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發現  /  思想  /  正文

建設生態區的法制保障

admin 2004-08-31 來源:景觀中國網
由于生態省、生態市、生態縣和各種生態社區、生態園區都是一種區域概念,為簡便起見,筆者將生態省、生態市、生態縣和各種生態社區、生態園區統稱為生態區。生態省是行政區、經濟區和自然區相互交叉溶合而形成的一種新的、以生態特征為主要標志的區域概念,是建設生態國家的基礎。生態省的基礎主要是各種形式的生態園區和生態社區。生態園區主要是經濟區和自然區的交叉和溶合,是發展可循環經濟的細胞。生態社區主要是行政區與自然區的交叉與溶合,是建設生態社會的細胞。目前,建設各種形式的生態園區、生態社區,發展可循環經濟、建設循環型社會和

引 言

 

  由于生態省、生態市、生態縣和各種生態社區、生態園區都是一種區域概念,為簡便起見,筆者將生態省、生態市、生態縣和各種生態社區、生態園區統稱為生態區。生態省是行政區、經濟區和自然區相互交叉溶合而形成的一種新的、以生態特征為主要標志的區域概念,是建設生態國家的基礎。生態省的基礎主要是各種形式的生態園區和生態社區。生態園區主要是經濟區和自然區的交叉和溶合,是發展可循環經濟的細胞。生態社區主要是行政區與自然區的交叉與溶合,是建設生態社會的細胞。目前,建設各種形式的生態園區、生態社區,發展可循環經濟、建設循環型社會和促進社會生態化,在國外已經成為一種潮流,在我國則正處于試點階段。

  目前正在我國海南、吉林、黑龍江、福建、陜西等省試驗的生態省建設活動,主要包括環境保護、發展生態經濟和建設生態社會等內容,主要目標是發展可循環經濟、促進社會生態化、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其中環境保護是中心,發展生態經濟和建設生態社會是兩翼。一方面,生態省建設不能脫離環境保護這一中心任務;另一方面,生態省建設不僅僅是一個環境保護問題,還包括發展生態經濟和建設生態社會的內容;只有圍繞中心、兩翼齊飛,將環境保護與發展生態經濟和建設生態社會緊密結合起來,在發展生態經濟和建設生態社會的過程中深化環境保護,才能實現強省富民、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目標。發展生態經濟(又稱綠色經濟、可循環經濟),包括發展綠色產業、推行清潔生產、產出綠色產品等,落實到基地建設是建設各種生態園區,主要依靠政府宏觀調控和指導下的企業組織;建設生態社會(又稱綠色社會、可持續社會),包括建設生態市、生態縣、生態鄉鎮、生態村莊等,落實到基地建設是建設生態社區,主要依靠政府領導或指導下的政府基層組織、社區組織和非政府非贏利組織。這種生態省建設,之所以不同于傳統的環境保護,新就新在它是一項將環境保護與發展綠色經濟、建設生態社會結合在一起的全社會、各行業的共同活動。從這個意義上講,目前正在我國興起的生態省建設,是在省級行政區(包括自治區和直轄市)范圍內實現環境、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最佳途徑和綜合形式,是強基(加強基礎建設)、固本(鞏固生態根本)、興省、富民的根本措施,是省、自治區和直轄市發展方式和建設戰略的根本轉變,是正確協調人與自然關系、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建設生態社會的一個偉大創舉。

  一、重視生態法制的保障作用,是國外建設生態園區和社區、促進可循環經濟發展和社會生態化的基本經驗

  國外生態園區、社區和可循環經濟、社會生態化的理論和實踐,是20世紀60年代興起的生態化運動和80年代興起的可持續發展運動的產物。

  生態化是與生態學緊密相關的概念。生態學(ecology)一詞系德國動物學家E?海克爾所創造。生態化(экологизация)這個詞是前蘇聯學者所創用,俄文的意思是把生態學原則滲透到人類的全部活動范圍中,用人與自然協調發展的觀點去思考問題、最優地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所謂生態化實質上是生態學化,簡稱生態化。這里的生態學包括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相互作用、相互滲透的綜合科學──人類生態學。

1.經濟生態化與循環經濟的法制保障

  隨著20世紀60年代以來生態學的迅速發展,人們產生了模仿自然生態系統的愿望,按照自然生態系統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規律重構經濟系統,使得經濟系統和諧地納入到自然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過程中,逐步建立起一種新的經濟形態,即循環經濟。90年代之后,發展知識經濟和循環經濟,成為國際社會的兩大趨勢;隨著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普遍采納,發達國家開始把發展循環經濟、建立循環型社會作為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的重要途徑。目前不少國家的循環經濟已經取得很大成效。

  循環經濟是對物質閉環流動型經濟的簡稱。它運用生態學規律、按照自然生態系統的模式來組織經濟活動,使整個經濟系統以及生產和消費過程基本上不產生或者只產生很少的廢物,從而根本解決環境與發展之間的沖突。它把清潔生產、資源綜合利用、生態設計和可持續消費等融為一體,運用生態學規律來指導人類社會的經濟活動,因此本質上是一種不同于傳統經濟的生態經濟,是一種新型的、先進的經濟形態,是集經濟、技術和社會于一體的系統工程。傳統經濟是由“資源━━產品━━污染排放”所構成的物質單向流動的(或物質單行道流動的,one way)線性經濟,其特征是高開采、低利用、高排放,對資源的利用常常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循環經濟是由“資源━━產品━━再生資源”所構成的、與環境相和諧的物質反復循環流動的經濟發展模式,其特征是低開采、高利用、低排放。它使物質和能量在整個經濟活動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最大限度地提高資源和環境的配置效率,實現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這種經濟模式正在成為新的世界潮流和趨勢,被稱為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橋梁。

  循環經濟下的工業體系在實踐上主要表現為三個層次:單個企業的清潔生產;企業間共生形成的生態工業園區(Eco-Industrial Parks, EIPs);由上述兩個層次,以及產品消費后的資源再生回收,而形成的“自然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整體社會循環。

  生態工業園區是依據循環經濟理念和工業生態學原理而設計建立的一種新型工業組織形態,是實現生態工業的重要途徑和基地。生態工業園區通過模擬自然生態系統建立工業系統“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的循環途徑和食物鏈網,采用廢物交換、清潔生產等手段使一個企業產生的副產品或廢物可以用作另一個工廠的投入或原材料,實現物質閉環循環和能量多級利用,從而形成一個相互依存、類似于自然生態系統食物鏈過程的工業生態系統,達到物質能量利用最大化和廢物排放量最小化。

  經濟發達國家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生態工業園區建設的探討和實踐,目前仍處于探索過程。生態園區的實踐主要來自企業界、產業界發展生態工業、生態農業和建設清潔工廠、科學園區的努力。在美國、加拿大等工業園區環境管理先進的國家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規劃建設生態工業示范園區。最典型的循環經濟實例是杜邦化學公司采用的3R制造法(即減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再循環Recycle)。通過這種方法,杜邦公司1994年生產形成的塑料廢物和排放的大氣污染物,比20世紀80年代末分別減少了25%和70%。丹麥卡倫堡生態工業園區是目前國際上比較成功的一個典型。加拿大的工業園區Burnside,已經建成一個頗有影響和成效的清潔生產中心。在泰國,已經專門設立工業園區管理局。

  根據發達工業國家的經驗,在取得循環經濟和生態工業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必須加快制定循環經濟法規,通過法規對循環經濟加以規范。為了保障循環經濟的發展,有些國家已經通過立法將其法定化。例如,德國于1991年頒布的《危險廢物處理法》和《循環經濟與廢物管理法》(1994年9月公布,1996年修訂),規定到1995年7月1日,玻璃、塑料等包裝材料的回收率應達到80%。1998年修訂的《循環經濟與廢物管理法》明確宣布:“本法的目的是促進循環經濟,保護自然資源,確保廢物按有利于環境的方式進行清除”;該法規定對廢物的優先順序是避免產生、循環利用和最終處置。該法提出將系統的資源閉路循環的循環經濟思想從包裝推廣到所有的生產部門,把廢物處理提高到發展循環經濟的思想高度并建立了系統配套的法律體系,這種法律開創了環保立法的新局面。歐盟其他國家也相繼制定了旨在鼓勵廢物回收利用和綠色包裝的法律,例如法國有關法律規定到2003年要有85%的包裝廢物得到循環使用。

  日本自1993年頒布新的《環境基本法》后,根據可持續發展和循環經濟的理念,制定了《容器包裝回收法》(1995年)、《日本環境影響評價法》(1997年)、《特定家電產品再商品化》(又稱《家電產品回收法》,1998年)、《地球溫暖化對策推進法》(1998年)、《推進形成循環型社會基本法》(2000年)、《促進資源有效利用法》(2000年)、《家用電器再利用法》(2001年)、《環保食品購買法》(又譯為《綠色購買法》,2000年)、《建筑廢物回收法》(2000年)、《容器再利用法》(2000年)、《食品循環資源再生利用促進法》(又稱《食品回收法》,2000年)、《汽車回收法》)(2000年)、《化學物質綜合管理法》(2000年)、《PCB處理對策推進法》(2000年)、《回收?破壞法》(2001年)等法律。其中《推進形成循環型社會基本法》、《促進資源有效利用法》、《家用電器再利用法》、《環保食品購買法》(又譯為《綠色購買法》)、《建筑廢物回收法》、《容器再利用法》、《食品循環資源再生利用促進法》(又稱《食品回收法》等7項法律于2001年4月起實施,這被認為將為日本發展“循環型經濟”奠定法律基礎,提供法律保障。目前日本已經把將廢物轉換成再生資源的企業形象地歸入“靜脈產業”,因為這些企業能使生活和工業垃圾變廢為寶、循環利用,如同將含有較多二氧化碳的血液送回心臟的靜脈。

