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北大街100號(北樓)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一層 Email:info@landscape.cn
Copyright ? 2013-2022 景觀中國(www.36byz.com)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68035號 京公海網安備 110108000058號
" /> ">
↑相比在城市中,90分鐘在自然中的漫步讓人的反芻更少(PNAS, 2015)
二 快樂與幸福
越臨近城市公園,幸福感越強。
英國研究者開展了一項關于10萬英國人的生活滿意度的調查,發現生活附近綠色空間越多,生活滿意度顯著飆升,其效果相當于已婚者比未婚者高出的滿意度的28%,就業者相對于失業者高出的滿意度的21%。
研究結論是:在綠色空間更多的城市里生活,人們更加幸福。
三 死亡率
城市自然與總死亡率(包括許多不同死因)的下降具有清楚的相關關系。最近一篇綜述文章發現,城市的綠色空間數量與總死亡率下降具有強相關關系,而與感知的總體健康水平有中等相關關系。
多倫多一項研究表明,城市街區每多10棵樹,會提高人們感知健康的程度——等同于年輕7歲或者年收入多1萬美元。
四 壓力
環境研究傳奇學者Roger Ulrich與合作者1991年開展了一項研究,巧妙測量自然舒緩壓力的作用。他們招募了120名被試參與實驗,播放一部關于工作事故的電影《本不應發生(It Didn't Have to Happen)》片段,使之壓力倍增。隨后再播放不同環境的視頻,部分被試觀看城市步行商城,部分被試觀看城市交通,其他被試觀看自然景觀。
肌肉緊張程度(Muscle tension)是心理學壓力測量指標之一。結果發現觀看自然視頻的小組恢復得比觀看城市環境視頻的被試更快更徹底。
研究者最后總結:對幸福與壓力有重大影響的環境并不限于那些極端或罕見的情況,例如巨大噪音和極端溫度,還包括城市日常生活中的普通環境。
↑自然景象的視頻比其他城市環境更快降低肌肉緊張(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1991)
實驗室之外的研究也得出類似結論。2003年在瑞典9個城市的調查發現,到訪城市綠地更頻繁的人,壓力相關疾病也越少。
五 注意力
城市自然還可以幫助人們集中注意力。
Marc Berman等人測試參與者在不同環境下的記憶力。被試完成一項困難的數字記憶測試之后,安排實驗組在植物園中步行,對照組則在市中心步行。然后所有被試返回實驗室再次接受測驗,發現實驗組得分顯著高于對照組。
有研究關注人們到底需要多少植物才能提高靈感。2012年的一項研究發現公園的植物越茂盛,穿透樹木的城市景觀越少,人們的靈感更好。還有研究發現只需對綠色屋頂盯上40秒,甚至僅僅是從電腦屏幕抬頭看一眼桌上的植物盆栽,人的注意力已經受益。
↑上圖為密歇根某處的一個種植園,相較于市中心,在此散步更能促進注意力的集中
即便兒童也能從花草樹木中收益良多。2009年的一項研究發現,7-12歲診斷為注意力缺失癥(attention-deficit disorder)的兒童在公園步行20分鐘,比那些在市中心或社區步行的兒童更能集中注意力。在注意力缺失癥的治療上,這一劑“自然的藥方”更加安全、便宜、更易獲得。即使未患有注意力缺失癥的兒童,也能受惠于自然,提高認知力。
↑7-12歲的兒童中,在公園中漫步的兒童比在城市環境中的兒童更能夠集中注意力
六 攻擊性與自制力
自然的力量甚至能夠超越不利的環境。2001年一項對芝加哥公共住房居民的研究發現,看得見樹木的居民比只能看見空蕩蕩公共領域居民的攻擊性更小。研究者認為這一差異源自于兩者看見自然景色機會不同而產生的心理疲勞程度不同。
研究者還延伸調查了同樣居住在芝加哥公共住房的年輕女性居民,發現能看到樹木的年輕女性在注意力、延遲享樂(delayed gratification)以及沖動抑制上比只能看到光禿禿景象的女性做得更好。
沿路是否有自然景觀還影響著路怒程度。研究者將參與者分為三組,他們分別觀看了普通瀝青路行駛的汽車錄像、在有一些植物的路上行駛的汽車錄像以及在密集植物的公園道路上行駛的汽車錄像。隨后讓他們玩字謎游戲,但字謎故意被設置為無法解決的。結果發現觀看了在景色優美公園道路行駛的小組在字謎游戲中顯得更有耐心,比其他組多堅持了90秒才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