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景觀教育之演變與發展
admin
2006-11-28
來源:景觀中國網
一、簡史 臺灣的造園景觀專業和其它先進國家一樣是從園藝發展出來的,在還沒有所謂景觀這行業以前,早已出現數不清的庭園,其大都由土木師負責工程部份,園藝師負責植栽部份,臺
一、簡史
臺灣的造園景觀專業和其它先進國家一樣是從園藝發展出來的,在還沒有所謂景觀這行業以前,早已出現數不清的庭園,其大都由土木師負責工程部份,園藝師負責植栽部份,臺灣早期當然也是如此。
臺灣光復以前即有不少私人庭園及公園,私園大都由工匠及園丁建造,設計則多由園主自己擔任;公園則有些是由當時住在臺灣的日本專家學者所設計,例如臺灣大學的椰林大道,即為日本大冶三郎所設計。民國40年前后,臺灣大學和中興大學的園藝系首開必修課「造園學」,這才有了這行業的名稱。初期的任課教師,臺灣大學為蔣明南老師,中興大學為程兆熊與鄭達文二位老師,后來臺大改由林樂健老師擔任,林老師是密西根大學景觀建筑碩士,是當時臺灣唯一學景觀返國任教的老師。民國50年,林老師去中興大學園藝系教造園,臺灣大學改由鄭達文教授教造園學,原任中興大學的程兆熊教授去了香港,他們三位被尊稱為臺灣園藝界過渡造園界的元老人物。這些前輩及其學生,包括我個人在內,建立了這個行業在臺灣的基礎。
我在民國52年升任臺大講師后,開始在園藝系內增開造園設計及其它相關課程,試圖加強園藝系學生的造園教育。兼任的鄭達文教授是士林園藝分所主任,該分所也是臺灣省農業試驗所中的觀賞植物部門,綜管了大部份臺灣的造園設計與施工的工作。當時社會還相當貧苦,一般人認為休閑游樂并不必要,造園的研究不受重視,政府與民間也缺少經費從事景觀建設。后來我們發現要發展未來環境素質,非發展這門學門不可,于是我們就以培養人才的方式,突破重重困境,教育具有潛力的設計人才,培養第一批第二代接班人,也推薦赴國外留學的菁英。在這期間,留日主修綠地計劃的賴哲三教授加入了臺灣大學造園師資陣營,民國51年文化大學成立園藝系也培養了一些造園人才。
民國54年,中原理工學院的黃寶瑜主任聘請鄭達文教授在建筑系首開「造景原理」課程,此乃是臺灣建筑系之首創。民國58年成功大學建筑系王濟昌教授帶領學生將Simonds的《Landscape Architecture》,譯為「景園建筑學」,是第一本譯文引進臺灣造園界的教科書;同年林進益先生著「造園學」,為臺灣出版的第一本參考書。自民國60年起臺灣造園景觀專業開始快速發展起來。民國61年,臺灣大學園藝所造園組的碩士班開始有畢業生進入造園界,文化大學的實業計劃研究所也開始招收主修造園的碩士學位。民國81年,東海大學開始招收碩士班學生。這段時期,相關的行政單位如觀光局、旅游局及公園處先后成立,學成歸國的專業人士也紛紛返國服務。自美返國的留學生們將Landscape Architecture一辭譯為「景觀建筑」,使這個行業在臺灣有了個新名稱。第一次官方出現「景觀」一詞是民國61年于觀光局的一次景觀規劃研討會,從此以后,這個名詞就流行開來。
