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北大街100號(北樓)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一層 Email:info@landscape.cn
Copyright ? 2013-2022 景觀中國(www.36byz.com)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68035號 京公海網安備 110108000058號
建筑從它誕生之日起就提供了一個有別于自然的人工環境,因此它所包含的內容不僅僅是一個為滿足某種功能而具有一定容積的空間,還具有各種對人能產生生理、心理和社會意識等方而影響的因素,并由所有的因素來構成建筑環境。對于建筑的某些環境因素,如物理環境因素,可以通過數據和儀器清楚地區別其數量和質量;但對空間環境因素就比較難給以明確的區分,因此在設計中一項頗為困難的工作就是處理好空間環境因素在建筑中的應用。
在設計中,可考慮用人工的手段來改變某些方面的因素,如溫度、濕度、照度等,然而要改變空間的幾何尺寸與形態就很難了,它的使用者——人的尺寸更是無法改變的。因此,必須正確理解建筑空間環境因素。只有“以人為本”,從使用者的角度出發,才能使建筑更為有效合理地為人服務,使使用者在其中得到舒適的享受,從而更為有效地工作、學習和休憩。所以如果能理解人的行為因素對空間環境的影響,就能運用其規律來幫助我們進行設計。
一、人體功效學的應用
傳統的空間使用理論,是以人的尺度和滿足這種尺度的空間尺度關系來處理空間的,即人體功效學觀點。如,人的寬度是60cm,三股人流的樓梯寬度可設計為180cm但實際情況是,三股人流同時并排出現的情況并不多。由此可見,人與空間的關系并不是很簡單的,人的活動是廣泛的,且有很強的適應性。
例如:兩個人同時在等候公共汽車,兩個人會按次序排隊,但相互會離開一段距離,而不是人體功效學所說的按尺寸排列,這種距離表明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和使用空間的模式。如果兩人關系密切的話,兩人間距離就會很近,相反則較遠。但等車的人很多時,即使兩人不相識仍會按照人體功效學距離去排隊,以確保自己的位置。這個例子所提出的問題是人會怎樣使用空間,而不是容納這兩個人需要多大的空間。
所以人對空間的反應主要不是由人的尺寸來決定,而是由人的行為因素來確定的。按照人體功效學的觀點,所有人的活動都對應于一個確定的尺寸空間。然而在現實中,即使像汽車這類功能性很強的、但又需要提供空間的使用物,其提供的空間大小也已超越了純功能性的意義,而同時含有豪華和低廉的區別。這一點在建筑中的體現更為突出。比如,我們經常使用的住宅空間,顯然有很多的空間是從來不被使用的,但又必須提供,如上部空間,在酒店、大廈等公共建筑中更是比比皆是。這也就更證明了建筑空間比“活動所需要的”具有更多的含意。
二、心理學的應用
人在空間環境中工作、生活,無時無刻不與自身當時的心理狀況發生關系,同樣的空間狀況,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時候會產生不同的反應,其中尤其是私密性和年齡差異可供探討。
1私密性
首先我們看個例子,人們在餐廳對座位進行選擇時,首選目標總是位于角落處的座位,特別是靠窗的角落,其次是邊座,一般不愿坐中}央(圖1)。從私密性的觀點來看,這樣的選擇順序是為了控制交流程度。處于角落位置空間交流方位少,使用者可按其意愿觀察別人,同時又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控制自己交流給他人的信息。但如果在視線高度適當分割,使得在中央的座位也具有較高的私密性,則可大大提高中央座位的使用率(圖2)。
