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發現  /  思想  /  正文

論中國當代景觀與城市設計實踐

admin 2015-04-13 來源:景觀中國網
在應對時下出現的種種問題時,景觀應該做出什么樣的調整呢?城市化和全球化進程迅速而勢不可擋,傳統規劃模式的種種弊端越發明顯,于是,“反規劃”的模式出現了。何謂“反規劃”呢?“反規劃”的意思就是:在城市空間發展計劃制定之前,就必須通過識別、和建立景觀安全格局或生態基礎設施,來定義城市的空間發展格局。

為了說明當今景觀設計學的現狀,文中將就環境問題、文化問題以及精神信仰等一系列內容展開廣泛的討論。這些問題事關生存、事關文化身份、事關歸屬感,事關生命和生活的意義,而景觀應該成為解決這些問題的媒介。

  景觀設計并不是產生于園林藝術,事實上,景觀設計是一門“生存的藝術”。我們可以回顧一下陶淵明筆下的 “桃花源”:一位漁夫劃著小船經過一條兩岸開滿桃花的小溪,偶然發現了小溪源頭處隱藏于山后的桃花源。這里被郁郁蔥蔥的群山環繞,內有阡陌交錯的良田美池。這是一片與世隔絕的人間凈土,這里的人們像一家人一樣幸福地生活,老者健康矍鑠,幼童也怡然自得。純樸善良的人們用美食、美酒熱情地款待了這位不速之客,就像對待自己的兄弟一樣。現在,桃花源幾乎成為了“美好生活”、“優美環境”的代名詞。

  1 桃花源:告訴你們景觀設計的真正起源

  我們相信在當今的中國依然存在很多可以被稱為“桃花源”的鄉村郊野。它們是數千年農業文明積淀的產物。諸如洪水、干旱、地震、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以及人們在農田耕作、灌溉、糧食生產等方面的經驗,都教導了我們的祖先如何構建并維持“桃花源”。正是這門“生存的藝術”,使得我們的景觀不僅安全、美麗,而且還具有生產力。這才是景觀設計的真正起源,即“生存的藝術”。

  5000年前的中國黃河流域,頻發的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災害埋葬了村莊、吞噬掉了無數的生命。后有大禹,因能巧妙地利用土地,并與洪水為友,他被推舉為中國封建君主時代的第一位君主。而這種相地和與洪水為友的能力正是景觀設計的真正起源以及本質。景觀設計是一門融生存的藝術和君王的治國之道于一體的藝術。千百年來的經驗累積教會了人們如何耕作、如何確保土地不被侵蝕、如何選擇糧食生產的適宜之所。許多人都知道這就叫做“風水” 。“風水”是一種中國的占地之術。在中國,“風水”一度非常盛行,它在相地方面十分有用。風水其實就是前科學時代的景觀規劃:在何處建立城邦,在何處修建祖先的墳地,諸如此類。

  在風水的指導下,在這門“生存的藝術”的指導下,桃花源誕生了。100年前、也許200年前,一些西方人來到了中國,傳教士們把當時田園般的中國描繪成了一個充滿詩情畫意的人間樂土,在這里,天地、人、神交融。但不幸的是,我們自己卻不懂得欣賞這種真實純凈的美,因為這種田園情趣被視作下層文化。在這些被視作底層的勞動人民手中,誕生了平常的景觀。但是在許多人眼中,這種田園景觀卻過于平凡了。

  2000多年來,上層階級的貴族以及官宦學者們在園中堆砌假山、擺弄花木,試圖創造出一個供他們玩樂的桃花源。這種虛偽、造作的“藝術”被人們尊崇為園林藝術。圓明園就是這樣一個例子,在這個被稱為世外桃源的名園里,沒有了農田,沒有了生產價值,可以說它不具備任何實際的功用,但是它竟然卻被人們描述成了桃花源。很遺憾,沉醉在園林藝術里的人們已經完全忘記了真正的景觀是什么樣子。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正是這種沒有任何實際用處的、所謂的園林藝術本身,加速了中國最后一個封建王朝的滅亡。我把園林藝術比作“裹腳藝術”,貌似精致美麗,但實際上這種“藝術”是不自然的、不健康的。

