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發現  /  思想  /  正文

基于生態恢復的城市綠地系統規劃理念探討

admin 2007-04-06 來源:景觀中國網
根據整體優化,景觀連續性,生物多樣性,可持續發展,因地制宜與景觀多重價值等原則,佛山應以生態恢復理論指導,從城市綠地斑塊,城市綠色廊道,環城綠帶,城市濕地,工業廢棄地,嶺南文化等6個方面進行城市綠地系統規劃,最終形成“綠色基質十綠色廊道+干擾斑塊+景觀節點”的景觀格局。
  由于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城市人口的增長,城市的發展需求造成的對城市的壓力大大超過了城市生態承載力的限度,使城市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與維持發展的生態平衡失調,由此產生的城市環境問題日趨嚴重,對人類的生存環境以及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構成了嚴重的威脅。城市生態恢復與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城市在社會,經濟和生態環境方面的協調與自我調控能力。佛山作為一個新型的大型城市,聚集了廣闊地域范圍的各種資源和信息,成為廣佛都市圈(廣州,佛山)的重要發展極,城市的發展深刻地影響著珠三角乃至廣東省的發展。但城市自身的發展卻面臨著許多困境,例如在城市建設方面,中心城區高樓密布,人口密集,城市土地利用政策和房地產開發政策導致住宅建設只考慮經濟效益而忽視人居環境。為此,本文探討以城市生態恢復理論來指導佛山城市綠地系統規劃,期望更好地修復城市生態環境。

  1 城市生態恢復的涵義與目標

  有關生態恢復的術語很多,常見的主要有:Restoration、Reclamation、Revegetation、Rehabilitation、Ecosystem Reconstruction等,這些術語都包括“恢復與發展”的內涵,即使原來受到干擾或損害的系統恢復后使其持續發展。生態恢復是相對生態破壞而言的。生態破壞即生態系統的結構發生變化,功能退化或喪失,關系紊亂。生態恢復,就是人們有目的地把一個地方改建成定義明確的,固有的,歷史上的生態系統的過程,目的是竭力仿效特定生態系統的結構,功能,生物多樣性及其變遷過程(美國生態學會),并恢復被損害的生態系統到接近于它受干擾前的自然狀況。一般地,進行生態恢復的目標可分為4類:恢復如廢棄地這樣極度退化的生境,恢復城市生態系統這種現有的退化生態系統,合理保護與利用現有生態系統,保持區域文化的可持續發展。
  城市生態恢復是指重新擬合城市發展變化中環境中的生態要素。作為城市生態規劃中的一項區域性質的長期性策略,城市生態恢復是以合理利用,保護自然生態環境資源為基本任務的生態規劃手段,其目的在于對城市發展過程中所造成的和即將造成的環境破壞進行恢復和保持。城市生態恢復的過程,即是以生態城市為目標,對城市現有的物質環境進行有機更新,促進城市各子系統向協調,有序的狀態演進的過程。城市生態恢復可以對城市發展水平及發展狀況做出評價,從而可以有效的抑制城市環境惡化的現象出現,以實現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其核心與關鍵是恢復城市生態系統的功能,并使之能夠自我維持。

  2 城市生態恢復的理論基礎

  (1)限制性因子原理:尋找生態系統恢復的關鍵因子及其相互之間的作用與過程,進行生態恢復工程的設計和確定采用的技術手段,時間進度;
  (2)熱力學定律:確定生態系統能量流動特征;
  (3)生態系統結構理論:確定物種組成成分及其在時間,空間上的配置及各組分間物質,信息流動的方式與特點,即物種結構,時空結構和營養結構;
  (4)生態適宜性原理:確定物種與環境的協同性,充分利用環境資源,采用最適宜的物種進行生態恢復,維持長期的生產力和穩定性;
  (5)生態位原理:合理安排物種在時間,空間上的位置及其與相關種群之間的功能關系,使各種群在群落中具有各自的生態位,避免種群之間的直接競爭,保證群落的穩定;
  (6)生物群落演替理論:生態演替可看作是在外界壓力不復存在之后,生態系統所經歷的一系列恢復階段。確定被恢復生態系統的演替過程,通過物理,化學,生物的技術手段,控制待恢復系統的演替過程和發展方向,恢復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并使系統達到自維持狀態。
  (7)植物人侵理論和生物多樣性原理:確定物種之間及其與環境之間的多種相互作用,以及各種生物群落,生態系統及其生境與生態過程的復雜性,從而達到系統的穩定性;
  (8)斑塊一廊道一基質理論:斑塊泛指與周圍環境在外貌和性質上不同,并具有一定內部均質性的空間單元,如植物群落,湖泊,農田或居民區等;廊道指景觀中與相鄰兩邊環境不同的線形斑塊,如防風林帶,河流,道路等;基質指景觀中面積最大,連續性最大的背景結構,如森林,農田,城市等。在大尺度上的生態系統恢復,必須考慮土地利用的整體規劃與生境破碎化,恢復景觀的樣性和完整性。

