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北大街100號(北樓)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一層 Email:info@landscape.cn
Copyright ? 2013-2022 景觀中國(www.36byz.com)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68035號 京公海網安備 110108000058號
城市化和信息化是當今世界城市發展面臨的兩大主題。歷史發展表明,這兩個過程是相互作用、彼此促進的。在城市化的過程中,汽車的普及推動了西方國家(如美國)在20世紀50年代開始進入郊區化的過程,但帶來了土地的大量閑置、低利用率以及城市的過度蔓延,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出現了新城市主義(New—Urbanism)和地區主義(Regionalism)思潮,用來限制城市的過度蔓延和復蘇城市中心區[1,2]。信息技術尤其是網絡技術的發展給西方城市郊區化的發展和研究帶來了新的契機。美國IDC(互聯網數據中心)于2002年2月12日公布了全球因特網普及情況的最新調查結果,全球互聯網用戶幾乎以每年翻一番的速度遞增。網絡對城市功能和空間結構及其對城市規劃的深刻影響也成為近二十年來西方學者研究的熱點問題。國際上對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經濟社會領域、建筑規劃領域、城市地理領域、文化和通訊技術領域等。在經濟社會研究領域,Castells M 為其代表性人物[3-5];在建筑規劃領域,Michtell J W最有影響[6,7];城市地理領域研究也獨具特色[8]。在研究過程中出現了許多相應的新名詞,如“連線城市(Wired City)”、“電子時代城市(City in the Electronic Age)”、“信息城市(Information City)”、“知識城市(Knowledge—based City)”、“智能城市(Intelligent City)”[9];“虛擬城市(1nvisibleCity)”[10]、“遠程城市(Telecity)”[11]、“信息化城市(Informational City)”[3]、“比特之城(City Of Bits)”[6]、“網絡城市(Network City)”[12]等。
目前我國正處于城市化的起飛階段[13],網絡的發展已經深刻地影響到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國內目前缺乏對網絡影響下的城市研究,大多側重于借鑒國外的研究成果應用于中國的城市發展[14-17],還沒有關于網絡對城市空間系統的、定量化和實證式研究的文章發表。網絡技術發展速度驚人,學者對于網絡的研究所收集的資料往往滯后于網絡的發展,很多研究成果不具有時效性。網絡技術發展時間短,很多研究成果還不成熟,并且西方國家與我國的城市功能結構不同,有些研究不一定適合我國。因此,本文在分析國外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對信息時代的城市規劃進行了探討。
1.信息技術的發展推動了城市功能的變遷
信息及其網絡已經滲透到城市的交通、居住、工作和游憩等各個領域,傳統的城市功能正在發生深刻的轉型。
第一,影響城市的交通功能。由于工作地和居住地的分離,就必然產生了城市的通勤。技術決定論者認為隨著遠程工作的盛行,城市有形的物理交通將被無形的電子化交通所代替,因此,城市的交通功能將會有很大程度的下降[4-18]。但是人們面對面的交流方式仍將存在,依然需要交通。不少學者認為,網絡技術將增加城市的交通量[7,8,19-21]。概括起來主要由于:1)人們的居住與工作相距更遠,雖然可以減少通勤次數,但并不能減少通勤距離;2)人們可能有更多的時間從事其它活動的通勤;3)由于人們通勤時間的錯開,也能增加人們潛在的通勤量;4)遠程工作者更傾向于私家車而取代公共交通;5)由于車載工作臺的運用,人們可以利用在路上時間進行遠程工作,從而導致道路交通的擁擠。近年來,西方國家過度的依賴私家車,不發達的公共交通導致了通勤時間增長,通勤里數增加,城市總通勤量居高不下,為上述理論提供了有力的證據L21]。但中國學者研究得出,上海市的交通量同信息技術(電話)呈負相關關系,信息技術的發展可使城市總的交通量呈下降趨勢[22]。
