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北大街100號(北樓)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一層 Email:info@landscape.cn
Copyright ? 2013-2022 景觀中國(www.36byz.com)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68035號 京公海網安備 110108000058號
演講人:游鴻 Hong You 北京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演講主題:地理設計在宏觀尺度土地利用規劃實踐中的應用——以北京市為例
我的演講主要是以北京市為例,介紹一下地理設計在宏觀尺度土地利用規劃設計中的應用。我認為最重要的一點是,從中國改革開放之始,在過去的三十年中對于土地的使用有一個變化,整個地球上的地殼變動和土地的使用都經過了變遷。首先看一個相關的比較圖,上邊顯示出了土地使用的一個抗力或者阻力,大家可以看到,深色的陰影代表山地,主要是高速公路和鐵路的修建對于土地產生的影響,城市或者鄉村得到了各種各樣不同的發展,比如一種長的線性發展的路徑,對于最近的土地變遷是非常重要的一點影響因素。我們使用卡爾•斯坦尼茲的模型分析未來2020年的北京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發展,并進行了一個模擬,Z軸代表環境保護,Y軸代表政策指導,X軸代表經濟發展(北京市的增長率),在模擬后總共得出二十多個相應的發展情境。在這里使用的土地利用變化的模擬,是以情境為基礎的一種方法,計算了土地利用增長的數量,同時也會考慮其他的因素,比如生態的基礎設施、北京市土地利用規劃、建成區空間分布等等,這些都作為參數在整個的模型中發揮巨大的作用。這張圖是依照各個情境為基礎所繪畫出來的地圖,是北京2020年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
我們把不同的數據放進了一個回歸的模型,同時跟很多的專家進行了磋商,找到每年增長率的最高點和最低點,把它們作為最重要的模型中的參數,這是模擬的核心,也就是土地利用變化模型。城市擴張的模型是使用ArcGIS的地理處理和地理分析的工具,還會綜合歷史方面的信息,它們對于城市的未來發展都是非常關鍵的。我們用的是Matlab軟件,也是一個很有用的方式,幫助我們了解未來可能發展的趨勢,通過這樣一種模型來進行校準。這是從數據庫到地理處理信息再到建模的過程,圖中間灰色的部分是ArcGIS城市擴張模型,設定了兩種不同的情境,一種有規劃,一種沒有規劃,是在GIS中使用Matlab的學習模型做的模擬。我們也在試圖使更加完全的分析步驟納入到模型中,通過改變參數來對模型進行修訂,通過模擬的24個情境,可以看到在不同增長率的情況下,有規劃和沒規劃帶來的不同情況,有生態保護和沒有生態保護造成的各種各樣的情境。
從24個不同情境中可以看出,在中部有很大的發展潛力,這里用于未來城市發展的土地利用率是比較低的,我們也必須考慮到整體市場的需求。這是2020年的情境,紅色的部分顯示出了完全不同的態勢,我們要控制北京西部比較敏感的多山地區,同時還有一些農用地為未來城市發展所征用。此外,我們還運用了一個評估模型,來評價不同發展情境的優劣,從三個不同的方面去進行評價——社會經濟、生態保護、土地利用效率等等。另外,也使用不同的指標來評價出最好的成本效用是什么樣的。這是一個相應的圖表比較,通過它可以來進行討論,可以進行彼此的信息及觀點的交流。要找到一個最好的方案,必須要進行取舍,24個情境會考慮到經濟社會發展以及經濟增長,也可以按照人們的喜好來進行選擇,可以選擇更加傾向于生態保護或者傾向于社會經濟發展。如果必須要做一個決策,我們考慮采用的2020年潛在最佳土地利用方案要求高水平的生態基礎設施保護,要求沒有或者是非常少的土地利用規劃干預。在規劃之后,會進行一個從宏觀到微觀的落實,這個過程中可能會有很多的沖突區域,必須要找到這些沖突由何種安全格局所引起,比如說水、生物、視覺、游憩等。各種各樣不同的沖突區域需要進行規劃設計指導,制定一個解決方案。
最后我要說,我們要解決好所面臨的土地的復雜性、數據方面的局限、公眾如何參與、模型怎么樣建立等等問題。就像昨天卡爾所說的那樣,科學是高高在上的陽春白雪,但是我們要引領公眾更好地理解它們,從而讓公民還有人道主義發揮更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