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發現  /  思想  /  正文

王輝:新美學與生態城市主義國際論壇之企業高峰論壇

admin 2010-11-04 來源:景觀中國網
  主持人(李迪華):感謝溫先生給我們帶來建筑的解決方案,我們可以看到溫先生跟我們這兩天一直在探討中的解決方案之一,大家討論了很多地域,尤其是地域景觀的研究、傳統園林的研究,所產生的設計靈感應用到建筑

  主持人(李迪華):感謝溫先生給我們帶來建筑的解決方案,我們可以看到溫先生跟我們這兩天一直在探討中的解決方案之一,大家討論了很多地域,尤其是地域景觀的研究、傳統園林的研究,所產生的設計靈感應用到建筑中的實踐,大家可以思考。 

  下面有請王輝先生。 

 


王 輝  都市實踐  首席設計師

王輝:站在北大的講壇上,我首先思考的是北大是什么,北大的學生是什么。剛才有幸聽到各位的演講,我忽然深刻體會到在我前面所有的演講者都是野心家。到北大這個學府,就是向這些野心家們學習,就是要有野心。當然野心在中文里面聽起來不好聽,但是在英文里面聽起來還是很好聽的(注:在英語中,ambitious一詞無貶義)。 

  因為我個人學歷背景是清華,清華和北大有什么區別?清華比較實干,剛才我的師兄已經充分證明了這一點。回想起在我大學五年里的風風雨雨,倒數第二年的時候風雨最大,那時候所有清華大學都是冒死都在街頭,北大學生在背后。有理想、有志氣、有野心,我覺得這是北大傳統。 

  另外一點我認識到以俞老師為主的景觀先鋒和前驅們,相比建筑師來說,也有很大的一個區別,就是他們可能更專注于某一個具體的設計,而確實有一種比較宏大的專業的野心,而將這種專業的野心推廣到社會里去。今天主要是北大建筑和景觀合二為一,為了樹立起我們建筑學的正宗,也感謝俞老師聘請我當北大的研究員。想跟同學們說,我們建筑學也是非常有野心的。我想拿一些作品闡釋一下觀點。 

  首先代表我的合伙人以及整個公司祝賀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成立。我們學院也是成立在一個多事之秋。我活在這個時代很幸運,但是我們同學活的這個時代更幸運。這是一個非常矛盾的時代,這個時代充滿了智慧和愚昧,這個時代也有各種各樣的信仰和無信仰。這個時代無論對國家、對個人來說都是最光明的一個時代,也是最黑暗的一個時代。這是一個充滿失望和希望的時代。這是一個引領我們全人類走向天堂的時代,也是一不留神就毀壞我們全人類的時代。所以在這個時代里,很高興看到有一個新的詞匯叫做“城市生態主義”,在我們時代里學習、工作,首先不可避免的是一個意識形態問題,因為時代并不只是讓我們做那些甜蜜的東西,而我們必須在所有意識形態的思考下做甜蜜的事情。我希望我們設計要有批判性的立場。 

  我想簡單闡述一下個人對城市生態主義的基本理解。 

  這里有一個遞進的三層關系: 

  城市生態主義的主體是人; 

  城市生態主義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有不同的課題; 

  城市生態主義當前急迫的課題是人和人生存條件之間關系的重構。 

  下面從四個方面來講一下我們現在如何站在批判的立場上去構筑人和人以外什么東西的關系。 

   1)人和土地的關系 

  這是我們景觀建筑學所有的學生最敏感的一個問題。實際上我們作為設計師來說應該對土地敏感。前一段時間在一個項目里,有幸對土地利用有了一些淺顯的研究。 

  美國批判最多的是關于城市化的問題,美國人無休止地逃開高密度城市,用低密度的城市來侵占地球表面(圖1)。在世界上其他國家和地區,尤其日本、香港這樣的地方可以看到人類也不得不利用土地,但是人類對土地的利用是非常有節制。日本人使用土地的時候不會像美國人那么人為的橫縱左右關系,來勾畫一個土地,而是能夠非常小心的把這個土地和脈絡做出來(圖2)。 

  人物簡介:
      
  URBANUS都市實踐創建人之一,事務所合伙人。中國建筑學會建筑師分會理事、美國紐約州注冊建筑師、清華大學建筑學學士、碩士以及美國邁阿密大學建筑學碩士。

  在創立Urbanus之前,曾執教于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并在美國紐約Gruzen Samton事務所、Gensler事務所和Gary Edward Handel事務所擔任設計負責人,參與了紐約及華盛頓特區的一些重要的項目設計。1999年,王輝與劉曉都、孟巖共同創建了URBANUS都市實踐。除在國內諸名牌大學及社會機構應邀講學以外,王輝也應邀在美國、加拿大、瑞士、巴西、馬來西亞、新加坡、斯洛文尼亞等國外知名學府和建筑師學會做學術演講。

