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地和諧、生態優先”規劃理念的應用研究——以南平市城鎮體系規劃為例
admin
2008-05-22
來源:景觀中國網
“人地和諧、生態優先”的規劃理念是指在各種空間類型中,明確區域中具有自然生態和文化沉淀意義的各類景觀“實體”,并將其劃定為控制“實體”,優先進行具有前瞻性的空間保護和發展設計,繼而在控制格局、環境容量等規則約束下拓展城鎮化。應用該理念,南平市進行了關鍵性的區域“實體”控制規劃和城鎮空間拓展規劃,以構建人地協調的生存、發展空間為目的,更好地促進了南平市城市化與自然機體健康、和諧地發展。
在當前中國城市化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傳統的城市規劃編制方法逐漸顯現出越來越多的弊端,由此國內外的規劃專家在規劃內容、范圍、理論研究、方法技術等方面均進行了創新嘗試。本文在借鑒前人理論成果的基礎上,提出“人地和諧、生態優先”的規劃理念,旨在探討符合中國城鎮體系實際的理想生態格局和經濟可持續發展模式,體現城鎮體系規劃編制與時俱進的內在活力。
1探索中的質問
城市設計伴隨著城市文明的發展而出現,從古希臘以神權、君權思想為依托的城堡時代到19世紀后期的工業化、城市化運動,直到現代的城市區域化、信息網絡化設計人類“智慧—直應用于都市設計,以獲得居住條件的最大利益”(亞里士多德)[1—2],而“人地”協調成為古今中外編制規劃時的永恒追求。
反思當前城市規劃編制,傳統的規劃編制方法逐漸顯露以下弊端:①傳統規劃中過多應用剛性的人口預測進行“虛調”,缺乏靈活的“實調”砝碼,規劃效果受到影響;②大部分規劃過度追求效率,優先規劃設計城市,忽視鄉村建設設計,“二元結構”引人深思;③明確各類“軸線”,劃定城鎮建設“紅線”,城市形態擴張較機械,城市自組織生長受到人為限制;④受經濟短期的內在驅動和人為因素的影響,大部分地區的生態系統保護和建設成為規劃的“標簽內容”,結果往往偏離了“規劃富民”的初衷;⑤新時期市場經濟社會的變數趨近無限,傳統規劃內容過于龐雜,規劃實施逐漸困難,同時面面俱到的規劃耗費大量人力和物力。
2質問前的思考
基于以上對區域和規劃性質的理解,筆者針對傳統規劃編制的弊端,以哲學“否定之否定’作為方法論,在質疑中摸索,提出以下規劃思想進行探討學習。
2.1基于“實體”的空間管制
規劃應落實“實體”——空間資源,盡量建立在具有自然規律性的空間客體之上。以往規劃主要依賴于“人口”這一規劃因子,而這一因子兼有“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其復雜的性質就注定對其預測的精度不如只具有“自然屬性”的其他實體,從而有利于規劃根據科學的“準入法則”來實施關鍵“砝碼”,更為有效、務實地對空間資源進行優化調控。
2.2城鄉—體化
規劃應注重客觀評價,通過比較不同城鎮的發展條件和競爭活力來合理確定城鎮體系等級規模結構、職能結構和空間結構,使不同城鎮之間形成等級有序、功能互補、梯度推進、協調發展的有機整體。
注重統籌安排基礎設施和社會服務設施,實現基礎設施和社會服務設施的共建共享,從而促進城鄉的融合和協調發展,使之符合更大區域范圍內城鎮體系的整體效益。
2.3城鎮生態化
規劃應根據生態化原理,維持生態平衡,使城鎮構成的所有成分(如人、自然、社會)等的關系和諧化,形成互惠共生結構,實現“自然融于城鎮、城鎮歸于自然”的理想,從而使社會和諧、經濟高效、生態良性循環地發展,為未來的發展提供不衰的動力。
2.4可持續發展
規劃應充分考慮自然資源的供給能力和生態環境的承受能力,注重對名勝古跡、歷史文化的保護;充分考慮資源和環境容量對產業、城鎮發展及城鎮體系發展模式等方面的影響。加強資源保護性開發,加強對環境的治理和保護。同時,劃定管制區,提出管制要求,從而保證整體區域的可持續發展。
2.5以不變應萬變
