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北大街100號(北樓)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一層 Email:info@landscape.cn
Copyright ? 2013-2022 景觀中國(www.36byz.com)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68035號 京公海網安備 110108000058號
摘要: 介紹了溫州楊府山垃圾處理場封場處置與生態恢復工程方案。在此方案中風景園林師參與到環境保護的傳統領域, 與環境工程師在此領域進行了跨學科合作的探索。在跨學科合作中從風景園林的角度出發, 不僅將垃圾處理場作為環境工程的改造對象, 也把它作為生態恢復的物質依托, 同時利用大地藝術的形式把環境工程設施和園林景觀設施作為整體統一規劃布局, 統籌安排經營。在此探索的基礎上提出工程技術、生態恢復、藝術效果相綜合的理念。
1 項目背景
1.1 即將壽終正寢的垃圾處理場
楊府山垃圾處理場位于溫州市東部, 甌江岸邊, 昔日的荒郊野地, 未來將成為商務中心區的城市公園。始建于1994 年的垃圾處理場, 總占地8.67hm2(130 畝), 堆高達20m, 總堆放量至2006 年底約190 萬m3, 其中建筑垃圾約占總量的30% , 集中分布在場地南部。該場為灘涂簡易填埋場, 填埋方式為將垃圾直接置于原地面的“上埋式”填埋。如今垃圾堆體的高度已經接近最大設計高度, 垃圾填埋場造成的環境問題, 已經越發明顯地顯現出來。這塊土地作為垃圾填埋場的命運即將結束。
圖1
1.2 成為城市生活重大事件的改造工程
突出的環境污染問題使得這塊場地越來越多地受到市民的關注, 生活在周圍的居民都希望盡快對其進行整治改造。改造工程將改善整個區域的生態和經濟狀況。對這一區域的新規劃, 讓人們看到了希望, 無論是市政府領導還是地產開發商抑或是普通的市民, 其關注的目光均聚焦在此, 改造工程成為舉市同籌的重大事件。
圖2.1
圖2.2
1.3 觀念轉變之后的跨學科合作
觀念的轉變在于對場地的認識從機械論觀點到整體論觀點的轉變。對垃圾填埋場的改造再也不僅僅是紅線范圍內的孤立事件, 而是關系周邊環境治理、城市發展、人民生活而牽一發動全身的聯動關鍵點。風景園林師進入這一環境工程的傳統領域, 不僅帶來園林工程和景觀技術的特長, 更在生態、社會和文化方面為這一領域注入新的元素, 成為場地重生的契機。
圖3.1
圖3.2
2 生發自場地現狀的設計思路
2.1 從固廢污染到城市景觀的演變之旅
在楊府山垃圾處理場封場處置及生態恢復工程之后, 人們得到的將不僅僅是一座環境宜人的城市公園, 而是經歷一次時間的旅行, 從環境嚴重污染的垃圾山到生態、景觀俱佳的公共空間, 體驗一段環境日新的改善過程。
2.2 連接人工與自然的永續航線
該場地緊鄰甌江, 正對江中的七都島。江流、翠渚、連綿的群山向城市外圍次第展開, 形成場地的對景。城市中心區內的楊府山公園居高對望甌江, 其山水形制又將場地與城市綠地景觀聯結在一起, 逐漸興起的城市新區也為場地周邊增添了極具活力的城市景觀。場地獨特的區位使其成為人工與自然交流的窗口。
2.3 駛向甌江的開拓之艇
垃圾山體量巨大、形體剛硬, 山勢直面甌江奔向起伏的青山, 讓人感到一種與自然山體截然不同的力量。昔日它體現的是人類向自然索取的力量, 如今對它的改造反映出人的勇氣和決心。這種勇氣和決心讓人聯想到甌越文化中勇于進取的開拓精神。這種精神在垃圾山的山形地勢中形象化為一艘乘風破浪的開拓之艇。
3 與環境技術緊密結合的景觀方案
