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北大街100號(北樓)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一層 Email:info@landscape.cn
Copyright ? 2013-2022 景觀中國(www.36byz.com)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68035號 京公海網安備 110108000058號
過去的花園代表著內部實體與外在形式的創造性統一。然而在歐洲,科學和藝術缺乏精神上的上層建筑,它們的存在僅僅是為了它們自身而不是為了文化。
今天,人們快節奏地生活著,從—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我們的感覺正日漸消散并且只剩下膚淺的感覺——只呈突出視覺化沖擊而沒有任何內涵。照片上,電視里,車窗外,所有地乃看上去都是雷同的。人們無休止地忙碌,試圖尋找屬于自己的文化,尋找能夠被我們認同的地方和家的感覺。
21世紀開放空間規劃設計的語言,必須以人與入之間和人與自然之間的交流方式提供一種現實的反映。同時,它也應該將科學和純粹的藝術,以及情感上的、直覺上的元素結合起來,考慮多種有創造性的可能形式。開放空間規劃設計學需要發展新的資源利用方式來實現其自我表現。
設計師的目標,就是去尋找能夠解決我們這個時代所面臨的問題的途徑。人們的理解已經隨著時代的進步發生了改變,否定過去的認識和價值觀,促進了新風格的出現,同時,也促使我們對當代理想模式的探求。技術和文明的進步已達到了很高的程度,如果想要理解我們的時代、我們的生活以及我們所從事的事情,就必須以一個整體的方式來考慮它們。
那么,當前的歐洲園林文化正處在一個什么樣的狀態呢?
在過去的幾個世紀里,它是沿著以下幾條脈絡發展的:歐洲的開放空間規劃設計藝術起源于巴洛吏時期,當時主要關注視覺審美,而缺少功能上或生態上的考慮;之后,景觀設計藝術發展到了能夠關注功能,卻忽略了審美和生態。而后,景觀設計思想又發生了改變,設計的主要目標是實現生態的平衡,而不是功能和審美。
今天,好的設計作品應該力求達到設計、功能、情感和保護之間的平衡。設計師們正在努力創造一種綜合性的藝術。衡量一個設計是否成功的關鍵,是看其旱否具有獨特的個性和可識別性。
1 詩意的規劃方法
這種方法在許多設計師主觀的、想像性的作品中有所體現。他們通常省略掉設計對象外形上的易讀性,而更趨向于在設計中使用詩歌。這種設計手法在慕尼黑機場2號終點站的一個公園設計中得到了應用幾何形的小山丘告訴游客一個關于場地周圍環境的故事,歡迎他們來到景色優美的巴伐利亞(圖1)。
2 已被證實的設計原則的再利用
吸收歷史上造園發達時期(如新巴洛克時期或新阿卡迪亞時期)的造園風格,然后將其移植到當今一個不尋常的環境中,實現歷史上已存在的認識方式的再生。
這種設計手法在凱賓斯基 (Kempinski)酒店庭園的設計中得到了很好的體現利用方形整形樹籬作為對巴洛克時期模紋花園的現代闡釋(圖2)。
3 對場所原有特征的考古學研究應用
場地的某些特征,在過去的使用過程中,已經被無意地掩埤或打破,通過對場地特征的考古學研究,能將這些特征重新發掘和應用。
在海勒斯托夫(Hellersdorf)河谷地的設計中;我們應用了這種設計手法。通過模擬冰川時期形成的冰磧形狀,山丘成為了反映空間場所特性的主要設計元素(圖3)。
4 將花園設計成一個主題式花園的概念
主題花園可能分為不同的形式,自然的或文化的,它就像是一個展示平臺,激發人們對不同生命哲學的探尋。
這種設計手法體現在埃爾福特 (Erfurt)的一個語言學校的設計中,這里一個極低且觀代的建筑和一系列建在建筑頂上供戶外活動的主題花園:作為對觀存的具有歷史意義的學校建筑的延伸(圖4)。
5 直接利用建筑結構組織空間的概念
即直接利用場地與建筑物結構間的關系,則通過建筑軸線和格網系統的表達,來限定景觀分區。 在慕尼黑辦公建筑的兩個庭院的設計中,這種設計手法有了很好的體現。通過采用建筑物的格網結構,來形成幾何狀的抬高邊界,邊界上植滿地被和間隔有帶狀燈光的白樺叢林(圖5)。