  美國自1965年頒布《固體廢物處理法》后,先后在1968年、1970年、1973年、1976年、1980年、1984年多次修訂該法,目前稱為《資源保護和回收法》;該法有力地促進了美國廢物再循環和綜合利用工作。1990年,美國國會通過了《污染預防法》,宣布“對污染應該盡可能地實行預防或源削減(Source Reduction)是美國的國策”,規定了以“末端控制”為特征的源削減制度。美國俄勒岡、新澤西、羅德島等州從二十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先后制定了促進資源再生循環的法規。2000年12月20日,克林頓總統簽署了《有機農業法》,該法長達300多頁,規定在美國不允許用新鮮的人畜糞尿施肥,只能用堆肥;規定美國進口的農產品,其生產基地必須3年以上不施用化肥、農藥。該法的實施對美國生態農業的發展具有相當深遠的影響。

2.社會生態化與生態社區的法律保障

  目前國外所說的社會生態化包括生態社區、生態城市、循環型社會、生態社會、生態社會主義和可持續發展社會,其理論來源主要有馬克思主義關于人與自然關系的理論、生態社會主義理論、生態馬克思主義、生態學(特別是人類生態學)、環境學、系統論、未來學等理論。馬克思早在《資本論》中就已開宗明義地宣告了一個著名觀點,他說“我的觀點是:社會經濟形態的發展是一種自然歷史過程”,“撇開社會生產的不同發展程度不說,勞動生產率是同自然條件相聯系的。這些自然條件都可以歸結為人本身的自然(如人種等等)和人的周圍的自然。外界自然條件在經濟上可以分為兩大類:生活資料的自然富源,如土壤的肥力、魚產豐富的水等等;勞動資料的自然富源,如奔騰的瀑布、可以航行的河流、森林、金屬、煤炭等等。在文化初期,第一類自然富源具有決定性的意義;在較高的發展階段,第二類自然富源具有決定性的意義。”在馬克思主義創始人的經典著作中,社會經濟形態和社會形態是在同一意義上使用的。說社會經濟形態的發展是一種自然歷史過程,也就是說社會形態是一種自然歷史過程。肯定社會形態是一種自然歷史過程,也就是肯定自然的社會化和社會的自然化。

  20世紀70年代,隨著環境資源問題發展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西方生態運動(又稱綠色運動)蓬勃興起,到80年代成為西方“新社會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越來越多的人對解決環境問題乏力的資本主義社會不滿。人們在實踐中發現,當代資本主義國家沒有解決環境資源問題,占世界人口僅26%的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消耗著世界75%以上的能源和80%以上的資源,結果引發出日益嚴重的全球性資源危機和生態危機,加劇了人與自然的矛盾。一些西方馬克思主義者在對資本主義的批判中,提出了“生態社會模式”、“生態社會主義”思想和“生態馬克思主義”理論。可以認為,生態社區和生態社會主義是當代綠色運動的產物。同時人們發現,蘇聯東歐式的社會主義模式,不但沒有解決好人與自然的關系,反而出現了日益嚴重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問題。社會主義運動出現的前蘇聯東歐社會主義國家解體的新情況,推動了生態社會主義的深化。一些西方馬克思主義者根據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關于“社會是人與自然的完整統一體”、“這種共產主義,作為完成了的自然主義,等于人道主義,而作為完成了的人道主義,等于自然主義,它是人和自然之間、人和人之間的矛盾的真正解決,是存在和本質、對象化和自我確證、自由和必然、個體和類之間的斗爭的真正解決”等觀念,認為“自然主義”是遵循“人和自然的統一性”或“人與自然的和諧”的原則;“人道主義”是所有人享有公平的權利和義務的處理人與人之間關系的主要原則;共產主義是人類社會的高級形態,是自然主義與人道主義的統一。他們從對“人──社會──自然”系統的研究,重構人與自然的關系,建立了“生態社會模式”。生態社會主義認為,社會和自然不是對立的,社會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又是社會化(人化)的自然。在新的生態社會主義社會中,人與自然的關系將實現統一。綠色社會是社會主義的本質特征。生態社會主義主張建立一種新型的人與自然和諧的社會主義模式。

  在1980年,美國政府發表了《公元2000年的地球》的報告,支持《增長的極限》的觀點。同年3月5日,聯合國向全世界發出呼吁:“必須研究自然的、社會的、生態的、經濟的以及利用自然資源過程中的基本關系,確保全球持續發展。”1981年,美國學者萊斯特?R?布朗(Brown)的著作《建設一個可持續的社會》(Building a Sustainable Society)出版,明確提出了建設可持續發展社會的重大課題,提出了可持續發展和可持續社會的觀點。他認為只有保護好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基礎,處理好生態、經濟與人的需求之間的關系,才能實現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可持續發展的最權威且廣泛流傳的定義是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WCED)在其1987年的報告──《我們共同的未來》(Our Common Future)──中提出的,即:“可持續發展是既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對后代人滿足其需要的能力構成危害的發展。”1992年6月,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召開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會議即里約會議,有183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團和聯合國及其下屬機構等70個國際組織的代表出席了會議,有102位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親自與會,有500多個非政府組織的2萬名代表參加了同時舉行的非政府組織大會。這次會議通過、簽署了《里約環境與發展宣言》、《21世紀議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生物多樣性公約》和《關于森林問題的原則聲明》等5個體現可持續發展新思想、貫徹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文件。《里約環境與發展宣言》是會議發行最廣的出版物,它代表了178個國家對可持續發展原則的國家承諾;該宣言提出了27項原則,強調“各國應當合作加強本國能力的建設,以實現可持續發展”。《21世紀議程》提供了一個涉及與全球可持續發展有關的所有領域的行動計劃,是在全球、區域和各國范圍內實現可持續發展的行動綱領,它還要求各國制訂和組織實施相應的可持續發展戰略、計劃和政策。為這次會議做準備并在全球廣泛散發的《保護地球──持續生存戰略》,即經過修訂的《世界保護戰略(WCS)》(1991年出版),提出了可持續生存和發展的9項原則和旨在建立可持續發展社會而采取的132個具體行動,明確提出了“建立一個可持續社會”的任務。

  在20世紀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開始形成的生態自治主義(Ecocomunalism)、西方馬克思主義(Westerm Marxism)、新馬克思主義主義(Neo-Marxism)、生態社會主義(Ecosocialism)和生態馬克思主義(Eco-Marxism),從不同角度提出了建設生態社會的主張和途徑。生態自治主義者提出了走向綠色社會之路,這就是創建生態社區或綠色社區;綠色社會是一個合乎自然的、合作和諧的社會,是在生態學原則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一種生態社區,是一個在人與人的和人與自然的關系上都消滅了統治、征服與壓迫的綠色社會。1965年穆利?布肯(Murray Bookchin)發表了《生態學與革命思想》一書,認為,人類社會組織形式是整個生物社會的一部分和自然的擴展,是一個生物與人類結為一體、和睦相處的社會。為了走向綠色社會,在美國興起了所謂“第四世界運動”,意思是如同第三世界努力擺脫帝國主義和超級大國殖民統治一樣,他們要擺脫資本主義制度而創造資本主義沙漠中的綠洲。西方社會在建立生態社區的各種嘗試中,比較著名的還有:魯道夫?巴羅主張建立小規模的生態自由區,以解決環境污染和破壞問題;吉爾伯特?拉夫倫尼里(Gilbert LaFrenniere)把寺院生活范式看作是生態社區的典型,由此形成了著名的生態寺院主義(Ecomonasticism);皮特?伯格(Peter Berg)和雷蒙?達斯曼(Raymond Dasmann)在1978年圣?弗蘭西斯科地球圓桌會議上提出了生物區(bioregion)的概念,生物區是地球與文化心理的共同體,是人類社區與非人自然在特定生態系統的統一。若干個生物區構成生物區域,由此形成了生物區域主義(Bioregionalism)。科克帕特里克?塞爾(Kirkpatrick Sale)認為,生物區域是為了保證生態與社會的和諧,而由各個不同的人類社區建立的生物區之間的邦聯。在80年代末東歐社會主義制度劇變后,西方學者曾廣泛討論通過綠色市民社會(civil society)走向生態社會。生態社會主義者提出了自然革命的要求,認為社會主義的實現,不僅有賴于社會革命、自我革命,還有賴于自然革命,或者說自然的解放。生態社會主義的目的是要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一致,以獲得自然的解放,建立一個綠色的、公平的、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社會。生態社會主義者認為民主、法制等社會理性的進一步健全是實現社會主義生態現代化的基本條件,生態社會主義應該建立在嚴格的契約關系的基礎上,即不僅在經濟領域、政治領域建立嚴格的契約和制度,在人與自然關系方面也要以契約加以規范,在契約的約束下人類合理利用和開發自然。生態領域的契約不同于經濟、政治領域的契約,它不僅包括我們這一代人與自然的契約,還包括我們與下一代人的契約,這是一種潛在的契約,是一種超時空的契約,因為上一代破壞了生態環境,下一代將無法生存。

  由于資本主義社會的固有弊病,上述生態自治主義、生態馬克思主義和生態社會主義很難取得大范圍的成果和大區域的進展,因而往往被一些反對環保的企業家和經濟主義者譏笑為不能實現的人類20世紀末期的“生態理想國”和“綠色烏托邦”。但是,上述理論和實踐,對生態社會化(包括政府的綠化、政黨的綠化和政策與法律的綠化)的作用和影響是不容置疑的,特別是為創建各種形式的生態社區和生態城市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據考察,西方生態型城市的萌芽產生于19世紀英國社會學家霍華德提出的“田園城市”思想,1980年代前蘇聯科學家奧?延尼斯基第一次明確提出了生態城市的思想。當代生態型城市(簡稱生態市)是一個嶄新的概念。生態市是一個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社會──經濟──自然”復合生態系統;是一個生態良好、經濟發展、社會進步這三個方面保持高度和諧,人與自然、技術和自然達到充分融合,城鄉環境安全、清潔、優美、舒適,能最大限度地促進城市經濟、社會和環境建設的自然和人工環境復合系統。