  3 城市生態恢復的原則

  3.1 整體優化原則

  從系統分析的原理和方法出發,強調生態恢復的目標與城市總體規劃目標的一致性,追求社會、經濟和生態環境的整體最佳效益,努力創造一個社會文明,經濟高效,生態和諧,環境清潔的人工復合生態系統。子系統之間和各生態要素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不僅影響到區域或城鄉大系統的穩定性,而且直接關系到系統的結構和整體功能的發揮,因此在規劃中必須協調好生態(觀光)農業,生態林業,防洪系統,城市建設等子系統間的有序和平衡。在生態恢復中,如何利用有限的綠地空間,通過綠地景觀格局的優化設計,充分利用綠地的生態功能和游憩功能,線,帶,塊相結合,大,中,小相結合,達到以少代多,功能高效的目的顯得尤為重要。

  3.2 景觀連續性原則

  城市綠地往往處在城市建筑環境的重重包圍之中,綠地景觀被分割得四分五裂,在城市中成為一個個彼此隔離的孤島,使綠地的生態,游憩與觀賞功能都大大降低,難以形成較為完整的城市自然生態系統。因此,通過設置綠色廊道(如環城綠帶),規劃帶形公園,設置綠地間“踏腳石”等手段加強孤立綠地斑塊之間的聯系,加強綠地間生物物種的交流,形成連續性的城市景觀,使城市綠地形成系統,是城市綠地系統生態規劃與城市生態恢復的重要任務之一。

  3.3 生物多樣性原則

  生物多樣性包括遺傳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景觀多樣性,多樣性導致穩定性。遵循多樣化的生態恢復原則,對于增進城市生態平衡,維持城市景觀的異質性,創造豐富多彩的城市綠地系統具有重要的意義。通過合理規劃設計植物品種,可以在城市綠地中創造豐富多彩的遺傳多樣性;物種多樣性的提高,必須以鄉土樹種為主,模擬當地自然植被的頂極群落類型,設計物種豐富,結構合理的景觀;景觀多樣性表現在綠地景觀類型的多樣性,結構的多樣性和格局的多樣性。如在城市中,綠地按其規模分為市級公園,區級公園,小游園等,按形狀結構分為帶狀綠地,塊狀綠地等;綠地景觀格局上有大小綠地鑲嵌結合,寬窄廊道相結合,綠地集中和分散相結合等。

  3.4 可持續性原則

  要充分研究城市遠期發展的規模和水平,制定遠景發展目標。在城市向外擴展的同時,要留出足夠的空間為將來安排綠地之用。將臨時綠地和永久性綠地相結合,同時,要重點解決近期內環境質量較差,居民游憩困難的地方的綠地建設問題。以環境容量,自然資源承載力和生態適宜度為依據,積極創造新的生態工程,尋求最佳的區域生態位,強化人為調控未來生態變化趨勢的能力。

  3.5 因地制宜原則

  在城市綠化用地和綠化設計選擇方面,一方面要使綠地更好地發揮改善城市環境質量,美化環境的作用,另一方面,要在滿足植物生長條件的基礎上,盡量利用荒地,山岡,低洼地等布置綠地。另外,在各城市綠地面積,數量,空間格局等綠地指標和空間形態的規劃設計時要從實際的需要和可能出發,因地制宜,避免生搬硬套,單純追求某一種形式,某些指標。

