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北大街100號(北樓)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一層 Email:info@landscape.cn
Copyright ? 2013-2022 景觀中國(www.36byz.com)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68035號 京公海網安備 110108000058號
在眾多東方智慧的指引下,從先秦開始,中國廣袤的大地上就出現了大量的綠道雛形。這些綠道雛形出現在原始生產力相對比較低下的時代,人類無法改變自然,只能被動地接受自然。只有在物質和精神財富積累到一定高度的今天,人類才意識到人與自然平衡的重要性,并主動尋求建立這種平衡。珠三角地區作為今日中國經濟最為發達的地區,綠道——人與自然主動平衡的方式,順勢而生,并在珠三角大地轟轟烈烈的全面展開,為中國綠道的規劃建設探索一條特色途徑。
1 中國綠道建設思想與早期雛形
中國傳統的自然觀強調的是“天人合一”,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則是一個小天地,人和自然在本質上是相通相融的,人與萬物一體,都屬于一個大生命世界。因此,人與萬物是同類,是平等的。人沒有權利把自己當作萬物的主宰,“屈物之性以適吾性”,而應該對天地萬物心心愛念,使萬物都能按照它們的自然本性得到生存和發展,這就叫“各適其天”[1-3]。
在道家看來,天是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因此,莊子說:“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天人本是合一的。柳宗元說:“莊子言天曰自然,吾取之”,莊子講的天基本上是現代人說的自然。莊子描述宇宙產生萬物的過程是“泰初有無,無有無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物得之以生謂謂德;未形者有分,且然無間渭之命;留(流)動生物,物成生理謂之形;形體保神,各有儀則,謂之性。”這是《老子》道生萬物觀念的具體化,與儒家思想也有關系。柳宗元強調的是“人與天地為合”,人的本性即是自然的本性。這是完全自然哲學意義上的天人合一,也即科學認識形式的天人合一。因為人與自然的這種統一性,他認為回歸自然,順應自然,“順物自然而無私容焉”是人生最明智的選擇[1-3]。
中國綠道規劃思想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 000 多年的周代。西周修建了最早的大道“周道”,并在系統路網和綠化養護方面始開先河。《詩經?大東》還說:“維北有斗,西柄之揭。”是說天空北面有北斗,周道像一把朝西的勺柄,連結了七星。周道還要求“雨畢而除道,水涸而成梁”;并“列樹以表道,立鄙食以守路”。東漢訓詁書《釋名》解釋道路為“道,蹈也,路,露也,人所踐蹈而露見也”。自古“草露”在中國文學中最為多見,可見,在人畜共路的古代中國之路亦為“綠道”。
隨著中國歷史上生產力的發展、對文化交流和生活條件的需求增大,很多充滿線性規劃哲學和體現人與自然和諧的中國“綠道”雛形陸續出現。在衛星拍攝的地球照片上,東經105.5度,北緯32度有一道綠痕。這就是“三百長程十萬樹”的翠云廊。翠云廊是一條始于秦漢的古蜀道,它既不“危乎高哉”,也不“難于上青天”,但由于它兩旁高大參天、濃蔭蔽日、綿延三百里的古柏,而被地理學家和史學家稱之為“比羅馬大道還要壯美”的世界奇觀。這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古代綠道。在廣東省北部的連州,有一條“此路一開,中原之聲近矣,然后五嶺以南人才出矣,財貨通矣,遐陬之民俗變矣”的嶺南第一古道-南天門秦漢古道。古道寬約3m,在山巖上一級級開鑿出來,從山下到山上共有8 800多級,這就是秦漢時期溝通五嶺南北的第一條古道。另外,如始于漢而盛于唐的海上絲綢之路,繁榮于明清時候的茶馬古道都是先民開拓自然海路和山路成為著名商貿大道的典型。再如奠定隋唐盛世和明清都城繁榮的南北大運河,亦是名副其實的連接河網、溝通城鄉的一條雛形“綠道”;還有興盛于唐代的“驛道”、“一騎紅塵妃子笑”的馬道,以及出現于明清的“官道”等,都是先民在綠林沃野之間,在河川溪流之畔開辟出的條條“綠道”,既遵循了風水氣脈的走向,又方便大眾出行,聯絡各地風情和經濟文化,同時對屬地政權維護和管理大有裨益。