  目前國外已有不少城市取得建設生態城市的豐富經驗和顯著效果,比較成功的有英國、德國、日本等國。英國倫敦非常重視城市生態化建設,大倫敦議會早在1984年就已通過決議,要求政府重視自然保護、城市生態建設特別是保護鳥類等城市野生動物。日本建設省從1992年開始組織專家研究生態型城市建設的基本概念及具體步驟,確定生態市的建設至少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節能、循環型城市系統;二是水環境與水循環;三是城市綠化。日本北九州市從1997年開始實施環境產業建設、環境新技術開發、減少垃圾、實現循環型社會為主要內容的生態市建設計劃,提出了“從某種產業產生的廢棄物為別的產業所利用,地區整體的廢棄物排放為零”的生態城市構想。日本制定的《推進形成循環型社會基本法》(2000年),從法律制度上明確了日本21世紀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方向,提出了建立循環型經濟社會的根本原則,即“促進物質的循環,減輕環境負荷,從而謀求實現經濟的健全發展,構筑可持續發展的社會”;從而為在日本建立“循環型社會”奠定了法律基礎,提供了法律保障。澳大利亞從1994年開始在阿德萊市實施生態城市計劃,該計劃提出了倡導生態文化和人文景觀、改善自然生態系統(包括大氣、水、土壤、能量、生物量、食物、生物多樣性、生態敏感地、廢水循環等)等12條要求。德國中部的海德堡市,經過生態市建設的多年努力,實現了經濟增長、社會進步、環境優美、生態健康、文化繁榮、旅游發達的良性循環,于1996年榮獲德國首屆環境友好城市獎,1997年獲歐洲可持續發展城市獎,成為德國乃至歐洲環境保護的一面旗幟、內卡河畔的一顆明珠,被海德堡人自豪地稱為德國環保之都。

  這些國家通過立法,已經為各種生態園區、社區和城市建立了一套綠色(或生態)法律保障體系,即:綠色秩序制度,包括自然資源產權制度、綠色市場制度、綠色產業制度、綠色技術制度等;綠色產銷制度,包括綠色生產制度、綠色消費制度、綠色貿易制度、綠色包裝制度、廢物回收利用制度等;生態激勵制度,包括綠色財政制度、綠色金融制度、綠色投資制度、綠色稅收制度、綠色統計制度、綠色審計制度、綠色會計制度等;綠色社會制度,包括綠色教育制度、綠色信息(宣傳)制度、綠色行政制度、綠色采購制度、公眾參與制度等。

  根據德國海德堡市、圖賓根市和日本、新加坡等國的城市建設生態城市的實踐,國外建設生態城市、生態社區的主要作法和經驗是:第一,生態城市和生態社區的建設一定要有理論高度和戰略高度,要站得高看得遠,否則將產生消極反應。第二,把環境保護、生態建設和城市建設一體化,所謂一體化就是對城市建設統籌安排、科學規劃,將小區建設、工業、交通、能源等統統“涂上綠色”,使經濟建設、城市建設和環境建設協調發展。第三,加強對城市社區的建設,將一個個社區建設成最適合人類居住的生態小區。第四,強調增強城市的生態功能,增強人類同自然環境的密切聯系,達到人與自然的真正的和諧共處。第五,生態建設要著力發展循環經濟(又稱綠色經濟、生態經濟)。循環經濟是生態城市的支撐和標志,沒有循環經濟作保證,生態城市的建設將是一紙空文。循環經濟的重點在工業發達國家是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和資源再生產業體系。發展循環經濟也不是一句空話,而要建立生態預算、生態指標、綠色會計、環境審計、環境標志、生態標準、生態產業、綠色產品、清潔工廠等體系。第六,重視環境道德、生態文化、生態文明的建設。生態城市、生態社區的建設由物質建設和精神建設兩個方面組成,離不開環境道德、生態文化、生態文明的建設。應該始終將生態道德放在突出的地位,加強環境宣傳教育,用各種方式引導人們尊重生命、熱愛自然、親近大地、保護環境,自覺地將自己的行動溶入到生態城市的建設。

  二、加強生態法制建設,是我國建設生態區的基本作法

  我國在環境保護和社會生態化方面曾走過一段彎路。1958年的大躍進運動及其以后所實施的“左”的政策,使全國的土地、森林、草原、江河湖海和野生動植物造成了嚴重的破壞,所帶來的后果不是社會的綠化,而是環境惡化、資源退化、山嶺光禿化、土地沙漠化。事實說明,僵化的社會主義模式并不能使我國自動地處理好人與自的關系。

1.建設生態區是建設可持續發展社會的具體化

  在我國,包括生態省、生態市、生態縣、生態示范區、生態功能區、生態工業園區在內的各種生態區試點和建設,與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具有十分密切的聯系。從某種意義上講,建設各種生態區特別是生態省,則是建設可持續發展社會的具體化。

  從中共十三屆全會之后,我國開始加強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1992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會議召開之后不久,黨中央和國務院批準了外交部和國家環境保護局關于出席聯合國環境與發展會議的報告,提出了“實行持續發展戰略”的十大對策。1994年3月,國務院第16次常務會議討論通過了《中國21世紀議程》,該議程有120多萬字,集中了政府各部門正在進行和將要組織實施的各類計劃,包括184個方案領域,內容涵蓋了中國人口、經濟、社會、資源、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戰略、政策和行動框架,具有綜合性、指導性和可操作性,是中國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長期計劃的一個指導性文件。該議程強調:“逐步建立國家可持續發展的政策體系、法律體系”,“建立可持續發展法律體系,并注意與國際法的銜接”。該議程的第3章比較詳細地規定了“與可持續發展有關的立法”,并特別指出“與可持續發展有關的立法是可持續發展戰略和政策定型化、法制化的途徑”。1996年3月17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批準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了“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推進社會事業全面發展”的目標、政策和措施。江澤民主席在1996年7月召開第四次全國環境保護會議上的講話指出:“可持續發展的思想最早源于環境保護,現在已成為世界許多國家指導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戰略”;“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必須把貫徹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作為一件大事來抓。”1998年8月修訂的《土地管理法》、1999年12月修改《海洋環境保護法》和2000年4月修改的《大氣污染防治法》等法律已經將“促進社會經濟(或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作為立法目的。

  我國學者于90年代初開始討論可持續發展社會、生態社會及其法制保障的理論,例如,1992年11月,即聯合國環境和發展會議召開后不久,在武漢大學召開的環境法國際學術討論會議上,筆者發表了“論環境法與可持續發展原則的關系”的論文,明確提出應“努力研究和促進可持續社會的環境法”,認為可持續社會的環境法“是指適合于、服務于可持續社會的環境法,它既體現了當代環境法的基本特征和作用,又指出了環境法的發展趨勢和目標,也是當代環境法的理想框架與模式”。中國人民大學哲學博士歐陽志遠在其1994年出版的《生態化──第三次產業革命的實質與方向》一書中認為:生態化是第三次產業革命的實質與方向,第三次產業革命所造就的技術社會形態是生態化的生物產業社會。

  從總體上講,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將逐步促使建設一個經濟、政治、文化和環境可持續協調發展的嶄新社會,包括促進建立一個以環境正義或環境公平為旗幟的民主的政治制度,一個以環境資源權利體系為基礎的良性循環的環境資源市場,一個以環境道德為基礎的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人環關系(即人與自然環境的關系)。我國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標志著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在以前,我國進行的是以階級斗爭、所有制關系變革和粗放式經營為主要特征和內容的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對傳統的生產方式并沒有進行重大的、實質性的變革。而從傳統的不可持續發展模式轉變到新的可持續發展模式,是繼政治上建立社會主義國家機器和制度后一場深刻的經濟、社會和科學技術變革,是轉變生產、生活、消費方式和觀念的革命。這場變革的形式、深度和廣度是前所未有的,它不僅對整個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具有重大影響,而且影響到社會文化、思想、道德、習慣、法制等各個方面,影響到每個人的利益及子孫后代的利益。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主任、聯合國可持續發展高級咨詢委員會委員曲格平在談到可持續發展所引發的社會變革時指出:“這是一場綠色變革。這場變革雖然沒有旌旗獵獵的場面和嘹亮的軍號聲,但是,它勢不可擋,必將沖破一切陳舊觀念,建立新的秩序,重塑我們的生活,從根本上改變我們的世界。”

2.加強環境資源法制建設是建設生態區的根本保障

  我國于20世紀90年代初啟動生態示范區建設工作,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將生態省、生態市、生態縣、生態示范區、生態功能區、生態工業園區等的建設統統納入生態示范區建設的范疇。在建設生態園區、社區方面的主要經驗是:堅持從實際出發是根本,領導重視是關鍵,正確政策是靈魂,法制建設是保障。這里的法制建設包括制定政策、法律和其他規范性法律文件,加強政策和法律的宣傳教育、實施和監督。