私密性(privacy)的定義就是每個人對關于他的那種信息可以以哪種方式與他人交流的權利。它在空間行為的解釋上就是某種程度的控制交流。人們出于私密性的要求,會人為地控制一個十分接近的區域來保證某種程度的個人與外界的隔絕。
那么是不是獲取的信息量越大越好呢?回答是否定的。讓我們再看一個例子,在火車站的候車大廳里,候車的人往往會靠近柱子或墻候車,這樣就可以給自己提供一個私密性水平相對較高的場所,而不愿卷入人流的活動中,從而可以主動地減少獲取外部空間的信息量。這種人的行為模式在進行車站設計時應充分考慮進去,這也是為什么有些無柱的候車人廳內人流分布不均勻、秩序較亂的主要原因。這種行為方式的產生,是由于高密度的空間使人產生心理負荷及信息數量和質量對人產生心理影響的結果。
人的空間行為是一種社會過程。使用空間時人與人之間不會機械地按尺寸排列,而會有一定的空間距離,并利用此距離以及視覺接觸、聯系和身體導向等控制著個人信息與他人之間的交流,呈現出使用空間時的一系列圍繞著人的像氣泡狀的個人空間模式,它是空間中個人的自我邊界,且邊界亦會隨兩人關系親近而互相融合。此模式充分說明了空間的確定,遠不是按人體尺寸來排列的。只有當設計的空間形態與尺寸符合人的行為模式時,才能保證空間合理有效地利用。如公共場所座椅的設計,往往四人座椅在實際使用中只坐兩人甚至一人,呈現出明確的個人空間模式,但如果將座椅進行劃分,甚至僅用線條劃分出四個位置,就往往可以提高它的使用效率,因為此時的劃分在視覺上影響了個人空間的邊界,從而提高了空間的使用率。再如在非正式的交流中,人們總是傾向于面對面的方式,而不是邊靠邊的方式。但在住宅、旅館等設計中,卻往往出現邊靠邊的座位布置,這同樣使空間和家具不能有效地為人服務。人在使用空間時總是以某種積極的或消極的社會接觸方式來維持與他人的交流,在空間設計中充分滿足這種行為需求。
近年來,“玄關”的設計受到了人們的重視,這體現了一種私密性的觀點。“玄關”這個空間除了具有更衣、換鞋、出門前整理容貌等功能外,還可以創造一個室內外的過渡空間,同時起到分隔共、私領域的作用,也為室內創造了一定的私密性。
在進行空間環境設計時要重視一種在不同程度上復雜的個人與他人交流的過程,應著重考慮的是人與人在個性、社會性、文化背景和心理需求等各方而的關系。這種交流就是在對各種到來的信息間取得某種程度的平衡,個人可以排除或加強某此信息。因此,對使用空間的行為作充分的考慮是進行空間環境設計的一個重要前提,而人們的空間行為則主要取決于各種關于感情、情緒等方面信息的有控制的交流。
2.年齡差異
人的年齡不同,交往的行為表現也不同。剛出生的嬰兒總是希望人人抱著,這樣就會有很強的安全感和歸屬感,甚至連睡覺也不肯讓人人休息。兒童總是渴望親密的交流,這樣他(她)所需要的交流空間就很小;但6 -17歲的少年,則呈現出一種穩定的傾向,即隨著年齡的增長,個人空間也在增大;到了青年后,則表現為一種穩定的成人行為模式,這是由不同年齡對私密性的不同要求所造成的。到了老年,又由于感覺系統變得較為遲鈍,人際交流時語言減少,需表情和體態等多方面的幫助和暗示來完成,因而個人空間又呈縮小狀,而且幾乎全是以面對面方式進行,很少出現直角方式,幾乎不出現邊靠邊的方式。這有時就表現為不同年齡階段人群之間的不和諧。
三、生物學觀點
生物學觀點是將人作為一種動物來解釋人是怎樣使用空間的,其中最經常出現的概念就是領域性(LerriLorialiLy);這一概念有較多的含義。綜觀生物學方而的理論觀點,都想從動物觀察的角度來解釋人是如何使用空間的,但對行為模式的解釋卻有明顯弱點。
領域性理論提出了一種不用語言交流的方式。只有當兩個人不進行語言的交流時,才會表現出這種領域性模式。這種觀點在觀察老人之家時得到了證實。再者,人的活動傾向于成組活動,但活動形成的情況是復雜的,不是任意幾個人進行同一活動就形成了一個組。這種理論有時會與私密性理論發生關系,因而生物學觀點對空間的環境和人的行為模式的解釋是不足的。
四、社會學的應用
