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北大街100號(北樓)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一層 Email:info@landscape.cn
Copyright ? 2013-2022 景觀中國(www.36byz.com)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68035號 京公海網安備 110108000058號
演講人:愛琳•巴坦貝卡 Aireen Batungbakal 美國南加州大學建筑學院博士候選人
演講主題:場地評估:建筑立面和城市音景中聲學設計的關鍵
我主要側重介紹一下我在建筑立面和城市音景中聲學設計的觀點,我希望通過一些數據分析來拋磚引玉,主要是如何使用各種各樣的數據來進行建筑立面的音景分析。經過調查發現,有71%的人認為工作場所中最大的擔憂是噪音,噪音的問題將會是未來城市中的一大障礙。我們對于城市會考慮很多問題,比如環境保護、控制污染等等,因此對于建筑設計者、規劃者,他們最大的一個挑戰就是要在建筑立面設計的時候要盡可能地減少噪音對于城市的影響。我們看到噪音對于人們的健康有很不好的影響,同時會降低工作效率、損壞周圍環境的質量,因此在設計的時候一定要找到建筑物的音域。
每一個城市中的建筑物都會有它們的音景,所以對于音景的聲學設計將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話題,尤其是室內外的格局要求也不一樣。從城市設計師的角度來講,必須要通過聲學設計來更好地控制環境中的噪音,數據采集在這方面將會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因為它有可能會顯示其在城市人口密度中的作用。很多的住宅如果遠離聲音源,就會減少聲音的污染,同時遠離來自環境的噪音以及交通的噪音。全球都認識到,噪音無論對人們的健康還是高生產力都帶來了負面的影響。實地測試是非常重要的,用以了解一些樓盤抗噪音的程度,室內可以接受的分貝度是40-60的范圍。通過便攜式的工具進行實地測試,能夠確保我們達到可接受的分貝度,用實地的評估能夠幫助我們收集數據,可以跟公眾共享,特別是能夠幫助樓宇的設計師以及建筑師更好地安裝相關過濾噪音的設備。
我們通過實地的考察找出可以接受的最高噪音度,左圖是一個設計支持工具,可以跟不同的外墻能夠防噪的狀況來對比一下不同的情景模式,通過制圖的方法,比如通過ArcGIS就相關的分貝度和噪音進行制圖,這樣可以展示給公眾,提高人們對噪音防治的公眾意識,也可以就相應的、適合當地狀況的可選防噪措施做出建議。我們進行實地的評估時用到了GIS數據源、分貝源和ESRI的相關工具。
圖中是洛杉磯的一些情況,這個區域受到交通狀況和都市密集度的影響,承受較高的噪音干擾風險,這些都是都市普遍存在的噪音水準。為了更好地應對城市化進程,我們用參考的分值進行不同地區的情況評估,包括緩沖帶、遠離一定噪音源的距離等等。通過GIS在線工具,結合實地的評估,對戶外和戶內的噪音度進行制圖,可以幫助使用者更好地了解各種情況,如聲音負載度等。通過ArcGIS的展示,可以使設計師更好地設計防噪的措施。可以說,來自于實地的評估和數據收集能夠確保數據的準確度和真實度,對于聲源噪音比較高危的區域,室外的實地評估是獲取實時數據非常重要的的手段。作為一個量化的聲學指南,根據相應的聲音屏障措施列出能承受最高戶外噪音的程度,這樣的話,可以更好地在聲源背景之下制定出戶外的防噪措施。通過ArcGIS的制圖方式,人們可以更好地分析它的分貝度。
總的來說,實地的評估實際上是重要的,可以讓我們找出現有聲源的狀況,找出相應的控制手段。使用ArcGIS和實地的數據與都市化的城市相結合,對都市的可承載的噪聲分貝范圍做出制圖,這對于建筑外墻設計以及防噪設計都是非常重要的。實際上,通過建立這樣的數據門戶,可以使得噪音和聲音在整個設計過程中變為一個非常重要的考慮因素。另外,在都市化過程中,這也是一個非常好的措施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