傳統規劃以生產力的布局為核心任務,盡管多數規劃專家提出,規劃應由“單目標”向“綜合目標”轉變、由“面面俱到”向“問題”型轉變、由“單方案”向“多方案”轉變等,但筆者在認真分析了規劃內容的容量、規劃效率及可信度等評價指標后,認為規劃對象應轉變為城鎮永遠所需的景觀生態基礎設施,原因在于城鎮規模和建設用地功能難以準確預測。故此筆者認為規劃內容應由“變量”向“定值”轉變,“以不變應萬變”,即戰略性的控制也是一種前瞻性的拓展。
對以上規劃思想進行融會貫通,保留傳統規劃精華,筆者提出了“人地和諧、生態優先”的規劃新理念,并對其進行理論和實踐探討,以期能夠拋磚引玉,為完善現有城市規劃編制體系做出嘗試。
3“人地和諧、生態優先”規劃理念解析
3.1理念內涵
“人地和諧、生態優先”的規劃理念是指在各種空間類型中,明確區域中具有自然生態和文化沉淀意義的各類景觀“實體”,并劃定作為控制“實體”,優先進行具有前瞻性的空間保護和發展設計,繼而在控制格局、環境容量等規則約束下拓展城鎮化。
3.2理念目的、途徑和成果
“人地和諧、生態優先”的規劃理念以建立人地協調的生存、發展空間為目的,突出區域景觀的生態功能和美學特征。其規劃思想、途徑和成果都有別于傳統規劃(表1)。
4“人地和諧、生態優先”規劃理念在城鎮體系規劃中的應用探討
“人地和諧、生態優先”的規劃理念倡導從客觀實體入手,旨在維持自然、生物和文化的協調、可持續發展,促進社會和諧共生,使城鄉形態迥然不同。具體來說,在城鎮體系規劃中注重原則性的大地實體生態完整性,并對其進行控制和覆蓋,從而占領具有戰略意義的空間和位置,構建城鎮發展的根底。
4.1規劃內容
筆者認為,城鎮體系規劃主要用來“控制”和“拓展”,即控制非發展區域和拓展城鎮發展空間。
城鎮體系規劃中受“控制”對象主要包括:①整體山水格局;②河流和海岸的自然形態;③防災(森林防護、洪水治理)格局;④生態功能區;⑤旅游景點和游憩走廊。
城鎮體系規劃中“拓展”對象主要包括:①地區城市化;②城鎮職能類型;③城鎮等級規模;④城鎮體系支撐系統;⑤城鎮地域空間。
4.2應用‘人地和諧、生態優先’理念的城鎮體系規劃主要框架
從規劃原則看,城鎮體系規劃應該體現:控制城鎮發展的過度競爭及對資源的掠奪性開發,用可持續的眼光協調人與自然的矛盾;通過城市化推動現代化,用城鄉—體化的思想來統籌、實現經濟結構的調整;注重區域自然景觀和鄉土生境的合理保護和開發,用生態城鎮的理念實現城市化健康開展。
從規劃操作流程看,城鎮體系規劃應根據區域資源條件、經濟綜合發展條件和城鎮發展支撐條件來確定經濟和城市化發展戰略。通過對根本性的區域非發展“實體”進行優先控制、規劃,從而框定、限制城鎮的發展拓展空間。
5規劃設計
5.1南平市發展現狀評價
通過對南平市經濟發展和城市化現狀的分析,筆者發現如下問題。
(1)因降水集中而引發的水災和其他自然災害導致環境門檻被打破、國家投資有限、受傳統行為方式和價值觀念束縛、科學文化技術和社會事業起步較晚和產業結構低端等問題制約了經濟發展。
(2)由于自然和人文生境存在明顯的空間差異,南平市城市化發展不均衡,主要表現在:建制鎮數量少、規模小;城鎮間的城市化質量有顯著差異,空間發展混亂;間接的多種因素影響疊加,各城鎮功能分工不清。
5.2南平市域城鎮體系規劃
5.2.1控制規劃
根據城鎮體系規劃的主要內容,優先控制規劃非發展區域主要包括(圖2):①生態保護區——自然山水、防災地區、生態功能區;②人文生境——綠色文化遺產和自然保護區。
(1)生態保護區。
①自然山水。堅持“山水格局完整性”原則,實施環境保護,南平市嚴格實行“綠線”管理與控制。具體來講,加快南平市域“一江(閩江兩溪(建溪、富屯溪)”河道的清淤整治,進行沿水沿河60m寬的防護林、“水源涵養林”等防護林體系建設,防止水土流失。
②防災格局。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氣候等條件,決定了南平市是一個以暴雨洪水為主,水旱、滑坡和泥石流等自然災害頻繁的地區。興建水庫和防護堤岸成為造福人類的偉業,可提高流域抗洪能力,但用可持續發展的眼光看,采用開放式的人工濕地或防護林進行泄洪管理更為適宜。
