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北大街100號(北樓)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一層 Email:info@landscape.cn
Copyright ? 2013-2022 景觀中國(www.36byz.com)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68035號 京公海網安備 110108000058號
1.公路綠化的作用
1.1保護環境。綠色植物可以吸收汽車部分尾氣從而凈化空氣,降低車輛噪音對居民區的影響,減少或消除光污染。
1.2視線誘導。公路內外側植物可誘導駕駛員視線,可以提前顯示公路線形走向,可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
1.3保護路基。綠色植物可以有效的穩定路基邊坡,防止邊坡水土流失,減少邊坡沖溝、滑坡、坍塌等水害的發生。
1.4防止眩光。中央分隔帶綠色植物對夜間行車具有良好的防眩功能,能夠顯著消除對向車輛燈光的干擾,使夜間行車視覺舒適,有利于安全。
1.5保護和美化視覺環境。良好的公路綠化使司乘人員顯著降低疲勞程度,減少交通事故,同時可顯著提高公路的美學價值,創造和諧、優美的人文景觀。
2.當前公路綠化設計存在的問題
目前,不少公路設計部門主要存在缺少專業綠化設計隊伍、設計人員設計觀念單一且落后,設計往往千篇一律。(1)工程設計中長期流行著“先破壞后恢復”觀念,且由于建設資金制約及建設經驗的欠缺,公路建設未能充分認識景觀的重要性,只是考慮到了工程的技術經濟性,沒有考慮高填和深挖引起的生態環境負面影響。(2)公路景觀與綠化未充分與當地特色文化和地域景觀特征相結合,沒有注意公路條件的惡劣和后期養護管理的難度及成本;沒有合理利用當地植被,物種單一,運輸成本高。(3)過分強調視覺效果和形式美,沒有考慮恢復自然景觀,造成沿線植物后期管養困難和成本浪費。(4)公路前期研究深度不夠,往往只重視路線方案和工程方案研究,對沿線范圍內的景觀控制點、保護對象、風景名勝、文物古跡缺乏認識,沒有充分利用沿線的環境景觀資源,也沒有考慮如何減輕公路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3.公路景觀設計主要內容
公路景觀設計的內容主要包括公路線形設計、兩側及中央分隔帶景觀設計、互通式立交區景觀設計、隧道路段景觀設計、橋梁景觀設計。
3.1公路線形設計。公路線形設計要求道路線形連續、均衡、平縱組合合理及視距良好。公路線形要能夠自然誘導駕駛員視線,并為駕駛員提供必要的反應時間與空間,保障駕駛員安全與舒適。
3.2兩側及中央分隔帶景觀設計。兩側及中央分隔帶綠化設計應根據公路的線形特征,營造一種層次感與和諧感,往往通過采用花期、花色不同的植物的搭配,減少綠化存在的單調感,極大的豐富了綠化帶的層次感。
3.3互通立交區景觀設計。互通區綠化設計應能夠滿足行車需要和視覺需求。對于面積較小的空間區域采用規則式構圖,面積較大的空間則采用自由式構圖。
3.4隧道景觀設計。隧道景觀可分為洞內景觀和洞外景觀。隧道景觀應與公路整體景觀相適應,應與當地民俗風情和人文環境相協調。
3.5橋梁景觀設計。橋梁景觀設計包括主體結構美學優選;橋梁涂裝色彩美學研究;燈飾夜景美學設計;橋梁周邊景觀美學設計等。
4.公路景觀設計理念
在公路景觀設計中,應遵循以下原則:
4.1因地制宜,體現地方特色。公路所經區域往往具有不同的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進行植物物種選擇及類型搭配時,應充分結合利用當地特色,利用現有的風景名勝、遺跡、風土人情及歷史文化,追求藝術美學與綜合功能的協調。
4.2以人為本,注重司乘人員感受。公路景觀設計應注重視覺比例的協調,還要充分考慮視覺空間大小、安全設施的色彩及大小、道路感覺的多樣性、視覺導向和視覺連續性等交通心理因素。
4.3兼顧舒適性與安全性。行車舒適是公路景觀設計的重要目標,研究表明,駕駛員在車輛行駛過程中的警覺性和舒適性與公路景觀之間存在著一定的相互作用關系。但是,保證交通安全是提高舒適性的前提。所以,保障交通安全是進行公路景觀設計的基礎。因此,公路景觀設計應兼顧行駛舒適性與安全性。
4.4生態環境符合性原則。公路往往需要大規模的景觀設計,不是小型園林作品,所以,必須符合當地自然生態環境、氣候條件等客觀規律。
4.5經濟與實用原則。要求從經濟、實用的原則出發,保護沿線的生態環境、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并滿足交通運輸的需求。
4.6保護與發展原則。公路景觀設計應長遠規劃,考慮保持長期的自然與經濟效益,盡量避免破壞自然環境和原有遺跡、風土人情及歷史文化和各種動植物。在保護原有風景的同時,公路景觀設計理論與方法也要符合時代發展的需要。
5.結語
本文對公路景觀設計的內容、理念、要點進行了描述。公路景觀設計涉及面非常廣,如美學、藝術學、心理學、環保、社會人文等,因此,進行公路景觀設計時應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的影響,需要社會各部門攜手合作,通過實踐來檢驗和提升經驗和技術,為司乘人員提供更加安全和舒適的運行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