  50年前,佐佐木曾說過:“景觀設計學站在緊要的十字路口上。一條路通向致力于改善人類生存環境的重要領域,而另一條路則通向膚淺裝飾藝術”。不幸的是,除了極少數的例子外,過去十幾年中景觀設計學都朝著后者的方向發展了,中國和世界都如此。在建立明日之城的過程中,風水樹叢被從神圣的地方連根拔起、移栽到了大街上,摩天大樓拔地而起。我們試圖建立當代的桃花源,而事實上,我們不僅沒有建好新的桃花源,就連我們本來擁有的真正的桃花源也正被我們一點點地破壞了。毫無疑問,我們在找尋桃花源的過程中迷失了,所謂的“園林藝術”在誤導著我們的方向,我們丟失了真正的桃花源。

  2 關于桃花源的消失:景觀設計學界目前面臨的挑戰和機遇

  桃花源消失了,無數的挑戰擺在了景觀設計學面前,事實上不僅僅是景觀設計學,建筑以及城市規劃也面臨著同樣的挑戰。

  桃花源正在消失,對于我們的專業來說,對于所有設計類的專業來說,我們目前主要面對三大挑戰。

  第一個挑戰即是環境的可持續問題。

  第二個挑戰是關文化身份的認同問題:如果我們失去了文化身份,那民族的存在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第三個挑戰是“精神家園的喪失”。隨后我會向你們具體闡述我們是怎樣丟掉了我們的精神家園的。

  2.1 第一個挑戰:我們能夠在惡劣的環境中幸存下來嗎?

  未來的20年中,我國的13億人口中的65% 都將會移居到城市中(現在的城鎮人口水平為40%), 每年新增城鎮人口超過了全國總人口的1%,這相當于澳大利亞人口的總和。現在,我國662個城市中有三分之二的城市缺水,100個中國大城市處于嚴重缺水的狀態。單就北京而言,其地下水超采量是110%,每年地下水水位都會下降一米之多。所以,我們能夠幸存下來嗎?

  所有的這些情況對于景觀設計專業而言意味著什么?

  中國GDP的平均增長率是7%,但是與此同時,我國為此付出的環境代價也是巨大的,每年因環境衰退而付出的經濟代價也是7-20%。這就意味著在過去的時間里我們什么都沒有得到,而且可能虧空了很多。不久前一場不算太大的暴雨就讓整個北京城的交通陷入癱瘓。車成了水中漂浮的船。但是在同一時間,圓明園里的船卻陷在泥土里動彈不得,這些問題其實都是不合理的規劃實踐造成的。而景觀設計應該成為解決這些問題的中堅,因為所有的這些問題都是在景觀層面上發生的。但是,遺憾的是,景觀設計并沒有站到自己應有的位置上。

  因為單一的目的,生態基礎設施遭到了破壞。我們的“所建”大大超出了我們的“所需”。中國600多個城市中幾乎個個都有這種大尺度的廣場。我們不需要這么大的廣場,這不是我們真正需要的。我們的浪費也是驚人的。我們砍掉了本地的鄉土樹種,種上了昂貴的異國花木,鋪上了花費驚人的草坪。它們每年要用掉大量的水,其修剪整形的費用也是巨大的。這就是我們所要面對的第一個問題:生存問題、環境的可持續問題。

  2.2 挑戰二:我們是誰?

  我們的文化身份是什么?拋開對于我們往昔輝煌帝國的崇拜,撥開今日西化的迷霧,中國的文化身份是什么?穿著西服的秦始皇,這不是顯得很可笑嗎?所以我們的身份是什么?我們到底是誰?

  80年代開始,中國處于快速的社會與文化的轉型中,中國面臨著文化歸屬感缺失的危機。以前中國的文化身份建立在封建王朝的社會和政治秩序之上。事實上,當我們回過頭來看看被列為國家遺產和世界遺產的大部分建筑時,我們可以看到:幾乎所有的這些遺產其實都是皇權下的封建帝王文化的產物。當然我們并不是要否定過去的成就,只是我們的確需要問問自己:這種遺產是否還能夠代表當今中國的文化身份? 文化身份的危機一直困擾著我們的普通民眾和我們的市長。

  具有諷刺意義的是在我們努力建立自己的身份的過程中,我們徹底地丟掉了我們自己的文化身份,因為我們總是試圖模仿一些“人”,我們在通過城市的整形和美容來實現這種“人”的身份。

