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北大街100號(北樓)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一層 Email:info@landscape.cn
Copyright ? 2013-2022 景觀中國(www.36byz.com)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68035號 京公海網安備 110108000058號
1、人性化與城市邊界線
現代人文地理學派及現象主義建筑學派都強調人在場所中的體驗,強調普通人在日常環境中的活動,強調場所的物理特征、人的活動和含義的三位一體性。這里的物理特征包括場所的空間結構和所有具體的現象;這里的人是一個景中的人而不是一個旁觀者;這里的含義指人具體在做什么。因此,場所或景觀不是讓人參觀、向人展示的,而是供人使用、使人成為其中一部分的。而城市作為人們生活和工作的聚合場所,更應該具有人文關懷這一特性。
在城市意象中,邊界是線性要素,是兩個部分的邊界線,是連續過程中的線形中斷,如水面、交通線的分割,開發用地的邊界、圍墻等,是一種橫向的參照,而不是坐標系。它在城市的組織特征中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能夠將一些普通的區域聯系起來,如在開放區域的天際輪廓線是人們認知和記憶城市的途徑和對象。但由于天際輪廓線具有物質形體的空間特征,邊界要素同樣可以其高度、長度等特點,包含具有獨特空間性質的區域,實現不同層次間線性要素與面狀要素的轉換,如天際輪廓線中高層建筑的觀景臺、水際線中的親水平臺。
城市也像人一樣,有自己的個性風格、幽默感、人情味和各種文化情趣。她的特色風貌,集中地體現在歷史各個階段上建筑文化的積累,以及建筑群、天際輪廓線、濱水邊際線和有個性的街區和標志性建筑。作為城市特色的構成元素之一,城市邊界線作為城市總體形象的輪廓,對于整個城市景觀有著先導性的作用。具體來說,城市邊界線的美感(視覺美)及感染力(經驗)取決于3項要素:自身的形式,周圍的環境,觀賞者的心境、愛好和聯想。
1.1節奏與和諧
節奏是一些形式因素的組合與積聚,以產生某種不完全具有裝飾性的有節奏的運動,通過加強某一典型的特征,如高與低、長與短、厚與薄的對比來獲得。規則的節奏是由相同或相關的間隔、濃淡的重復出現而產生的,不規則的節奏則是通過重復不同的、相反的和多種多樣的重音符號音素而產生的。典型的城市邊界線韻律是“實一空一實一空”型的變換。“實”即地平線上的實體建(構)筑物,有高低寬窄的變化;“空”即實體間的空隙,有廣狹長短之分。
和諧配置的邊界線能使人們感覺到人工因素仿佛是從自然風景中生長出來的。這是人工形式和自然形式處在和諧關系中的結果,也是人們理解了地方的特性,并找到了它在自然體系中的適當位置的結果。從審美立場來說,獲得這種融洽的形式關系的關鍵是加強已有的自然形體,然后依之進行改造。
新加坡作為亞洲新興城市的代表,以環境優美著稱。人們或許看不到城市有太多的歷史積淀,但卻可以看到極富簡約美的現代城市景觀。雖然城市中構成天際線的各種成分的形式變化很大,但是它們之間仍會和諧融洽地共處,這是因為有種種相似性作為基礎。例如,高層建筑物都具有網狀框架,格柵狀的街道規則地將樓群分隔開,而鋼架的三維結構格柵和街道的二維規則格柵交替出現的秩序性,使天際線產生韻律感(圖1)。
1.2層次與統一
層次同樣是一些形式因素的組合與復合運用,通過空間的布局,產生某種具有秩序性的運動。規則的層次是由遞增或節奏相似的間隔或濃淡的重復出現而產生的,不規則的層次則是通過單一的、絕對的或偶然的因素變化而突出的重音符號因素產生,從而形成視覺上的尖銳對照,起到界定、統領視覺范圍內所有因子的作用。典型的城市邊界線層次為“圖—底—圖—底”的變換。“圖”即地平線上的實體建(構)筑物,有高低的變化;“底”即實體的背景,有廣狹之分。
具有層次感與統領感的邊界線能給人安全感、歸宿感。環境行為學研究指出:“人類的領域行為有四點作用,即安全、相互刺激、自我認同與有管轄范圍。”獲得這種層次感與統領感形式關系的關鍵是適應原有自然形體,統一人工形體網絡,突出重點形體特征。
捷克的布拉格市歷史悠久,河流環繞,山水界線與古建筑共同構成其獨特的城市景觀。從伏爾塔河遠望市區,左天文臺、耶酥會、大學、教堂、天文臺、圖書館等毗鄰而立,綠樹、塔樓、穹頂及遠近建筑輪廓的變化,形成了天際線上多層次、富有韻律的音符。城市的居民在此種氛圍中可以獲得強烈的歸屬感,而外來的游人也可獲得與在其它城市不同的感受(圖2)。
上海浦東的陸家嘴,高層建筑林立,風格多樣,高度參差不齊,矗立著的一座座巨大的建筑物像一個個重音或強烈的符號。其中以“東方明珠”電視塔為統領,吸引和凝聚了人們的注意力,將零散的部分連結成一個整體。由它們所組成的城市天際線像一曲氣勢恢弘的現代交響樂,充滿著新時代的氣息(圖3)。
1.3公眾與公平
