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考察漫想
admin
2008-07-26
來源:景觀中國網
中山陵建筑景觀給我的思考!
2007年8月7日,沖動的我和同學兩人踏上了廣州開往南京的列車,從這里開始了我們的暑期長三角考察旅程。
秦淮的哀美
我們的第一站是古都南京。經過一天又一夜的列車行程,8月8日的上午我們終于到了南京。南京給我的第一印象——酷熱,還有就是南京人很熱情。南京夏季的天氣十分酷熱,而且不是一般的熱。但這種熱對于常居住在這里的南京人來說,算不了什么。南京人不但有堅強的忍耐力,而且有一顆比那里的天氣還熱的心。
我們的南京行第一站考察地點的雨花臺烈士園。雨花臺景區面積很大,分了幾個區域,但只要是以英雄紀念碑和烈士紀念館這主。紀念館的建筑很有特色,淡褐色的調子,外墻厚重感十足,形式莊嚴、沉重,很有秦、漢宮庭的味道。
南京的第二站考察地點是中山陵,中山陵是由當時青年建筑師呂彥直設計的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國第一個陵園現代建筑。里面安葬的是中國民主先行者孫中山先生。
中山陵和雨花臺的建筑給了我一種不同的視野與思想空間。雖然兩者都作為一種紀念性的建筑,同樣都是那么莊嚴、厚重,但那建筑里面所蘊含的內在文化應該給我們帶來一種不同途徑的思維與參考。
首先得從它們的建筑形式來說,他們既不是固守傳統形式的,也不是仿西方現代建筑的形式。它有那個時代的中國特征。形式上給人的感覺就有秦漢時宮庭建筑的味道,但也別于那種固有形式,材料也是用到了當時的新材料。裝飾上也不同于傳統,大大的簡化了裝飾的內容,雖然是簡化了但也依然保持有民族性的一些經典內容。其次,從建筑文化上說,它既傳乘有中國傳統建筑的文化,同時也具有那一個時代的特有文化。傳乘傳統的例子有:門樓、門鼓、斗拱,門檐裝飾等等。時代的特有文化。雨花臺的建筑雖說不是20世紀初建造的建筑但它的建筑形式與建筑材料都再現了20世紀初現代建筑的特點。20世紀初,中國正處在一個動亂,時代交替的時期,同時海外文化的進入,沖斥著中國的傳統文化。舊時代的過去,新時代的到來,必定會有新的文化去替代舊的文化,建筑也一樣會有新的建筑思想、新的建筑形式去替代傳統的建筑形式,然而海外文化的進入,必定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當時的建筑思想。再者就是,中國從那個時期開始進入資本主義時期,社會生產力的改變與發展就會給人們日常的生活帶來極大的變化。生活方式改變了,建筑的形式與內容也必然要隨著生活方式的改變而改變。
建筑開始大量采用現代材料。磚石的利用進而大量地取代了木材,玻璃材料的采用,鐵材料也開始大量用到建筑里面。而建筑的形式不再是單層的建筑形式,而是趨向多層發展的形式。
磚石材料大量用到當時的建筑上可以說是中國建筑的一個極大的改變與發展。磚石材料既易于防火,也易于多層建造。更重要的是在思想上發生的改變。木材用于建筑在傳統思想上是不好改變的,因為木是陰陽五行傳統觀念中的一個重要內容。
從此看來,中國建筑在20世紀初還是有所發展的。并且慢慢的開始走向了現代化。至于后來的斷層,我的理解有幾點,一是生產力低下,二是長期的動亂不安,三是社會制度的影響。生產力的低下使建筑的技術跟不上現代建筑發展的步伐,長期的動亂不能為建筑的發展創造一個穩定的發展環境,至于社會制度的影響是:新中國走的是社會主義道路,所以資本就不能大量的集中,資本得不到集中建筑事業就難以發展,猶其是大型的建筑更難以發展。大部分的資本都是集中在國家的手里,而國家當時才剛剛成立,需要把大量資本投到政治建設上去,從而就很難顧及建筑的建設。而更重要的卻是十年文革時期,文革時期國家在基礎設施的建設上基本上算是停止的,都是在搞思想革命,思想的革命殘害了大量知識分子,也導致大量有才能的人走出了國門。思想在那時受到了極端的壓制。海外先進的文化、思想更是進不來。所以從根本上導致了建筑發展的停止和倒退。
而后來文革結束了的一段時期建筑也得不到發展,文革后,國家經濟衰退,思想發展依然是停止的,更是無力發展有自身民族特點的建筑,所以后來引進蘇式的廉價小區住宅,因為這種住宅非常符合當時中國的經濟發展狀況。大量的引進同時導致了自身的民族建筑思想停止,這樣的泛濫,會造成覺悟后的一種建筑與建筑思想的斷層。
以上知道,中國建筑事業在20世紀30年代到80之間幾乎是沒有任何發展的,或者說是沒有任可自身的發展的。我所想的是,如果想要找到民族建筑傳乘與發展的特征,我們是否可以從20世紀初的建筑形式與建筑內容中找到一些突破。
南京的交通十分不便利,市內的基礎設計也不完善。
