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北大街100號(北樓)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一層 Email:info@landscape.cn
Copyright ? 2013-2022 景觀中國(www.36byz.com)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68035號 京公海網安備 110108000058號
近年來,包頭市的住宅建設,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并向量和質同時并重的方向轉化,相應的從僅注重住宅內配套設施的完善轉而開始關心外部更為廣闊的空間。居住環境是一個能恢復居民城市記憶和體驗,并充滿文化意義的場所,因此,小區內的環境成為人們目前購房選址的首選條件。
對于居住環境,人們已從硬質景觀中漸漸走出來,開始注重綠色生態的功能,將自然引入身邊,并倡導綠色生態生活觀念,處處以人為本,為使用者著想,注意人的尺度,營造親切的人性空間。居住環境可以看作是一個人類生態系統,既居民與生存環境相互作用的網絡結構。居住環境景觀生態設計所遵循的生態原則:人+自然+人與自然的結合,注重圍繞人的體驗、活動及環境的影響,來探討居住環境的景觀設計。
首先,作為居住小區應去除圍墻,與自然融為一體,安全問題可通過智能化軟件解決或者通過建筑設計的方法解決。
其次,在小區內部結合地勢,創造地形,最易形成自然休閑的氣氛。居住小區由于建筑朝向及密度要求,圍合出的景觀空間大小雷同,形態相似,缺乏變化。地形的塑造,可使原本枯燥乏味的矩形空間起伏綿延,富于生氣,隨而營造出大大小小的人性空間。其間以散步小徑婉轉相接,平添意趣。因此建筑群的標高應隨整體地形起伏而定,這樣一來,山綿延而起落有章,水深遠而跌落得勢。
小區內的步道易窄,線形婉轉曲勝直。居住區的步道設計應以使用者的舒適度為最重要指標,當曲則曲,當窄則窄,不可一味追求構圖,放寬放直,在滿足功能的前提下,應曲多于直,宜窄不宜寬,多放一半,則休閑效果差之千里,當然也不可一味過窄, 應做到有收有放,樹影相蔭,因坡而隱,遇水而現,以創造休閑的氣氛。
小區內的廣場應以休閑廣場更為合適,這一類場地的功能主要在于滿足小區的人車流集散,社會交往,老人活動,兒童玩耍等要求。因此,規劃設計應從功能出發,為居民提供適于休閑娛樂的小空間,空間雖小,功能各異,充分體現居住區的生態和休閑理念。此外,小區內廣場的設計一定要避免城市廣場中的設計缺乏綠蔭的通病。我們見到的廣場,地面上的鋪裝樣式窮極變化,可就是缺少綠蔭。廣場是人的廣場,是為使用者設計的,更主要的用途是:推著嬰兒車的婦女廣場歡娛,嘰嘰而語;手提鳥籠的老人石桌對弈;歡呼雀躍的兒童追逐藏覓. . . . . . 這一切,哪一種活動少得了大樹遮蔭? 廣場無序的樹列,有益于烘托主題,增加層次,其簡潔而不失于單調,親切而不乏氣勢。
要使我們的居住環境回歸自然、融入自然,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則就是植物造景,確立居住環境以植物為主,適地適樹,多樹種,形成色彩、季相變化,樹冠線高低起伏,而且群落的通透性以及群落的內部結構逐漸形成體系。適當配置必要的功能性鋪地,活動設施等硬質景觀。但現在,一些小區在綠地規劃上仍存在較突出的問題:小區內行道樹換成了小樹型、小樹冠的“名貴樹種”,小區內仍然是“見綠不見蔭”的花草和低矮的喬灌木來爭奇斗勝。雖然看似提升了小區綠化檔次,但未能很好的給居民戶外休憩創造條件。因而,當夏日炎炎時使人們不得不懷念道路兩側綠樹成蔭的情景及它遮天蔽日所提供的蔭涼。小區內的休閑廣場則都是色帶拼花,處處是剪出的樹籬,灌木球,要不就是空蕩蕩的草坪與大片的鋪裝連在一起,顯得光禿禿的, 貧乏而單調。因此,居住區中的植物配置應提倡優先選擇鄉土樹種,構造具有鄉土特色和城市個性的綠色景觀。當然,也不能排除慎重而有節制的適當引進外來特色樹種。
要使居住區內植物各展其姿密而不亂,達到自然群落郁郁蔥蔥的效果,首先應講求植物的層次,從低向高依次為草皮、地被、灌木、小喬木、大喬木等,配合地形,圍合出豐富的空間。在居住區窄小的空間內,草地在喬木和灌木下漫無邊際的延伸會顯得零亂粗糙。喬木應置于地被或灌木群中,避免直接置于草地中。尤其一提的是建筑物墻基部分的綠化處理,應以灌木群配以喬木掩之,效果最佳。對于西向的建筑立面可以利用垂直綠化方式,取得生態景觀的雙層效益。垂直綠化材料可采用爬山虎、五葉地錦、山蕎麥等攀緣植物。
另外,對于位于特殊地段的小區,如鐵路、公路沿線的住宅小區,應在四周營造隔音林帶,充分利用樹木來減少噪音。據有關專家研究,楊樹、柏樹、女貞、夾竹桃等喬灌木具有較好減噪本領,如果使喬灌聯手,并與地形起伏相結合,這樣樹木產生的消音效果將不比“隔音墻”差。
居住區中的主要道路也應結合在小區的景觀環境中,使其從風格上和其他景觀元素相結合,從構圖邊緣到鋪裝材料置上加以悉心處理使其更加步道化,休閑化。
目前,包頭市新建歐風麗景、保利華園、歐鹿生活城等小區的居住環境設計,或展現中國園林的神韻,或引進西方園林的色彩,或中西兼用,將中國園林的精巧融入歐陸園林的開闊之中,從而極大的豐富了包頭市新居住文化的內涵,更加貼近自然、以人為本、實現人與自然完美結合。包頭市居住環境建設將有著充滿生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