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遺址國家公園規劃開發芻議
admin
2008-09-18
來源:景觀中國網
近日,國家發改委在公布的《汶川地震恢復重建總體規劃》文本中接受了《四川汶川地震災后旅游業恢復重建規劃》及何一心等專家的建議,初步確定了北川縣城、汶川縣映秀鎮、綿竹東汽漢旺廠區和成都虹口深溪溝作為汶川地
近日,國家發改委在公布的《汶川地震恢復重建總體規劃》文本中接受了《四川汶川地震災后旅游業恢復重建規劃》及何一心等專家的建議,初步確定了北川縣城、汶川縣映秀鎮、綿竹東汽漢旺廠區和成都虹口深溪溝作為汶川地震整體保護的四處遺址。除此之外,龍門山沿線的多處地震遺址地均提出建設地震遺址公園,以保護具代表性地震遺址實體。但就目前來看,地震遺址國家公園的建設在國內缺乏可借鑒的成功經驗,對這一新資源形態的開發利用還需深入研究。
一、地震遺址國家公園開發價值分析
1、深遠的紀念意義
紀念是地震遺址公園永恒不變的主題。無論是完整保留地震遺址遺跡,還是慎重選擇公園的建設項目,都是為了更好的凸顯紀念功能和紀念意義。在地震遺址公園開發設計時,應充分考慮地震遺址公園的紀念追憶功能,通過充足的情緒空間來實現紀念功能和紀念意義的統一,表達游覽者對遇難者的無限哀思和悼念,表達國家和民族對此次災難的深刻銘記,表達災區群眾對新生活的熱切期盼和重建家園的強大信心。如正在建設的“唐山市地震遺址紀念公園”,共劃分成遺址區、水區、碎石廣場、樹林區,以“紀念之路”為主軸線,并將建立一座長約300多米的紀念墻,用以鐫刻祭文和24萬罹難者的姓名,突顯出了地震遺址公園的紀念價值。
2、獨特的游賞景觀
地震是一種突發性的自然災害,地球能量在地震發生時的瞬間猛烈釋放,形成極強的破壞力。地震可造成建筑物傾斜、倒塌,山體變形,河流改道,地表形態發生劇烈變化,形成眾多明顯區別于一般形態的特殊景觀實體,這些特色鮮明并不可復制的景觀群落具有重要的游賞價值。如廣元市青川縣東陽溝自然保護區內絕壁上的巖石在大地震中發生坍塌,之后在絕壁上“坍塌出”一個巨大的人頭像。這一自然景觀是人力不可能完成的,大自然卻在瞬間鬼斧神工般做得惟妙惟肖,獨具震撼力的“巨人頭像”今后必將成為景區新的游賞點。
3、珍貴的科研價值
地震遺址公園的建設能夠極大限度保存完整的地震遺址實體檔案,為地球物理、地質科學、建筑工程等領域提供第一線的科學研究場所,為地震災害的防災減災提供實地的考察試驗場所,具有珍貴的科研價值。如新疆可可托海國家地質公園,其主要景區即是以地震遺跡為主的卡拉先格爾地震斷裂帶,被譽為“世界地震博物館”,曾發生過史稱“富蘊地震”的8級大地震,造成了長達176公里的地表地震斷裂帶,現已成為國內外地震地質學的重要研究基地之一。
4、重要的科普功能
由于地震災害的偶發性,地震遺址遺跡地具有很強的神秘性。地震遺址公園能夠滿足人們對地震知識的求知欲,滿足人們對地震科學的探索欲,以獨特形式、真實環境、豐富活動為人們提供一個全方位的學習機會。日本阪神(大阪神戶)地區的北淡町地震紀念公園即保留了部分被毀的圍墻、花壇等,并專門設立了地震體驗館,模擬家庭環境下地震發生時的情形,讓前來參觀的人們對地震產生直觀感受,從中學習地震知識和自救常識。
二、地震遺址國家公園規劃指導原則
1、以景動人
地震遺址主要是以景觀實體的形式展現在游客面前的,獨具震撼力與感染力的建筑殘體、滄海桑田般的自然景觀遺跡均能夠在視覺上為游客帶來強大沖擊力,在瞬間將游客帶入截然不同的“地震世界”。地震遺址公園在開發初期即應仔細研究確定景觀遺址在美學、科學、旅游學等方面的價值,嚴格保護具代表性的景觀景象,通過老景觀的保留和新景觀的打造,提供一個能夠觸動游客心靈的現實環境空間。
2、以情感人
地震遺址公園的規劃開發應以情為主線,始終圍繞著游客的心理和感情需求,在小品雕塑、建筑設計、游線組織、項目設置等細節上多下工夫,力爭為游客帶來一個全新的心理經歷和情緒過程。通過合理劃分情緒分區,讓游客置身地震遺址公園時能夠完全融入環境之中,使每一個細節和每一個角落都可以成為感情宣泄點,讓每一個情感故事在潛移默化中感染人,游客的感情亦于其中自然升華。
3、以理育人
以理育人,即依托地震遺址遺跡資源,以豐富的地震地質科學資源為知識主體,以真實的人物事跡和抗震故事為情感主體,充分發揮地震遺址公園的科普教育和心靈教育功能,讓游客收獲寓教于樂、寓情于理的學習經歷和心路歷程,實現地震遺址公園積極的科普教育和人文關懷軟環境的規劃建設。
三、地震遺址國家公園開發思路如何糾偏
1、規劃先行,避免無序
地震遺址公園的涵蓋范圍可大可小,資源類別較為特殊,可借鑒的成功經驗很少,開發難度高于普通景區,這就需要管理部門在開發初期即委托專業規劃設計機構進行全面詳細的專項研究,按照相關程序進行建設開發前的規劃設計準備工作,力爭通過高水平、大手筆、高標準的規劃策劃,確定科學合理的主題形象、功能分區、項目內容、建筑風格等,實現地震遺址公園的高水準建設,避免因開發失誤造成不可逆轉的資源破壞,實現地震遺址公園的可持續發展。
2、控制規模,避免過度
由于地震的波及范圍較廣,地震災區可能形成眾多規模不等、特色不同的地震遺址遺跡地,這些地區都具有開發地震遺址公園的條件。但由于遺址公園具有相對特殊的紀念意義和科研價值,旅游功能會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不可能實現如休閑觀光旅游類似的大規模游客流動。因此政府部門應合理評估本地地震遺址的資源品級和開發適宜度,合理控制地震遺址公園的建設數量和建設規模,合理控制遺址公園的開發時序,防止跟風盲動,避免因遺址公園開發不當造成資源閑置和浪費。
因此,像中國汶川地震遺址國家公園的建設,各地均有積極性,但應在各個地區選擇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特色差異明顯的遺址開規劃建設。
3、選擇項目,突顯主題
地震遺址公園主要包括前述的游覽、紀念、科研和科普等四項主題。地震遺址公園的開發應始終圍繞著這四條主線,合理劃分功能分區,各分區內項目緊密聯系區域主題,以展現本區域特色為出發點,切忌雜亂。需要強調的是,遺址區由于特殊的氛圍營造需要,只可在必要的節點穿插適量規模的餐飲、購物等休憩設施,滿足游客必要的游覽需要和基本的配套服務,主要的休閑娛樂活動應安排在遠離遺址區的地點開展。大范圍來講,地震遺址公園游覽環線的設計應充分利用各個遺址公園的不同特點,打造游覽線路上功能完備、特色分明的地震遺址旅游節點,在大尺度空間上實現良好的形象區分度,完善旅游線路流暢的線性功能分區。
給Ta打個賞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