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北大街100號(北樓)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一層 Email:info@landscape.cn
Copyright ? 2013-2022 景觀中國(www.36byz.com)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68035號 京公海網安備 110108000058號
近期,國務院連續出臺了《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的意見》和《關于推進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發展的若干意見》,成都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設“世界現代田園城市”的奮斗目標,同時三年重建兩年完成的時間節點日益逼近,上海對口援建即將結束,機遇與挑戰并存,問題與希望同在。讓我們進一步認識到,搶抓機遇,借勢發展,奪取旅游業災后重建全面勝利,加快都江堰市國際旅游城市建設,不僅是都江堰旅游業自身發展的客觀要求,更是探索城鄉統籌條件下轉變發展方式、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的必然選擇。如何在全市經濟發展戰略中更好地肩負起重要責任,謀劃好旅游業的發展,是擺在都江堰旅游人面前必須面對和解決好的重大課題。
一、都江堰市旅游業發展現狀分析
5.12汶川特大地震給都江堰旅游業造成了巨大損失。但是,經過一年多的災后重建,也使都江堰市的城鄉規劃建設向前推進了20年。世界遺產青城山—都江堰景區在2008年10月正式恢復開放,目前龍池、虹口、青城外山、青城后山等景區正在加快重建提升,全市旅游恢復面已達80%以上,2009年全市接待游客958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42億元,分別比2007年增長15.8%、26%。全市城鄉公共設施和基礎設施初步實現全域配套,率先實現了公共設施和基礎設施城鄉一體化,形成了大觀鎮茶坪村、天馬鎮向榮村、翠月湖鎮五桂村等一批各具特色的農房重建典型,圍繞旅游產品國際化、旅游服務國際化、旅游客源市場國際化,以項目建設為支撐,我市已基本形成城市田園化、田園城市化的建設國際旅游城市發展思路和格局,我市城鄉形態加快提升、旅游產品日益豐富、基礎設施更加完善、產業基礎不斷壯大,國際旅游城市建設時機已經成熟,這是與成都市建設世界現代田園城市“一區一主業”的功能分區定位相吻合的,是落實成都市建設“世界現代田園城市”的具體體現,為整體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世界現代田園城市打下了堅實基礎。
同時,通過理性分析我市旅游發展現狀,對比旅游業發展先進地區,我們清醒地認識到自身存在的差距,歸結起來主要有三個方面:第一,硬件設施、軟件配套離建設國際旅游城市還有較大差距。第二,與三亞、張家界、麗江、桂林、黃山等國內主要旅游城市比較,在游客停留時間、旅游消費水平、國際游客比例等方面存在明顯差距;第三,旅游配套國際化水平還亟待進一步提升,吸引國際性活動和會議的配套設施不夠。這些差距,要求我們必須瞄準國際旅游城市建設目標,完善旅游功能設施,提高旅游發展層次,提升國際旅游城市形象,推動全市旅游業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實現新的跨越。
二、都江堰旅游業發展戰略