  


圖1


圖2


  回首看一下我們偉大的祖國,我們偉大的人民,在利用土地的時候更加的何等的不精心。我們意識到在工業時代,人和土地是被迫的分離,因為大量人口必須轉入到城市產業人口里。后工業時代我們有條件,而且也必須把農業回歸到城市里。我們做一些拼接圖,把一個城市景象和一個野生的景象、農業景象組合起來,會發現做我們城市土地本身不但有伸展性,而且它的最重要一點是有一種能夠把人和土地之間建立起一種感性聯系的機制在里面,而這種感性的聯系恰恰在工業社會里所被剝奪的。所以在這些研究者里,我們也在我們有限規劃里,努力讓農業土地保留下來。農業土地在我們手里哪怕無為,能夠留給我們的子孫萬代,讓他們用各種各樣的智慧和能力來處理這些土地,因為這些土地是不可還原的土地。 

  我們最近參與北京昌平一個農業區規劃設計,當地本身還是保留農業土地狀態里,很希望這些農業土地能夠被保留下來,能夠轉化為一種智力資源,能夠讓人們在工作過程中,用農業的方式、種植的方式休閑,在農田里能夠獲得更好的體力和腦力的恢復,能夠獲得人際之間的交往。在城市空間里,尤其在非常冷漠的城市空間里,植物的農業因素會給城市人帶來多大的愉悅。 

  2)我們人和時代關系的構筑 

  不得不批評很多清華設計師,他們給我們非常美好的地球表面的一些景象,但這些景象和我們的時代毫無關聯。比如歐式園林之類的,也不能這么去批判,關鍵是人民群眾最喜歡這樣。怎么辦?所以應該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理解這些問題。 

  我們最近在北京白云觀的地方一個小巷子簡單闡述一下。這是一個古代建筑,在這個建筑外,我們有幸參與這個項目,這個項目只是在白云觀周邊很小的一個邊界。我們并沒有得到任何官方的認可或者投資,我們在操作上和各方面話語權上是非常微弱的。我們既然有這樣一個機會,從一個設計師的責任和道德來說,還是應該大張旗鼓的,有野心的來宣講當代設計一定要用當代設計的方式來做,當代的問題要用當代設計的方式來解決。所以我心里不想做任何政治上的選擇,比如做一個復古的東西,或者保守的東西,我們希望用一個當代的東西來做。這是一個好的意愿,這個好的意愿實際上也會帶來很多心里的糾結,你需要的這些東西,這些東西到底會帶來的是破壞還是什么。我們在基本關系上,在做建筑深層結構上獲得這種心里上自我的解脫。 

  我簡單介紹一下這個設計的基本理念。 

  因為白云觀本身是古典建筑,當它進入一個當代城市的時候,古代所有尺度都縮小了,需要一個更大的土地,所以在它中軸線的地方做了一個更大的土地,讓人聯想到里面有足夠的場面在里面。中國古代建筑有高超的智慧,這種智慧不拘泥于一種方式,在我們這個項目里,邊上需要做城市規劃,這時候給了我們很大的啟發,所以我們設計這部分是規劃用地,一部分是蓋房子,我們干脆全部做綠化,在這種關系上形成一個跟古代建筑內在的同構性。 

  和一個偉大的建筑對話,需要一個資格。中國古代建筑有一個沉淀,這個沉淀有不同挑戰的建構系統。面對這個建構系統,我們能做的是什么?我覺得雖然我們是一個很小的公司,但是我們還是有很大的野心,來做一個非常高超的產品,所以我們設計相對來說有一定復雜度,甚至對我們來說經常是噩夢的幕墻,讓這樣的東西和古代建筑形成對話。這種對話的結果使我們建筑變成陪襯的建筑,我們建筑本身由于地理條件所限,我們建筑能夠做一個現代畫框,把古代的建筑表達在當代城市里。 

  我很希望我們這把歲數還有這種挑戰的決心和勇氣,我更希望在座的應該不要辜負每次機會,不管什么樣的挑戰,還是勇于用當代的設計來表達當代的東西。當代的東西和古代的東西對話,當代東西把古代東西襯托到當代東西里,我們如何認可當代性,以及多做努力,把這些當代性實現出來。這是設計師實現和建筑對話的工作。 