  為了推進循環經濟,進行生態省、生態市、模范城市、生態縣、生態示范區、生態功能區、生態工業園區的建設,1994年國家環境保護局組織制定了《全國生態示范區建設規劃》。1995年3月發布了《全國生態示范區建設規劃綱要》,明確了目標和任務。從1996年至1999年,全國先后分4批開展了154個國家級生態示范區建設試點,其中生態省2個(海南省、吉林省),生態地、市(盟、州)16個,生態縣(市)129個,其他7個。1999年完成第一批33個生態示范區試點單位的考核驗收,2000年3月由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命名第一批17個生態示范區。2001年新增13個國家級生態功能保護區建設試點,85個國家生態示范區建設試點,到2002年國家生態示范區和生態功能保護區試點地區已經達到297個。“十五”期間,國家計劃新建120個國家級生態示范區,100個生態農業示范縣,積極推進海南省、吉林省、黑龍江省、陜西省、福建省等生態省建設;建立江河源頭區、重要水源調蓄區和防風固沙區等15個國家級生態功能保護區、40個省級生態功能保護區。到2005年,使全國6%的縣(市 、區)成為社會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生態良性循環的良好地區。

  目前我國已經制定一批保障生態園區、社區建設的法律法規。到2001年底為此,我國已經制定有關防治環境污染的法律6部,即《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以后略去“中華人民共和國”7個 字)、《海洋環境保護法》、《大氣污染防治法》、《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自然資源法律13部,即《森林法》、《草原法》、《種子法》、《漁業法》、《礦產資源法》、《土地管理法》、《水法》、《野生動物保護法》、《煤炭法》、《節約能源法》、《城市房地產管理法》、《文物保護法》、《海域使用管理法》;防治生態破壞和自然災害的法律5部,即《水土保持法》、《防沙治沙法》、《防洪法》、《防震減災法》、《氣象法》;城鄉建設和區域開發整治法律1部,即《城市規劃法》。還有17部與環境資源保護有關的其他法律,即《食品衛生法》、《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法》、《礦山安全法》、《動物防疫法》、《農業法》、《鄉鎮企業法》、《建筑法》、《海商法》、《對外貿易法》、《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外資企業法》、《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法》、《標準化法》、《商標法》、《科技進步法》;、農業技術推廣法》。在其他法律部門中也有許多與環境資源保護、生態區法制建設有關的規定和內容,重要的法律有12部,即《立法法》、《民族區域自治法》、《刑法》、《刑事訴訟法》、《民法通則》、《民事訴訟法》、《治安管理處罰條例》、《行政訴訟法》、《行政處罰法》、《行政復議法》、《賠償法》、《行政監察法》。國務院已制定30多件環保行政法規,如《自然保護區條例》(1994年)、《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暫行條例》(1995年)、《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1998年)、《森林法實施細則》(2000年)、《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2001年)、《對外合作開采陸上石油資源條例》(2001年)、《煤礦安全監察條例》(2001年)、《對外合作開采海洋石油資源條例》(2001年)等。國家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已經制定90余項環保行政規章,如《排放污染物申報登記管理規定》(1992年8月國家環保局發布)、《防治尾礦污染環境管理規定》(1992年8月國家環境保護局發布)等。國家環境保護局已頒布427項各類國家環境標準,初步形成了我國的環境保護(主要是污染防治)標準體系,如《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1996)等環境質量標準,《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等污染物排放標準,《環境空氣質量功能區劃分原則與技術方法》(HJ14-1996)等基礎標準、方法標準。我國已制定一系列與生態園區、生態社區建設有關的規劃、計劃。如《全國造林綠化規劃綱要》、《全國水土保持規劃綱要》、《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計劃》、《全國自然保護區發展規劃綱要》、《國家環境保護“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九五”期間全國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計劃》、《中國跨世紀綠色工程規劃》、《能源節約與資源綜合利用“十五”規劃》、《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十五”規劃》、《工業節水“十五”規劃》、《環保產業發展“十五”規劃》、《國家環境保護“十五”計劃》,等等。我國已經簽訂、參加30多項與環境保護有關的國際條約,已先后與美國、朝鮮、加拿大、印度、韓國、日本、蒙古、俄羅斯、德國、澳大利亞、烏克蘭、芬蘭、挪威、丹麥、荷蘭、巴基斯坦、波蘭、塔吉克斯坦等國家簽訂30多個雙邊環境協定或諒解備忘錄。例如:《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CBD),《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FCCC)》,《關于特別是作為水禽棲息地的國際重要濕地公約的議定書》,《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國際貿易公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保護臭氧層維也納公約》,《控制危險廢物越境轉移及其處置巴塞爾公約》,《防治荒漠化公約(CCD)》,《關于在國際貿易中某些危險化學品和農藥采用事先知情同意程序的鹿特丹公約(PIC公約)》,《關于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斯德哥爾摩公約(POPs公約)》等。上述法律法規建立了一系列環境保護法律制度,包括“老三項制度”(即環境影響評價、“三同時”和排污收費制度)、“新五項制度”(即環境保護目標責任、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定量考核、排污許可、污染集中控制和污染限期治理制度),以及綜合決策制度、排污申報登記制度、現場檢查制度、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制度、強制淘汰制度和污染事故報告處理制度等制度。

  由于建設生態園區、社區的工作是一項新的工作領域,大都處于試點階段,因而在條件不夠成熟時很難制定專門的法律法規。為了加強對各種生態園區、生態社區建設的指導,各種規劃起到了特別具有特別重要的規范作用。例如,自1998年11月國務院發布《全國生態環境建設規劃》后,接著有關部門相繼制定了《全國草地生態環境建設規劃》(2000年農業部制定)、《全國已墾草原退耕還草規劃》(2000年農業部制定)等規劃。2000年12月,國務院印發了《全國生態環境保護綱要》。該綱要提出:到2030年,全國50%的縣(市、區)實現秀美山川、自然生態系統良性循環,30%以上的城市達到生態城市和園林城市標準。到2050年,力爭全國生態、環境得到全面改善,實現城鄉環境清潔和自然生態系統良性循環,全國大部分地區實現秀美山川的宏偉目標。該綱要提出了生態功能區、資源開發區和生態良好區保護的“三區”保護戰略,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在貫徹該綱要的通知中明確提出:“各地要結合當地實際,積極開展生態省、生態市、生態縣的建設和環境優美小城鎮的創建工作”。同年,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了《關于促進小城鎮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決定在全國開發創建文明小城鎮的活動。中央文明委發出了《關于在城市深入開展創建文明社區的若干意見》,國家環保總局要求各地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結合貫徹該《若干意見》,開展創建綠色社區活動,啟動爭創“環境執法全國100佳活動”。2001年9月20日,中共中央印發《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提出“要大力倡導以……愛護公物、保護環境……為主要內容的社會公德”。2001年12月26日,國務院批準了《國家環境保護“十五”計劃》,該計劃明確提出: “建立江河源頭區、重要水源調蓄區和防風固沙區等15個國家級生態功能保護區、40個省級生態功能保護區”;“新建120個國家級生態示范區,100個生態農業示范縣,積極推進海南省、吉林省、黑龍江省、陜西省等生態省建設”;“建成一批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創建一批環境優美小城鎮”;“建成20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示范樣板”;“創建15個ISO14000風景名勝示范區”。

  重視和加強生態園區、生態社區的法制建設,也是各省、自治區和直轄市在建設生態省過程中的基本經驗。例如,吉林省在全面推進生態省建設的同時,充分發揮資源優勢,把綠色食品生產作為拉動農業結構調整的突破口,加速構建綠色食品大產業,取得了較好的效果。近年來,該省綠色食品以平均每年30%的速度大幅度增長,到2001年全省綠色食品總量達到65萬噸,實現年產值19.5億元,企業利稅3億元,農民從綠色儀器生產中增收4.6億元。全省有效使用綠色食品標識產品150個,有64種綠色食品打入北京各大超市,不少產品銷往歐美等30多個國家。該省在生態省建設中發展綠色食品的主要措施如下:一是做大做強綠色食品龍頭企業,計劃在“十五”期間建造50全大規模、高水平、牽動強的綠色食品龍頭企業;二是抓好重點基地建設,計劃建設58個高標準原料基地,把綠色食品基地優質品種率提升到100%;三是建立、完善綠色食品市場體系,促進綠色食品生產經營向現代化、信息化方向發展;四是強化產品質量監督,按照國家規定的綠色食品產品標準,嚴格檢測,定期發布檢測公告,提高綠色食品市場信譽;五是對生產經營假冒偽劣綠色食品的責任者依法懲處,對不符合標準的一律取消綠色儀器標志使用資格,切實保護綠色食品生產企業和消費者的利益。為了全面完成“生態省建設的各項宏偉目標,進一步落實環境保護基本國策,促進全省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協調發展”,吉林省人民政府于2001年9月25日頒布了《吉林省人民政府關于實行環境與發展綜合決策的通知》。2001年12月1日,吉林省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七次會議通過了《吉林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進行生態省建設的決定》、《吉林省生態省建設總體規劃綱要》,決定從2001~2030年,利用30年時間進行生態省建設。另外,吉林省還制定了《吉林省農業資源綜合管理條例》(1997年12月)、《吉林省農業綜合開發條例》(2001年5月)、《關于退耕還林還草工作中違紀行為黨紀政紀處分的規定》(2002年4月)等地方法規和規范性文件。