(一)指導思想:堅持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深入貫徹國務院加快發展旅游業的意見,搶抓成都建設“世界現代田園城市”機遇,立足都江堰旅游業發展的特點和實際,整合優勢資源,挖掘水文化道文化底蘊,做優世界遺產資源,做優特色旅游產品,創新管理模式,轉變發展方式,發展和做強以旅游為龍頭的現代服務業,打造城區、景區、鄉村一體化的現代田園旅游城市,為奪取災后重建全面勝利,率先構建新型城鄉形態,將我市初步建成國內外享有盛名的國際旅游城市,建設世界現代田園城市示范區奠定堅實基礎而努力奮斗。
(二)發展思路:堅持高標準制定旅游規劃,構筑精品旅游區基本框架,圍繞成都市打造龍門山國際休閑度假旅游和成都市建設世界現代田園城市功能分區要求,科學編制、實施《都江堰市旅游產業發展規劃》、《青城山-都江堰風景名勝區災后重建規劃》,加快完成區域性旅游詳細規劃,以“三心三帶”的發展思路推進旅游產業提升式發展。
——堅持以實施旅游產業發展的科學規劃為核心,整合資源優勢,轉變發展方式,建設符合城鄉統籌的現代田園式產業化發展帶。
——堅持以提升景區建設管理國際化水準為核心,打造國際精品,創新管理模式,建設符合城景一體的現代服務業休閑化觀光帶。
——堅持以構建國際旅游產品的網絡營銷平臺為核心,緊扣度假主題,增強服務功能,建設符合功能分區要求的特色商貿娛人性化服務帶。
(三)發展目標:經過“2010決勝之年、2011跨越之年、2012年率先之年”3年的努力,到2012年,率先構建新型城鄉形態,為建設成都世界現代田園城市示范區奠定堅實基礎;經過5-8年的努力,初步建成國際旅游城市,城市發展水平進一步提升,在成都建設世界現代田園城市工作中處于領先地位;經過20年左右的努力,在成都區(市)縣中處于領先地位,率先建成世界現代田園城市的示范區。
三、都江堰旅游業發展舉措
我市旅游業在未來三年里將實施98個重點旅游項目建設,項目總投資近300億元,2010將完成旅游項目53個,總投資38億元,其中景區項目21個,總投資20億元,旅游產業跨越式發展要以這批帶動型、先導型和特色型的旅游產業化項目建設為支撐,打牢雙基,做優做強國際旅游城市服務配套功能,帶動旅游產業整體提升。
(一)搶抓機遇,明確目標,堅持用科學規劃理念推進旅游產業提升式發展以旅游為龍頭的現代服務業發展,要圍繞實施“12345”工程(即實施一個規劃,發展兩大片區、打造三大基地、壯大四大產品、增強五大功能),做大做強旅游規模和總量,做精做優現代服務業,推進旅游產業提升式發展。
實施一個規劃:在依托旅游產業發展規劃和龍門山山地旅游大區規劃基礎上,結合成都旅游產業功能區規劃發展綱要,按照邊規劃、邊實施、邊推進的辦法,加快編制出臺并著力實施都江堰市旅游發展總體規劃。
發展兩大片區:著力打造大青城(青城山、青城外山、青城后山、趙公山)旅游區和大龍池(龍池、虹口、紫坪鋪、向峨)國際山地度假旅游區。
打造三大基地:打造世界遺產觀光基地、運動休閑基地、特色鄉村度假基地。壯大四大產品:依托我市旅游資源品質和特色,重點打造青城山-都江堰世界遺產精品游、龍門山國際戶外運動休閑度假游、10萬畝現代農業集聚區為帶動的農業生態游、以拉法基和揚子江等為代表的工業游,推進一、二、三產業互動發展。
增強五大功能:結合災后城市重建,做強城市極核,打造特色街區,增強城市中心游憩區的人性化服務功能;依托龍門山開發,引進大型游樂性、體育運動休閑性項目,增強旅游休閑運動功能;加快星級酒店、商務酒店、標準化鄉村酒店建設,增強旅游接待功能;深度挖掘道教文化、水文化、熊貓文化,打造文化創意產業,增強旅游文化體驗功能;依托成都建設世界現代田園城市“一區一主業”的功能分區定位,加快道解都江堰實景演出、道韻青城等項目推出,擴大清明放水節、國際夜啤酒節、國際漂流節等節會的影響力,引進1—2個國際性品牌論壇長期落戶我市,增強旅游節慶會展功能。