  3.6 景觀多重價值原則

  城市是人類居住和生活的主要場所,因此,城市生態恢復不可能象自然保護區建設那樣隔離于人的影響之外。城市生態恢復一般都兼顧多種目標,如綠道體系同時具有生物廊道,城市景觀塑造,城市戶外空間營建,歷史遺跡保護及教育,游憩,觀光等多種功能。這種多目標的方法消除了傳統規劃方法將生態保護與開發對立起來的局面,為自然引人城市提供了條件。

  4 基于生態恢復的佛山城市綠地系統規劃探討

  城市生態恢復是以城市開放空間為對象,以生態學及相關學科為基礎進行的城市生態系統建設。它不同于一般的城市綠化和景觀建設,注重生態系統結構與功能的恢復,以及健全生態過程的引人,從而使系統具有一定的自穩性和持續性。用生態學理論來指導城市綠地建設,使城市綠地納人更大區域的生態保護網絡,應該成為佛山可持續城市景觀建設實踐的主要內容。

  4.1 城市生態恢復與城市綠地系統建設的關系

  城市綠地系統是恢復城市生態環境及提高景觀活力的有效措施。對于整個城市生態系統來說,城市綠地系統,尤其是生態綠廊(如環城綠帶)對于城市的生態恢復在于它可以生長式的發展與簇群式的帶動作用,在美化城市面貌的同時,恢復城市生態系統的活力。城市綠地系統由各類綠地斑塊和廊道組成,斑塊和廊道的規劃設計要充分發揮綠地系統的生態系統服務功能(Ecosystem service)。目前在景觀生態規劃格局中應用最為廣泛的是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規劃模型,可以很好地應用于城市綠地系統規劃布局。由于大型綠地斑塊和小型綠地斑塊對城市景觀的結構和功能有著不同的影響力,因此在規劃中作為第一優先考慮保護或建成的格局是:幾個大型的自然植被斑塊作為水源涵養所必需的自然地;有足夠寬的廊道用以保護水系和滿足物種空間運動的需要;而在開發區或建成區里有一些小的自然斑塊和廊道,用以保證景觀的異質性。這一模式同樣適用于包括城市景觀在內的任何類型的景觀。

  4.2 基于生態恢復的城市綠地系統規劃

  由佛山歷史變遷不難看出佛山城市的發展方受損生態系統依靠自然力量不能恢復,生態恢復是必然方向。因此對現存的大量人工設施只能采取減法加以控制,需要增加的是大量的生態綠地,佛山生態恢復的基本思路為:以城市生物多樣性為基礎,以食物網為紐帶,構建不同層次的生態鏈,并在此基礎上構建與生態鏈有機結合的產業鏈,以形成可持續發展的健康的城市生態系統。徹底改變幾十年來形成的“大面積搞經濟建設,小面積搞生態建設"的模式與"局部治理,整體惡化”的局面。根據景觀生態學的原理,生態恢復后佛山城市的景觀格局為:綠色基質+綠色廊道+干擾斑塊+景觀節點。綠色基質的面積應超過總面積的1/2,并且連通性要強。綠色廊道由加強基質連通性的各種廊道等組成。干擾斑塊即附屬綠地。景觀節點是在景觀視覺廊道的交匯處設立標志性景觀。以下從城市綠地斑塊,城市綠色廊道,環城綠帶,城市濕地,城市廢棄地,嶺南文化等6個方面提出了佛山城市生態恢復與綠地系統規劃的構想。

  4.2.1 城市綠地斑塊(Green patch):城市公園體系建設

  1970年代,以英國為首的西方國家開始探討用生態學原理來指導城市生態恢復。1977年英國在倫敦塔橋附近建立了William Curtis生態公園,其成功之處不僅在于它所創造的生境和物種,而且成為城市居民接觸自然,學習生態知識的場所。生態公園為城市生態恢復提供了實踐空間,拓展了傳統城市公園的概念。
  在城市綠線內,與市民休戚相關的綠地類型主要是公園系統。公園的數量,質量和布局是衡量一個城市綠地質量的主要標準。根據國內外城市公園分類研究成果,綜合考慮佛山具體的實際情況,將佛山城市公園劃分為居住區游園,社區公園,區級公園,市級公園等幾大類,并根據城市生態環境,防災避難,人的步行能力和心理承受距離等多方面的要求以及按照生態城市的要求,結合社會實際發展水平和城市居民對城市公園的實際需求進行綠地系統規劃。另外,為了軟化城市空間的板結,凈化城市的污染環境,美化城市混亂景觀,整合城市破碎的形態,拯救城市原有物種,需要進行城市建筑物大面積植被化,即將建筑物單一的結構維護功能轉變為同時具有光合作用的建筑物表面層,以構建城市綠色基質,為城市小生物提供可生存環境,提高城市生物多樣性。

