系主要是根據視覺確立的,即使在日常生活中,也經常無意識地創造空間。例如在公園草地上鋪一塊野餐布,從視覺上看,一下子就從綠地當中劃分出一塊家人交流的場地。在設計中,我們運用不同材料的鋪地肌理,形成使人能夠注意到的底界面,從而限定了場所空間。
再如用灰磚砌起一段L型景觀墻,于是出現了一個或強調深度或強調寬度的適于人們交流的空間,這便是形成垂直界面來限定空間。同理,還可依靠材料肌理組合形成空間頂界面與天際線。
3.2通過材料肌理組織提供安全保障
在使用安全方面,可以通過對材料肌理特征的把握來刺激人們的視覺,使出行問題得到保障。
例如對室外踏步的處理,其立面材料肌理與踏面不相同,這樣紋理清晰對比明顯,容易引起人們的注意。再如解決豎向高差時,高差大休息平臺多,若選擇與休息平臺不同肌理的材料,踏步就很容易被自下而上的人們發現。簡單的設計語言傳達出豐富的信息。
3.3通過材料肌理組織幫助突出設計主題
材料肌理的運用可以提高設計品質,強調主題。往往在細節的處理上仔細推敲,能夠引起人們對思想和主題的共鳴。這時該空間的主題得到了升華,看似簡單的方案真正體現了場所的精神。
材料肌理還可以與無形的景觀要素——水共同作用突出設計主題,水利用材料表面特征的變化向人們展現其景觀魅力。如果材料質地均勻表面平滑,水的表情與材料一致;如果材料肌理特征明顯,質地粗糙,水在流過時也會隨著材料的凸凹而產生變化,并在光的作用下產生斑駁的水花,這實際上是對自然界水景的模仿。
4、結語
運用材料肌理設計的方法多種多樣,并且還在不斷地創新,因此肌理作為視覺元素之一能給景觀設計領域帶來豐富的美感和極強的表現力,其獨特的表情能夠引起人們的共鳴,任何材料通過精心的利用與重組都會注入新的時代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