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空間人性化設計內涵探析
admin
2007-06-19
來源:景觀中國網
本文試圖從城市公共空間這個宏觀的層面上,以人性化設計為核心來探討城市公共空間人性化設計的物理層次的關懷、心理層次的關懷、社會層次的關懷、人群細分的關懷等四個方面的內涵,從而揭示出城市公共空間必須回到人性化設計的創作本源。
所謂城市公共空間是指城市或城市群中,在建筑實體之間存在著的開放空間體,城市居民進行公共交往活動的開放性場所。同時,它是人類與自然進行物質、能量和信息交流的重要場所,也是城市形象的重要表現之處。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城市急劇擴張,城市公共空間設計和建設中的問題也越來越突出。傳統和特色在喪失,綠地空間在減少,城市的建設和公共空間越來越讓人感到是為了供他人觀賞,而不是用來為公眾所使用,大規模的景觀廣場和世紀大道卻比比皆是,大型綠地蔓延成風,很少考慮從人性的尺度、人性的功能出發,離大眾的情感距離也越來越遠。“形象工程”、“政績工程”正在使城市空間環境走向人性化的反面,這種現狀使得探尋和研究城市公共空間人性化設計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在我國當前的城市公共空間建設中,城市公共空間正日益受到重視,然而,與其它設計領域一樣仍然存在目的不夠明確的根本問題,主要體現在創作思想的單向思維與封閉思維定式,以設計者主觀的形式美標準作為公共空間的評價準繩,過分重視城市公共空間的視覺形態設計,而忽視了城市公共空間的終極目的—人類的生活質量。傳統的評價方式一直是基于某種理論指導思想、設計師主觀的審美意識和藝術價值取向,尤其在審美的層面上,與其他的藝術沒有分別。但是,作為一種人類生活的承載者,城市公共空間從來也不應該服從于某種先驗的美學觀點,它因人的行為、心理需要而存在。人性化設計是一種注重人性需求的設計,又稱人本主義設計,它最早出現在工業產品設計中并得到了廣泛的推廣和應用。
通常所說的設計人性化、設計“以人為本” 就是說設計的核心是人,所有的設計其實都是針對人類的各種需要展開的,這些需要不僅僅是物質生活需要,更是包含著人們的精神生活需要,是設計本源的回歸。所謂公共空間人性化設計,就是如何通過構成城市空間的諸要素、空間表現特征、空間美學意義等幾個層面體現人類的內在生活、精神需求問題。我們只有弄清楚最終的目的,才有可能賦予我們生存的空間以生命和情感,使其更貼近普通城市居民潛意識中的某種精神需求,心理、行為、文化應該是城市公共空間人性化設計研究的核心問題,人性化設計反映了“為人而設計”的本質特征。對城市公共空間人性化設計內涵的理解應該包括以下四個方面的主要內容:
第一方面,是物理層次的關懷,這是城市公共空間人性化設計內涵的基石。人性化設計是以設計的理性化和功能性為前提條件的,離開了科學結構的理性化和合理的功能性,人性化將走向極端,最終將違背人性。公共空間在考慮到日照、遮陽、通風等因素,使場所在保持人們心理、生理上的舒適的同時,還應配置各類設施以滿足人們的復雜活動需求。如巴西的首府巴西利亞就是典型的功能分區明確的現代主義城市,其設計者路西歐·哥斯達以汽車交通作為新首都規劃的尺度,卻忽視了完整合適的步行系統。在這座尺度宏大的“汽車城市”,人們幾乎很難輕松地步行游覽并穿越街區,時時處處需要乘車流動。這種將人與人、人與自然和環境之間的關系簡單化的結果,就難免使城市缺少活力,不能完善人的需要,特別是忽視了心理與社會因素,對公共空間也缺少關注。
第二方面,是心理層次的關懷。設計如果僅僅追求一種功能至上的原則,想以此向人性化靠攏,是行不通的。一旦理性壓倒人的個性,也就偏離了人性。這就要求我們在注重物理層次關懷的同時,也關心人的心理、關懷人的情感。例如那些日光充足的室內“街道”就為身居辦公室的白領和生產工人邂逅創造了條件,也促進了不同職業的人群進行溝通。此外,還可以通過建筑、構筑物的適度圍合,形成積極空間,增強使用者的安全感、領域感,從而使公共空間增強場所感、領域感而對人們具有吸引力。當空間規模過大時,可利用植物、地面高差、鋪地、色彩、設施等創造尺度宜人的空間環境。可見,注重心理關懷的人性化設計反映了城市公共空間“為人而設計”的本質特征。
第三方面,是社會層次的關懷,即對人類生存環境的關懷。在我國的一些學者看來,開放空間就是指城市公共空間,它包括自然風景、公共綠地、廣場、道路和休憩空間等等,這就要求我們研究城市公共空間環境以至整個環境的演變過程以及對人類的影響,研究人類活動對城市生態系統的影響,并探討如何改善人類的聚居環境。加強策劃與規劃,從城市整體結構方面作好戰略性公共空間規劃,使資源、能源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盡可能少地消耗一切不可再生的資源和能源、減少對環境的不利影響,達到自然、社會、經濟效益三者的統一。
第四方面,對人群細分的關懷。弱勢人群因其自身生理、心理特點和整個社會環境系統缺乏針對他們的考慮,而使他們的自由行為受到限制。公共空間人性化設計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消除由于身體不便帶來的障礙,即無障礙設計,且盡量滿足最有可能使用該場所的群體的需要,同時也鼓勵其他群體的使用,并確保群體之間的活動不相互影響,讓兒童、老人、殘疾人都可能享受戶外公共生活的樂趣,特別是針對母嬰、殘疾人等特殊人群的需要,在公共空間設計、建設時也理應給予體貼關懷,使他們也能共享現代科技文明成果。只有顧及了人類本身的內在需求并在城市空間諸要素、空間表現特征、空間美學意義等多個層面上加以設計的互動與經營,才能使城市公共空間達到與人類需求同構的形態特征和美學意境。對公共空間的醞釀、策劃、營造、設計、使用、維護和改造都應以人為本,從而達到最大限度地實現對人性化的關注。因此,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人性化設計完全是設計本質的要求,是設計本源的回歸。
參考文獻:
①何曉佑、謝云峰:《人性化設計》,江蘇美術出版社,南京,2001。
②傅剛、費菁:《都市生活》,天津大學出版社,2000。
③邵龍、趙曉龍:《走進人性化空間》,河北美術出版社,石家莊,2003。
④(美)芭芭拉·科瑞絲普:《人性空間》,孫碩譯,中國輕工業出版社,北京,2000。
⑤(丹麥)揚·蓋爾:《交往與空間》,何人可譯,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北京,2002。
給Ta打個賞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