臺灣出現的第一個「造園及景觀系」是民國70年文化大學農學院所成立,首任系主任是吳梓先生,當時的農學院院長為程兆熊先生,他們二人是創辦造園景觀系的功臣,也使臺灣造園景觀專業正式自園藝獨立出來,這個系在82年改屬環境設計學院,后改名景觀系。民國70年后,由于臺灣經濟起飛的影響,造園專業隨著房地產蓬勃開始起飛。民國71年,東海大學成立園景系,首任系主任為曹正先生,民國78年改名景觀系。民國78年,輔仁大學成立景觀設計學系,首任系主任為賴明洲先生。民國81年,中華工學院成立景觀建筑系,首任系主任為馬以工女士,民國86年改制大學后改屬建筑學院。有趣的是上述四個景觀系卻是分在四個不同的學院,分別為環境設計學院、農學院、藝術學院及建筑學院,可見這個行業雖然蓬勃,卻有很多分歧之處。
無論如何,這興旺的10年,除各大學紛紛成立景觀相關系所外,國外深造的學生也紛紛返國,臺灣地區景觀游樂業空前景氣,各都市提倡屋頂陽臺美化,造就了百所以上小型造園公司。政府充足的綠化經費,造就了數十所大型顧問公司,約400家私人經營的游樂園和數十家公營的游憩區,造就了相關學系畢業生的就業高潮,當時有一個叫”錢”的雜志統計分析,認為在臺灣的15大行業中,景觀專業即占有一席。
國家公園、風景特定區大部份成立于這時期,各大都市也先后組成綠化都市委員會,并奠定都市設計審議制度,將景觀質量與環境保護列為審查重點,社會重視景觀專業可見一般。許多學會與協會也在這段時間成立,如中華民國造園學會成立于民國73年,推動建立造園景觀方面形象不遺余力。除學會的造園季刊與造園學報外,市面上更出現多種相關雜志,如戶外游憩研究、綠雜志、造園家及空間雜志等,多在此時創刊。詹氏、淑馨、地景及田園城市等出版社先后推出景觀造園項目、中外書刊,充滿了景觀市場,達到了百家爭鳴的境界。
二、教育與訓練現況
臺灣目前從事造園景觀方面訓練及教育的學校機構如下:
1.臺灣大學園藝研究所造園組及園藝系景觀群,提供博士、碩士及學士學位。
2.臺灣大學建筑與城鄉研究所地景組,提供碩/博士學位。
3.中興大學園藝研究所造園組,提供碩士學位。
4.東海大學景觀研究所及景觀系,提供碩士及學士學位
5.逢甲大學景觀與游憩研究所,提供碩士學位。
6.中國文化大學景觀學研究所及景觀系,提供碩士及學士學位。
7.輔仁大學景觀設計系所,提供碩士及學士學位。
8.中華大學景觀建筑學系,提供碩士及學士學位。
9. 中原大學景觀學系,提供學士學位。
10.南華大學建筑與景觀學系,提供學士學位。
11.朝陽科技大學都市計劃與景觀建筑系,提供碩士及學士學位。
12.嘉義大學景觀學系,提供學士學位。
13.屏東科技大學景觀暨游憩管理研究所,提供碩士學位。
14.明道管理學院造園景觀學系,提供碩士及學士學位。
15.勤益技術學院景觀與管理學系,提供學士學位。
16.中州技術學院景觀設計系,提供學士學位。
17.高農方面課程,如臺南北門農工的造園科是全國第一所設造園科的職校。
18.中華民國造園學會[后改名臺灣造園景觀學會]、中華民國景觀學會、中華民國戶外游憩學會、中華民國景園學會等相關學會.基金會、協會、工會或訓練所及相關主管機構均常辦理各種層次之教育、訓練、研討計劃。
三、感懷
由于造園景觀業的蓬勃及相關系所的蓬勃發展,帶動大專科及高農造園教育受到重視,在園藝、農場經營、農村規劃科系中,也都開始重視造園景觀的教育訓練。各大學也提升專業程度,開始增加研究所課程,使得景觀教育從蓬勃進入混亂。雖然每年約有600名畢業生進入社會,卻仍然顯示出師資不足的情況;社會風氣及教育制度鼓勵高學位的觀念,使國內博士學位的師資供不應求,部分私立學校景觀科系的門戶之見及公立學校相關科系的門坎限制,造成師資的不平衡及課程的不合理現象,是使人擔心的事情。