  城市景觀的第一種整形手術:偽裝成古代的西方大帝國。同樣的軸線,同樣的羅馬柱廊。我們試圖效法羅馬帝國的氣派,但事實上,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已經喪失了自己的文化身份。

  第二種整形手術即是模仿古代中國的王公貴族。我們甚至把這紫禁城的東西照搬到了現代的城市市,我們試圖找回往昔帝國的輝煌。我們模仿著清朝、漢朝、唐朝……但是現在的中國正處在一個嶄新的世紀啊。

  在第三種整形手術中我們試圖模仿的是現代西方帝國。在法國建筑師安德魯設計的北京國家大劇院里,人在這幢巨大奇異的建筑面前顯得多么渺小,其巨大的建造成本也可想而知。我只想說這是秦始皇的心態,卻是西式佯裝。當這些人以這身裝扮、這樣的心態俯瞰著整座城市的時候,他們也許忘記了還有多少普通民眾在勉強過溫飽的生活。

  2.3 挑戰之三:我們存在的意義是什么?

  現在的中國變得強大、富裕了。但是這些又是為了什么呢?

  我的祖母曾經告訴我:一顆樹慢慢地長大,會成為精神,精靈會寄居在漸漸老去的樹中。同樣,蟲魚鳥獸、山水花木也會成為讓我們魂牽夢繞的精神。

  我們的父輩們修建廟宇,用以表達對賜予我們幸福安康的祖先的敬重。我們一貫相信是這些精神庇佑著我們的生活,同時我們還相信我們未來的生活需要這些精神的指引。因為這些信仰,我們的生活充滿了意義。

  但是現在,所有的一切面臨消失的邊緣。成千上萬的農民失去了他們的土地,失去了他們的精神寄托。過去的十幾年中,已有四千萬的農民失去了他們的土地,這個數字還在以每年兩百萬的速度增長著。他們心靈的寄托在哪里?哪里是他們精神的家園?

  前科技時代的人們就是靠在“風水”上累積的經驗營建出自己的住處。但是,看看現在,因為控制洪水的需要、單純的工程做法、倉促的城市化進程,河流被渠化了,靈秀的景觀也隨之消失了。

  與此同時,物質主義席卷了中國大地。暴發戶們、還有部分不法官員瘋狂地聚斂著自己的財富。去年中國前一百位的富翁中竟有51人之多是房地產界的巨頭。

  上述這些就是我們現在和未來所要面對的主要挑戰:生存、環境問題,文化身份喪失問題,還有就是精神家園消失的問題。

  3 在新的世紀里重歸桃源:當代景觀設計專業的使命和策略

  現在到了景觀設計擺正自己的位置、發揮自己作用的時候了。天將降大任于景觀設計學。

  我們應該如何重建桃花源,即如何應對上述這些挑戰。其實,重建桃花源不僅僅是景觀設計學的使命,城市規劃、建筑學也應發揮自己應有的作用。

  3.1 當代景觀設計學的使命

  那么,當代景觀設計學的使命是什么呢?

  要在這個城市化、全球化、工業化的時代里保護和重建農業時代的“桃花源”是我們一廂情愿的天真想法。我們應該在新時代探索新的桃花源,建設新的桃花源,這才是時下景觀設計學應該做的事情。

  “景觀設計學是屬于未來的學科”。這句話是國際景觀設計師協會主席馬莎發亞多說的。但是,只有我們準備好了,未來才會屬于我們。

  5000年前,面對洪水,大禹學會了如何和洪水做朋友,因此,他成了君王。

  150年前,奧姆斯蒂成功應對了來自城市居民休閑空間缺失的挑戰,開創了現代景觀設計學。

  50年前,面對美國出現的嚴重生存環境危機,麥克哈格引入了生態規劃的方法。

  未來景觀設計學的使命是什么呢?那就是如何讓自然、人、精神重歸和諧。其實,這不僅僅是中國當代景觀設計學的使命,也是世界景觀設計學的使命。因為如果你可以成功地解決出現在中國的問題,那么出現在世界任何地方的問題也都可以迎刃而解了。

  3.2 為什么是景觀設計學呢

  為什么是景觀設計學能應對上述挑戰呢?因為景觀是一個媒介,通過它各種自然的、文化的、精神的過程相互作用,它是一個聚集、協調三者關系的可操作的界面。

  卓越的生物學家愛德華·威爾森曾經說過:“在城市建設中,景觀設計學將會扮演決定性的角色。”

  要實現世界的可持續發展,我們應當遵循“放眼全球,立足本地”的箴言,而景觀應該是“本地行動”中最為可行的。

  景觀設計在重建桃花源的過程中一定能夠發揮重要作用,此時也是在中國建設新的“桃花源”的最佳時機。

  3.3 我們的戰略

  那么我們具體又要怎么做呢?我們怎樣才能不負使命,通過種種規劃設計手段保護、重建人與土地、與精神之間的種種聯系呢?