(二)精細管理,務實高效,堅持用科學效能原則促進旅游產業追趕型發展秉持“科學規劃,整合資源,增強功能,精細管理,做優產品,一流服務”的發展理念,發揚“團結守信,愛崗敬業,務實創新,廉潔高效”的團隊精神,堅持效能建設,強化績效考核,實施“三個轉變”,用精細化、社會化的管理手段,系統化、標準化的國際管理模式,促進旅游產業追趕型發展。
一是強化標準管理體系建設。堅持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OHSAS18000職業健康安全體系和國家5A級旅游景區評定標準、中國最佳旅游城市評定標準,拓寬運行領域,增強運行功效。以“精、準、細、嚴”的精細化管理,實現景區管理方式由粗放式管理向集約化管理轉變。
二是強化社會管理體系建設。積極探索實施景區管理市場化運作的手段,在青城前山景區、都江堰景區環境衛生管理上引入社會化專業機構(物業管理公司)承擔維護管理職能,在青城后山探索建立政府引導、公司管理、群眾參與的新型管理機制。先行先試,逐步推廣,通過購買服務的形式,形成景區環境衛生維護物業公司化、秩序維護保安公司化、景區管理群眾參與化的新型社會化管理體系,降低行政管理成本,提高管理實效,實現景區管理方式由計劃式行政管理向市場式社會化管理轉變。
三是強化績效考核體系建設。加緊制定并形成適應國際旅游城市要求的績效考評體制,注重目標導向原則,分解責任目標,細化考核內容,量化考核指標,不斷健全考核體系,提高績效考核執行力,實現人員管理方式由被動式指令管理向主動式崗位管理轉變。
(三)整合資源,創新發展,堅持用現代田園城市思路促進旅游產業跨越式發展
——圍繞旅游發展全域化,提升區域國際吸引力
一是著力實施精品旅游區再提升。以世界遺產保護為重點,以項目為抓手,以對歷史負責、向世界交代的責任感狠抓景區項目建設,促進景區提升,完善旅游標識系統,完善景區設施維護辦法,精心打造青城前山水景觀、茶山和藥用植物景觀,完成青城山前山門綜合整治和泰安古鎮打造工程,加快青城后山景區接待能力形成。彰顯水文化、道文化精髓,展示世界田園城市自然之美,建成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典范。
二是加快全域景區化打造。全力實施虹口旅游區、大觀茶坪—紅梅—桃源鄉村旅游區國家4A級旅游景區創建。積極開展玉堂大熊貓主題公園、般若寺—蓮花湖旅游區、10萬畝現代農業集聚區、翠月湖旅游區等創建4A級旅游景區前期工作,形成以2個5A級景區、多個4A級景區為支撐的旅游全域發展格局。
三是著力打造國際戶外運動旅游示范區。借助龍池、虹口、紫坪鋪機構調整,加快區域資源整合,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地貌特色,打造漂流、探險、攀巖、滑雪、山地自行車、沙灘排球等項目,以打造龍門山國際戶外運動基地為重點,創建龍池—虹口—紫坪鋪山地運動旅游示范區,著力形成吸引國際游客的核心產品。
——圍繞推進景區城區一體化,提升國際旅游城市競爭力
一是突出抓好城市中心游憩區建設。充分發揮都江堰世界文化遺產的輻射帶動作用,以古城區恢復重建為重點,加快實施歷史文化復興工程。以建設路以內約1平方公里的城市古城區為重點,對古城歷史文化遺產進行有效保護,對集中反映古城風貌的古建筑如西蜀塔、水利府、文廟等歷史建筑進行規劃重建,再造傳統生活場景;按規劃加快實施城區“五河十岸”濱河景觀帶打造和濱河旅游步道體系建設,通過引水進城,打造“街街有水、戶戶親水、游客玩水”覆蓋城市的親水體系;啟動城市行政中心外遷,實施城市燈光照明工程,提升城市形象,塑造城市特色;建成中國水街、岷江國際、壹街區等特色商圈,形成功能完備、業態合理、產業發達的城市中心游憩區,形成道教文化、水文化展示和體驗之地。