3.1 結構改造———從簡易垃圾堆場到標準衛生填埋場由于建場初期未考慮填埋場場底防滲、雨污分流、場內垃圾滲瀝液的收集與處理及填埋氣體的導排和利用,黑色的垃圾滲瀝液在填埋場周圍地面四處可見, 已經對該區域土壤和空氣造成了嚴重污染。場區地下水受垃圾滲瀝液等影響, 污染嚴重, 其水質綜合質量標準級別為“極差( Ⅴ類) ”。受到污染的淺層地下水分布的平均深度在地面以下15m 左右的黏土隔水層之上。改造工程首先要解決的就是如何隔離已經存在的污染, 并防止垃圾山產生新的污染物危害周圍環境, 從而保證環境安全。方案中采用的是保守改造法, 即按照國家《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標準》的相關要求, 對填埋物堆體進行整形, 在填埋物上構筑最終覆蓋層, 設置地表排水系統, 建造地下周邊收集系統收集垃圾滲瀝液, 并在場地周圍設置深入隔水層的垂直截斷墻作為垂直防滲系統,把堆放場改造為衛生填埋場。
3.2 地形改造———限制條件下的藝術探索
垃圾堆體整形是封場改造的主體工程。在本項目中垃圾堆體的整形面臨眾多限制條件。為保證堆體邊坡的穩定, 坡度不能大于1:3, 且必須在一定高度設圍繞整個場地的水平平臺。規劃路網橫穿現有堆體, 垃圾填埋場西南的部分建筑垃圾已經處于規劃紅線之外, 必須結合整形工程實施垃圾的轉運重填。這就要求在紅線內盡量多地安排堆體庫容從而保證新的堆體能夠容納所有的現狀垃圾, 避免垃圾外運造成二次污染。同時場地東北角規劃有一處集中的社會停車場, 停車場的占地減少了垃圾堆體的底盤面積, 給整形設計帶來難題。
參考國外的案例, 在這種尺度下處理垃圾堆體, 風景園林師多以大地藝術的手法加以操作。在滿足各種限制條件要求的前提下, 運用大地藝術的形式創造適宜場地功能要求的空間, 塑造獨具個性的視覺景觀形象, 成為解決本方案垃圾堆體整形設計問題的思路。在此思路指導下形成的堆體整形方案可以分為4 個部分。第一, 堆體東北部端頭, 以類圓錐體幾何形式整形, 頂端為整個堆體最高點, 相對高程26m, 坡度為1:3的等坡, 坡腳部分略為放緩。第二, 堆體西北面向規劃居住區的部分。由于是人流主要來向, 在此界面上結合游園步道, 坡度放緩, 平均在1:5 左右, 并且采用系列微地形增加景觀層次, 形成較好的視覺效果。第三, 堆體東南部面向污水處理廠的部分。該部分位于人流主要來向的北面,正對污水處理廠, 不宜游覽, 所以以嚴整的幾何形式進行堆體整形, 以盡量擴大垃圾庫容。第四, 西南部脫離于垃圾堆體主體的部分。此處的小地形位于主入口區, 由建筑垃圾堆填而成, 最大相對高程為5m。此地形可以理解為主山山勢的延續, 呼應主體堆體, 是入園主入口空間序列的開端。
相對于以往的封場處置工程, 在此次改造方案中堆體的整形不僅要滿足工程安全的要求, 更要從造景的角度進行思考和操作, 用園林景觀的審美標準來評判垃圾堆體的整形效果。垃圾堆體在滿足限制條件要求下的藝術化整形, 是將垃圾堆改造成城市公園的基礎。
3.3 表層改造———風景園林思維在環境工程中的創新
封場處置完成后, 整個垃圾堆體會由最終覆蓋層封埋。從環境學科的視角理解, 最終覆蓋層自下而上由導氣層、壓實黏土層、隔離層、排水層、保護層和種植土層構成。在隔離層上下形成2 個彼此隔絕的部分, 隔離層以上是植物生長、景觀恢復的場所; 隔離層以下是垃圾降解、各種生化反應發生的場所。
從風景園林的角度來理解, 垃圾封場的最終覆蓋層不僅是垃圾堆的上表層, 也是園林化改造的依托。植物的生長、道路和場地的構筑、景觀小品的布置以及游人的活動都以這個表層為場地。一些位于隔離層以下卻出露于地表在隔離層以上仍然可視的垃圾處理設施在此界面上提供了體現場地特色的視覺符號。在本方案中, 從風景園林學的視角出發, 對最終覆蓋層的傳統做法進行了一定的變化。改變以往將種植土層僅僅作為封場表層的認識, 綜合堆體整體形態和表層景觀設計, 將種植土層作為形成園林空間的物質要素進行經營, 并為配合植物景觀的營造, 在不同的地表位置設計不同厚度和形態的種植土層以滿足植物生長的需要。在這種變化后, 封場最終覆蓋層一經完成, 園林景觀的空間結構也隨之完成。
3.4 設施建設———環境功能與景觀外貌的結合