  2000年11月23日,黑龍江省由國家環保總局批準為全國生態省試點。黑龍江省建設生態省的一個重要經驗就是,省委、省人大和省政府對生態省建設高度重視,制定和頒布了一系列法規、法律規范性文件和政策文件,為生態省建設提供了政策保證和法制保障。例如,黑龍江省自第八次黨代會確定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以來,先后出臺了《省委、省政府關于加強環境保護的決定》、《省委、省政府關于加強濕地保護的決定》、《省委、省政府關于積極培育、嚴格保護和合理利用森林資源,大力發展林業若干問題的決定》等政策文件;先后頒布了《黑龍江省環境保護條例》(1994年)、《黑龍江省居民居住環境保護辦法》(1999)、《黑龍江省學校環境保護條例》(1999)、《黑龍江省風景名勝區管理條例》(2000年)、《黑龍江省綠色食品管理條例》(2001年)等地方法規或地方規章,編制了《全省生態環境建設規劃》、《全省林業生態工程規劃》、《全省生態農業建設規劃綱要》、《全省水土保持生態環境建設規劃綱要》、《黑龍江省2000~2010年綠色食品發展規劃》等規劃。所有這些,都為建設生態省提供了良好的政策保證和法制保障,將保障生態省建設沿著法制的軌道運行。根據上述規劃,黑龍江生態省建設的目標是用20年時間把黑龍江省建設成為生態省,具體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全面起步階(2001~2005年),目標是加強生態文化的宣傳教育,逐步解決突出的環境問題,基本遏制生態破壞的趨勢,優先啟動一批重點生態工程和環境工程,積極發展生態農業,大力開發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初步形成綠色經濟主體框架,為生態省建設打下較好的基礎;第二階段為重點建設階段(2006~2015年),目標是建設一批生態工程,生態環境得到有效保護和改善,自然資源做到合理開發利用,以拓展綠色產業為重點,實現環境與經濟“雙贏”的綠色經濟目標,初步形成優質資源、良好環境和產業技術創新體系,經濟、社會與生態環境基本步入協調發展的軌道;第三階段為發展完善階段(2016~2020年),全面完成生態省建設的各項任務目標,形成以高新技術為支撐,以綠色經濟為主體的高效的生態經濟體系,基本實現人口、資源、環境與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環境優良、經濟繁榮、社會文明的生態經濟強省。在近幾年,該省全面推進生態省建設的重大舉措是實施“1231”工程,即將一江(松花江)、二湖(興凱湖和鏡泊湖)、三區(大小興安嶺、松嫩平原、三江平原濕地生態保護與恢復區域)、一市(哈爾濱市)作為保護和建設的重點。黑龍江省建設生態省戰略的實質是,以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和“搞好二次創業,實現富民強省”發展戰略為指導,以生態學、生態經濟學和系統工程學原理為基礎,依據黑龍江省獨特的生態環境優勢和資源優勢發展綠色經濟,以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實現資源的合理開發和永續利用為重點,全面實施全國生態環境保護綱要和生態環境建設規劃,統籌考慮人口、資源、環境與經濟社會發展,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結構的戰略升級,促進全省生態環境的改善,實現生態、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

  2002年初,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和遼寧省人民政府共同推出了一項新舉措,即結合遼寧省的經濟結構調整開展循環經濟試點,在結構調整中注入循環經濟發展理念,構建遼寧省新型的經濟發展模式。2002年3月31日,遼寧省論證完成了《遼寧省發展循環經濟試點方案》。從此以后,遼寧省成為我國第一個探索發展循環經濟的省份。根據《遼寧省發展循環經濟試點方案》,通過5年左右的時間建成一批循環經濟型企業,使全省600家重點污染企業實現清潔生產,建成一批生態工業園區并創建10個國家級清潔生產示范企業,到2005年基本建成發展循環型經濟的機制和框架(主要目標指標有:全省萬元工業增加值取水量低于230萬立方米,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達到85%,全省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60%,工業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降低15%,14個城市的空氣質量基本達到二級標準等)。遼寧省還制定了《遼寧省環境保護條例》(1993年)、《遼寧省農業環境保護條例》(1996年)、《遼寧省鄉鎮企業環境保護條例》(1996年)、《遼寧省農業資源綜合管理與保護條例》(1997年)、《遼寧省遼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條例》(1997年)、《遼寧省古生物化石資源保護條例》(2001年)等地方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的地方法規。

  1998年,海南省委、省政府做出了建設生態省的決定。1999年,省人大頒布了《關于建設生態省的決定》,通過了《海南省生態省建設規劃綱要》。同年,國家環境保護總局批準海南省為全國生態省建設試點。為了為生態省建設提供理論、輿論支持,傳播生態文化,成立了“海南省生態環境教育中心”和“海南省生態文化研究會”,組織召開了各種形式的生態省建設研討會。為了搞好建設生態省的試點工作,海南省省委、省政府發布了《海南省2000年生態工作意見》,將77項任務落實到基層。近年來,海南省把全面實施環境資源法律作為建設生態省的基本任務,并在城鎮污水、垃圾處理和生態產業等方面大膽引入市場機制,體現了多元化、市場化、資源化、產業化的特色,開創出一積極可持續發展的樣板新路。

  江蘇、陜西省已經編制生態省建設規劃。江蘇省委、省政府做出了《關于切實加強環境與發展綜合決策的通知》(1999年)、《關于加強環境保護工作領導的意見》,省人大常委會做出了《關于加強環境綜合整治,推進生態省建設的決定》,江蘇省環委會制定了《關于積極為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做好服務工作的若干意見》(1999年),江蘇省經貿委制定了《江蘇省環保產業“十五”發展規劃》。據統計資料,在2000年,江蘇省已有1711家企業事業單位專營或兼營環保產業,從業人員16.4萬人,年產值249.36億元,占全國環保產業總產值的近四分之一。在實施生態省建設戰略時,該省通過《江蘇省環保產業“十五”發展規劃》,決心把環保產業作為全省新的經濟增長點,以提高整體競爭能力為核心,以技術進步為動力,以結構調整為主線,加快培育一批在國內外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大企業,加快發展一批市場急需、特色明顯、優勢突出的重點產品,加強政策引導和監督管理,培育和規范環保產業市場,使江蘇省成為雄居全國“龍頭老大”的環保產業強省。

  山東省在生態園區、社區建設中非常重視法制建設,加大執法力度,先后出臺了《山東省水污染防治條例》(2000年)等6件地方法規,《山東省沂沐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辦法》等13件政府規章,制定了《山東省黨政領導干部環保工作實績考核辦法》、《山東省環境污染行政責任追究辦法》等政策文件,并根據生態建設的需要修改了《山東省環境保護條例》(1996年12月14日山東省第八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五次會議通過,2001年12月17日修改)。

  生態型城市思想的萌芽最早產生于中國。中國古老的風水理論與實踐,蘊藏著豐富的生態氛圍,是古代人們追求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實現天地人一體,探求安居樂業的理想住區和城市模式的重要方式。我國于1990年代開始建設生態城市的探索。1995年以來,在生態市、生態縣、生態村、生態住宅、生態農場、生態小區、生態工業園區等不同層次建立了一批很有推廣價值的示范點。生態市的核心就是實現良性循環,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

  在生態市、縣、鎮、社區建設方面,包括環保模范城市、環保模范城區、生態城市、山水園林城市、模范衛生城市、環保產業化示范的試點城市和生態社區,各地人民政府同樣非常重視法制建設。我國自1996年起在全國開展創建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工作以來,經過各城市的努力和國家的嚴格考核,到2001年全國已經先后命名了張家港(1996年授予)、深圳、大連、珠海、威海、廈門(以上是1997年授予)、中山、昆山、煙臺、榮成、萊州(以上是1998年授予)、海口、汕頭、蘇州(以上是1999年授予)、青島、文登(以上是2000年授予)、杭州、寧波(以上是2001年授予)等18個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1999年,考核命名了上海市閔行區和天津市大港區為國家環保模范城區。國家環境保護總局計劃到2005年建設50個環保模范城市和200個環境優美城鎮。2002年初,成都、沈陽、西安、合肥等一大批城市已明確提出“創辦環境保護模范城市”。天津市于2002年4月初召開創建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動員大會,要求全市人民團結一致努力奮斗,用3年時間創建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天津市“3年創模”的總要求是: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全面推進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六大工程,力爭通過努力,全市所有工業污染源保持穩定達標排放,城市大氣、水環境質量基本符合國家標準,實現經濟快速發展,資源合理利用、環境質量良好和城市優美潔凈的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折各項目標要求。六大工程是:一是加快實施“藍天工程”;二是深入推進“碧水工程”;三是組織實施“安靜工程”;四是全面啟動“生態工程”;五是深化完善“工業污染防治工程”;六是整體推動“創模細胞工程”。一批經濟、社會和環保協調發展的城市典范的實踐證明,建設可持續發展和環境保護的模范城市,對于改善城市環境質量,促進城市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優化城市功能布局,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擴大對外開發,提高人民的生活質量等方面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是我國城市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和環境保護基本國策的重要措施。

  據報道,正在創建生態市的有江蘇省的揚州市、張家港市等城市。重慶、大連市(在2002年)已成為國家環保產業發展基地和環保產業化示范的試點城市。深圳在2000年已經被評為國際花園城市。2000年9月,揚州市被中德兩國政府共同列為生態市建設試點單位,編制了《揚州生態市建設規劃》,從生態社會、生態經濟、生態環境等3個方面提出了創建生態市的目標和措施。近年來,全市相繼投入20多億元,加快城市生態的環境建設。2001年12月3日,廣州市被國際公園與康樂設施管理協會授予“國際花園城市”稱號。張家港是全國第一個環境保護模范城市,計劃用5年時間建立起循環型經濟和循環型社會的機制。在生態縣、鎮和社區建設方面,2001年10月26日,中宣部、中央文明辦、建設部、農業部、國家環保總局聯合發出了《關于確定全國創建文明小城鎮示范點的通知》,確定了115個鎮(縣城)作為創建文明小城鎮示范點。江蘇省于1992年開始進行100個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1995年開始實施環境保護“六個一工程”,建設100個生態村、鎮,制定了包括環境質量在內的6個方面指標,按年度計劃落實到市(地)縣,到1999年底,已有112個村鎮通過省驗收。江蘇省豐縣(漢高祖劉邦故里),圍繞“生態富民強縣”的目標,近年來把發展生態農業、培植旅游產業、建設生態縣作為生態建設的重點,大搞環境綜合整治和實施重點生態工程,已經使全縣大氣、水體、土壤各項指標均符合綠色食品產地的環境質量標準,生態農業的貢獻率已成為經濟發展的“龍頭老大”,全縣農民人均收入達3030元,實現城鎮達小康,2000年10月通過省級生態示范區的驗收,2001年被聯合國工發組織確認為綠色產業示范區。山東省濟南市市中心區環保局等8家單位聯合開展“創建綠色社區”活動已經取得初步成效。2002年,解放軍召開全軍環保和綠化委員會全體會議,部署了創建“綠色營區”等工作。

