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建議出臺規定:住宅樓下禁開餐館
admin
2004-04-20
來源:景觀中國網
在鄭州市政協第十一屆一次會議上,市政協委員秦培豐提交了名為《關于不宜在居民樓下開設飯店的建議》的提案,建議有關部門在審批飯店時對其選址嚴格審查,對于選在居民樓下、有擾
在鄭州市政協第十一屆一次會議上,市政協委員秦培豐提交了名為《關于不宜在居民樓下開設飯店的建議》的提案,建議有關部門在審批飯店時對其選址嚴格審查,對于選在居民樓下、有擾民可能的飯店一律不予審批。
秦培豐在對市民居住環境的了解中發現,本市的許多飯店開設在居民樓下,其中一些還是24小時營業,市民對這些飯店的擾民問題反應很強烈。經營者和周圍居民常常因此而產生矛盾,有的甚至激化。秦培豐說:“居民樓下飯店在方便市民吃飯的同時,也滋生出了很多問題。我們要周密考慮,不能顧此失彼。不能在方便一部分市民的同時,又損害另一部分市民的利益。”
和秦培豐委員一樣,政協委員賈志堯對居民樓下擾民飯店也有自己的體會和見解。4月18日晚,他們和兩名在基層街道辦事處工作的人大代表馬春梅、楊愛榮組成“探訪團”一同出擊,探訪居民樓下的飯店擾民情況。
目擊篇
噪聲吵人 垃圾滿地
4月18日晚,記者隨“探訪團”一行來到康復后街,只見沿街一棟六層的居民樓樓下,“順風香廚”、“帖記全羊鮮湯”等四五家飯店一字排開,飯店內食客盈門,生意相當紅火,有的飯店還把餐桌擺到了門外。遠遠就能看到從飯店煙囪里冒出的煙塵直沖樓上。
康復后街拐角處的“巴山蜀水”、康復中街與康復后街交叉口一家店面較大的“溫馨人家”也是開在一棟五層居民樓下,這家飯店的廚房就正對著康復中街,風機呼呼作響,這么大的噪聲就是站在路邊一會兒也聽得心煩意亂。
康復中街一家做燒烤的飯店門前擺出了三四張桌子,圍在小桌旁享受晚餐的食客吃得很盡興,隨手丟棄的餐巾紙、一次性塑料杯、食物殘渣遍布樓下。店外燒烤產生的濃煙,帶著熏人的氣味,通過窗戶鉆進二樓居室。
這家飯店的店主說,他的店已經開了一年多,24小時營業,晚上經常有“的哥”來吃飯,生意還不錯。有代表問飯店開在居民樓下對樓上居民生活是否有影響?這位店主回答:“有居民對飯店的噪聲、衛生有意見,但是店開在這里,這些問題也是沒法避免的。”
僅在一段200米左右的康復中街上,記者粗略地數了一下,開在居民樓下的飯店就有10多家。在京廣北路上,類似的也有近20家大大小小的飯館在營業。
走訪篇
現嘲勘查”過后,代表和委員又走訪了一些居住在飯店樓上的居民,居民紛紛向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大倒苦水”。
走訪篇
現嘲勘察”過后,代表和委員們又走訪了一些居住在飯店樓上的居民,居民們紛紛向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大倒苦水”。
噪聲讓大媽“戀”上安眠藥
60多歲的陳大媽怪樓下的飯館簡直是“不能容忍”,因為除了要忍受噪聲,她還得忍受夏天的逼人“熱浪”。
陳大媽自己有高血壓,而且家里還有一個80多歲的老媽媽。據她介紹,樓下的飯店也是一個面館,剛開始時飯店把一個大型和面機搬到屋里,剛好放在陳大媽家的客廳下面。“那個和面機每天轟隆隆地響,震得人都受不了。”陳大媽因為有高血壓,和面機的聲音讓她整夜睡不著覺。“到后來,我只能服用安定片才能睡得著。”陳大媽說。可是藥物是不能長期服用的,但是只要一停藥,她又睡不著了。她告訴代表和委員,她拿著藥去找樓下店主,可情況好了幾天后又“故技重演”。
不僅如此,飯店的鍋爐房剛好在陳大媽家的廚房下面。“鍋爐燃燒的熱氣往上涌,我們廚房的地板都是熱的。”
聲音篇
從居民家里出來后,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的心情都很沉重。馬春梅和楊愛榮都是街道辦事處的負責人,對小區的情況可謂是了如指掌。她們說,目前很多小區都有“居民樓下開飯店”的情況,雖然方便了一部分人,但確實影響了另一部分人的正常生活。
不要再審批在居民樓下做餐飲
人大代表馬春梅說,目前鄭州還未出臺相關規定,規范管理居民樓下的餐飲單位。政府應該盡快出臺相關規定。
馬春梅說:“有關部門應該從現在開始規定,凡是住宅樓有營業用的門面房時,要禁止審批擬開展飲食行業的單位。過去審批了現在已經存在的餐飲單位,有關部門要對其進行規范管理,不能危害到居民的利益。正在審批的,要停止審批,不能是以前的還沒有規范管理好,新的又產生了。”
人大代表楊愛榮也說,居民也應該增強這方面的意識,自覺保護居住地的環境。家屬樓建成后,一旦向外租賃,最好不要租賃給經營飲食行業的單位。
政協委員秦培豐認為,解決居民樓下的擾民飯店,關鍵是如何“選址”。所以從一開始的建筑規劃起,就應該對這些餐飲單位的位置有所規劃,留出專門的場地避免把飯店開在居民樓下。
給Ta打個賞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