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發現  /  思想  /  正文

論建筑設計與地域文化的融合

admin 2009-09-22 來源:景觀中國網
建筑文化是人類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創造的建筑物質和建筑精神財富的總和。 “建筑與文化”成為20 世紀以來現代建筑理論中一個重要的研究內容,在闡述地域文化內涵和分析建筑文化地域性的形成與表現的基礎上,就建設設計與地域文化的融合,提出一些新的見解,以期對我國建筑設計吸收地域文化要素并促進我國地域文化與建筑設計的融合,從而體現建筑藝術的個性化提供指導和參考。
  建筑文化是人類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創造的建筑物質和建筑精神財富的總和;它是在一定的歷史時期,在政治、經濟、文化等社會條件和地理、自然條件構成的文化環境中產生的;這樣的文化環境,是由社會與自然整體構成的。在不同的地域之間,由于社會發展的不平衡,自然條件的不同,因而出現地域建筑文化的差異。也因此,“建筑與文化”成為20 世紀以來現代建筑理論中一個重要的研究內容,本文在闡述地域文化內涵和分析建筑文化地域性的形成與表現的基礎上,就建設設計與地域文化的融合,提出了一些新的見解,以期對我國建筑設計吸收地域文化要素并促進我國地域文化與建筑設計的融合,從而體現建筑藝術的個性化提供指導和參考。
一、建筑文化地域性的形成及其表現
  作為人與自然中介的建筑設計,同樣要受到各種地域文化的限制與制約,為適應不同的地域氣候,必須針對氣候進行建筑設計,于是產生了熱帶雨林建筑及其建筑文化,溫帶建筑及其建筑文化,高寒、荒漠、極地等不同氣候環境的建筑及其建筑文化。因此,為了適應不同地域文化的要求,在建筑設計中,自然就必須考慮地域文化的要求,將各種地域文化因素融入到建筑設計中,并最終形成了建筑文化的地域性。具體而言,建筑設計與地域文化相互融合而產生的地域性的建筑文化,主要體現在物質文化與非物質文化兩大層面。
  (一)物質層面的建筑地域文化。
  物質層面的建筑地域文化,主要體現在物理環境的地域性和建筑材料的地域性兩方面:
  1、在物理環境的地域文化上,為適應不同區域的物理環境,需應用不同的建筑物理學。高緯度地區需保暖,光輻射強烈的地方需遮陽,溫濕地區要防潮通風,雪壓大的地區要防積雪,多雨地區應注意排水,多沙的地區要防沙暴,多地震地區特別要注意防震等。我國幅員遼闊,南方和北方緯度差別大,氣候差異也非常明顯,造成了各地建筑設計的差異,從而會產生了不同特色的建筑文化。
  2、在建筑材料的地域文化性方面,建筑設計必須充分考慮建設材料地域性的影響。建筑用材多,體積龐大,運輸困難,所占造價比重甚大,因此必須就地取材,就近采集和生產,并最大限度地發揮材料力學的、美學的特長。產石地區多石構,生土地區有土筑窯洞,產木的地區用木構,產竹地區有竹樓,這些都是建筑設計在建筑材料地域文化的充分體現。
  (二)非物質層面的建筑地域文化。建筑文化的地域差異性,除了表現在物質層面外,還表現在各種地域性的意識形態、地域性的人文習俗等非物質層面。首先,不同文化模式下的人類機體的建筑尺度和建筑風格也表現出某些差別,這是建筑文化地域性的民族性或國家性之緣。其次,各個在民族或國家內部,都存在著一定地方界限的社會生活聯系與規則。這種地域性的界限一方面聯系著種種經濟、政治及宗教性質的公私活動,形成了與建筑文化相互關聯的規則、法律、習慣、規范、道德、情操、宇宙觀等:另一方面,在不斷的聯系交往中也沉淀下了各個地區的地域性文化,并反映在地域性的建設文化上。再次,由于禮制的不同,各個地域會出現不同的禮制文化與禮制建筑。宗教信仰的不同,就會產生不同的宗教建筑,如西方的教堂、中國的廟宇,如歐洲史前的圓環巨石建筑等。喪葬制度的不同,會產生不同的陵墓建筑,官制的不同會產生不同的官場建筑, 這些都形成了不同的地域建筑與文化。最后,由于風俗習慣的差異,建筑文化與建筑活動也必然會產生差異,最終形成地域性的建筑文化。如我國各個地區不同的家庭習慣、村規民俗對宅區、村鎮建設的影響就非常典型。
  綜上所述,建筑地域文化的非物質基因表現為人們通過不同儀式化行為和標志邊界等各種方法將文化意義賦予場所和行為。建筑中不同的符號、材料、色彩、形式、空間組織和景觀方面都可能包含某種文化意義。當意義、空間與活動系統相互一致時,彼此之間就加強:當建筑變得與社群文化和生活方式一致時,就有歸屬感。
二、建筑設計與地域文化有機融合的途徑與方式
  從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文化是根,在建筑設計領域同樣如此。這就要求在建筑設計中要有意識地從文化入手,尋求建筑設計與地域文化的有機融合。為此,建筑設計師在建筑設計的過程中,應從如下方面做起:
  1、在建筑設計時要充分考慮當地環境和當地材料等硬件性物質文化對建設設計的影響與要求。為此,建筑設計師在進行建筑設計時,要尊重當地的地理特征和生態環境,充分考慮與環境相融合,使建筑成為環境的一分子,找尋天人合一的愜意。同時,還要靈活地運用當地的地方性材料,使得所設計出來的建筑風格一方面能本質節儉節約的原則,就地取材,另一方面也能夠充分體現出地方特色來,使得地域文化在建筑設計中得以充分釋放與發揚。
  2、在建筑設計時將當地的人文、風俗、生活習慣、地域特色等軟文化要求,與建筑設計進行有機融合。比如,川西地區傳統的養身休閑文化,使人們樂于找尋并享用幽雅的生態環境,成都人潛意識中大多具有盆地意識,小富即安,安逸自在,喜歡循規蹈矩的生活,上班、下班、菜市場、茶館、回家,幾點一線,周末假日閑暇時到附近休閑放松,有滋有味,其樂融融:也是明顯的地域文化特點。因此,在建筑設計中就要體現出文化背景設計構思感受體驗這一過程,使人們在建筑中亦能享受到當地生活風情的文化習俗。
  3、在吸收與借鑒西方文化的基礎上,將西方文化元素融入到地域文化中,并體現在建筑設計中,最終在建筑設計中體現對地域文化的繼承與發展。要保持建筑文化的民族性,繼承發揚優秀的地域文化傳統,就存在一個正確對待西方文化的問題,西方文化是在當前網絡信息時代無法回避的文化環境,它影響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模式、思維模式。為此,建筑設計與地域文化的融合,并不代表我們要排斥外來的優秀文化。相反,在建筑設計中建筑設計師要有意識地汲取西方先進文化的精神、利用它的科技性,使地域文化上一個臺階,發出新枝新芽,即在發揚自己本土文化的基礎上,利用地域文化優勢、吸收外域文化精華,滋養自己,使地域建筑文化在跟上時代的發展步伐的同時,又不失去自己的精華。為此,建筑設計師在進行建筑創作的創意過程中,可遵循這樣的流程:在現有文化的整體感覺中尋找靈感:在歷史文化與地域文化的積淀中尋找胚芽:在建筑文化的民族性及地域性中尋找芽蘗:利用當代科技手段及科技觀念拓展建筑設計空間的前瞻性。