規范化的垃圾衛生填埋場基本組成應包括地下防滲系統、封場覆蓋系統、雨水及地下水導排系統、滲瀝液導排處理系統、填埋氣收集處理系統、環境監測系統、表層綠化系統等組成部分。各個系統都是由諸多環境工程設施所組成。景觀改造中, 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 它們可作為形成環境特征的景觀要素加以利用。對這些設施的組織、布局、處理直接影響到景觀結構的形成、景觀分區的布局以及景觀小品的形象。
圖4
圖5
圖6
改造后的景觀結構反映了場地現狀的空間結構和規劃方案對場地的影響, 可以概括為“兩大結構分區, 一條主要路徑, 兩類節點多處分布”。未來形成的整個公園可以歸為山地和平地兩大分區。整形后的垃圾堆體形成山地區的主體, 其周邊分布以游憩場地為主的平地區。一條主要路徑是指連通平地和山地區的公園骨干道路, 它是在原有作業道路的基礎上整理形成的。2 類節點包括景觀節點和設施節點, 各自集中、相對分離。景觀分區布局受衛生填埋場各組成系統影響。鑒于其中部分系統所處理的物質是對人體和環境有害的, 所以在布局中將這些系統相對集中布置在非游憩區域內。由此形成了“主入口區”“次入口區”“山頂觀景游憩區”“山間步行游覽區”和“非游憩區”。公園內的景觀小品, 包括經表面裝飾的垃圾處理設施、與地形緊密結合的景觀藝術小品、游憩設施以及教育解說設施。垃圾處理設施中, 導氣井的景觀化處理最具戲劇性。露出地表的導氣井本是形象簡陋的工程設施, 在其表面施以彩繪后, 將原有形體改造成一張張色彩鮮艷的調皮面孔。其底部處于正在降解的垃圾之中, 頂部卻成為公園景觀的組成部分, 化身為見證垃圾堆變遷的“大地精靈”。處于山體地形迎風面的風鈴桿陣, 與地形和氣候要素緊密結合, 以巨大的規模強化地形的大地藝術效果, 并成為用光影記錄時間變化、用鈴聲記錄空氣流動、用長度記錄大地沉降的景觀藝術小品。山頂的觀景平臺也是與地形緊密結合的景觀藝術作品。銹板的材質、螺旋上升的造型強化了山勢, 使公園成為區域內特色鮮明的景觀地標。除此之外公園中的游憩設施和教育解說設施在材料和形式上很多都采用回收再利用材料以及略顯野趣的風格, 與場地景觀特征統一協調。
圖7
圖8
圖9
圖10
圖11
3.5 工程分期———生態恢復基礎上的功能轉換
整個封場改造工程將分2 期完成。工程第一期的期限在封場之后, 堆體沉降達到穩定之前。第二期工程在堆體沉降穩定之后進行。一期工程階段堆體沉降尚未穩定, 所以山體上不能建設大型的構筑物, 也不能栽植大樹, 只能進行初步的生態恢復, 即種植抗性強、易成活的鄉土草木、灌木以及喬木樹種的小苗, 在部分垃圾堆存年限較長、堆體相對穩定的區域適當栽種鄉土樹種中抗性強、耐瘠薄的喬木樹種的大苗。第二期階段在整體處于穩定狀態后, 在初步生態恢復的基礎上, 對已經形成的植物群落進行管理和調整, 使群落結構更合理。隨著垃圾降解的完成, 垃圾處理設施的功能會發生轉變。此時將原有的集中處理設施如沼氣處理站、滲瀝液處理站等改造為宣傳環保的展覽場館。
圖12.1
圖12.2
4 結語
從垃圾終場處置工程走向生態恢復的過程與大地藝術的效果, 體現了環境學科與風景園林學科交叉合作后所帶來的觀念和效果的變化。目前的交叉合作僅僅停留在垃圾處理場生命的最后時刻———封場處置工程。然而垃圾處理場從選址到建設到填埋再到封場處置是個漫長而復雜的過程。為在此過程中達到更好的生態和藝術效果, 應該展開更加廣泛的學科領域的拓展和交融, 即“一種新的實踐形式, 其中建筑、風景園林、規劃、生態學、工程學、社會政策和政治進程都要作為一個相互聯系的領域而得到相互理解和協調”。本文所介紹的方案雖然在規劃層面上受到諸多限制而且最終未能付諸實施, 但是我們仍然希望方案中所追求的工程技術、生態過程與藝術效果相綜合的理念和在學科交叉上所進行的探索能夠為決策者們再次面臨類似環境問題時提供有益的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