2 東方智慧下的珠三角區域綠道規劃設計實踐
2.1 規劃格局
中國的地理形勢,每隔8度左右就有一條大的緯向構造,如天山-陰山緯向構造;昆侖山-秦嶺緯向構造,南嶺緯向構造,《考工記》云:“天下之勢,兩山之間必有川矣。大川之上必有途矣。”《禹貢》把中國山脈劃為四列九山。風水學把綿延的山脈稱為龍脈。“茫茫昆侖,八脈到此”。龍脈源于西北的昆侖山,向東南延伸出三條大龍脈,北龍從陰山、賀蘭山入山西,起太原,渡海而止。中龍由岷山入關中,至秦山入海。南龍沿長江由云貴、湖南至福建、浙江、廣東入海。
珠江三角洲北靠南嶺阻擋寒潮,南臨南海接迎暖意,中間河網密布,丘陵林立,沿著條條客家古驛道和林則徐禁煙的港口官道,留下了許多客家先輩們建造的珍貴古跡和風水林木。因此,在“天人合一”的中國傳統規劃設計理論指引下,基于珠三角的自然生態格局和城鄉發展狀況,親近自然重新布局和挖掘中國原始綠道,以山、林、江、海為要素,形成“兩環、兩帶、三核、網狀廊道”的珠三角區域綠道規劃框架,并以此串聯多元自然生態資源和綠色開敞空間,打造多層次、多功能、立體化、復合型、網絡式的珠三角“區域綠網”[7]。
2.1.1“兩環”捍衛珠三角生態平衡
為保障珠三角整體生態自然環境,構建內外“兩環”,由珠三角外環生態屏障和灣區生態環組成,外環生態屏障由珠三角西部、北部、東部的連綿山地、丘陵及森林生態系統為主組成。范圍西起臺山鎮海灣,止于惠東紅海灣;灣區生態環由珠三角內圈層沿灣區邊界(濱海各區縣邊界)的山地、濕地、森林公園、成片的農田等組成,把珠三角分為灣區和其他部分。該兩環是捍衛珠三角生態平衡,保護自然資源的重要保障。
2.1.2“兩帶”保持內外綠色空間的延續
為維持生態系統的整體性和連續性,并阻止三大都市區連片發展,通過東江、西江干流水體,串聯沿江的山體、農田、防護綠帶等,構建兩大區域性綠色廊道,保持“兩環”之間的連通,其中,東江帶南起珠江口獅子洋水道,經東莞水鄉片,沿東江干流向東北延伸,至博羅羅浮山,形成中部都市區和東岸都市區之間的生態隔離;西江帶南起珠江口洪奇門及沿岸地區,經順德、中山基塘區,沿南沙涌、西江干流向西北延伸至佛山仙鶴湖風景區,形成中部都市區和西岸都市區之間的生態隔離。兩帶的存在構成了三大都市區之間長期有效的生態隔離,避免城鎮無序蔓延。
2.1.3“三核”改善密集城鎮區的生態環境
為改善三大都市區內部的生態環境,由中部的白云山-帽峰山、東岸的銀瓶嘴山-白云嶂、西岸的五桂山-黃楊山-古兜山等重要山體,形成三大綠核,作為外圍山林區、南部海洋生態區與中部平原生態區之間的聯結點,改善三大都市區內的生態環境。此外,三核作為珠三角區域生物種群源,通過區域綠道的規劃建設,連通生態廊道,將為整個珠三角區域特色生物多樣性的恢復打下堅實的基礎。
2.1.4“網狀廊道”控制城市蔓延,營造低碳綠色生活新方式
珠三角區域綠道多處于山林農田、陸地水域的生態交錯帶,是地區景觀多樣性和物種多樣性最為豐富的地帶。珠三角區域綠道整體規劃亦遵循以“山緣水陸兩級交接面、多個綠核”為骨架的自然格局。并基于珠三角地區城鄉結構模式、交通布局、自然人文資源、行政區域劃分等多層規劃格局,并結合各市的實際情況疊加分析后,綜合優化形成由6條主線、4條連接線和16條支線共同構成的珠三角區域綠道的網絡化格局。珠三角的綠道網規劃建設是由面狀統領,到線狀建設,再到點狀完善,最終回到區域的面狀層面以形成完善的多級網絡化系統。
2.2 規劃思路解讀
中國傳統理想風水模式中強調的背依群山,面臨平原,左右山勢環抱,水流曲直延伸等,都體現了人們對邊緣環境的偏好。這種偏好,來源于人的本能,因為在邊緣地帶,山崖、河流、林灌叢等天然障礙物的存在對于人類狩獵和安全都起到了重要的保障。而珠三角區域綠道規劃恰恰多處于山林農田、陸地水域的生態交錯帶,滿足了人類的本能需要[3]。
珠三角區域綠道的內外“兩環”一為山林環一為海岸環都起到了“藏風,聚氣”的作用。郭璞所著《葬書》中提到“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易經?林卦》中說:“知林,大君之宜,吉”,強調林木的聚氣作用。森林具有防治水土流失、減少洪澇災害的生態功能,而水則起到了平衡熱量,物質循環的作用。兩者是區域生態小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珠三角區域綠道規劃設計的兩環則對應風水學說此兩方面的內容。而在兩環中間以東江和西江為主干的兩帶,就是帶動盤活區域整體生氣的支龍脈,其把珠三角地區天地之靈氣源源不斷的輸往珠三角9個城市,形成“山水共聚,團結祥和”的氣勢,為構建廣東宜居城鄉建設構建了符合天道、地道、人道的理想山水格局[2-6]。