  在生態園區建設方面,包括生態工業園區、清潔生產工業園區、生態農業區、ISO14000國家示范區,各級人民政府也非常重視法制建設。目前國內外正在建設或試驗的生態工業園區,是依據循環經濟理念和工業生態學原理而設計建設的一種新型工業組織形態;即以生態工業和循環經濟為指導,將傳統的工業園區,如第一代的經濟技術開發區和第二代的高新技術開發區改造提升為第三代園區,統稱為生態工業園區。生態工業園區是通過模擬自然生態系統而建立的工業系統“食物鏈網”,即工業鏈網。在工業園區內,通過采用廢物交換、清潔生產等手段將一個企業產生的副產品或廢物作為另一個企業的投入或原材料,實現物質閉路循環和能量充分利用,形成相互依存、類似自然生態系統食物鏈的工業生態系統,達到物質能量利用最大化和廢物排放最小化的目的,進而形成產業間的橫向耦合、縱向閉合的共生系統。通過工業園區,可以加速工業體系的生態化進程,做到產品無害化、生產過程清潔化、工業經濟生態化的有機統一,從原料、產品、企業、區域等方面實現生態化。因此,生態工業園區是最具有環保意義和生態綠色概念的工業園區,它為傳統產業轉為循環經濟提供范例,是可持續發展概念的一個可操作的內涵。我國比較成功的生態工業園區有廣西貴港國家生態工業(制糖)示范區、廣東南海國家生態工業示范區。到2001年,中國國家清潔生產中心已經編制廣西貴港國家生態工業(制糖)示范區建設的規劃、新疆石河子國家生態工業(造紙)示范區;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已經編制廣東南海環保產業生態園區的規劃。中國廣東省在珠江三角洲按照生態工業理念進行生態工業園區建設,將環保產業園區建設與生態工業園區建設有機地結合起來,是一個經濟與環境“雙贏”的創舉。國家環保總局已主持論證兩個生態工業園區建設規劃,即廣西貴港生態工業示范區(制糖)、廣東南海生態工業示范區(以華南環保科技產業園為核心);已經命名一批國家級生態示范區。

  國家經貿委決定在“十五”期間推進北京、上海等10個城市和化工、冶金等5個行業的清潔生產示范試點工作,推進清潔生產工業園區示范試點工作。國家環保總局計劃在“十五”期間創建15個ISO14000風景名勝示范區、新建50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建成20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示范樣板。到2000年底,蘇州工業園區等已經成為ISO14000國家示范區,已經有4個ISO14000示范區建設通過驗收,已有49空企業的224種產品獲得環境標志。紹興縣是國家環保總局于2000年3月任命的第一批國家級生態示范區之一。目前貫徹實施ISO14000系列標準認證工作,已經成為紹興縣的一個亮點。紹興縣政府已經把該工作納入各鎮、街道的崗位責任制考核內容。他們認為,促進本縣開放型經濟發展需要綠色輔佐,而實施ISO14000系列標準認證,為消除綠色壁壘提供了一條新途徑;提高企業環境管理水平需要綠色音符,而實施ISO14000系列標準認證就要求企業加強對環境污染的控制,承諾實施環境法規標準;增強全民族的環保意識需要綠色思想,而實施ISO14000系列標準認證要求對全體員工進行環境培訓,在觀念、行為方式以及思維過程等方面解決無序的環境行為。

三、關于建設生態省的對策建議

  國外較為流行的是生態市和生態工業園區的概念,建設生態省的實踐不多;從某種意義上講,建設生態省基本上是我國的一個創造。根據海南省、吉林省、黑龍江省、江蘇省、福建省等省建設生態省的實踐,建設生態省的基本作法如下:將生態省建設與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科教興省戰略、調整經濟結構、推進城市化、信息化等工作結合起來,將人口、資源和環境工作結合起來,堅持把生態環境建設指標納入各級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計劃之中,堅持經濟建設、堅持經濟建設、城鄉建設和生態建設同步規劃、同步實施、同步發展;以生態工業和循環經濟為指導建設生態工業園區,通過工業園區,可以加速工業體系的生態化進程,做到產品無害化、生產過程清潔化、工業經濟生態化的有機統一,從原料、產品、企業、區域等方面實現生態化;結合農業結構調整“打綠色牌,走特色路”,發展生態農業、有機農業、綠色食品和無公害農業園地、基地;結合工業結構調整,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淘汰或關停高消耗、高污染的企業,推行清潔生產,發展環保產業,發展生態產業和綠色產品;結合城市化、小城鎮建設,把生態省建設作為城市建設的重要內容;組織完成生態省建設的地、市 縣和部門規劃,確定生態省建設的目標、任務、期限、實施步驟和政策措施,將規劃目標分解為具體的任務、目標、指標和項目,確定試點、重點建設項目和重點建設區,要求有關地區和部門在規定時期內完成;以保護和建設一批生態功能區、生態示范區、生態工業園區、生態社區和自然保護區為基礎,在抓好試點和樣榜的基礎上,由點到面、有計劃有步驟地全面推進生態省建設;在生態省建設中推行綜合管理,實現從單一的建設項目環保審批向環境與發展綜合決策轉變,從單純的污染防治向污染防治與生態保護和建設并重轉變,從末端治理向源頭防治、污染全過程控制、清潔生產轉變,從點源治理向區域性、流域性綜合治理轉變,從環境行政管理向全面運用行政、污染、經濟、科技等手段的綜合環境管理轉變;抓好重點流域、區域、城市、企業的污染防治工作,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控制污染物排放總量;加強領導,加強各部門的協作,建立健全督辦和責任追究制度,齊抓共管,形成合力,切實解決生態省建設的資金投入問題,確保生態省建設目標如期實現;堅持公眾參與原則,發動和依靠公眾參與生態省、生態市、生態縣、生態村鎮和生態社會建設,特別是要依靠公眾進行生態社區建設;將生態文化建設作為生態省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抓緊生態文化和環境道德的宣傳教育、普及工作通過生態文化的長期滲透,促使各級領導和公眾逐步樹立明確的生態價值觀、綠色消費觀、,以及主動參與生態省建設的責任意識,從而為這項工作打下廣泛、堅實的社會基礎;制定有關生態省建設的地方性法規,加強對生態省建設的監督管理,加強對建設生態省活動的執法和司法,把生態省建設納入法制化的軌道。

  筆者認為,為了迎接經濟全球化、社會生態化和貿易國際化的挑戰,確保建設生態省工作的順利進行,有關省委、省人大和省人民政府應該在總結前階段生態省建設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采取切實有效的生態省建設政策和措施。

1.綜合考慮、全面部署生態省建設工作

  第一是加強領導,建立機構。建設生態省的工作涉及全省各個方面,必須加強領導,統一指揮、組織、協調。應該成立“建設生態省委員會或領導小組”,由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兼任主任,省有關部門領導參加。委員會下設辦公室、規劃組、生態園區組、生態社區組、重點工程組、信息組。辦公室可設在省政府辦公廳內或省環保局。

  第二是科學規劃,分步實施。規劃是龍頭,科學規劃是建設生態省的重要保證。省政府應該制定生態省建設規劃和行動綱領,分析論證生態省建設的基礎與條件,明確生態省建設的指導思想、原則、目標、指標、任務、重點領域、領導體制、政策措施和法律保障機制。建設生態省工作要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應在明確總任務的基礎上明確各個發展階段的目標:第一階段是全面起步、啟動階段,應該“開好局,起好步,打好基礎”,形成建設生態省的氛圍和基本框架;第二階段是重點建設階段,應該是建設驗收一批重點生態園區、生態社區,使生態省建設初見成效;第三階段是發展完善階段,全面完成生態省建設的各項指標,形成可循環經濟、綠色產業、生態園區、生態社區的體系,基本實現人口、資源、環境與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基本建成環境優良、經濟繁榮、社會文明的生態省。通過實施生態省建設戰略,形成富于生態親和力和綠色吸引力的生態產業基地、具有生態競爭力和綠色通行證的拳頭產品,最終形成人民安居樂業的生態化社會、長治久安的可持續發展社會。在分階段實施生態省建設時,應該突出重點,抓住主要矛盾和主要環節。在生態示范區的具體組織形式中,省政府應該重點抓生態省、生態市、生態縣、生態社區、生態鄉鎮村的建設,基礎應在社區和鄉鎮村。從2002年開始,國家環保總局結合生態省、生態市、生態縣的建設,提出要抓一批生態鎮、生態鄉的建設,叫“環境優美鄉鎮”,要求每個省確定2~3個環境優美小城鎮創建的試點單位。這是因為,政府應該主要抓政府組織和鄉鎮村等社區,生態省建設應該落實到基層組織。

  第三是明確責任,實行目標責任制。建設生態省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全省各級各部門密切配合、通力協作。各級領導應該把創建生態省的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切實加強領導,建立責任制,各司其責,各負其責,積極搞好各項工作。應建立健全監督、檢查、評比和考核驗收制度,把完成目標好壞與獎懲掛鉤,與考核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政績聯系起來。