南京的道路規劃與路標實在太令我這個他鄉之客費解。市中心大多道路都是單向車道的,而且還很窄。路標的設計也不簡潔、明了,結果是讓不熟悉的人很難找得著方向,轉轉就很容易回到原點。道路的單向也讓我費解,雖然是舊區新建,但也不應該是單向的,這就應該關系到當時舊區新建時的規劃了。拆舊建新,難道當時直情就沒規劃過,直接在舊區原有的規劃上新建嗎?單向車道給南京市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了極大的不便。坐公交要走很遠,如果想在下車的站再坐倒回去的公交就更難找得到了。南京也開通是地下鐵道,但使用地鐵的人群并不是很多。公交站、地鐵站的間距都是很長的,公交車很少,使用電動車的市民占大多數。所以公交不發達,但也不擠。
南京給我最好感覺的街道就是秦淮河兩岸的街道了。秦淮河西岸的夫子廟步行街最有特色。街道設計是以觀光、購物為一體的休閑商業步行街。都是中國古典形式的建筑,紅梁黛瓦,給人一種喜氣盈盈的氣氛。當你走累了,看商品看到眼花繚亂了,你就可以停下來坐在岸邊的休閑椅上品嘗上一杯果汁,欣賞秦淮兩岸的風光。河邊徐徐吹來的清風可以拭去你的疲倦。又或者你可以走到橋頭上憑攔而視,這樣或許會給你的內心帶來另一種不同的感受。清風徐來,楊柳拂岸,流水潺潺,泛舟處處。這樣的情景會令你很自然的就念起那些優美的詩詞歌賦來。在這個古老的地域,或者你會感嘆世事多變,風雨過后留給人們的只是深深的追憶。
南京的人文氣息是很好的,熱情的南京人生活總是那么的自在。他們的生活節奏總是那么的緩,總是那么的休閑。南京的小吃十分有特色,點點處處都體現了這個地域的人們是那么的熱情于生活。
南京一個古都,一個歷史文化名城,它肩負了太多的歷史。曾有過輝煌,也有過悲傷,也有過無奈。斑斑薄薄,歷史讓它變得異常的凄美。但無論歷史是怎么樣的,今天的南京依然是發展向前的,并且呈現出無限的生機。
姑蘇的調子
8月9日的傍晚我們開始了第二站蘇州的行程。傍晚的5點左右我們到了蘇州火車站。剛出站就看在到一系巨大幅的的廣告,廣告的內容并不是某種商品的宣傳、推廣,而是蘇州園林的旅游介紹。或許在今天來說,蘇州園林已經成為了蘇州市場經濟中的一種商品了,而且是占重要經濟地位的。我們找到了一處廉價的住處,在金閶區的干將路。可謂真是一分錢一分貨,到那里才真正地了解到一分錢一分貨的含義。雖說是學生平價公寓,但衛生非常的差,后來實在沒法忍受住了兩個晚上就換了地方住。
金閶區的干將路是屬于老城區,但干將路的商業與交通都交不發達。里面都是一些舊房子并且是很久都沒有修輯過。后來我們到了十梓路那邊住。十梓路高蘇州大學不遠,是屬滄浪區管轄,周邊的商業繁榮。那些商鋪的裝飾都別具蘇州地方特色,書香高雅。在那里并不會讓人感覺到有商業帶來的喧囂氣氛,給人的是一種繁榮而淡定。蘇州私家園林大多數都集中在平江區和滄浪區,由于旅游業和經濟的發展促使這兩個區的的基礎設施都做得非常好,再都就是這兩個區緊靠蘇州工業園區,所以種種優勢使得兩區的環境改造與保護都非常到位。老區里的多數老房子都是不允許折舊建新,而是大力發展旅游業和服務業。而真正蘇州的發展并不是只依靠旅游業和服務業的。而是大力去開發高新技術區和工業園區。而蘇州的金雞湖建設就是最好的一個例子。雖然那邊是工業發展區域但同時也結合新的旅游業一起發展,我非常認同蘇州這里發展模式與方法。大力發展新區,然后再由新區帶動老城區的改造,新區的發展吸納大量的勞動力。勞動人群的進入,在信息的推動下,同時也帶動了旅游業發展,而且蘇州自身就是一個具備深厚文化底蘊的歷史名城。故此更大程度上蘇州的歷史就是一筆豐潤的財富了。
蘇州園林聞名世界。聽其名不如觀其身。當你真正親身去感受她的時候更是思緒不盡。作為中國私家園林代表的蘇州園林在今天依然是煥發光彩的。她的美不僅僅在于園景,她有更多的內在美,那就是中國書畫藝術和戲劇藝術都集中的表現在了園林里面。蘇州之所以是中國私家園林的集中之地,與蘇州的地理環境地和人文環境是分不開的。蘇州自古文化甚盛,為園林的建造提供了文化基礎,而蘇州自古就是漁米之鄉,水資源豐富、盛產湖石為造園提供了得天獨厚的物質條件。
蘇州園林以精巧而著稱,可謂是中國傳統藝術集中表現的一個匯粹之地。
以空間的營造來說,我最為獨鐘的是留園。留園的空間精致多變。蘇州園林反映了那時文人、官宦對生活的一種探索發現展為對生活的享受。蘇州園林對蘇州市民帶來的生活影響更是難以割舍的。它影響著每一個在這里生活過的人,影響著每一個到過蘇州的人。
對于蘇州園林,我就不多以評價了。它在我心里是沒有任何一地方的園林可能以代替其的藝術位置。
滬上的音律
待續 ~~~~~~~~~~~~~~~~~~~~~~
給Ta打個賞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