比較性格學(Comparative ethology)及心理學提出:人類或動物都有一種強烈的感情,即要在他們或它們的群落中表現出各自的特色,且要求其所屬的群落與其它的群落具有可資識別的特色,以便在控制一定領域后,使這種特色具體化。城市邊界線以其空間的高度、廣度,界定了領域范圍,同時提供了觀察領域的平臺。創造最大范圍內可觀察領域的平臺,提供領略領域內空間因素、景觀的便利條件,有利于構筑居民的“家園記憶”,加深區域內居民對環境的認可度。
上海陸家嘴對于水際線的營造,不同于浦西外灘防洪堤的整齊劃一,而是“透”“漏”有致。其采用不同高程的親水平臺,為市民提供可觸摸自然的“柔性”空間。東方明珠與金貿大廈等制高點觀景平臺的設置,也提供了感觸領域的便利條件,增添了城市生活情趣。兩岸相對,似乎正在進行現實與歷史的對話,這樣的氛圍并不是隨處都可以體會到的。
2、實踐與思考
柳州市河北半島景觀空間的規劃設計是一次以形成人性化城市邊界為目的的城市設計實踐。它以山、水等自然要素為城市構圖的基本要素,著重對城市的水際線、天際線兩方面進行規劃設計,以探索人性化城市邊界的創造設計思路在規劃實例中的運用方法。
2.1優美的自然山水格局與差強人意的人工建設環境
柳州市是歷史文化名城,自然山水格局極具特色:三面環山,一江曲流,城中七山突起,形成山、水、城結合的特色。目前,城市高層建筑主要集中在由柳江環流而形成的河北半島內。180°的河流具有曲水流殤的動感與美感,使河北半島濱水空間成為景觀設計與觀景的理想場所(圖4)。
由于現狀建筑建設年代較早,建筑高度單一,加之年久失修、洪水歷年侵襲,使得天際線、水際線現狀景觀雜亂無序,具體表現如下:
(1)在城市天際線方面。縱觀柳州市河北半島,濱江建筑多為8層~9層的住宅,建筑造型趨于單一,色彩缺乏變化,建筑密度大,缺乏節奏和韻律的變化。城市山水格局與過密的建筑布局之間產生了極大的矛盾。雖然在紅光橋—柳江大橋段有部分高層建筑,打破了沿江一線建筑單調的天際線,卻缺乏內在的秩序美。在柳江大橋—文惠橋段,柳州市著名的文物景點—明代東門城樓,其視線被遮擋,是柳州市現狀濱江景觀的最大敗筆。
(2)在城市水際線方面。河北半島正是柳江抱城所形成的環水景觀核心區域,基本形成以柳江大橋兩側綠地為核心的景觀綠帶,其余地段,則多是防洪堤綠化和道路綠化,缺乏活動空間。目前,柳江水環境較差,掠奪性破壞活動仍在繼續,為了防洪,不少岸線高筑堤壩,既造成了工程建設經費的沉重負擔,又把市民生活與水體隔離開來,缺乏親水空間,使濱水空間品質下降,并且整個半島的濱水空間開發缺乏整體觀念,使濱水面貌毫無特色,城市風格缺失(圖5)。
2.2天際線控制與水際線設計
(1)宏觀角度的天際線塑造。柳州市河北半島天際線的控制強調從宏觀的角度來考慮問題,突破“線”的概念,從整個城市的歷史文化、地理特征、規劃布局整體出發,采用降低建筑密度,在周邊用地設置高層建筑等造景手段,打通濱江視廊,在使建筑輪廓線呈現“實—空—實—空”節奏變換的同時,加強層次、對比變化,產生清晰、有序的城市濱江天際線。
(2)人文關懷思想的天際線塑造。具體體現在強調河北半島視覺中心的形成,注重結合景觀的視線分析,設置觀景平臺等便民設施。規劃在東門城樓等天際線節點上設置觀景平臺,對東門城樓周圍的建筑高度、尺度、風格進行控制整理,形成統一、協調、完整的視覺中心,通過拆除城樓濱江違章建筑,掃除障礙,突出視覺亮點(圖6)。
(3)山水城市特色的天際線塑造。富有特色的城市天際線塑造,不僅應體現在自然山水格局上,還應體現在建筑天際線上。規劃將河北半島天際線結合山體、水體及道路走向進行塑造,利用柳州工貿大廈、五星商廈等建筑群體,構成河北半島建筑制高點,形成城市中心標志,統領建筑群體,同時與河南漁峰、馬鞍山遙遙相望,人工環境與自然環境相得益彰,共同構筑柳州市獨有的山水城市形態特色,加深市民家園歸屬感與認同感(圖7)。
(4)“柳州化”的水際線設計。“柳州化” 的特征指結合柳州市的自然景觀格局、歷史文化特色和民族特色,從區域到細部的建構體現自然環境和城市文脈延續性的水際線。因此,規劃結合區位特點,將濱水活躍區集中在友誼橋和文惠橋之間,與城市休閑商業中心相適應,形成以曙光路步行街為依托的濱江綠帶活動中心,使之成為鬧市區的一片“臨水綠港”;采用標志型的濱水區空間模式,形成以東門廣場為中心的濱水空間,同時采用松散型的濱水區規劃模式,輔以低層傳統風格的建筑,作為傳統標志性景觀區良好的背景區,與山體、高層建筑共同形成城市中心形象(圖8)。
(5)注重公眾參與的水際線設計。水際線不僅在景觀形象上與環境相互協調,在功能上還能滿足城市和公眾的多種需求,提供多樣化的可到達性、可選擇性的體驗空間。因此,河北半島水際線設計在保證解決防洪問題之外,還加強了防洪堤與景觀、交通的協調,強調了城市居民的可參與性,結合不同高度的洪水淹沒線,設置臨水臺地、可淹臺地;結合現狀防洪紀念碑場所,通過設置親水踏步、親水平臺、漫水橋、戲水橋、斜坡綠地等環境設施,為市民提供理想的親水空間環境場所;注重道路與濱水空間的滲透融合,設置濱江景觀道路,加強與其垂交的道路綠化設置,合理銜接道路綠地與濱江綠地,將濱江景觀引入城市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