  第四是宣傳發動群眾,深入開展創建活動。建設生態省是一項造福子孫后代的偉大事業,需要全社會各方面的密切配合,大力支持,積極參與。應該加強宣傳教育,運用報紙、廣播、電視和文藝活動等多種形式深入宣傳創建生態省的重要意義,形成全民關心生態省建設的社會氛圍。要依靠群眾,發動群眾,開展創建競賽,使各單位各社區爭創生態園區、生態社區先進單位,形成全省大辦生態省的良好風氣。要抓好各級領導特別是廣大人民群眾的環境意識和環境道德教育,提高環保國策意識和生態文明意識。在國家和全社會的關心和支持下,中國的環境科學發展相當迅速,環境教育已經成為中國教育戰線一個極富于生機和成就的領域。1997年底,廣州市教委、市環保局評出了廣州市首批60所“綠色學校”。到2000年10月,全國已有16個省、市、自治區開展了“綠色學校”和命名表彰活動,已命名的各級“綠色學校”已經超過3000所。2000年12月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和教育部在深圳聯合對105所全國“綠色學校”進行了表彰。到2001年,環境保護已納入9年義務教育,全國有140所高校、上百所中等專業學校及職業高中開設了環境保護專業課;在大、中小學校普遍開展了創建綠色學校活動。

  第五是搞好政策扶持,多渠道籌集建設資金。正確、可行的政策是生態省建設的靈魂,研究生態省建設的問題首先應研究制定一套生態省建設的政策,明確生態省建設的目標、任務、意義、指導思想、原則、領導體制和措施,最大限度地調動生態省建設的各種力量和積極因素,從政策上推動和保證生態省建設的順利發展。為了制定有關生態省建設的決定、規劃和法規,應該組織各方面的專家開展深入調查研究,分析論證生態省建設的可能性、必要性和重要性,研究提出切實可行的、適合省情的、具有特色的生態省建設政策和措施。重點政策領域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保障生態安全的政策,主要包括防治環境污染、生態破壞、水土流失、外來物種侵害、自然災害、資源浪費等內容;建設生態樂園的政策,主要包括建設生態城鎮、生態縣、生態村莊、生態農業區、生態工業園區、生態社區和華僑生態投資園區等政策;發展綠色產業和循環經濟的政策,主要內容包括發展有機農業、生態工業、清潔能源、環保產業、無公害產品和綠色食品等政策,發展風景名勝區和生態旅游的政策,鼓勵資源綜合利用、循環利用和綠色包裝的政策,明晰資源產權、建立土地資源市場、水資源市場和礦產資源市場等資源市場的政策,合理利用開發海洋資源和建設海岸帶生態經濟區的政策,合理利用開發山嶺資源和建設山嶺生態園的政策等;促進生態文明的政策,主要內容包括發展生態宣傳、教育、文化和科學技術,提高環境意識、環境文化、清潔生產技術、環境科學技術水平和環境道德水平,成立生態教育中心,建設綠色學校,信息網絡、信息庫、信息中心等政策。

  第六是依法建設,強化管理。

2.生態省法制建設的主要內容

第一,提高對生態省建設及其法制保障的重要性的認識

  首先要對生態省建設有一個全面科學的認識。生態省是指在生態系統承載能力范圍內,運用生態學、系統論等當代先進科學技術的原理和方法,依靠科技進步、生態文化和政策法律,去改變傳統的不可持續的生產和消費方式,有效保護、合理利用自然資源,優化經濟結構和產業結構,建設以生態環境為基礎、綠色經濟為主體、綠色社區為載體,適應可持續發展要求的良性循環的環境體系、經濟體系和社會體系,為城鄉居民創造健康、安全、殷實的生態環境和社會環境,步入人口、資源、環境與社會經濟協調發展的軌道。目前我國已經批準3個生態省建設試點,它們是吉林省、海南省和黑龍江省。建設生態省是一項打基礎的工作,是一項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的創業活動,是一件安家樂業的工程。生態省建設應該包括如下內容:建設生態安全屏障、建設資源能源基礎、建設天人和諧關系、建設綠色產業、建設生態家園、建設綠色文化、實施生態政策、推行環境法治等內容。

  建設生態安全屏障包括:有效防治環境污染、生態破壞和自然災害,在生態安全屏障下,使全省人民過長治久安的生活,免受環境污染、生態破壞和自然災害之苦。

  建設資源能源基礎包括:保護、改善和增值經濟、社會賴以可持續發展的環境資源基礎,立足并發揮當地資源優勢,建設沿海生態經濟帶和山嶺生態經濟區,變“山、海”資源優勢為經濟、社會和環境可持續發展的優勢,依靠發展環境生產力、生態生產力強省、富省。

  建設天人和諧關系包括:正確處理和協調人與自然的關系,實施人口、資源、環境協調綜合發展,將環境資源優勢與人力資源優勢結合起來,吸引港、澳、臺和華僑人力資源發展本省經濟,使全省人民過生活富裕、環境舒適、人與自然和諧的幸福生活。

  建設綠色產業包括:開發無污染的綠色商品、綠色食品、清潔能源和清潔生產技術,推行清潔生產、綠色包裝、綠色營銷和綠色消費,發展生態農業、生態工業、生態旅游和循環型經濟。

  建設生態家園包括:強化環境保護,加強生態建設,通過全面建設生態城鎮、生態縣、生態村莊、生態農業區、生態工業園區和生態社區,將福建省建設成為生態良性循環的、可持發展的生態社會。

  建設綠色文化包括:大力開展環境宣傳、教育和文化活動,提高全省人民的環境意識、環境文化和環境科學技術水平,使全省人民形成熱愛自然、保護環境的環境道德風氣,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環境文明。

  實施生態政策包括:研究制定正確、可行的生態省建設的政策,綜合運用市場機制、政府機制和公眾參與機制,充分發揮生態政策在生態省建設中的引導和激勵作用。

  推行環境法治包括:研究制定具有權威和可操作性的生態省建設法規,將生態省建設的政策、規劃和行為正規化、法定化和制度化,建設生態省建設的法治秩序,為生態省建設提供法律保障。

  其次要充分認識加強法制建設的重要意義和作用。依法開展生態省建設活動,形成良好的法治秩序,是建成生態省必須具備的基本條件和根本保障。建設生態省只能以有秩序的方式進行,而當今世界最富于權威和最有效的社會秩序是法治秩序。生態省建設是由人發起、進行的一種活動,要使人們在進行這種活動時有條不紊、富有效率,必須有一種普遍適用的、有約束力的工具或規則對人的活動進行指引和規范,而法律就是具有這種指引和規范作用的最好工具。生態省建設是一項新的事業,它需要一系列有利于生態建設的基本政策才能得到長期穩定的有效實施,而法律的穩定性恰恰能夠滿足生態省建設政策和機制穩定的基本要求,從而使生態省建設的戰略和政策不因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不因領導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變而改變。如果不搞法治搞人治,把建設生態省的大業系在少數人身上,搞什么“人存政舉,人亡政息”,一個領導一個主意、朝令夕改、政策多變,就談不上生態省建設。生態省建設的根本特征是長期性,是一種需要當代人和子孫后代共同長期努力才能實現的社會系統工程;要想使生態省建設固定下來、永續下去,最基本的方法是使其法定化、制度化。生態省建設的另一個特點是科學性,建設生態性必須遵循經濟社會發展規律和自然生態規律。只有通過立法,把這些規律和特點法定化,變為具有法律效力的行為準則,化為從事生態省建設活動的人們的自覺行動,才能保障生態省建設的順利進行。

  第二,抓好現有法律法規的執行,加強生態法的實施和法律服務,實行嚴格、公正的行政執法和司法,切實發揮生態法的法律調整作用和保障作用

  《中國21世紀議程》指出:“與可持續發展有關的立法的實施是把可持續發展戰略付諸實現的重要保障。”[17] 生態法規的全面、嚴格、公正、有效的實施,將為生態省建設提供一個良好的法制環境。如果生態省建設法規得不到貫徹執行,必然削弱人們的生態省建設法律意識。實踐證明,有法不依所造成的影響甚至比根本沒有法還更糟糕。

  在建設生態省的過程中,要。要認真執行環境影響評價、“三同時”制度和其他行政審批制度。要建立健全機構,加強隊伍建設,加快能力建設,扭轉行政管理手段落后的局面。

  由于生態法規本身所固有的特點,行政執法在法律實施中具有特別重要的作用。加強生態行政執法,應該從如下幾個方面努力:加強生態省建設的行政管理機構和管理體制,建立健全行政執法機構,加強行政執法隊伍,提高行政執法人員的素質;堅持依法行政,規范執法行為,加大執法力度,提高執法效果,依法打擊違法犯罪行為,堅決改變“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的現象;促使改進執法設施,實現執法手段現代化;加快建立健全行政執法通知制度、公開制度、聽證制度、審核制度、復議制度、責任制度和其他執法制度,促進執法程序化、規范化,不斷提高執法效益和效率;加大行政執法力度,強化執法強制力,提高行政執法的權威。生態省建設方面的行政權是人民通過自己的立法機關制定法律所賦予的,行政機關應該在法律范圍內進行行政管理、依法行政、依法辦事。要加強行政管理能力建設,推行綠色行政,實行政務公開,加強廉政建設,提高行政管理現代化水平。所謂綠色行政,是指對環境友好的行政。要以綠色方針、綠色政策、綠色規劃、綠色管理為基礎,在行政管理部門推行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標準,帶動綠色采購、綠色服務和綠色建設。