  3.3.1 第一個策略就是恢復景觀設計學作為一門“生存的藝術”的作用

  首先,如果景觀設計學將自己定位為保衛人類安全的利器,重建人、地、精神之間的關系的紐帶,那么景觀設計學就必須重新審視自己的起源。景觀設計學應定位成“生存的藝術”、具有大禹一樣的治水能力的藝術、大地景觀規劃設計,而不應被定位成一門娛樂性質的造園藝術。

  “不要和我們談論你們的花園。不要問我們關于你家那該死的玫瑰花的任何問題。我們將要告訴你的是事關生存的問題。”這是麥克哈格50年前說的話,今天這句話依然正確。

  回想三年前發生的印度洋大海嘯和兩年前發生的新奧爾良的卡特里那颶風,觸目驚心的現實告訴我們,我們仍然需要“生存的藝術”。不管是5000年前的黃河流域,還是現在的美國 —— 在這個最為發達的國度里,人們面對強大的自然力依然無助。故此景觀設計學應該重拾自己作為一門“生存的藝術”的作用。

  但是目前這門“生存的藝術”卻在被單一目的的工程所替代、并在裝飾性的城市和花園中淪落了。

  幾千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在黃河泛濫區修建這座城市 (山東菏澤),那時的城市里,水網密布,有近一半的面積是水塘,水澇可以友善地被包涵在這個城市里。但是漸漸的,我們的城市設計師、我們的城市規劃師卻忘記了這些。于是今天這個城市完全變成了工程化的景觀,水塘被填區,稍有大雨,水澇成災。為此,我們現在不得不忍受自然力帶給我們的種種懲罰。

  3.3.2 第二個策略就是我們必須立足鄉土,重歸可信的人地關系

  說到鄉土,我指的是每天大部分人能夠接觸到的平凡事物,我反對盲目的豪華和異國情調。要重建文化歸屬感和精神聯系,我們就必須重視普通人的生活需求,關注他們的日常生活,珍視對于腳下的土地而言是可信的、真實的普通事物。土地本身就有自己獨特的美。

  中國從第一個皇家園林開始,異國風情和奇異空洞就開始出現在中國園林中,而這些事物與周圍真實的環境以及普通人的生活氛圍大相徑庭,當然這種“移植”的現象同樣普遍存在于其它國家的園林中。

  席卷中國的“城市美化運動”起源于美國,但其實中國也有自己的“城市美化”傳統,這場城市美化運動不過是中國園林和貴族式的收珍獵奇癖好的延續罷了,宋徽宗當年大搞“花石綱”,結果葬送了中原大地,慈禧太后大建頤和園,結果同樣導致了大清領地的喪失。很長一段時間里,中國城市在尋找無意義的風格,無意義的形式以及奇幻的異國情調中迷失了方向。

  現在到了景觀設計學重歸可信的人地關系、重拾在處理旱澇、滑坡、土地耕作、食物生產方面的種種技術和藝術,以及重建文化身份、精神信仰的時候了。

  所以我們必須重歸土地、真正的土地,重歸真正的景觀。

  3.3.3 第三個策略,“反規劃”途徑

  將景觀作為城市發展的基底,景觀是我們城市發展的生態基礎。

  在應對時下出現的種種問題時,景觀應該做出什么樣的調整呢?城市化和全球化進程迅速而勢不可擋,傳統規劃模式的種種弊端越發明顯,于是,“反規劃”的模式出現了。何謂“反規劃”呢?“反規劃”的意思就是:在城市空間發展計劃制定之前,就必須通過識別、和建立景觀安全格局或生態基礎設施,來定義城市的空間發展格局。景觀基底在保障生態安全、保護給予我們文化身份和精神寄托的文化遺產方面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傳統城市發展模式不考慮生態基礎設施。這種擴張模式正肆虐在我們的國土上,事實上我們應該把這種傳統的發展模式顛倒過來。在中國未來,每個城市都將擴大三倍以上。所以我們必須在城市擴張之前就構建起生態的、文化的、精神的基底。

