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北大街100號(北樓)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一層 Email:info@landscape.cn
Copyright ? 2013-2022 景觀中國(www.36byz.com)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68035號 京公海網安備 110108000058號
思考了很久,終于決定要離開這個崗位了,一直以來我都熱愛這個工作,我還曾經在公司的年會上說過,把職業當做夢想去追求,我也努力的想這樣做,我熱愛植物設計這個職業,所以從建筑規劃轉到植物景觀設計只用了三個月的時間學習就獨立做項目,在兩年時間內做了無數各種各樣的項目,也接受了網絡上各種各樣的植物設計文章,和領導們的思想傳授,但是我慢慢發現不管是領導的設計思想,還是網絡上的文章,都基本是一種設計模式,一種可怕的地產設計模式,一種讓中國景觀設計陷入困境的設計模式。我一直覺得設計是要為業主服務的,更要為環境負責的,我們要分析業主的心理及調查他們的需求,更要分析環境的因素,氣候、土壤、風向、光照等等。
而通常我們一個一萬平米的小區只給植物設計師一個星期的時間去做施工圖,而前期方案階段植物設計只涉及到皮毛,大部分是在施工圖階段考慮這些問題。一個植物設計師一年大概要做十幾個項目甚至更多,包括從概念到施工圖到施工配合要完成整個工作,經常到處出差,在這樣一種高強度的工作情況下,植物設計師怎么有時間去思考更多的問題,所以當領導們灌輸的這種快捷設計模式就成了無可代替的方法了,所以網絡里同樣的模式同樣的文章,用的又是龍湖萬科星河灣這些地產龍頭的招牌,怎么能不被傳瘋呢?甚至越來越多的培訓機構打著培養植物設計精英這樣的幌子來讓一些渴望在短時間內進入植物設計行業,或者一些不懂植物設計的項目經理們熱情追捧,但是去聽了之后卻是一些地產開發商的工程師在講如何用更少的錢做出最出效果的植物景觀,圍繞的一個目的就是——營銷,讓樓盤更好的銷售出去,植物是需要一個生長過程的,要達到他們的所謂密不透風的景觀效果只能用堆砌式的種植方法,而這種方法卻是最不生態的一種方法,因為這種方法不僅沒有給植物留下生長空間,更需要消耗大量的養護費用。
從頭到尾聽完他們的課程也只聽到哪種苗木市場上好找又容易出效果,哪個空間有層次,有輪廓線,空間關系如何等等,卻沒有哪個講師能講講土壤跟植物的關系、氣候跟植物的關系、如何建立小區里的微氣候關系,如何運用風向建立自然風道、植物跟動物的關系,如何在小區建立一個相對穩定的生態系統,更加沒有人會講大自然環境在一天天的惡劣,水資源的污染、土壤的污染問題同樣跟小區景觀有不可磨滅的關系,如何解決小環境的生態問題,多用鄉土植物減少病蟲害,避免后期維護少用農藥,防止農藥排入污水管道污染河流、土壤,也沒有人會講如何運用小型綠地做雨水花園,回收利用雨水,減少洪災泛濫的現象以及水資源缺稀等問題。曾經在書本上學的這些東西在實際應用中被工作壓力淡忘的僅剩一個概念。
原以為了解了植物設計到施工的整個工程可以在這個行業走的更遠,所以當領導不同意讓我去工地的時候,我以辭職換來了去工地跟一個項目的機會,目的就在于了解我們的這種設計模式是否可行,有沒有更好的方式可以改變這種設計模式?可是在工地的一年時間里卻讓我對行業更加失望,開發商只管樓好不好賣,施工方只管有沒有利可賺,而且趕工期的時候更加沒有思考的時間,來了什么苗種什么苗,哪還管生不生態,按圖紙種完就不錯了,效果不好推給設計方,設計方來了現場又把責任推給施工方,說苗木質量差,構圖太差,沒有理解設計思想等等。
大部分的地產景觀都陷入到這種模式中,而中國幾乎2/3的景觀設計公司在做著這些地產項目。而市政綠化卻更加可怕,道路上的樹沒種幾年就換掉,美其名曰是為了提升景觀效果,其實只是為了把預算花完,而早幾年的公園道路更熱衷于種植大樹,這些大樹都是在森林中或者在村子里長了上百年的大樹,大樹種植的背后催生了多少綠化腐敗項目,而且對森林造成了不可磨滅的破壞,導致環境日趨惡化。
在工地的那一年時間沒有那么多項目的纏身,讓我有了思考的時間,也接觸到越來越多的生態園林推動者,他們的熱情感染了我,也開始讓我慢慢的跟大自然學習,在這個過程中接觸到了樸門永續設計,一種全新的理念開始形成于腦中,也開始查閱各種各樣關于樸門永續的資料,發現之前的疑慮在這里都有所涉及,我似乎又找到了前進的方向,其實樸門的很多觀點我都特別贊同,比如杰夫說的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師,我們要走向森林去學習設計。
而我所認識的大部分植物設計師僅僅只是熟悉觀賞植物和一些空間關系及構圖技巧,懂土壤學、氣候學、動物學的幾乎微乎其微,包括我自己也是一樣,所以我感覺到了危機,在我接觸到的一些大自然愛好者、一些養護工人甚至一些農民掌握的種植學知識比我們還豐富。我常常把養護工人跟大自然愛好者當做老師去請教他們,因為養護工人知道哪些土壤適合種什么植物,哪些植物有哪些病蟲害,我甚至問過他們什么樣的情況下病蟲害會最少,哪些植物種植在一起可以有效的防止病蟲害。而大自然愛好者他們則更加厲害,哪種鳥類喜歡吃什么果實,哪種鳥類可以檢驗出環境的質量,海拔高度多少適合什么動植物生長。
我想如果讓大自然愛好者們來做植物景觀設計,他們或許比我們會做得更加精彩。在我接觸到越來越的自然愛好者之后,我發現自己真的弱爆了,而行業中更多像我這樣的人卻沒有這樣的覺悟,還沉浸在因為各方老板的喜愛問題上不停改圖。因為植物的隨意性,很多領導覺得植物沒有涉及過多安全問題,不需要太在乎,只要滿足覆土要求、苗源要求及成活要求就可以,所以大部分時候都是按照老板的喜好去做,有的時候一個項目下來有7、8個領導的意見,最后完全沒有設計師的想法了,什么生態原則、可持續原則也只是說出來給領導聽聽而已,最后實施只為了滿足銷售,哪還有什么原則。
實際上,植物設計對于整個環境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環境在日趨惡劣,而我們做的一個個的項目連起來就是一整個生態系統,國外已經有很多在高架橋下建立動物廊道、動物棲息地的案例,而我們卻還沉浸在只為了完成綠地率而做植物設計階段,我們應該更多的考慮如何建立植物與動物的關系,在每一個居住區公園建立比較完整的生態系統,兩個近距離的小區或者公園建立帶狀綠地以形成動植物廊道,讓動物參與到城市的生態平衡中來。
曾經看過一句話說:“當今社會的許多問題其實都是出于設計的錯誤。”我們沒有能力改變這個社會,但是我們應該有設計師起碼的責任。環境在惡劣,我們不能推波助瀾,只希望能盡自己所能為環境做哪怕一點點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