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北大街100號(北樓)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一層 Email:info@landscape.cn
Copyright ? 2013-2022 景觀中國(www.36byz.com)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68035號 京公海網安備 110108000058號
一、長三角城市群
1.空間關系演化歷程
長三角城市群空間關系的演化歷程清晰地展現出四個階段的明顯特征:
1982-1991年處于城市孤立分散階段,國家自上而下推動開展長三角城市合作,建立長三角經濟圈,邊界分割下的地方利益與宏觀戰略產生對立,城市空間聯系松散,區域合作成效有限;
1992-1996年處于城市弱聯系階段,地方自發組織開展長三角協作、對接,上海、杭州、南京等14市經協委(辦)成立長江三角洲十四城市協作委(辦)主任聯席會,在空間關系上開始嘗試進行相關領域的對接與協作;
1997-2007年處于城市群發展雛形階段,在空間關系上呈現為協調發展狀態,階段內長江三角洲城市經濟協調會成立,泰州、臺州等城市陸續加入城市群,形成16市核心區,空間協調發展第一次有了明確的空間層次與對象,協調發展實際訴求已經產生和具體化;
協調向協同發展提升階段(2008年至今),長三角城市群作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的呼聲漸高,長三角城市群逐漸進入到成熟階段,國家首提“長三角區域一體化”重啟頂層戰略推動,“協同”與“一體化”成為主題,在宏觀戰略和地方組織雙重推力下,城市群空間范圍擴充至三省一市,協同的要素范疇也逐步拓展,并取得較大成效。
2.長三角城市群空間規劃布局
2016年國家發改委、住建部印發了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發展規劃,規劃提出要建設“一核五圈四帶”的網絡化空間格局。
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發展規劃空間格局
“一核”是指上海都市核心,起到龍頭帶動的核心作用和區域中心城市的輻射帶動作用。
“五圈”是指南京都市圈,包括南京、鎮江、揚州三市。杭州都市圈,包括杭州、嘉興、湖州、紹興四市。合肥都市圈,包括合肥、蕪湖、馬鞍山三市。蘇錫常都市圈,包括蘇州、無錫、常州三市。寧波都市圈,包括寧波、舟山、臺州三市。
“四帶”是指滬寧合杭甬發展帶,依托滬漢蓉、滬杭甬通道,發揮上海、南京、杭州、合肥、寧波等中心城市要素集聚和綜合服務優勢。沿江發展帶,依托長江黃金水道,打造沿江綜合交通走廊,增強對長江中游地區的輻射帶動作用。沿海發展帶,實施陸海統籌,協調推進海洋空間開發利用、陸源污染防治與海洋生態保護。滬杭金發展帶,依托滬昆通道,連接上海、嘉興、杭州、金華等城市,發揮開放程度高和民營經濟發達的優勢,統籌環杭州灣地區產業布局,加強與衢州、麗水等地區生態環境聯防聯治,提升對江西等中部地區的輻射帶動能力。
長三角城市群城市體系是以區域城市為特征,由“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相結合的現代化城市體系。目前,長三角地區已經形成了五個層次的城市規模等級序列。在長三角各級城市規模的等級數量中,呈現出了相互包容、相互融合和相互滲透的“寶塔型”特點:第一層次為超大城市的上海。在超大型城市的規模體系中,又形成了若干大城市、中等城市和小城市體系。第二層次為特大城市,在特大城市的規模體系中又形成了若干中等城市、小城市體系。第三層次包括若干個超過百萬人口和50萬人口以上的大城市,這些城市的規模體系中又形成若干小城市、小城鎮體系。第四層次為中等城市,這些中等城市體系中又形成了一批小城市和小城鎮。第五層次為一批小城市。
主要特征:
一是基本形成了長三角城市群空間布局的基礎設施新格局。長三角城市群從公路時代走向大橋時代、高鐵時代,城市群域的“同城效應”日益顯著。長三角區域相繼建成滬寧、滬杭、杭寧、同三國道等高速公路。杭州灣大橋和蘇通大橋貫通,滬崇啟大橋、上海空港和海港建設,虹橋綜合交通樞紐規劃和建設、浦東鐵路等沿海大通道系列工程,高等級內河航道網建設等,為實現長三角區域內聯動提供了便捷。原先的合肥、南京、上海、杭州、寧波等核心城市形成的“Z”型發展格局正在發生新的變化。
二是長三角區域人口向城鎮集中加速,城市化水平快速提高,公共和社會服務設施明顯改善。長三角區域農村人口向城鎮轉移趨勢明顯,城鎮規模不斷擴大。公共設施和各項社會事業同步推進,共同發展。長三角區域就業水平和人均收入逐年提高,城鄉收入差距和地區經濟差距相對縮小。長三角地區高等教育從大眾化階段進入普及化階段。在城市群域的各城市建設中,高起點規劃、高水平實施,完善醫療、教育、文化、娛樂、體育等配套設施,構建完善和諧的城市人居環境態勢逐步顯現。
三是城市群核心區域城市體系的規劃布局上,呈現出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偏少的扁平狀結構。長三角核心區域16個地級以上城市中,特大型城市有2個,人口在100萬—300萬之間的城市有5個,人口在50萬—100萬的城市有7個,人口規模在5萬—50萬的城市有50多個,人口5萬以下的小城鎮有數百個之多。這些中小城市和小城鎮現代化水平不高,城市功能雷同,城市區域整體協調能力較弱。
存在問題:
一是長三角城市群的首位城市作用偏弱,城市的首位度偏低。上海的城市首位度只占全國GDP不到5%。與國際發達國家首位城市占全國的GDP比重相比較,差距較大。如紐約占24%,東京占26%,倫敦占22%,首爾占26%。