人們在使用空間時對空間的認識和布置還將受其自身社會文化背景的影響。研究不同國家的建筑設計規范和標準,即可發現建筑空間的差異不能簡單歸結為解剖尺寸或生理學的原因,而是受其社會歷史文化即文脈的影響。在同一文化體系內,還受到社會因素的影響。由于受這些因素的影響,使得家具、設備及其布置方式有所不同,從而導致對空間的要求不同,并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產生不同的空間行為。如東方人雖然解剖尺寸小,但對空間高度的期望卻比西方人要高;且不同時代,受不同社會因素的影響,人們對空間的要求亦在變化。在中國適用的人與人之間的親切、合作、團結的交流空間,在西方則無法適,這是因為他們更崇尚獨立及個性的發展。
比如,在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建造的住宅,廚房和餐廳是相對獨立的,這除了受防油煙等功能性要求的制約外,還受當時的社會狀態和大眾的心理因素所影響。而如今的住宅很多都是廚房和餐廳融為一體的,這樣可以給做飯的人提供一種輕松、愉快的工作環境,也可以更合理地滿足做飯的行為流線。這主要是因為現代人生活品質提高后,對生活環境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時,家電設備等客觀因素提供了這種可能性。可見技術的進步使人們可以自由選擇生活方式和行為方式。我們無法想象古代的皇上用抽水馬桶,而如今,這已是一個很平常的現象。
現在讓我們將目光對準老北京的四合院:孩子們在院中嬉戲,老人們沐浴在陽光里同享閑趣;鄰里間相互照應,親如兄弟姐妹……然而現如今這一切均被高層住宅中的單元房斷然隔離。人們在享受現代社會進步的同時,也夢想追回四合院的情趣。
在時代的變中,由于居住環境的改變,產生了人的行為模式的改變,從而,人們對建筑環境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建筑師應如何滿足這種新的要求呢?讓我們再回到過去,在建筑中,創造一個公共的空間環境模式已是不可能的了。那我們就應該首先營造一種便于鄰里交往和人與人之間交流的空間環境,做好住宅底層和周邊的環境設計。高層住宅區,居民人口密集,樓宇間空地不可少,切不可將寶貴的空地停滿汽車。樓宇間應有草坪、綠樹,間置若干閱報欄、座椅、雕塑,這才會晨有老人健身、暮有兒童嬉戲,這樣的環境不是四合院勝似四合院(圖3)。這一切將為人們創造一個良好的、舒適的生活環境,同時也能切合人的行為習慣。
再比如,在對一套住宅進行裝修設計時,首先應對主人的職業、愛好等文化背景進行了解,在其中找出可能會影響空間環境使用的因素,再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一系列的解決方法。
因此,進行空間設計時,對文化背景、社會因素的影響,以及個人的年齡差異等都應有足夠的重視,必須賦予建筑人性化的面孔,不能完全套用一種模式,否則將很難保證被有效地使用設計空間。
人是一種能夠適應環境且有目的性的動物。機械地假定認識是被動的,對其所處的環境以簡單直接的方式反應是不合適的。私密性這一觀點適應了一種以個人的方式來進行交流的行為模式,其最終日的是能控制人與環境的關系,使人能理智地存在并在與他人的信息交流中得到平衡。這一概念可合理地解釋人們使用空間的動態行為,并可以指導空間環境設計,而這正是簡單的和功能性的人體功效學理論所無法解釋的。因此在設計空間環境時,應以便于人們進行語言的和非語言的、有控制的交流為出發點,并綜合考慮人的各種行為模式因素,以保證所設計的空間能有效地被利用。
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是一個急劇變化的時代,以至于我們往往還來不及思考變化的原因,新的變化又接踵而來。如果我們不理解這一切是如何發生的,就不可能預知今后將發生什么。社會在進步,理論在發展,我們必須努力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