首先談到課程,我認為造園景觀教育應平均訓練規劃設計、施工維護、經營管理及教學研究方面的四類人才,目前所有的景觀科系都以訓練設計人才為主要目標,師生均以設計課為最優先,我卻覺得理論與實務是應該配合的,加強實務的訓練實是目前造園景觀教育的當務之急。其次是各校排課多有「因人排課」而非「因課聘人」之情形,致使課程雜亂、無系統。我認為造園景觀的大學課程應分為基本、專業及理論三類課程,依學士、碩士及博士程度分別將同名課程加上「高級」(碩士)或「特論」(博士)的字樣。茲列舉如下(各校可依訓練目標而訂定各類課程的比例權重,使各校有其特色):
(一)基本課程:
1.基礎科學(植物學、化學、物理學、統計學、經濟學、美學、外國語等)
2.造園材料(樹木花草、土木材料及其它材料之生產、運用)
3.圖學(工程畫及徒手畫)
4.造園及景觀原理(造園景觀基本理論及操作)
5.計算機在景觀學之應用
(二)專業課程:
1.造園景觀設計及實習(包括基本設計、植栽設計、庭園設計、公園設計、游樂園設計等)
2.景觀規劃及實習(包括規劃方法、規劃原理、規劃理論、規劃實例等)
3.造園施工與維護實習(包括施工、估價、管理、維護等)
4.配置計劃(或基地計劃)
5.庭園結構物及實習(亭廊、園路、鋪地、園椅、池橋、玩具、雕塑、假山.迭石等)
6.造園工程(整地、土方、邊坡、排水、灌溉、測量、道路工程等)
7.景觀植群分析與應用(植物生態、分布及應用理論)
8.公園與游憩行政(行政管理、計劃與經營及專業實務)
9.公園與游憩相關法規(都市計劃、觀光游憩、土地法規)
(三)理論課程:
1.園景之演變與發展(景觀史、造園思想)
2.景觀游憩經濟學
3.造園景觀研究方法
4.景觀設計方法論
5.景觀生態學(或生態學)
6.環境影響評估與保育
7.觀光游憩市場分析
8.景觀研究計量方法
9.造園各論(中外園林景觀介紹等)
但目前臺灣的各級相關學系,課程系統均不清楚,因人設課的結果,使教育目標也不清楚。
四、未來的期盼
1.屏除門戶之見,站在培養優秀景觀從業人員的立場,以學生為重、以專業為重,捐棄成見,團結起來一同為這個行業打拼。
2.請各校景觀系組的主持人,合理設計課程比重,依課程規劃師資,尊重專業的觀念與專家的意見,確立造園景觀教育的正確方向。
3.各公立學校造園組應增加造園景觀師資的比例,以適應造園行業的日受重視;各私立學校應增加專任教師的比例,因為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親密關系,不是兼任教師可以達成的。
4.依各層級學校的造園景觀教育目標訂定課程標準。依照社會的需要,培養適當比例及相當程度的畢業生,滿足就業市場的需求。
5.業界應多提供實習的機會,使在校學生提前接觸社會,使學生在畢業前即已接受實務方面的訓練,各校也要配合增加校外實習課程。
6.對學生的建議,我認為大學部的畢業生應以勤讀專業參考書籍來鞭策自己,追求理論與實務并重。而研究所的學生則在寫作碩、博士論文時,應選擇對造園景觀有貢獻的題目。
7.對研究人員和學者專家的建議是:很多看起來沒有錯誤的研究報告,其結論都既無學術價值,也無應用價值。學術界應該有領導前行的責任,應該有改進加強景觀專業的抱負。
站在一位被別人尊為學術界領導者之一的身份,不得不語重心長提請大家共同努力。以上淺見,請與各位讀者共勉。
(摘錄自凌德麟教授 「我對臺灣造園景觀教育的看法」一文)
給Ta打個賞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