6 “空”的概念
通過對原有場地的清理,而形成新的具有開闊視域的地方,以建立“空間的針對性”。
在新勃蘭登堡(Neubrandenburg)園藝博覽會址的設計中,應用了這種設計手法將現存的長有蘆葦和柳樹的濕地進行清理,僅在其中設置一些面向開闊自然空間,具有良好視域的木質棧道和平臺(圖6)。
圖6新勃蘭登堡園藝博覽會設計競賽一等獎作品
7 “隔離”的概念
在這一個設計手法里,從原有環境中。提取出來的元素被重新組合成新的主題,進而創造出良好的效果。“隔離”需要與過去存在一定的不同,但同時也必須保留著與過去的對照。
這種設計手法,反映在柏林國會區賴謝茨塔格(Reichstag)的設計中。在圍繞著國會建筑的一個公園,程式化的浪漫景點像雕塑一樣,設置在圍繞著國會建筑的柱形基礎上(圖7)。
8 “流水線”的概念
按照這個概念,構成要素被解放出來并從傳統空間觀念中分離出來——造園要素被組成了一條“流水線”(圖8)。
慕尼黑國家花園展覽會(National Garden Exhibition Munich)的種植區設計中,我們在一個格網結構里設置著一個個種有樹木、尺度夸大的種植池,同樣的元素重復出現,以表現一種效率,即在現代工業社會里,產品能夠被大批量生產。
利用這些設計哲學,賴納·施密特教授的事務所在大量國內和國際的設計競賽和重要項目的設計中獲勝。其中,最突出的是目前正在建設的國家園林博覽會(2005)(BUGA-Bundesgartenschau的簡寫)會場的設計。這個文化和園藝的盛會,每兩年舉辦一次,每次都有很多設計公司參與會場設計的競標。這次盛會將于2005年4月28目~10月9日在慕尼黑舉行,屆時將有成百上千的人前來參觀。
對于當地社區來說,國家園林博覽會(BUGA)(圖9)不僅僅是一個展示園藝的機會,更是通過舉辦這次盛會,使園林綠化成為整個城市地區發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梅斯塔特的里姆(Messestadt Riem)地區將計劃成為經濟和環境協調發展的典范①。原計劃設想將這塊曾是機場的大面積土地改變成為一個能夠容納16000名居民、并提供13 000個就業崗位的適宜居住的綠色社區。目前,已出臺了該地區的總體規劃,以便指導社區的發展,并為當地居民提供高質量生活環境。在這里,大面積的綠色空間呈實現這一‘健康環境”的關鍵因素。綠色空間約占整個社區面積的一半。國家園林博覽會(BUGA)將會為發展城市新區的景觀建設起到重要推動作用。
在進行園藝展覽的同時,此次博覽會還會致力于展現當代的開放空間設計藝術、園林藝術和植物種植設計藝術。此外,大量的文化和烹飪活動也會成為這次盛會的必要補充。
1995年法國景觀設計師吉斯·韋克斯拉德 (Gilles Vexlard)在國際競賽中獲獎的里姆公園(面積約為200hm2,大約是紐約中央公園的一半),也將會成為博覽會會場的一部分(圖10)。
2000年,全德國舉辦了一個關于此次博覽會(BUGA2005)的主要展覽場地的設計競賽,賴納·施密特教授的設計團隊以“‘變化的視角’——微觀和宏觀”為設計主題,贏得了這次園藝節會址的設計任務(圖11)。
景觀生命園以其多種多樣的微觀結構,成為了園藝節的中心內容。可移動式的照相機:拍攝的不同尺度的動植物結構的照片,被傳送到展覽區內的紅盒子中,并由此來揭示不同尋常的觀察視角。這些微觀的結構是受到這次園藝節的主題和展覽會場地設計的啟發而產生的。“器官”(作為每一種植物體的基本結構單元)成為了中心展區的設計主題。植物的展示方式以它們自身的結構形式出現,這樣參觀者就如同矮人一樣,發現他們身處于一個完全不同于以往所熟悉的植物體的尺度空間——微觀尺度。臨時展覽區,處于未來梅斯塔特的里姆地區發展的主要位置,里姆地區現有的典型材料被用作設計中的主要元素:從表層土壤中獲取的成堆的小鵝卵石被用于限定細胞園和圍合樹葉園。
游客從西部的入口講入時,正好能望見由大量礫石堆成的細胞園平面(圖12)。
