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北大街100號(北樓)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一層 Email:info@landscape.cn
Copyright ? 2013-2022 景觀中國(www.36byz.com)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68035號 京公海網安備 110108000058號
由來
“胡同”,這兩個字原是蒙古語的譯音。《析津志》載稱“巷通本方言”,是1267年元代建大都沿襲下來的,至今已有700多年歷史。所以,北京胡同是久遠歷史的產物,它反映了北京歷史的面貌,是有豐富內容的。
現狀
北京的胡同,絕大多數都是正東正西,正南正北,橫豎筆直的走向,從而構成了十分方正的北京城,也表明了北京這座古城是經過精心規劃,依照棋盤形的藍圖而建筑的。又由于住宅是坐北朝南的四合院,相互排比而組成胡同,所以東西向的胡同多,南北向的胡同少。而這種規劃正是吸取歷代帝都的建造經驗,體現了我國歷代建造城市的傳統特色。
命名
北京的大小胡同星羅棋布,數目達到7000余條,每條都有一段掌故傳說。胡同的命名名稱,作為事物的代號是必須要有的,胡同自然也不能例外。人們對胡同的最初命名,是根據其某一方面的特征,經過流傳,最終被大家所接受并確定下來。胡同命名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以地形特色、景物命名;如:金魚池、龍須溝、北河沿等,又如崇文區的三里河大街,是以明代開鑿于此的三里河命名的。 廣安門外元代以前有蓮花水域,因而留下了蓮花池胡同、蓮花池東路、蓮花池西里等地名。什剎海一帶的銀錠橋,風景優美。燕京八景之一的“銀錠觀山”即是這里現在尚存的銀錠橋胡同,是直接由銀錠橋命名的。以建筑或遺址命名;如:東城區交道口的府學胡同,因明、清兩代的順天府學坐落在其中而得名。建國門內有貢院頭條、二條胡同。是因明、清兩代的貢院設在此地而得名。其他如黃寺大街、東廠胡同、祿米倉胡同、西什庫胡同、國子監街等都屬于此類。以人物姓氏命名東城文丞相胡同以南宋丞相文天祥姓氏命名。西城李閣老胡同,是因為明代文淵閣大學士李東陽曾住在這里。西城祖家街,因為這里是明末戰將祖大壽宅院所在地。像張自忠路、趙登禹路、石附馬大街、張皇親胡同、方家胡同、史家 胡同、蔡家胡同、蔣家胡同等等,皆屬此類。以商業故地和商業名稱命名崇文的花市地區,自清代中期便有人家以種植,制作并銷售真假花為業,現在留下的西花市大街、東花市大街、花市上頭條、花市下頭條等街巷胡同,都與花市有關。東四以南的燈市口大街,從明朝起就是有名的燈市,因此留下了燈市口這個地名。宣武門外的菜市口,曾是蔬菜交易市場。西城區有條斜街,名為煙袋斜街,這條街上,從清代至民國,直至解放,有許多商店賣煙袋,還在店門前懸掛一根大木制煙袋為幌子,這樣就自然地定名為煙袋斜街。其他,如曉市大院、牛街、珠寶市、果子巷、干面胡同、錢糧胡同、磁器口等,皆屬此類。
歷史意義
北京胡同、四合院歷經了近千年的風雨蒼桑,她是北京文化的象征更是人類文明的象征: 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城的象征 ;胡同、四合院是北京歷史的象征;胡同、四合院是老北京人生活的象征 ;胡同、四合院是老北京人的根 ;胡同、四合院不但是老北京人的文化遺產更是中華民族的、世界的;沒有了胡同、四合院,京味文化將逐漸消失或僅僅保留在教科書、博物館里。 北京胡同見證了千百年的歷史事件,留下了眾多歷史名人的足跡,也因此承載了濃厚的歷史文化。歷史上有多少名人命運的跌宕起伏都發生在四合院、胡同里,這里的一磚一瓦都記載著歷史故事,濃縮了歷史的精髓,它是老北京的文化精髓。