第二,影響城市的居住功能。隨著未來工作與生活方式的改變,社區的功能將會多樣化,社區的形態將會發生改變,社區的邊界將會更加模糊。虛擬社區與物質社區相融合,出現了許多如電子村落(Televillages)的新型社區類型。洛杉磯的Bule Line Televillage是—個兩平方英里的電子村落,原先是公共交通走廊,規劃師將土地利用、交通和電子通訊聯系起來,創造一個可居住的社區,減少了機動車交通,增加了社區活動,提高了社區密度[20]。信息技術還使得某些衰落的社區獲得了新生的機會,如信息技術的應用使得許多高層建筑增加了吸引力[23]。信息時代的住宅不僅是一個休憩場所,還是一個活動中心。住宅公寓需要提供接待室、會議室和其它家庭辦公室無法具備的專用設施。信息時代住宅的吸引力不再是臥室的大小,而是信息基礎設施的帶度(網絡速度)。居住空間將會更加集中在自然環境優美、氣候宜人的鄉村地區,這些地區將會吸引那些可以自由地進行遠程工作的白領階層人士到此居住。
第三,影響城市的工作功能。Castells將信息時代的工作者分為網絡組織者(Networker)、網絡工作者(Networked)和線下工作者(Switch—off Workers)[4]。信息時代的工作方式將出現更加分化的趨勢,人們不但可以在傳統的辦公室工作,還可以居家工作,或利用車載臺在旅行中工作,后兩種被稱為遠程工作(Teleworking)。Gillespie將遠程工作分為五類:電子家庭作業(Electronic Homework)、電子村落(Telecottage)、移動工人(Nomadic Or Mobile workers)、遠程辦公(Remote Offices)、團隊遠程工作(Group Or Team Telework)[20]。從事遠程工作的男性多于女性,任職者多是社會地位高、待遇高的管理、研究、銷售人員和自由職業者,當然也有很多常規和低工資的職業,如數據處理和秘書職業等。然而,從雇主的角度看,遠程工作不利于進行有效的管理;從雇員的角度看,遠程工作也不利于員工之間的交流,從而使得傳統的工作場所依然需要[20]。即便是職業管理人員和從事創造性工作的人,一周中有兩天以上進行遠程工作被認為是低效的。
2.城市空間結構的調整
由于網絡技術的發展,可以實現遠程工作、遠程服務,企業和員工的流動性也將增大,出現所謂的距離消失(the Death of Distance)[18]的論調。Gilswe認為網絡將把圖書館、音樂廳、商業聚會等帶進家庭和辦公室,促成了城市的消亡(the Death of Cities)[24]。網絡技術使汽車帶來的離心化趨勢得到加強,城市將趨向于更加分散。但是,一方面由于遠程工作和遠程服務目前只占有很小的部分,未來仍將有大部分的實際工作存在。另一方面由于特殊的專業信息化服務的需求和供給之間的相互作用以及面對面交流的作用加強,仍然需要有集中的場所,那就是城市。新的集聚因子仍將存在,城市將會在新的層次上實現重新集聚。Castells預測未來城市發展將以巨大的城市簇 ( Megacity Huge Urban Agglomerations)成為全球經濟的節點[4]。隨著理論和實踐經驗的發展,Kolko認為遠程通訊使得距離消失,而并不是城市消亡,并且還得出城市的規模與網絡地址的密度呈正相關的結論[25]。在集聚和分散兩種因子的作用下,信息時代城市空間結構由圈層式向網絡化方向發展,打破了汽車時代的空間結構。具體來說,影響到以下幾個方面。
2.1 對城市中央商務區(CBD)的影響
Graham針對近年來世界城市出現的多中心趨勢,對未來CBD的前景表示擔憂。但他認為信息加工和服務的高級產業仍然需要面對面的交流,并對世界城市(World City)的集聚效應給予了充分的肯定[8]。Castells認為未來CBD仍將繼續繁榮[4]。前兩者都沒有任何實證研究,而Leigh等對芝加哥和亞特蘭大兩個城市的CBD和郊區的辦公用房進行了實證研究,從1990年到1997年經歷了郊區辦公用房的大幅度增加,CBD中辦公用房的高閑置率等現象,認為郊區的邊緣中心是城市CBD的再造,并不是CBD低檔辦公(Back-office)職能的擴散和外遷[9]。
2.2 城市功能分區的重疊
工業時代,由于工業污染使城市有明顯的功能分區,人們每天的生活都由各個分區中的片段穿插起來組成,通勤占用了大量時間。網絡時代,家庭辦公、電子購物、網絡會議、網上學習等新的工作和生活方式的產生,使得商業區、工業區和居住區在一定程度上相互融合。集居住、工作、休閑于一體的網絡化多功能社區將會出現,人們可以輕松地完成工作、娛樂以及購物等活動,不必成天在擁擠的城市之中穿梭。這樣,各個功能區之間的邊界變得模糊,城市土地空間的使用出現兼容化。
2.3 城市空間內部結構的不均衡現象
一般認為,城市的CED可能會衰弱,城市的中心區由于居民的文化素質和信息基礎設施的差距可能面臨更大的衰弱。未來最有增長潛力的是城市的邊緣區(近郊區),這里將會是城市里工作機會和投資最活躍的地區。而遠郊區也可能面臨著與中心區同樣的命運[26]。這種不均衡現象可以從網絡IP地址的分布不均得到解釋。Townsend對美國都市區IP地址密度進行了不同空間尺度的研究[12]。Dodge和 Shiode對倫敦都市區內部IP地址的地理分布進行了研究,解釋了城市空間內部結構的不均衡現象[27]。
2.4 城鄉一體化