  4.2.2 城市綠色廊道(Green corridor)建設

  城市綠色廊道體系實際上是城市范圍內沿道路,河流等形成的綠色帶狀開放空間。它們連接公園和娛樂場地,形成完整的城市綠地系統。連接郊野的綠道能夠將自然引人城市,也能將人引出城市,進人大自然,使城市居民可以體驗自然環境之美。綠道在隨后的規劃實踐中生態廊道的功能更加突出,使其不僅具有景觀視覺美化功能,實際上又成為一個線狀的自然保護區域。綠色廊道的聯結包括廊道與斑塊兩兩之間的聯結。通過綠色廊道和斑塊不同程度的聯結,構成城市綠地系統。自成體系的綠地系統與城建實體構成共扼關系,前者限制了城市無休止的蔓延,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大城市所面臨的諸多困擾,為城市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后者則提升了前者的生態,文化等內涵,體現了其存在的價值。

  4.2.3 城市環城綠帶建設

  環城綠帶,實際上也是一種綠色廊道,是在一定規模的城鎮或城鎮密集區外圍,安排較多的綠地或綠化比例較高的相關用地,形成環繞建成區的永久性開敞空間,它能有效控制城市過度擴展,將城市與自然生態有機結合,成為城市生態恢復的重要手段和城市生態安全的屏障。倫敦,巴黎,莫斯科,握太華的環城綠帶非常有名。而在我國的北京,上海,天津等地提出了建設環城綠帶的理念。而廣東省在2003年制定并頒布了環城綠帶和區域綠地指引,開了國內的先河。在佛山環城綠帶的建設中,強調以人為本和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原則,貫徹生態恢復的指導思想,緊扣“回歸自然”的主題和時代特征,力求將環城綠帶規劃成為一個生態系統平衡,郊野特色鮮明的生態綠帶。為避免城市無限制地蔓延式發展,避免城市發展軸之間最終連接在一起,有效地控制城市形態,在城市擴張軸之間,中心城和新城之間,新城與集鎮之間留出足夠的農田,森林等綠楔,有利于將農村濕冷空氣通過楔形綠地和綠廊傳入市區,緩解城市污染與熱島效應。既為市民就近提供游憩環境和場所,又避免了對農田和綠地的侵占和破壞。

  4.2.4 城市濕地規劃

  城市濕地是城市的生命線,它具有調節徑流,防洪減災,保護城市安全,改善城市氣候,提供城市清潔用水,創造城市居民戶外游憩空間,支持生物棲息地,保護生物多樣性以及航運,廢物處理,灌溉等多種功能。而佛山的城市濕地目前大多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壞,如汾江河,出現了富營養化,水域環境退化,水流被限制,水生生物多樣性嚴重降低,廢物與污染物聚集等諸多問題。在城市生態恢復的過程中,應保護好城市水體及其岸線,恢復其原有的結構與功能,維持生物多樣性,從而有效改善佛山地區的小氣候。
  濕地生態恢復,包含生態景觀,水文,基質和土壤,植被的恢復。即根據恢復地現有的地理與生態環境狀況,構建多種生境,以便豐富生態系統類型和生物多樣性;通過疏挖河道,修建與擴深池塘來行洪,以改善與恢復水文條件。對于部分環境已發生根本改變的地點,可從其他地方搬運一些濕地土壤來恢復其土壤基質。而地帶性植物的移植則有利于加快植被的形成與恢復過程。鑒于城市湖泊,河流在整個城市景觀體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可以在對其實施生態恢復的同時進行與之相適配的景觀設計,從而使城市湖泊具有水質凈化與景觀美化的雙重功能。動植物多樣性的恢復與濕地水文生態條件的改善密切相關,一般地,本地植物種類的引入與恢復及景觀的復合性有利于動物多樣性的恢復。

