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變遷的思考
admin
2010-06-03
來源:景觀中國網
近年來,濕地保護事業備受世界各國的關注,我國也先后實施了一系列的濕地保護與恢復重建工程,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財力,用于大江、大湖、水庫的治理,但旱澇災害仍頻繁發生,甚至較過去而無不及,出現連續晴幾天就旱,連續下幾天就澇的怪異現象。筆者認為這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由于池塘的嚴重萎縮和大量消失,池塘成為濕地保護事業中遺忘的角落。濕地是地球之腎,池塘則可看作是腎細胞。池塘看似平靜凝滯,其實洋溢著生命力。
近年來,濕地保護事業備受世界各國的關注,我國也先后實施了一系列的濕地保護與恢復重建工程,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財力,用于大江、大湖、水庫的治理,但旱澇災害仍頻繁發生,甚至較過去而無不及,出現連續晴幾天就旱,連續下幾天就澇的怪異現象。筆者認為這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由于池塘的嚴重萎縮和大量消失,池塘成為濕地保護事業中遺忘的角落。
濕地是地球之腎,池塘則可看作是腎細胞。池塘看似平靜凝滯,其實洋溢著生命力。在哲學家的眼里,池塘是有生命的雕塑,詩人由此產生許多創作靈感,新居依塘而建,家便充滿靈氣。家鄉的池塘,浮載幸福,撐起了孩子們的樂園,見證著我的成長軌跡,采菱藕,捉魚蝦,打水仗,扎猛子,比泳技,人畜共浴……,如今想起兒時那一幕幕池塘嬉戲的畫面,仍會心地竊笑。兒時,一望無際的原野上,池塘隨處可見,似天上的星星點綴著蒼穹。但如今池塘漸漸離我遠去,在視野中消失,只有在記憶中追尋。
池塘在平原地區多稱為水塘,多為人工開挖而成,如因灌溉、農村建房屋、采集磚坯后留下的凹坑積水而成;在山區和丘陵地區稱山塘,多為山谷截流而成。池塘不同于湖泊,池塘小而淺,常與溝渠相連,為人工濕地;湖泊大而深,與河流相連,由河道淤塞、改道或地殼構造運動形成,為天然濕地。
1. 池塘的生態功能
調蓄水 雨季,地表水從廣袤的農田和村前屋后匯聚到池塘,這時的池塘像一個巨大的海綿體,貪婪地吞食著雨水,體現出巨大的滯洪功能。旱季,干枯的禾苗暢飲著來自池塘的甘泉,池塘發揮著巨大的灌溉功能。如巢湖流域現有15萬個小池塘,總面積27313hm2,總蓄積量達5.65億m3,相當于整個巢湖的三分之一。
補充地下水 健康的池塘底部由透水層構成,地表水能滲透到地下,補充地下水源,而地下水是人類重要的淡水水源。尤其是在今天,許多地表面充滿水泥不透水層,地下水的補充源越來越少。因此,池塘補充地下水的功能日顯重要。
提供飲用水和生活用水 在沒有自來水的年代,如果居住地沒有河川或豐沛的地下水,居民常會在住家附近掘地成池,蓄積雨水,作為飲用水和生活用水的水源。萬一住家不幸失火,池塘還能提供滅火水源。
提供食物 池塘蘊含著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其中許多是人類重要的食物來源,如魚蝦、河蚌、田螺、菱角、蓮藕、茭白、芡實等。此外,豐富的濕地植物也是涵養水源、減少水分蒸發的重要生態因子。
觀光休憩 池塘優美的景色自古至今都深受人們的喜愛?!鞍氘€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等詩篇都是對池塘美景的真實寫照。在今天,城市池塘更是人們休閑和駐足停留的熱土。
凈化水質 池塘中的許多水生植物,如水葫蘆、蘆葦、浮萍、香蒲等能凈化生活污水和降低水體的富營養化程度。
2. 池塘的變遷
萎縮和消失 由于淤積、填塘造陸和作為垃圾堆放場所以及建設用地,導致池塘容積不斷縮小和大量消失。雨季時,雨水未經池塘儲存,便一瀉千里,直奔江湖,導致湖岸、河岸雖連年加高,仍旱澇災害頻繁,甚至較過去而無不及,出現連續晴幾天就旱,連續下幾天就澇的怪異現象,這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池塘的大量萎縮和消失。
物種減少 一個充滿生機的池塘應該是擁有豐富的植物和多彩的水底世界。岸邊多為垂柳、水杉、池杉、落羽杉、楓楊等喬木以及狗牙根、結縷草等地被植物,水體中依次分布著層次分明的挺水植物、浮水植物和沉水植物,挺水植物包括蘆葦、茭白、蓮、菖蒲、香蒲等,浮水植物有浮萍、滿江紅、槐葉萍、四葉萍、菱、睡蓮、莕菜等,沉水植物有眼子菜、苦草、茨藻、輪藻等;水下則是由魚、蝦、兩爬動物、底棲動物等構成的多姿動物世界。但如今許多池塘水體很淺,幾乎無浮水植物和沉水植物,多為外來物種喜旱蓮子草所吞噬。
塘岸固化 為了防洪和防止水土流失,以及方便垂釣,許多塘岸被水泥固化。實際上,塘岸是陸地和池塘水體的過渡地帶,也是濕地生態特征最顯著、生物多樣性最富集區域。塘岸固化后,農村面源和城市生活污水未經塘岸植物凈化便直接流入池塘,導致池塘污染加速。
功能退化 如今僅存的池塘,其調蓄、灌溉、維護生物多樣性、凈化水體的功能均已嚴重退化,許多已淪為荒塘,或雜草叢生,或死水一潭,或淤積退廢。
3. 變遷的原因
飲用水水源的變化 近年來,大都數農村的飲用水和生活用水由依靠池塘水源,改為取用自來水和地下水,這客觀上造成了人們忽視對池塘的治理。
喜旱蓮子草入侵 喜旱蓮子草于20世紀30年代在安徽作為豬飼料廣泛種植,后因農民不再將其當作豬飼料而逸為野生,由于這種植物繁殖速度極快,出現喜旱蓮子草覆蓋水面、迅速成為濕地植被優勢種甚至為單優勢種的現象。而喜旱蓮子草衰老死亡后,更加速了池塘沼澤化進程。
喜旱蓮子草正在吞噬著這個池塘
缺少公共管理 池塘的公共管理是公共事務管理難度的典型事例。安徽在1984年人民公社解體前,池塘歸村集體所有,每年冬季,村集體組織全村人去挖池塘里的淤泥,進行清淤,而淤泥還可作為油菜和小麥的良好基肥。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分田到戶后,池塘出現“有人用水、無人管理”現象,村集體無人組織統一的清淤工作,于是過去碗狀的池塘變成了盤狀,池塘越來越淺,蓄水能力大大降低,直至消失。
城市化進程 由于農村城鎮化和城市規模擴大化進程加速,許多池塘作為垃圾堆放場所,直至被夷為平地,最終淪為建設用地,使得城市周邊池塘更是以驚人的速度消失。令人欣慰的是,池塘的生態理念在城市新建小區建設中逐漸得以體現,如合肥市政府出臺的《合肥市小區建設規劃》,強調大型小區要建立雨水收集系統,實質就是人工池塘。一是匯集雨水,凈化水體;另一方面用于綠地灌溉,節約水資源和人力資源。
因此,保護濕地,請關愛池塘,重塑富有生命力的池塘,再現池塘昔日的風采。
給Ta打個賞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