  在我們對臺州的規劃里,城市發展將在生態基礎設施這個限制性的鋼性結構上進行。宏觀尺度上來講,我們要通過建立區域生態基礎設施來定義總體的城市景觀格局,即在什么地方進行“不建設”。中觀尺度上來講,我們因該明確生態基礎設施的具體位置、控制范圍等內容,即確定如何進行“不建設”。微觀尺度上來講,我們應該通過更為詳細的景觀設計,使生態基礎設施的服務功能深入城市機體的內部,我們的后院也能因此受益,你甚至可以在自家的院子里見到從山里面下來閑游的小狐貍。與此同時,洪水、暴雨也可以從容地從你家的后院匯集到地表水網中,再從地表水網進入整個生態網絡。這就是有關生態基礎設施的想法。

  我們分析了海潮淹沒情況,由此制定出的防洪安全格局。不管怎么樣洪水都會發生,為什么我們不給洪水提供一塊任容其泛濫的場地呢?為什么我們不能為生物提供安全的遷徙繁衍通道呢?為什么我們不能建立一個文化遺產網絡呢?在這個文化遺產網絡上,人的精神找到了可信的寄托。 當然,我們還可以建立一個安全的游憩格局,讓我們的后代能自由地行走在綠色的土地上。所有這些都必須先于城市空間擴張計劃建立起來,所以這種方法就叫做 “反規劃”。

  我們把景觀安全格局疊加起來,就得到了這張生態基礎設施綜合成果圖。生態基礎設施區域以外的地方是為城市擴張預留的,你可以在這些預留的區域里面修房子、搞建設。我們有了生態基礎設施這張“底”,那么城市擴張就能依“底”畫“圖”了,這個畫“圖”過程將是有章可循的城市開發建設過程。

  通過“反規劃”,整個城市的規劃建設程序都應該倒過來,只有這樣,才能再造我們的秀美河川,也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我們與大地母親的精神聯系。所以,這就是我們的第三個策略:把景觀作為城市發展的基底。

  面對新時代工業化以及城市化進程中出現的前所未有的挑戰,中國以及世界的景觀設計學急需轉變。在重建新的桃花源的過程中,是這個專業站出來發揮其應有作用的時候了。為了扮演好這個神圣的角色,景觀設計學必須恢復自己作為一門“生存的藝術”的作用,而不僅僅是造園藝術;必須珍視鄉土,關注普通人的需要;必須通過建立生態基礎設施來引導和框限勢不可擋的城市擴張,這樣景觀作為一個界面,作為天地、人、精神之間的紐帶被建立了起來。

  景觀設計作為生存的藝術,將在人類可持續的國際行動中發揮作用,也只有從生存藝術出發,才能回到人與土地的真實聯系,在國際化的時代里找回民族的文化身份和地域性,也才能重建人與土地的精神聯系。現在是我們像大禹那樣行動起來的時候了!                             

  • 給Ta打個賞

11

發表評論

您好,登錄后才可以評論哦!

熱門評論

相關文章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成人无码免费| h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免费一级毛片在线播放泰国|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理论片| 国产成人免费电影| 国产精品91av|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 国产男女猛烈无遮挡免费网站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专区| 亲子乱子xxxxxx| 人妻巨大乳hd免费看| 亚洲精品无码mv在线观看网站| 依依成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网站在线观看不卡无广告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小向美奈子|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在线看| 国产日韩欧美视频| 国产另类在线观看| 免费观看国产小粉嫩喷水| 亚洲综合色婷婷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丝袜综合精品第一页| 亚洲免费人成在线视频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天海翼| 中文字幕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免费| 一本色综合网久久| 99热国产精品| 欧美又粗又长又爽做受| 色噜噜视频影院| 亚洲综合色7777情网站777| 国产精品揄拍一区二区久久| 青青草原综合久久大伊人| 天天天欲色欲色WWW免费| 性高湖久久久久久久久aaaaa| 婷婷六月天在线| 在厨房被强行侵犯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国产偷久久久精品专区| 午夜三级黄色片| 亚洲最大av网站在线观看| 亚1州区2区三区4区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