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北大街100號(北樓)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一層 Email:info@landscape.cn
Copyright ? 2013-2022 景觀中國(www.36byz.com)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68035號 京公海網安備 110108000058號
■構建和諧人地關系
浙江臺州規劃是“反規劃”的一個經典案例。“反規劃”途徑首先是通過建立一個區域或城市的生態基礎設施來實現區域或城市生態安全格局的。該案例的研究表明,人地關系的協調不僅是一個量的問題,更重要的是一種空間關系和格局的協調。通過解讀土地,確定土地生命系統的生命過程,精明地為這些過程和資源建立安全高效的格局或戰略性的結構(生態基礎設施),然后在這些生態基礎設施定義的答案空間里,來進行城市空間發展的規劃。按這種模式發展出來的城市,既能保證城市發展的安全高效,同時又能創建出一個充滿人文關懷的具有特色景象的城市。
不同尺度的空間格局及其過程
實現生態與人文理想的城市,有賴于科學和道義的結合。規劃的科學性源于對城市發展的不確定性的把握,而道義則體現在對土地生命系統的關懷,包括對土地上的自然非生物過程、生物過程、地域的歷史文化過程的關懷,以及承認人對土地的依賴和寄托的情懷。
下面我們簡要介紹城市物質空間的“反規劃”途徑,通過建立保障土地生命系統完整性和地域特色的生態基礎設施(EI———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在宏觀、中觀和微觀三個尺度上來定義城市空間發展格局和形態。
在宏觀尺度上,首先建立洪水安全格局、生物多樣性保護安全格局、文化遺產安全格局和游憩景觀安全格局等,并整合這些安全格局而形成區域生態安全設施,以引導和框限城市總體空間發展格局;在中觀尺度上,通過對生態安全設施元素的控制,完善區域和城市設施,并作為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的基本框架;在微觀尺度上,通過地段設計,將區域生態設施的生態服務功能導引入城市肌理,并以此為基礎,形成獨特的城市土地利用模式。
三個尺度上進行生態基礎設施規劃
生態基礎設施通過三個尺度來建立:宏觀,中觀,微觀。這三個尺度上進行的生態基礎設施的規劃和設計分別與城市發展建設規劃(“正規劃”)的總體規劃和城鎮體系規劃階段、分區規劃和控制性規劃階段以及修建性詳細規劃等各個階段相對應,并分別成為各個建設規劃階段的基礎。
宏觀從宏觀(大于100平方公里)尺度來看,區域生態設施總體規劃:在什么地方不可建設,并引導和框限城市整體空間格局。其關注的過程主要包括:防洪安全、生物棲息地保護、文化遺產保護與地域景觀特色、游憩功能、交通功能、市政基礎設施投入和效益、近遠期城市開發的經濟效益。根據不同的安全水平,我們可制定出其生態基礎設施的布局和界限。
中觀從中觀(10-100平方公里)尺度看,如何控制不建設區域和景觀元素,包括:城市分區生態基礎設施;主要生態基礎設施元素,如生態廊道的控制性規劃。作為建立城市內部結構和進行形態控制的基礎。對應于“正規劃”中的分區階段或控制性規劃階段,在中觀尺度上制定生態基礎設施的控制性規劃,它們將作為城市建設分區規劃和城市地段控制性規劃的先決條件。主要內容分為兩種情況:(1)在城市或城市分區尺度上(10平方公里以上),在總體生態基礎設施的基礎上,對生態基礎設施的分布作進一步的明確,包括具體的位置、控制范圍(劃定綠線)、各個局部的主要功能、可干預的程度及方式,并制定相應的實施導則以指導地段的保護和建設設計。(2)對總體生態基礎設施的構成元素,特別是廊道(包括生態廊道、遺產廊道、游憩廊道)或斑塊,根據其總體功能和結構要求進行控制性規劃,以明確具體位置(劃定綠線)、控制范圍和可干預的程度和方式。并制定相應的實施導則以指導地段的保護和建設設計。
在臺州案例中,分別對椒江、路橋和黃巖三個城市分區制定了分區生態基礎設施的控制性規劃和控制導則;并制定了四條典型廊道(椒江、永寧江、西江和洪家場浦)的控制性規劃和控制性導則。其中的永寧江廊道的控制性規劃,是一條兼有防洪、生物保護、遺產保護、游憩等多種功能的廊道。廊道的控制以沿江的景觀分類為基礎,根據每一地段的地形、植被、農業及文化遺產、城市未來發展的關系以及功能需要為目標,分別制定規劃導則,這一導則將作為微觀城市土地開發和生態基礎設施管理的前提條件。
微觀從微觀(小于10平方公里)尺度看,地段生態基礎設施的修建性規劃和設計包括:通過地段城市綜合設計,使區域和城市生態基礎設施的服務功能導入城市機體內部;進行生態基礎設施的局部設計以最大發揮其服務功能,并以此作為地段城市土地利用的基礎。
在研究中我們設計了三種模式,分別是片層、網絡和水鄉模式。從不同的出發點和目標,構建出不同特色的城市情景。
(作者系北京大學景觀設計學研究院副院長)
■關鍵詞解
生態基礎設施
生態基礎設施(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EI)本質上講是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所依賴的自然系統,是城市及其居民能持續地獲得自然服務(Natures Services)的基礎,這些生態服務包括提供新鮮空氣、食物、體育、游憩、安全庇護以及審美和教育等等。它不僅包括習慣的城市綠地系統的概念,而是更廣泛地包含一切能提供上述自然服務的城市綠地系統、林業及農業系統、自然保護地系統,并進一步可以擴展到以自然為背景的文化遺產網絡。
臺州“反規劃”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