有一個斜面直接通向展覽區,展覽區內部,按照細胞的結構進行組織。現有的礫石被砌成高2. 5m的石墩。這些“變型蟲式的”礫石堆清晰地定義了12個以變化的視角展現細胞世界的花園空間。這些細胞主題花園,還各自有不同的主題,為游客創造了一個個不同的體現空間。比如“草園”內,游客步行穿過一個由巨型草構成的迷宮,在“動物的足跡”園中,游客們在沙地上留下自己的腳印,并且穿過一個個人工做成的放大了的野生動物的腳印,每一個腳印都散發出不同動物的特殊氣味;在“花園物語”園內,不同的 植物都被擬人化,并與游客們發生直接的聯系,它們通過特殊的設備向游客們介紹著有關自己的故事在“水洼”園內;地面全部被水覆蓋,其中有一個巨型膠鞋留下的腳印輪廓,就好像是行人在雨后的泥地上留下的足印一般。
根據“器官”的設計主題,我們在“BUGA2005”東部的“樹葉園”中以宏觀的視角作為設計的模式(圖13)。
放大了的葉片結構,以相互交錯的道路和植物交織而成,游客游覽時像行走在葉片上的蚜蟲一樣。處于“樹葉園”南面的“平行園”由綠蘺、小樹林和小徑構成,所有的構成元素都自東向西成平行布置。這些構成元素將花園劃分成一個個狹長的、平行的空間(圖14)。綠籬之間的空間由大面積單色的常綠植物構成。
不同尺度的植物微觀結構,是受到“十的力量”花園(Powers Of Ten Gardens)的設計啟發而產生的。 “十的力量”即是對非常大或非常小的數字的一個速記方法,即指數計數法,例如10的6次方表示1后面,有6個0,即1,000,000,10的-6次方是1除以10的6次方,即 1/1 000 000=0. 000 001。最開始,“十的力量”的概念是由建筑師查爾斯·埃姆斯 (Charles Eames)首先提出的,他是最先利用它來幫助把大的數字可視化。后來,他與妻子雷(Ray)一起執導了一部以“十的力量”為片名的影片。這部影片表達了在不同尺度上形狀的相似性,這種相似性可以進而應用到植物結構的不同尺度上。在顯微鏡的不同放大倍數下,不同植物的形狀和結構看起來都非常相似。對于4個花園的設計,我們分別使用了孤生卵囊藻(Oocystis solitaria (10的-6次方),短柄野芝麻(Lamium album) (10的-5次方),驢蹄草(Caltha palustris) (10的-4次方)和闊葉椴(Tilia platyphyllos)(10的-3次方)4種植物不同尺度的顯微圖像作為花園設計的結構。此外,一個不規則的由果樹構成的網格系統形成了一條一直延伸到南部的種植軸線(圖15)。
在“BUGA2005”的設計中,我們希望通過創造一種特殊的視角,來改變人們以往看待自然的角度,這也是我們用“變化的視角”為設計主題的原意。我們希望,人們能夠以一種不同尋常的方式與自然交流、接觸,能站在更近的角度來觀察它們,就好像人類自己是生物世界的一部分一樣,這樣,會使人們更好地理解自然界普遍存在的聯系。在這個設計里,我們綜合使用了純藝術、新媒介、情感的和直覺的元素,而且,還應用了特殊的形式和材料以及聲音、視覺和味覺體驗。在分解了已經存在的認識和價值體系的基礎上,我們正在努力探索一種當代景觀設計的風格,以表現設計師對自然的理解。
注:本文是賴納·施密特教授2003年在北京大學景觀設計學研究院的一次報告中提交的,文中所用實例均來自賴納·施密特教授所主持的事務所的獲獎作品。
作者簡介
(德)賴納·施密特(Rainer Schmidt)/柏林應用技術大學景觀設計教授/有著超過20年的專業實踐經驗。他的事務所是德國最大和最有名的景觀設計事務所之一。曾積極參與一些中國重要項目和設計競賽。
譯者簡介
朱 強/1978年生/男/湖北荊州人門/北京大學景觀設計學研究院在讀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景觀規劃與城市設計(北京100871)
黃麗玲/1978年生/女/湖北武漢人/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在讀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旅游規劃(北京100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