二是做優做強現代田園風情小鎮。圍繞建設現代田園城市要求,加快制定都江堰市現代田園風情小鎮建設實施意見,按照“一體兩翼、北山南田”的城市空間布局,依托城市骨架路網,結合本土特色,對小鎮建設進行差異性、提升式打造,形成分別以田園特色、休閑度假、戶外運動、民俗特色、道家文化、獨特自然風貌等為主題的現代田園風情小鎮,逐步構建城與鄉有序交融、歷史與現代交相輝映、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宜居新環境和美好新家園。今年內要完成泰安古鎮建設,加快古城區、虹口鄉中國漂流小鎮、龍池鎮龍池國際山水旅游小鎮、大觀歐洲風情小鎮、向峨鄉風情新市鎮打造,啟動蒲陽鎮工業新城、青城山鎮創意新城、中興鎮旅游休閑特色小鎮、紫坪鋪鎮特色風情小鎮打造。
——圍繞旅游設施高端化,提升國際旅游城市承載力
一是加快旅游交通體系建設。加快旅游立體交通路網建設,基本形成以“五縱五橫一軌一帶”為主骨架,對接成都、連接城鄉、貫穿全域的交通路網體系;建成聚青線、玉堂—青城山環山旅游健康通道、虹口至龍池旅游連接線、虹口至蒲陽旅游連接線、虹口至向峨旅游連接線、蒲張路復線、濱江路等旅游公路,提高國際旅游城市通達性。
二是加快旅游酒店標準化建設。積極探索改革創新的思路和辦法,按照市場化分工,由社會專業機構提出建設標準、開展建設指導、組織評定驗收等,進行公司化運作,最后按照政府職能對公司進行考核,對標準化酒店(鄉村酒店)建設進行市場化運作,完成社會化系統管理工程。統籌賓館酒店布局,加快經都、金瑞通第六感、青城洲際等五星級酒店建設,在龍池鎮、虹口鄉、大觀鎮、泰安古鎮等鄉鎮布局經濟型青年客棧和連鎖鄉村酒店,在城區大力發展商務酒店,到2012年建成星級飯店25家、商務酒店75家、標準化鄉村酒店達到500家、三星級以上鄉村酒店達到40家。形成高、中、低旅游酒店序列,滿足各層次游客需求。
三是完善旅游服務功能。按照國際先進城市的理念,整體提升城市公共服務功能。在加快全市醫院、圖書館、博物館等公共設施建設的基礎上,按照國際化要求,在都江堰景區周邊、玉堂西區、青城山鎮等重要游客集散地、樞紐地,加快旅游購物中心、旅游團隊接待中心、游客接待中心等旅游購物配套項目建設。加快與攜程網、阿里巴巴等國際國內知名網站、金融機構等企業的合作,以網絡建設和人才培養為基礎,以旅游信息資源開發利用為核心,加快網絡公司集團化建設,完善旅游咨詢、預訂、結算電子商務服務功能,加快打造數字化景區和遠程旅游服務系統,滿足主要客源地游客的旅游消費需求,加快推進《青城》網絡游戲正式上市,將信息數字化技術引入旅游營銷、城市宣傳等領域,做大做強都江堰旅游信息網絡平臺。打造符合功能分區要求的特色商貿娛人性化服務帶,為國際游客在我市度假、養生、休閑創造一流環境。
——圍繞旅游市場國際化,著力提高國際旅游城市吸引力
一是精品化發展。加快推出《道解都江堰》實景演出、《道韻青城》大型室內演出,加強與專業市場化公司合作,精心舉辦都江堰放水節、道教文化節、鄉村旅游節、虹口國際漂流節、消夏夜啤酒節等旅游節慶活動,著力培育一批具有較強影響力的演藝活動,力爭將道教文化節、都江堰放水節、國際熊貓節等辦成國際化節慶活動,增強國際旅游城市吸引力。
二是國際化拓展。一是依托上海援建平臺,以上海世博會、西博會及世博都江堰工作推廣站為切入點,拓展海外市場。二是積極爭取國家和省上支持,將一批旅游線路納入國家、省對外推介的精品旅游線路。三是加強與客源地各組團旅行社的溝通合作,積極引進國際旅游大集團,通過加強與境內外友好城市、旅行社、旅游社團、航空公司、境外知名旅游網站等合作,加大對外營銷力度,優化營銷體系。
三是立體化營銷。繼續發揮電視、報紙、電臺、廣告牌等傳統營銷媒體作用,增強旅游目的地吸引力。積極與攜程、樂途等大型網絡平臺合作,搭建電子營銷平臺,推進網絡營銷。創新營銷模式,建立以上海、北京、廣州、重慶為客源地的營銷中心,探索實施以“一卡通”互動優惠促銷方式帶動城市整體營銷;以品牌旅行社客源組織形成團隊組織蜂聚效應,帶動游客量大幅增長;以國際營銷服務外包方式帶動國際市場拓展的立體化營銷模式,延伸以旅游為龍頭的現代服務業營銷產業鏈,拉動游客綜合消費,促進旅游經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