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林治人:日本設景中的生態工法
admin
2010-04-26
來源:景觀中國網
說到日本的景觀設計,大多數人的眼前會浮現這樣一番情景:小小的院落,微微起伏的地形,搭配上石塊象征山巒;白色的細沙被耙制成河流、大海的波紋象征湖海;配置常綠的矮小的植物,或點綴一盞石燈籠,或穿插一座小拱橋,或擺置一尊有著濃厚佛教氣息的水手缽,一個老和尚在院子的屋檐下打坐……,靜謐、深邃。這,就是日本園林的精髓——枯山水。枯山水,是一沙一世界微縮景觀。日本園林雖早期受中國園林的影響,有著“一拳代山,一勺代水”的中國古典園林的造園思想。但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尤其在小庭院方面產生了頗有特色的庭園。
說到日本的景觀設計,大多數人的眼前會浮現這樣一番情景:小小的院落,微微起伏的地形,搭配上石塊象征山巒;白色的細沙被耙制成河流、大海的波紋象征湖海;配置常綠的矮小的植物,或點綴一盞石燈籠,或穿插一座小拱橋,或擺置一尊有著濃厚佛教氣息的水手缽,一個老和尚在院子的屋檐下打坐……,靜謐、深邃。這,就是日本園林的精髓——枯山水。枯山水,是一沙一世界微縮景觀。日本園林雖早期受中國園林的影響,有著“一拳代山,一勺代水”的中國古典園林的造園思想。但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尤其在小庭院方面產生了頗有特色的庭園。枯山水在日本寺院的庭院較多,而在日本的民居中較少。
日本的平民是生活的景觀環境是什么樣的呢?現代的日本對景觀又是一個什么樣的觀念?來自日本的ATLAS設計集團總裁小林治人在2009年11月5日至2009年11月6日舉行的“生態園林景觀規劃與營建學術論壇”上做出演講。給與會人員帶來2個新名詞:“設景”和“生態工法”。
設景:就是我們所稱的景觀設計。
在日本,“設景”的發音和“設計”的發音一樣,用“設景”這個詞就能很清楚的向人們說明景觀行業的具體工作內容。
生態工法:又稱自然工法。
基于對物種保護、生物多樣性及可持續發展而提出的一種新思維和新施工技術。提醒工程師在設計時除考量工程要求之外,亦兼顧生態系統的自然要求,采用最少的人工,維護群落的自我調節能力,保持美麗的自然景觀,達到人類與自然生態雙贏的目的。生態工法以近自然的設計日漸受到大家的重視、推崇及廣泛的應用,日本更是在60年代初期就已經重視保護自然和生態環境。
環境保護在日本為什么在那么早的時期就受到重視?在50年代初期,二戰后,日本將經濟復興擺在了首位。由于只注重發展經濟,環保意識薄弱,使得以工業集中的中心地區,出現了危害人體健康、影響正常生活的污染。比較嚴重的有大氣污染、水質污染等,而且在某些區域還出現了因二氧化硫廢氣引起的哮喘、水銀中毒、骨痛癥等病例。
日本對環境保護的醒悟速度沒有慢過經濟復興,1958年日本政府就制定了《公共水域水質保全法》和《工廠排污規制法》,1962年制定了《煙塵排放規制法》等,正式拉開了日本全國性環境保護的序幕。以后的幾十年里,日本致力于生態、環保建設,今天的日本,空氣清新、環境優美、山青水綠、市容整潔充分顯示了環境保護工作的巨大成效。
現在的日本,景色秀麗,環境優美,所到之處綠色盎然。遠處的山野森林茂密,郁郁蔥蔥,房前屋后花草宜人,街道庭院樹木造型各異。
給Ta打個賞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