3 珠三角區域綠道實踐對中國綠道規劃建設的經驗啟示
3.1 走有中國特色的綠“道”之路
我國的思想文化根基深厚,且產生和繼承于我們的歷史文脈和國情壤土中,反映的是我國的國情與特色。珠三角綠道規劃正是從深厚的歷史文化根基中尋找到了自己的思想之基——“道”學思想,并把這種思想和綠道的規劃設計貫通,來探尋富有中國智慧的綠道規劃思路。正是在這樣的基礎上,珠三角綠道的規劃在自然理念和總體規劃中,有了一條根本的思想主線,甚至于后期的設計與建設中都將統一于此。
3.2 勇于擔當時代先行者角色
尋古問今、去蕪存精,在一系列規劃思想形成的基礎上,我國的綠道規劃建設最終還需落腳于實際國情下的應用中。結合我國現存的環境資源問題、產業發展、經濟發展、公眾認識等眾多方面情況,綠道的規劃建設在最基本的改善生態功能的基礎上,需要融入對“綠道效應”副產品的重視。比如綠道的經濟效應、教育效應、文化宣揚、理想社會的倡導等方面。
在珠三角區域綠道的規劃中,正是把目標定位于創造未來的“理想宜居”生活,在分析現狀的基礎上,打開思維,勇于創新。在資源的節約和循環利用上,倡導低碳技術的應用(生態機器技術、綠色生態建筑技術、薄膜太陽能技術、低碳照明運行系統、蘑菇塑料等),并注意廢舊和廢棄物品的加工重利用(具有深圳特色的集裝箱節能建筑的利用等)和功能復合型設施的倡導;在文化的宣揚上,注意傳統與現代的碰撞(綠道標識系統的設計等);在理想社會的倡導上,以“后綠道時代”的未來城市模式為目標(未來城市將交通分為地上和地下部分,地上僅有綠道網絡和必要的設施,地下和空中為快捷交通路線),等等。
3.3 構建中國特色的理想棲居生活
綠道網將城市內部的公共空間與外部的水體、風景名勝、森林公園、遺產地等區域有機的串聯起來,形成一面自然之網,這個網絡內的各個生物的棲息地得以保留,人和動物的生存各得其所,互不干擾,保護了生物多樣性與自然;在基本的物質生活中,帶動綠道沿線經濟發展,實現區域內經濟差距減少;在人的活動空間內,降低城市熱島效應,改變人的出行方式、行為模式、消費理念、城市形態、城鄉結構,使人們的游憩、溝通、休閑生活更豐富和健康,幸福感增強,最終實現低碳和理想宜居的生活;在其他方面,還可以增強多方面的人文和自然教育等。
從老子的自然之道,到嶺南大地的自然山川與都市交合演繹出今天的珠三角區域綠道,無不在論證綠道在充當山、水、人之間聯系角色的重要。綠道使中國古代和諧的山、水、人構架在今天都市林立的珠三角成為現實。它重塑了山、水、人與都市之間的和諧關系,緩解和改善了自然與人文、歷史與現代、物質與精神的沖突,構建了都市和鄉間人們的“可觀、可游、可居”的新生活空間,深刻改變今天都市人民的生活方式。
4 結語
綠道的意義在于探索通往理想生活的路徑,是對未來理想宜居的啟發與先行,而基于“天人合一”的中國綠道規劃設計理論的珠三角區域綠道規劃設計還基本處于探索的階段,還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均有自己理想環境模式,因此,在對國外已有綠道規劃設計相關研究結論與實踐成果經驗汲取精華、去其糟粕時,要堅持中國傳統的綠道規劃設計思想,做中國特色綠道,這樣才能避免走彎路、走錯路,進而在深層次地挖掘中國傳統和研究人與自然關系的規劃設計規律,使中國傳統的自然和諧關系得以中華大地重現。
參考文獻:
[1]Stephen skinner.Kiss Guide to Fengshui[M].New York: Dk Publishing,2001.
[2]Zube E.Greenways and US national park system [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1995,33(1-3):17-25.
[3]俞孔堅.中國人的理想環境模式及其生態史觀[J].北京林業大學學報,1990,12(1):10-17.
[4]梁雪.美國城市中的風水[M].沈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
[5]周年興,俞孔堅,黃震方.綠道及其研究進展[J].生態學報,2006,26(9):3108-3116.
[6]譚少華,趙萬民.綠道規劃研究進展與展望[J].中國園林,2007,23(2):85-89.
[7]廣東省住房與建設廳,深圳市北林苑景觀及建筑規劃設計院等.珠三角綠道網絡規劃綱要[Z],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