  參考文獻:
  [1]王升. 建筑文億的地域性[J].安徽建筑,2006(2).
  [2]應方德.地域文化與地域志[J]. 建筑學報,2005(10).
  [3]傅廣典. 重視地域文化的認定、發掘與保護 [J]. 中國民間文化藝術產業建設研討會論文集.
  [4]梅巖.全球化影響下的地域文化與本土建筑[J]. 中國建筑學會2003 年學術年會.
  [5]杜子耕,陳玲玲. 讓優秀的民族文化于建筑中永存 [J]. 山西建筑,2007(5).
  • 給Ta打個賞

11

發表評論

您好,登錄后才可以評論哦!

熱門評論

相關文章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免费A级毛片无码A| jianema.cn| www.色午夜| 国产在线播放网址| 特级毛片A级毛片免费播放| 日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高中生的放荡日记h| 欧美老少配xxxxx| 狠狠综合视频精品播放| 日日操天天操夜夜操| 国产精品无码无需播放器| 十二以下岁女子毛片免费| 久久福利一区二区| 337p人体欧洲人体亚| 私人影院在线观看| 日本免费一本天堂在线| 国产私拍福利精品视频网站| 亚洲综合色在线| 东京一本一道一二三区| 香港一级毛片免费看| 欧美中日韩免费观看网站| 天天做天天摸天天爽天天爱| 国产91精品久久久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澳门| 91在线国内在线播放老师| 秋霞鲁丝片一区二区三区| 手机看片福利永久国产日韩| 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网各| a级日本片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漫画 | 九九久久精品无码专区| 3atv国产精品视频| 波多野结衣大战欧美黑人| 好色先生tv网站| 可以免费观看的毛片| 久久伊人成人网| 91手机视频在线| 机机对机机120分免费无遮挡| 国内a级毛片免费···| 今天免费中文字幕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