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區(qū)中關村北大街100號(北樓)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一層 Email:info@landscape.cn
Copyright ? 2013-2022 景觀中國(www.36byz.com)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68035號 京公海網安備 110108000058號
一、現代城市規(guī)劃下的街道現狀
隨著城市建設一直不斷的進行,城市規(guī)劃和設計領域也不斷地有許多思想和理論出現。可縱觀城市的現狀,仍然存在很多的問題和矛盾,沒有一種全新的理論能夠完全解決目前城市中的弊端。今天,城市功能主義的弊端日益凸顯,現代城市規(guī)劃理論和思想遭到越來越多的詬病,措辭最為激烈的莫過于簡.雅各布斯所說的“……他們面對的是他們根本不甚了解的復雜現象,卻試圖用一種偽科學來加以應付。城市改造和規(guī)劃……經年之學和數不勝數的微妙復雜的教條原來卻建于一派胡言之上”。
現代城市規(guī)劃給城市街道帶來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一些方面:首先,在交通為主導思想的影響下,街道的功能已純粹化為交通功能,人的活動讓位于機動車輛的穿行;其次,街道空間合理尺度的破壞。街道為了滿足城市交通的需要,原來的適宜和和諧的尺度已很難是規(guī)劃者眼中考慮的重要因素。街道在巨大的尺度下顯的冷漠、孤立;再次,街道作為城市的肌理遭到破壞。寬闊的現代街道割裂了城市由歷史上延承下來的城市形態(tài)和肌理。由此帶來的后果是街道作為城市主要公共空間的魅力也在逐漸的喪失,街道的活力逐漸趨于湮滅
。
二、創(chuàng)造城市街道活力的條件
1.街道環(huán)境與活動之間的辨證關系
建筑環(huán)境的一個基本目的是建立人們的生活秩序,滿足人們的生活需要。環(huán)境的質量是通過人們在其中的活動展現出來的,它不僅依賴于環(huán)境元素本身的屬性以及元素之間的相互聯系,而且取決于它在人們生活中的作用和意義。一方面,建筑環(huán)境應當是人們生活需要的產品,是人們介入環(huán)境的基本條件和保證。另一方面,建筑環(huán)境又應當是藝術品,具有感染、鼓舞和激動人心的力量,具有增加人們活動強度、豐富人們生活經歷和揭示人們存在真理的功能。城市公共空間與市民之間存在著“人造空間,空間塑人”的辨證關系,城市公共空間與社會生活存在相互依賴的關系:前者是后者的容器,后者是前者的內容。綜合起來,創(chuàng)造城市街道活力的條件,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要營造空間形態(tài)良好的街道場所,這活動賴以發(fā)生的容器;二是容器中人們的各種生活和行為活動要豐富和多樣化。如果能將兩者有效的結合起來,就可達到實現城市街道活力這一目標。
2.街道活力空間的營造
街道作為線性空間,在空間整體形態(tài)上體現出連續(xù)性和方向性的屬性。營造具有活力和人性化的街道空間,必須將街道空間作為整體來進行設計。
(1)空間連續(xù)性設計:連續(xù)性是街道整體性形態(tài)的一種表現,是由于街道各個空間聯系起來而形成一種延續(xù)的空間組織和秩序感。城市街道的空間連續(xù)性是人們感知城市整體意象的基礎,凱文?林奇強調“可識別的街道,應該具有連續(xù)性”。街道空間的連續(xù)性可以通過街道兩旁的各種元素的空間和形態(tài)的延續(xù)性設計來實現,如建筑布局、建筑界面設計和色彩、綠化形式、街道設施等等。
(2)空間方向性設計:由于街道是線狀的空間,提供了一種空間的導向性,這種導向性的加強會使街道空間呈現明確的方向性。街道上的行人需要明確方向,或者說行人是在街道上的行走中選擇方向來通往目的地。街道的方向性對人們在城市中準確判斷自己的位置而不至于迷失方向有很重要的意義。
3.街道活動