隨著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城市與鄉村的聯系將更加緊密,城鄉差別將不斷縮小。未來判別城市與鄉村的界限將不再是農業時代的城墻,工業時代的水、電、氣等基礎設施,而是信息時代的信息基礎設施。隨著通訊技術的改進,未來農村地區可以通過無線通訊系統、衛星通信系統以及利用原有的供電和電話線等進行遠程數字通信,使農村地區可以享受到城市中的服務(如教育、醫療和其他服務),這就使城市與鄉村之間的差別在縮小、中心區與外圍
區變得越來越模糊[7]。城市與農村相互交錯,城市將溶解在農田中,農田將進入城市核心區,并且作為城市生態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28]。
2.5 網絡時代的城市體系
Townsend提出了網絡城市(Network City)的概念,認為網絡城市并不等同于世界城市,它是那些有高容量的Internet骨干網并在高素質的勞動者當中普及的都市區,如舊金山、華盛頓特區、波士頓、西雅圖等(公認的美國的吐界城市是紐約、洛杉磯、芝加哥)[7]。
3.對未來城市規劃的思考
(1)城市管理體制的革新。中國現行的城市規劃體制是在借鑒四方發達國家工業社會時代模式的基礎上,結合中國的國情,預測近、中、遠期的城市人口規模,然后根據同家人均用地指標確定用地規模,依據此編制土地利用規劃和不同功能區的空間布局,在劃定地塊的基礎上,確定強制性標準,如容積率、綠化率、高層限制等。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傳統的工業社會的城市空間結構受到挑戰,各功能分區不斷融合,城市不斷向網絡化方向發展。建立在功能分區基礎上的城市規劃和管理體制將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
(2)城市增長極的重新思考。網絡時代的CBD作為城市增長極的作用正在受到挑戰。信息時代的城市應該考慮新的城市增長極,如電子信息港和信息特區。電子信息港(Teleport)通過衛星和光纖系統集中聯結高新技術辦公園區,可以通過集聚規模效應為中小企業提供廉價的信息服務,使中小企業具有很強的競爭力,這已在許多國家出現,許多發展中國家如牙
買加和尼日利亞等也開始出現這種項目[29]。信息特區(Information Districts)通過提供高密度的網絡聯結,成為中小型信息企業的孵化器,西方國家通常通過建立信息特區來重新振興衰落的中心區[19]。
(3)注重城市的綠色設計。《21世紀議程》預計,到2025年,世界上將有60%的人居住在城市。如果按照工業時代的城市發展模式,城市很快就會走到盡頭。但信息革命給城市帶來了希望,未來的城市將是精練和綠色的。未來規劃師需要反復問自己:“我們需要這么多建筑嗎?我們能全部或部分用電子系統來替代嗎?”。網絡時代的城市交通并沒有減少的趨勢,在設計城市的時候,減少總通勤量依然是一個重要的目標。Mitchell設計了一種新型城市:由緊湊的、多功能的、小規模的社區組成的多中心城市,其間由便捷高效的交通和通信線路聯結在一起,這些社區可以沿公交干呈線型排列,通過對住宅、工作場所和服務設施進行重新組合,在步行、機械交通和通信之間找到一種更為持久的平衡[7]。另一種概念是通勤廊道(Communication Corridors),設想在通勤主干道的附近設立遠程工作中心,并且鼓勵避開高峰通勤,可以使得信息化與交通有機地聯系起來,這樣可以緩解高峰階段的道路擁擠。設立遠程工作中心的花費遠低于用于道路拓寬所需的費用[19]。
在從工業城市轉向信息城市時,并不會產生破壞性后果。電子設施往往分散布置,甚至感覺不到它的存在,并不產生污染,還能同環境相互適應。因此有機會重新設計、規劃、創造我們的城市。
(4)注重非物質空間規劃。信息網絡在改變有形的城市物質空間的同時,也在改變城市的無形空間,改變著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系。網絡社會將會使傳統的家庭關系更加親密和睦,使鄰里關系、社區精神得到加強,而使傳統的同事、合作伙伴等工作關系有所疏遠。網絡社會將加劇城市社會的分化。信息的貧富差距將比以往財富差距更加懸殊。無論從國家、地區、城市內部來說,還是從性別、種族、受教育程度等諸多方面都有巨大的差異[30,31]。城市規劃管理和決策者應該正視這個差異,努力縮小這種差距。
(5)利用網絡技術提高規劃設計水平。虛擬現實建模語言(Virtual Reality Modeling Language,VRML)可以實現三維信息的網上傳播。VRML語言一般將地形數據、植被數據、建構物數據等轉換成為VRML格式,通過VRML服務器傳播到網絡瀏覽者,實現實時三維動畫模擬。這種技術在城市規劃設計中可進行公共參與項目評議、專家評審和預景研究等,以提高規劃設計水平[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