  4.2.5 城市廢棄土地建設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在城市地區產生了大量的工業廢棄地。工業廢棄地是指曾為工業生產用地和與工業生產相關的交通,運輸,倉儲用地,后來廢置不用的地段,如廢棄的礦山,采石場,工廠,鐵路站場,碼頭,工業廢料傾倒場等。城市廢棄土地由于人為影響的減少,往往能展示出很高的生態價值。1970年代后,隨著傳統工業的衰退,環境意識的加強和環保運動的高漲,工業廢棄地的生態恢復問題日益得到重視。1984年Gemmell等人對英國曼徹斯特工業用地上的野生生物保護作了研究,提出了在工業廢棄地上恢復植被群落的途徑,包括改變地形,改善土壤結構,pH值控制,增加土壤肥力,調節水分營建濕潤或干燥生境,使用本地種等。
  由于工業廢棄地極端惡劣的環境條件,其受損生態系統自我恢復將難以實現,或實現過程漫長。如果采用生態恢復措施,工業廢棄地中受破壞的生態系統可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得以恢復。植被恢復是工業廢棄地生態恢復的首要工作,而其前提為工業廢棄地的基質改良,即鑒定限制生態環境恢復的因子和有毒物質,并清除這些不利因素。在工業廢棄地植被恢復的初始階段,植物種類的選擇至關重要。根據佛山工業廢棄地極端的環境條件,選擇的植物種類應遵循如下原則:①選擇生長快,適應性強,抗逆性好,成活率高的植物;②優先選擇固氮植物,如刺槐屬,大豆屬,豌豆屬,木麻黃屬,蘇鐵屬等;③選擇佛山的地帶性植物,如芒箕,芒草,香根草;④選擇對重金屬具有很強適應能力和吸收能力的超富集植物,如娛蛤草是As的超富集植物,鴨環草是Cu的超富集植物。目前國際上,礦區廢棄地目標生態系統恢復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恢復為耕地,林地,旅游休閑用地,牧業用地。根據佛山的實際情況,可以將廢礦地恢復為以生態環境保護為主的生態系統用地(如建立水土保持林生態系統,使之成為佛山城市生態屏障),旅游休閑用地(如建立嶺南水果經濟林,果園生態系統)等。

  4.2.6 嶺南文化生態系統建設

  文化生態系統是指由于氣候,資源等自然因素和歷史因素,社會因素的影響,聚居在一個地區的人們,不斷地認識本地特殊的自然條件河社會條件,其經驗日積月累,世代相傳,也自然地形成了地區的建筑文化,“場所精神”與風土習俗,這從城鎮布局,建筑群的組織,特別是在民居上都有反映。為使幾千年所形成的嶺南文化的發源地—佛山的歷史文脈能夠延續,文化生態得以恢復,在城市的建設過程應當是佛山傳統城鎮文化生態恢復的過程。為此,我們應當擯棄當前城市景觀建設“高度密集的高層建筑和四通八達的道路網”的典型模式。
  在城市的外部形態上處理好城市與周邊環境的關系,力求形成城,山,水和諧共生的,融為一體的獨特的城市山水景觀;形成豐富,自然,且具有與環境相統一的建筑空間組合;形成山體,建筑,林木共同組合而成的優美的天際線,形成錯落有致的城市景觀視線走廊。而人文景觀的恢復,就是要通過城市的建設使古老的嶺南文化內涵得以恢復,激活并且散發出新的光彩,讓幾千年的悠久文明世世代代延續下去,這就要求在城市的景觀規劃,空間構成,建筑外觀設計與功能協調上延續嶺南歷史文化,歷史文脈的思想。可以將作為歷史遺產的人文景觀,建筑,舊城,古城,古街等歷史文化遺跡,如東華里,祖廟,梁園等,富含歷史文脈的部分景觀,在城市的生態恢復中進行復建或模仿。
  而對于文化傳統(包括嶺南民俗,民風,民間藝術,粵曲等)的延續,首先要搞好圖書館,博物館等城市文化設施的建設;其次是精心組織和開展市民喜聞樂見的健康的文化娛樂活動,大力開發本鄉本土的民俗藝術活動;并且將嶺南民間民風民俗文化的延續和保存與旅游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結合起來,或者開展一些傳統的民俗文化節,或者利用本地資源開發帶有嶺南特色的民間工藝品和玩具以及地方小吃,風味佳肴等。