街道的活力是在各種街道場所中的人進行的多樣性活動而產生的,街道功能的多樣性帶來了各種各樣的街道活動,進而產生了街道活力的多樣性。來到街道中的不同的人們,大人,小孩,年輕人,老年人,各自都帶著不同的出行目的:有辦公的,有做買賣的,有休閑的,有購物的等等,不同人們在街道中的這些活動都構成了街道活力的一部分。街道活動要長久的維持,必須得到支持。
(1)是空間對行為的支持。特定地段的空間形式、地點和特征會吸引特有的功能、用途和活動,行為也趨向于在最能滿足它要求的場所。空間和行為的相互依存性(Interdependency)又稱為行為支持(Activity Support),是形成街道活力的重要因素。如街道兩旁的建筑底層面向街道的方向最好能架空,不管何時,在街上活動的人們都能不擔心天晴或下雨與否,也不必擔憂暴曬過度。
(2)是街道活動之間的互相。街道中的各種行為和活動表面似乎是互相獨立的,實際上各種活動之間存在相關性。街道活動之間的關聯性越大,街道也能越獲得場所氣氛和活力。街道上的人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進行活動的人,一種是觀看別人活動的人。很多情況下是別人的活動吸引了周圍人的參與。這是行為之間的互相支持。綜合性的功能會增加活動的相關性,連接成為行為節(jié)點,所以街道設計要注意到這些活動之間潛在的相互支持。
三、城市活力街道的設計對策
1.街道空間與城市空間整體設計馬丘比丘憲章提出,在我們的時代,近代建筑的主要問題已不再是純體積的視覺表演而是創(chuàng)始人們能生活的空間。要強調的已不再是外殼而是內容,不再是孤立的建筑,而是城市組織結構的連續(xù)性。作為建筑圍合而成的街道空間,同樣是城市空間結構組織的延續(xù)。
“整體設計”思想不僅在形體層面上有意義,而且在心理學和社會層面上同樣有意義。從格式塔(Gestalt)心理學觀點來看,人對城市形體環(huán)境的體驗認識具有一種整體的“完形”效應,是一種經由若干個別空間場所和知覺元素體驗的疊加結果。這種人們對空間的使用感覺要求街道和城市在空間使用感覺上具有連續(xù)性和互相關聯性。
街道空間離不開城市空間這個大的背景而存在,城市空間和場所是街道的大環(huán)境,研究分析街道空間,有必要從街道自身所處的形體環(huán)境出發(fā),結合道的特點進行整體設計。“十次小組”認為街道作為城市生活組織的媒介,是環(huán)境的主要發(fā)生器(Generator)。街道是城市的一種過渡空間和場所,因此街道空間和其它類型的城市空間存在相互銜接和關聯的空間關系,也必須將街道空間和這樣的空間結合起來設計,共同形成一個空間形態(tài)完好的城市。
2.街道的空間尺度和比例設計
(1)街道空間的尺度
尺度是表達空間意義的一個普遍且重要的因素。尺度內涵豐富,不僅表達了空間和實體形態(tài)本身的度量,還反映了實體與空間、實體與人、實體與實體之間的空間關系。尺度能決定街道的外在形態(tài),影響街道空間質量,如空間的完整性、舒適性等等。尺度還能影響使用者人的各種行為活動,包括生理和心理上的,如行走、感官、判斷等等。
街道水平距離為空間尺度的首要構成因素,研究表明,不同距離的物體給人產生的視覺感受和心理反映各異。于街道空間來說,20m是一個比較適當的橫向尺度,10m或小于10m則能產生親切感。過大的街道距離則會產生疏遠和排斥感,導致空間冷漠,這是現代城市許多街道的通病。
街道空間的垂直高度比街道的水平距離更能界定街道空間的圍合性。街道空間這一維度主要通過街道建筑等實體來實現。實體的高度(H)與水平距離(D)之間的關系很大程度決定了街道空間的形式和構成。不同的高度與水平距離關系能導致不同的視覺效應:當D:H=1時,既垂直視角為45度時,觀察者能看清實體的細部;當D:H=2時,既垂直視角為27度時,觀察者能看清實體的整體;當D:H=3時,既垂直視角為18度時,觀察者能看清實體的整體及其背景;適宜街道空間的尺度是依靠街道水平距離和垂直高度之間關系的營造,并借助人的視覺、心理等諸多要素共同來實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