胡同文化
北京許多胡同富有歷史意義。作為元、明、清三代帝都的北京,如司禮監胡同、恭儉胡同(內宮監變音而來)、織染局胡同、酒醋局胡同、鐘鼓司胡同、惜薪司胡同、蠟庫胡同、瓷器庫胡同等等,都是歷代內府太監的監、局、司、庫,各衙門所在地,顯示了當時皇城的范圍。從前眾多的衙署也遺留下不少胡同地名,如東廠胡同是明代有名的錦衣衛所在地,是太監殘害忠良的地方。南、北太常胡同,是以太常寺而取名。貢院胡同,為明清的考場。許多權貴第宅所在地,也成了胡同名字,如李閣老胡同,《長安客話》說李東陽的居住所在武定侯胡同,為永樂年間功臣郭英的住宅所在。汪家胡同原清雍正、乾隆時寵臣汪由郭的居住所在。同時,手藝好的手工業者、買賣公道的商販,也因居所被人叫熟,慢慢形成了胡同。如劉蘭塑胡同、磨刀兒胡同、粉房劉胡同、豆腐陳胡同、沙鍋劉胡同等。甚至一般老百姓名字也成了胡同的名稱,如王老胡同、石老娘胡同、宋姑娘胡同,等等,據說這類以貧賤者命名的胡同大大超過權貴者命名的胡同,這是北京胡同名稱值得稱道的地方。
北京胡同歷經了數百年的風雨蒼桑,它是老北京人生活的象征,是北京古老文化的體現,現如今國家非常重視北京胡同的文化發展,北京旅游局在一些保護較好的胡同中,開辟出了游覽專線,旅游者可乘坐舊式三輪車游覽胡同,還可到住在胡同里的百姓家作客。北京的胡同文化就這樣傳播到了全世界。
北京的胡同名稱包羅萬象,有自然景觀、生活用品、人物姓氏等。有的名稱反映了胡同的明顯特征,如“寬街”、“八道灣”、“一尺大街”等;有的名稱則表露出人們的美好原望,如“安福胡同”、“壽長胡同”、“永祥胡同”等。胡同的名稱反映出胡同與人們日常生活之間的密切關系。
北京的胡同不僅是城市的脈絡,交通的衢道,而且是北京普通老百姓生活的場所,京城歷史文化發展演化的重要舞臺。它記載了歷史的變遷,時代的風貌,并蘊含著濃郁的文化氣息。 北京的土地變遷之所以受到格外的關注,不僅因其文化古都,更因為其身為京畿,提供示范。 胡同,是北京特有的一種古老的城市小巷。在北京,胡同浩繁有幾千條,他們圍繞在紫禁城周圍,大部分形成于中國歷史上的元、明、清三個朝代。
北京的胡同大多形成于13世紀的元朝, 到現在已經經過了幾百年的演變發展。北京胡同的走向多為正東正西,寬度一般不過九米。胡同里的建筑幾乎都是四合院。四合院是一種由東西南北四座房屋以四四方方的對稱形式圍在一起的建筑物。大大小小的四合院一個緊挨一個排列起來,它們之間的通道就是胡同。
過去北京的胡同遍布京城,老北京人說:“有名的胡同三百六,無名胡同似牛毛。北京曾有胡同6000多條,若把這些胡同連起來,長度不亞于萬里長城。 在眾多的胡同中,年代最久遠的就算三廟街胡同了,三廟街的歷史可以追溯到900多年前的遼代,當時叫“檀州街”,北京城經過了幾百年的變遷,可三廟街胡同始終保持著900年前的姿態,靜靜地候在北京的一角,看著北京人一代代繁衍,觀著北京城一步步的演變,這個數百歲的“老人”就是新、老北京的見證。
北京的胡同寬窄不一,寬的敞亮,窄的幽深。最窄的胡同是前門外大柵欄地區的錢市胡同,最窄處僅有40厘米,僅能容一個身材“苗條”的人通過。 北京有胡同大多直來直去,但也有彎曲迂徊的,北京新橋附近有個九道灣胡同,共有二十多個彎,若到這兒來訪親會友,這一忽左拐,一忽右拐,拐來拐去,待找到門了,也拐暈了!不過,話又說回來,如果您能在這條胡同里經受住了考驗,您準保不會在北京的胡同中迷路了。
胡同是元朝的產物,蒙古人把元大都的街巷叫做胡同——據說這蒙古語的意思是指水井。莫非那時候每條胡同都挖有一眼水井(作微型水庫),供居住的軍民飲用?想一想也可以理解,來自沙漠與草原的游牧民族,是很重視水源的。 當年水井可是深宅大院的居民人抬頭不見低頭見、摩肩接踵的社交場所,在井邊與左鄰右舍談天說地、噓寒問暖,恰恰可以彌補四合院的封閉性所帶來的不足——既保護了每個家庭的隱秘空間,又為鄰里之間提供了交流的機會。