參考文獻
1 Bradsaw, R J. The use of natural processes in reclamation advantages and difficulties。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J], 2000, 51:89-100
2 Donald L, et al. Integrating wetlands into planned landscapes.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J], 1995, 32:205-209
3 Fabos, J G. Introduction and overview; the greenway movement, uses and potentials of greenways. Landscape Urban Planning [J], 1995, 33:1-13.18
4 Goode D A. 英國城市自然保護[J]. 生態學報, 1990, 10(1):96-105
5 Mc Naughton S J. Diversity and stability[J]. Nature, 1988, 333:204-205
6 包維楷,劉照光,劉慶. 生態恢復重建研究與發展現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J]. 世界科技研究與發展,2000,23(1):4-48
7 包志毅,陳波. 工業廢棄地生態恢復中的植被重建技術[J]. 水土保持學報,18 (3)
8 陳波,包志毅. 生態恢復設計在城市景觀規劃中的應用[J]. 中國園林,2003,19 (7):44-47
9 馮沈萍. 三峽庫區移民新建城鎮的文化生態恢復探析[J]. 社會科學,2003,(4):108-112
10 傅伯杰,陳立頂,馬克明等. 景觀生態學原理及應用[M]. 北京:科學出版社,2001,76-77
11 廣東省城市規劃指引《環城綠帶規劃指引》(試行)GDPG一004. 2003
12 梁留科,常江,吳次芳等. 德國煤礦區景觀生態重建/土地復墾及對中國的啟示[J]. 經濟地理,2002,22(6):711-715
13 劉海龍. 采礦廢棄地的生態恢復與可持續景觀設計[J]. 生態學報,2004,24 (2):323-329
14 歐陽志云等. 大城市綠化控制帶的結構與生態功能[J]. 城市規劃,2004,28 (4)
15 彭少麟. 恢復生態學及植被重建[J] . 生態科學,1996,15 (2):26-31
16 王海珍. 水生植被對富營養化湖泊生態恢復的作用[J]. 自然雜志,2002, 24 (1):33 -36
17 王文英,李晉川,盧崇恩等. 礦區廢棄地植被重建技術[J]. 山西農業科學,2002,30 (3):82-86
18 王向榮,任京燕. 從工業廢棄地到綠色公園:景觀設計與工業廢棄地的更新[J]. 中國園林,2003,19 (3):11-18
19 俞孔堅,李迪華,孟亞凡. 濕地及其在高科技園區中的營造[J]. 中國園林,2001,2:26-28
20 趙振斌,包浩生. 國外城市自然保護與生態重建及其對我國的啟示[J]. 自然資源學報,2001,16 (4),390-395

作者簡介
汪永華 深圳市北林苑景觀及建筑規劃設計院景觀研究中心副主任
何 昉 深圳市北林苑景觀及建筑規劃設計院院長、總景園師、《風景園林》雜志社社長
  • 給Ta打個賞

11

發表評論

您好,登錄后才可以評論哦!

熱門評論

相關文章

主站蜘蛛池模板: 99精品国产高清一区二区| 91在线老王精品免费播放| 中文在线最新版天堂| 国产精品视_精品国产免费| 天天干天天在线| 无码囯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扒开女人双腿猛进猛出免费视频| 已婚同事11p| 在线播放一区二区| 国产最新凸凹视频免费| 国产美女a做受大片免费| 天天摸天天干天天操| 国产香蕉国产精品偷在线| 国产成人精品福利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18禁黄网站免费观看| 人妻av无码专区| 亚洲AV第一成肉网| 两根大肉大捧一进一出好爽视频| 久久久久久综合网天天|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免费| japanesexxxxhd熟睡直播 | 四虎影视在线永久免费看黄| 人妻少妇AV中文字幕乱码| 亚洲xxxxxx|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 中国嫩模一级毛片| 18禁网站免费无遮挡无码中文| 色窝窝亚洲av网| 热99re久久精品精品免费| 日韩人妻潮喷中文在线视频| 大香伊蕉在人线国产最新75| 国产免费爽爽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乱子伦真实china| 吃奶摸下的激烈免费视频播放 | chinese乱子伦xxxx视频播放| 国产四虎免费精品视频| 韩国三级理论在线电影网|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高清在线 | 风间由美性色一区二区三区| 用电动玩具玩自己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