③生態功能區保護格局。在南平市西北部邊界、武夷山的東麓、仙霞嶺以南分布多種重要生態功能區。這一地區山高林密,是福建省西北部的天然屏障,具有重要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功能,因此應重點規劃、保護。
(2)人文生境。
南平市旅游資源“控制”區域主要為武夷山雙世遺品牌區、延平綜合旅游區、建甌—建陽文化旅游區和邵武—光澤旅游區四個旅游區,通過對各旅游區的保護和改建,達到保護人文生境的目的。
5.2.2拓展規劃
城鎮體系發展空間和產業協調主要建立在對區域生態—文化“蘊含”空間的有效保護和控制上,從而使城鎮發展空間在限定的范圍內得到最優化發展(圖3)。
(1)城市化開展戰略。
在目前經濟發展水平不高的情況下,城市化是以核心發展為特征的。順應這一客觀規律,南平市應沿江向下游擴展城市用地,集聚人口,迅速擴大其產業規模和提高經濟實力,以改變目前“弱中心”的狀況。
(2)城鎮職能類型結構規劃。
南平市域多中心結構明顯,城市首位度呈現明顯“反差”——中心城市首位度(1.86)太低,而縣城城市首位度(4)過高[3],因此城鎮職能應主要由中心城市和重點縣城承擔,中心城市多以綜合性功能為主,以加強對周邊城鎮的輻射、帶動作用,縣鎮以工貿類功能為主。
(3)城鄉等級體系拓展規劃。在預測城鎮體系等級結構時,應強調各級城鎮規模由城鎮發展容量決定(圖4),而不是按照以往“總人口規模預測——各級城鎮人口分配——城鎮規模預測”的“虛”規劃模式。在城鎮發展的容量三條基本原則指導下,根據南平市各城鎮的環境容量,運用“實”規劃技術來規劃城鎮體系規模分布。
(4)城鎮基礎設施適度拓展規劃。
一方面,南平基礎設施空間發展應與其生態敏感空間相適應,貫徹“以整體協調發展為根本,以土地空間利用為重點”的指導思想,實現設施結構和空間結構的同步優化。另一方面,通過農村公共事業基礎建設和公共產品服務輸出等措施,引導農村經濟向集約型過渡。
(5)城鎮地域空間結構拓展規劃。
南平‘地廣人稀’,城鎮在河谷地帶成串珠狀分布,不同于其他山水地域的“組團式”發展模式。應在網絡化的交通運輸系統支撐下,以“一軸二翼”的縱向聯為主導以橫向之間為輔助,以“扇型”結構發展推動形成城鎮體系網絡化、—體化的發展模式。
[參考文獻]
[1] 帕克,等.城市社會學[ M].北京:華夏出版社1987.2—3.
[2]李 蕓.都市設計與都市發展[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2.
[3]福建省南平市市域城鎮體系規劃綜合報告[R].2002.
[4]吳啟焰,等.城市空間結構研究的回顧與展望[J].地理學與國土研究,2001,(5):46—50.
[5]許學強,周素紅.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城市地理學研究的回顧與展望[J].經濟地理,2003,(4):433—440。
[6]俞孔堅,李迪華.論反規劃與城市生態基礎設施建設[A].杭州市園林文物局.杭州城市綠色論壇論文集[C].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02.
[7]俞孔堅,李迪華.城市景觀之路——與市長們交流[N].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3.
[8]李偉國,王艷玲.城市與市民關系的變化及城市規劃的變革[J].城市規劃,2005,29(7):71—74.
[9]仇保興.城市經營、管治和城市規劃的變革[J].城市規劃,2004,(2):8-22.
[10]“中國城市規劃學科發展論壇”觀點綜述[J].城市管理,2005,(1):42—44.
[作者簡介]
王強,福建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學院碩士研究生。
伍世代,福建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學院副教授。
給Ta打個賞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