胡同與四合院的完美組合。體現出元大都統治者在城市建設與管理方面的聰明之處。胡同橫平豎直,四合院錯落有致,怎么看都像是軍事化管理的結果。有了胡同的分割與疏通,北京城便成了一座由游牧民族安營扎寨的大軍營。難怪汪曾祺要贊嘆:“北京城像一塊大豆腐,四方四正。城里有大街,有胡同。大街、胡同都有是正南正北,正東正西。北京人的方位意識極強。”方位感強恐怕也是蒙古人的遺傳,他們在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上游牧時,一般都要根據日出日落來辨認方向,才不至于迷路。
北京人是講究走路的。因為老北京城無論大街小巷,多是橫平豎直,所以北京人走路無法取巧,無論選擇什么都是拐硬彎兒,比較比較也還是一樣長短。即使是這樣,北京人走路依然是有選擇的。走大街,干凈倒是干凈,就是亂,攪和得你不得安生。穿胡同,鞋子容易吃土,但似乎更安全,你不愿意見的人或事兒,多繞一下也就“躲過去”了。老北京的地名生活化,不像其他城市的胡同街道,總喜歡用城市名稱來命名——比如“南京路”、“廣州路”什么的。北京的“扁擔胡同”有11條,“井兒胡同”有10條。既然人們開門就有七件事,所以北京也就有了柴棒胡同、米市胡同、油坊胡同、鹽店胡同、醬坊胡同、醋章胡同和荼兒胡同;既然人在生活中經常要接觸金、銀、銅、鐵、錫這五種金屬,于是就又有了金絲胡同、銀絲胡同、銅鐵廠胡同、鐵門胡同和錫拉胡同。走在這類名字的胡同國,人覺得踏實。
走進現代化的北京城,人們感興趣的往往不是那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 四通八達的寬馬路,而是那曲折幽深的小小胡同,溫馨美麗的四合院。
因此 ,有人稱古都文化為“胡同文化”和“四合院文化”,此話實不為過。 過去,北京是由千百萬大大小小的四合院背靠背,面對面,平排并列 有序地組成的。為出入方便,每排院落間必要留出通道,這就是胡同。
元代,北京的胡同間隔較寬,元大都基本上都是三進大四合院的距離。 因此后代在中間空地建院,必賴小胡同為出入通道,這樣 就在許多有名的 大胡同中產生了大量無名的小胡同,于是俗語有云“著名的胡同三千六, 沒名的胡同賽牛毛”。
截止到1949年,北京城區有名的街巷有6074條,其中胡同1330條, 街274條,巷111條,道85條,里71條,路37條。習慣上.人們把街巷之類統歸于胡同。 如北新橋原有條九 道彎,實有20多道彎,后劃分成五條胡同;前門外也有九道彎,實則要 拐13個彎.北京街巷胡同同名稱好比一部百科全書,既反映了歷史沿革, 又展示了社會風情,近年,被開發為一種不可多得的旅游資源。 目前,北京古老破舊的大雜院正被現代化的樓房所取代,舊胡同也將 失去它賴以存在的基礎。不過,為保持北京的古都風貌,許多著名的胡同 已被當作文物保留下來了,它為我們新興的首都保存了一絲古老的色彩。
現在,北京胡同文化發展已經開發出了一項旅游新項目——串胡同。 來自四面八方的外國朋友乘坐北京古老的交通工具人力三輪車,經舒暢剎 海西沿,過銀錠橋到鼓樓,登樓俯看北京舊城區和四通八達的胡同,然后 前往后海地區,參觀京城古老的南北官房胡同、大小金獅胡同、前后井胡 同,走進普通的四合院,和北京人聊一聊,了解普通北京人的生活,最后沿柳蔭街到有“紅樓大觀園”之稱的恭王府,體驗舊時王公貴族的居住環 境和御花園。 外國朋友們在北京的胡同里留連忘返,連聲稱贊:“北京的胡同太美了,太迷人了!” 北京的胡同作為北京古老文化的載體,具有一種永恒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