  嚴格公正的司法制度是法律正確實施的最后一道防線,司法機關應該、必須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和檢察權,應有較高的權威、地位和公正度。如果法院和法官腐敗了,決不會有生態省建設的法治秩序。因此,必須適應生態省建設的特點和需要,加強司法機關和司法隊伍建設,建成一支公正的、信得過的司法隊伍,提高司法人員的生態法律意識,加大生態省建設的司法力度,強化司法強制力,提高司法的權威、效益和效率。

  法律服務是促進法律實施的一個重要方面。發展生態法律服務工作,應該從如下幾個方面努力:促進建立健全有關生態法律咨詢機構,建設一支服務于生態省建設和環境保護的律師隊伍,發展環境生態領域的法律咨詢服務業;促進環境與發展領域的信息資源建設,形成生態省建設法律的信息網絡;加快建立健全生態法律服務制度,提高法律服務的效益和水平;促進環境與發展領域的法律服務和律師的國際交流與合作,拓寬生態法律服務的領域和渠道。

  加強生態省建設的法律監督,建立健全執法檢查監督制度,保障生態法規和政策的有效遵守和實施。法律監督是生態法制建設的重要一環。依法進行生態省建設必須對權力實行民主監督,建立健全法律監督制度。如果沒有切實有效的法律監督,就不可能有效地實施生態法規。加強生態省建設中的法律監督,應該從如下幾個方面努力:加強立法機關對生態法律實施的監督,形成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監督檢查有關法律實施的機制和制度;加強國家檢察機關、行政監察機關對生態省建設法律實施的監督,形成國家檢察機關、行政監察機關監督檢查有關法律實施的機制和制度;加強上級國家機關對下級國家機關實施生態省建設法律的監督,形成上級國家機關監督檢查下級國家機關實施生態省建設法律的機制和制度;加強中國共產黨紀委對生態法律政策實施的監督,形成紀委監督檢查有關法律政策實施的機制和制度;加強政協和各民主黨派對生態省建設法律實施的監督,形成政協和民主黨派監督檢查有關法律實施的機制和制度;加強社會團體和公眾對生態省建設法律實施的監督,形成社會團體和公眾監督檢查有關法律實施的機制和制度。

  加強生態法制宣傳教育,培養和增強生態法制觀念。加強生態法制建設,不僅要求增強生態法律的國家強制力、增強對遵守生態法律的社會壓力,而且要求提高所有法律關系主體的生態法律意識和守法觀念,促進形成人人自覺守法的局面。由于我國在解放前長期處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新中國成立后一度流行法律無用論和法律虛無主義、一度處于以黨的政策文件和行政命令代替法律的狀態,缺乏法治的傳統,封建思想、特權思想、小農意識、小生產者觀念、宗族觀念、人治觀念、人情觀念、家長制觀念比較嚴重,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比較薄弱;在這種背景下,大力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十分必要。實踐證明:宣傳和教育是促使生態法得以實施的重要手段;生態法的實施只有同全省人民的生態法意識和生態法制觀念的培養和提高同步進行,才能收到成效;只有采用各種宣傳教育手段和方法,對不同年齡、職業、層次的人廣泛、深入、持久地進行相應的生態法制宣傳教育,使廣大人民都學習、了解生態法律,才能促進生態法的全面實施,促進生態省建設的深入發展。

  第三,加強生態省建設立法,逐步健全生態省建設的法規體系,使生態省建設有法可依

  “有法可依”是實現生態省建設的前提,立法對生態省建設的影響具有首要的、決定性的作用,立法主要解決生態省建設“有法可依”的問題。作為生態省建設法制首要環節和前提的立法,它不僅為生態省建設提供法律依據,而且決定并影響生態省建設的法律地位。通過生態省建設立法,可以確定生態省建設活動的基本政策、原則、措施和制度,可以就生態功能區、生態社區、綠色產業、清潔生產制定具體的法律制度和措施。

  中央準備今后制定如下法律法規:《重要生態功能區管理辦法》、《資源開發生態保護管理辦法》、《轉基因活生物體進出口管理辦法》、《生物安全管理條例》、《能源開發環境管理條例》、《節約石油管理辦法》、《能源標識管理辦法》、《再生資源回收利用法》、《金屬尾礦綜合利用法》、《廢舊家電、廢舊電腦回收利用法》、《化學物質污染防治法》、《核安全法》、《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條例》、《生物安全法》、《生態環境保護法》、《機動車排放污染防治法》、《環境監測條例》等。計劃建設生態省的少人大和省人民政府在制定建設生態省的地方性法規方面,應該制定一個立法規劃,逐步健全生態省建設的法規體系。

  需要建立健全的生態省地方法規體系主要包括如下幾個方面:以國土資源綜合開發整治、城鄉規劃建設、區域協調發展、區域流域綜合開發為主要內容的區域發展和城鄉建設法規;以防治環境污染為主要內容的環境保護法;以保護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為主要內容的自然保護法;以合理開發、利用和管理自然資源為主要內容的自然資源法;以節約和合理開發利用能源為主要內容的能源法;以預防、救助和減輕自然災害為主要內容的災害防治法;以實施生態省建設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費方式為主要內容的發展計劃法和科學技術法(包括生態省建設規劃、綠色產業、清潔生產等法律);以協調人口、資源和環境發展政策、協調社會和環境發展為主要內容的人口及社會保障法;有關生態省建設的經濟政策、社會政策、行政政策、技術政策等政策文件;有關組織、單位和個人的各種權利和義務的規定,以及當這些權利受到侵害時如何獲得救濟的規定,有關生態省建設活動原則和監督管理制度的規定;等等。

  在制訂生態省建設立法計劃時,應該通過全面調查論證,針對生態省建設的特點和薄弱環節,確定生態省建設法制建設的重點領域,確定地方環境資源立法的重點領域和優先順序,制定相關法規、規章和制度。這些重點領域和優先順序應該與生態省建設的重點政策相適應。例如,建設生態省的一個重要任務是發展生態產業,應該研究制定“促進綠色產業發展辦法”、“無公害產品管理辦法”、“綠色食品管理辦法”、“生態園區(社區)建設管理辦法”等。要通過立法,從政策、稅收等方面對綠色產業予以扶植,借鑒國外的環保補貼、稅率優惠、獎勵等有效做法,集中資金和技術力量支持本省的綠色企業,開發綠色產品并打出品牌,參與國際競爭。要為綠色產品、資源市場建立法治秩序,推進資質認可。要為綠色產品、資源市場建立法治秩序,推進資質認可,建立和完善與國際慣例接軌的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環境保護產品、環境標志產品認證制度。

  在1998年,美、德、英、法等11個工業發達國家有機食品銷售總額已達135億美元,2001年全球有機食品的市場規模約200億美元,近10年來的平均銷售增長率為25~30%。據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提供的數字,從1990~1999年,全國綠色食品由127種增加到1360種,實物產量從35萬噸擴大到1100萬噸,分別增加9倍和29倍。到2000年全國綠色食品產量達1500萬噸,占食物商品市場份額3%,占全國大宗農產品種植面積和總產量的2%。到2001年,全國共有1217家農業和食品加工企業的2400個產品有效使用綠色食品標志商標,其中A級產品2347個,AA級產品53個,綠色食品生產總量達到2000萬噸。我國農業部將綠色食品劃分為兩個技術類別:A級和AA級。農業部于2002年制定的《關于加快綠色儀器發展的意見》,準備在近2年內完成綠色食品基礎標準體系建設,包括11項通用準則性標準,11大類產品標準,100項生產技術規程。到2005年,我國綠色食品開發總量將達到4500萬噸。國家計劃在“十五”期間,進一步完善環境標準體系;計劃制定重點行業的污染防治技術政策,制定重點行業污染物排放標準、機動車污染控制標準、危險廢物處置標準等53項污染控制標準、修訂4項國家環境質量標準、配套制定36個方法標準、17個樣品標準;還要加強生態保護相關標準和技術規范的制定,加快環境標志產品和環境管理體系標準的制訂。不少省市已經制定有關綠色食品的規范性文件,如云南省成立了“云南省有機食品認證管理委員會”,制定了云南省食用安全方面的法規。湖北省人民政府已經于2000年12月7日發布施行《湖北省無公害農產品管理辦法》(2000年)。有關生態省人大和政府應該結合WTO中的環境與貿易問題,加強ISO14000環境管理標準認證、食品標準和環境標志等的法制建設,為本身出口企業獲得國際貿易的綠色通行證、進出口綠色準入證創造條件。

(作者為:武漢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 給Ta打個賞

11

發表評論

您好,登錄后才可以評論哦!

熱門評論

相關文章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人人爽天天爽夜夜爽曰| 色吊丝永久在线观看最新| 91精品导航在线网址免费| (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香蕉视频一区二区| 绿茶可约可空降直播软件|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思思91精品国产综合在线| 好男人电影直播在线观看 | 性色av无码不卡中文字幕| 在线观看www日本免费网站| 国产男女猛烈无遮挡免费网站| 国产三级久久精品三级| 免费一级毛片不卡不收费|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碰| 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强| www.一级毛片| 1024手机看片基地| mm131美女爱做视频在线看| 五月婷婷俺也去开心| 美女扒开大腿让男人桶| 毛片免费观看的视频在线| 日韩精品无码一本二本三本色| 性欧美高清come| 国产精品伦理一二三区伦理| 国产一二三区视频| 亚洲成在人线在线播放无码| 丰满爆乳一区二区三区| 57pao国产成永久免费视频| 色噜噜狠狠成人中文综合| 激情亚洲综合网|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女人让男人直接桶| 国产小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免费看男女做好爽好硬视频| 乱色美www女麻豆| 好男人好资源在线| 国产浮力影院第一页| 公在厨房对我猛烈进出视频| 亚洲日韩AV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中文字幕第二十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