二是城市群域的城市功能定位與分工不夠明晰。長三角城市群域各城市之間的文化、歷史、區位、資源條件存在一定的相似性,長期以來形成各城市的經濟同構化,城市的定位和職能分工模糊。長三角城市在產業分工中未形成梯度層次,制造業結構嚴重雷同,同質競爭態勢十分突出。
三是城市群域城鎮體系布局中的產業仍屬粗放型經濟。從目前來看,整體經濟尚未擺脫粗放型增長的特征。在長三角城市群域的產業中,一些產業結構重、物質消耗量多、對能源依賴性強或污染嚴重的行業仍占較大比重。
四是行政區劃的分割成為合理調整城市群域各城市的規模等級的重要制約瓶頸。行政區劃導致在資源利用、生產要素配置、產業布局上,各城市容易各自為政。長三角地區城鎮分布密度高,諸多地級市和所轄市、區、縣中心城市空間毗鄰甚至重合,形成連片的城市化地區。由于行政區劃分割,相互之間在城市空間拓展、土地資源利用等方面存在矛盾。
二、上海都市圈發展設想
長三角要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世界級城市群,上海的龍頭作用至關重要。當務之急,上海要規劃和建設上海市域都市圈,加快形成上海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彰顯上海市域都市圈能級。這是因為,上海作為單個城市,在長三角城市群中發揮的作用有限。長三角核心區域的城市群由53個城市組成。在該城市群區域內,平均每1800平方公里有一座城市,大約70平方公里有一座建制鎮。在總長不超過600公里的滬寧、滬杭、杭甬三條鐵路線上,密布著20座城市,平均每30平方公里有一座城市。值得關注的是,在這個城市群中,上海的集聚和輻射功能絕大部分集中在中心城區的600平方公里,郊區的城鎮集聚和輻射力總體很弱。為此,上海要跳出原來城鄉規劃體系的思維定勢,從建立世界級城市群的發展眼光尋找突破點。上海市域都市圈應該構建中心城(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的城市等級規模體系。
上海都市圈將形成“一核三帶”總體空間布局。“一核”指上海中心城及拓展區,形成特大城市。以上海城市功能為核心的中心城市區域,是上海都市圈的主體功能區,繼續保持強大的中心城戰略,提升服務能級,聚焦與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相匹配的綜合服務功能,將成為上海面向世界的服務經濟主導區域和上海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中心功能的核心載體。中心城發展重點是完善功能、體現繁榮繁華,建設好中央商務區、市級公共活動中心和楔形綠地,形成“多心、開敞式”布局結構,進一步整合建設用地空間,促進功能轉換升級,有效隔離集中建設區域,提高區域環境質量。
“三帶”主要指沿江蘇(蘇州)、浙江(嘉興)與上海的陸域疆界城市群帶、沿上海長江中下游(南通)的城市群帶和沿杭州灣北岸(舟山)的城市群帶。沿江蘇(蘇州)、浙江(嘉興)與上海的陸域疆界城市帶,主要帶動嘉定、青浦、松江等新城建設,聚焦發展重點門戶新市鎮,成為輻射長三角的總部經濟功能區、產業創新區和綜合性城市群。沿上海長江中下游(南通)的城市群帶,主要帶動寶山新城、臨港新城、川沙、祝橋等,利用浦東城市空間拓展契機,落實國家戰略,加大戰略新興產業的布局力度,推進國際海空門戶樞紐建設,聚焦科技創新,成為國家改革開放的戰略功能區和先行先試區。沿杭州灣北岸(舟山)的城市群帶,主要帶動金山新城、南橋新城等,發揮臨海、近灣優勢,加強濱海城市建設,發展石油化工以及海洋新型產業發展,使之成為沿海大通道的重要示范區。
三、上海都市圈如何與長三角城市群規劃協調
上海都市圈發展要在提高長三角城市群首位度的城市作用上,加快經濟結構的轉型,以“四個中心”建設為核心,引領長三角城市群域的城市功能定位,統籌城市群域城鎮體系布局規劃,打破行政區劃的行政分割,構建科學合理的城市群域各城市的規模等級體系。
一是高起點編制上海都市圈與長三角城市群聯動發展規劃。上海都市圈規劃要堅持以國家長三角區域規劃為指導,明確長三角區域總體發展規劃,明確區域經濟發展目標,明確城市群的空間結構和發展方向。重點要體現:跨重要區域的調控目標,需要統一布局的區域性重大基礎設施、重要資源開發,經濟社會發展功能區劃以及政策措施的統一性等。
二是加快城市群基礎設施一體化建設。在國家長三角區域規劃及全國交通發展規劃的指導下,統一規劃布局區域基礎設施,構建包括公路網、鐵路網、港口、空港等互融互通的現代化綜合交通體系,努力實現建設、收費、管理、利益的分享。
三是營造城市群環境質量的區域生態環境合作機制。完善三省一市環境保護工作情況通報制度,開展環境管理、污染防治、生態環境保護、環境科技等方面的合作與交流。聯合制定區域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合作計劃,聯合做好黃浦江源頭地區、太湖流域以及杭州灣的環境保護,重點加強水資源和海洋環境保護,共同推進海洋開發。共同探討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區域防治途徑,采取措施削減二氧化硫等大氣污染物排放量,逐步降低區域內酸雨頻率和降水酸度。加強環境監測合作,完善長三角區域環境監測網絡,加強三省一市環境監測工作的合作,及時、準確、完整地掌握區域環境質量及其動態變化趨勢。在總結完善現行排污權交易試點工作基礎上,建立健全排污交易機制,試行以電力行業和沿江、太湖區域為主體的多種形式的污染物排放交易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