  3)重建人和城市的關系 

  我上大學的時候,每個人都有歸屬,比如我們班一個同學是新疆的,另外一個同學是廣西的,后來他們倆談戀愛,過了一個暑假回來之后,他們經過無數次的心里糾結,不得不分離了,因為他們畢業以后要考慮回新疆和廣西。我想這個問題根本不是當代學生要考慮的問題。那個時候人和地域、城市是有歸屬的,而今天我們所有人和當代城市都是游離的關系。 

  唐山地震以后很快得到重建,跟深圳建設是平行的,因為深圳也是這30年發展起來的。它很快建成一個平民化的城市,也符合當地老百姓生活和消費的城市。今天當我們國家富足了,當二線城市也獲得發展機遇的時候,這個城市在經歷第二場地震,他們覺得這些東西不入眼,希望把這些東西全拆掉,把這個城市變成一個連他們自己的市民都不能認知的一個城市,但是也許是他們非常能認同的一個城市。幾乎所有人都有這種野心,把自己的家給毀了,然后用一個烏托邦的東西來重新做一下。 

  我非常有幸在保護幾棟舊的倉庫,我想利用保護的機會如何給當地做示范。我們不需要完全拆毀,只需要一些簡單的添加和梳理,但依然是他們的家,讓他們樹立起城市的自信(圖3,4)。我們細究這個環境,建筑主體80%以上完完全全都是老的規劃。通過設計師的努力和意識,能夠讓當地市民意識到他們自己所存在的這個空間實際上是值得用時間來保留的,而不是你覺得這個不好看,推倒重蓋,讓他們獲得他們對自己城市的認同,以及獲得他們對自己城市的自尊。有了這種認同和自尊以后,他們有歸屬感,而且讓他們獲得對這個城市的自信。這個項目做完以后,政府非常認同這個項目,他們能夠意識到自己城市是有歷史的,雖然這個城市歷史非常短暫,但是這30年依然是值得珍視的。讓人和城市能夠建立起一種關系,這是設計師和景觀規劃師一定要做到的。我們應該做平行的城市,讓公園和建筑融入到整個城市中。 


圖3


圖4


  4)重建人和人的關系 

  我們從偉大的古代建筑中可以看到很多,建筑確實把人和人連接在一起。我們有幸跟萬科共同研究了一個對低收入者做的居住模式,這只是一個模式(圖5)。這個模式本身目的就是利用福建古樓的空間圓形,去塑造一個當代社會的文脈,以及能夠彌補當代社會的居住。我們這個房子絕對不是一棟房子,也不是一棟漂亮的房子,或者一棟有缺陷的房子,它是一個理念,這個理念基于幾個方面: 


圖5


  第一,當我們做廉租房的時候,因為中國建筑法規也很嚴格,而且所有房子造價、建筑方式都差不多,實際上在價格上沒差多少,但是真正能夠解決廉租問題的是如何獲得土地,如何獲得沒有地下的土地。所以我們意識到在城市空間里,有很多邊角料,恰恰圓形建筑很容易介入進來。比如政府有一個政策的話,尤其給廉租房政策的話,廉租房的土地問題是很重要的問題。 

  第二,廉租房對象是社會弱勢群體,這些弱勢群體往往被搬遷到城市邊緣地區,甚至形成巨大的廉租房群體,雖然局部解決了住的問題,但沒有解決人類居住的問題,我們用圓的房子實際上可以跟很多社區形成一個氛圍對接,可以融到一個社區的環境里,可以跟城市高端地塊結合起來,因此它在解決社會矛盾問題上還是有相當多的優勢。這個房子是圓的形式,我們通過一定空間設計可以進行更好的鄰里關系,尤其是這些打拼的年輕人,在他們沒有成才的時候,在他們沒有走上權力的時候,在他們還沒有某某某夫人和某某某女兒的時候,他們有可能在這里相識,這些社會性理念構筑起我們古樓公社的圓形。非常遺憾的是,這個社會對這個東西的認知,可能更多拘泥于這個東西的形式、形狀、形態,而沒有從更多社會學意義上挖掘它。以后大家共同挖掘這種內在社會學價值。 

  我的演講還是有一定野心的,也不避諱在一個這么有野心的學校里,給一群有野心的同學輸送野心。建筑也好、景觀也好、城市規劃也好,實際上還是給我們很大的權力,讓我們能夠駕馭這個社會,去制造這個社會。所以我希望我們這個學院是建立在野心之上的。 

 

  • 給Ta打個賞

11

發表評論

您好,登錄后才可以評論哦!

熱門評論

相關文章

主站蜘蛛池模板: 婷婷免费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www.伊人久久| 国产女人18毛片水真多18精品| 国产黄大片在线观| 在线jyzzjyzz免费视频| 天天天天天天操| 女人张腿让男桶免费视频观看| 性色AV一区二区三区夜夜嗨| 我要看黄色一级毛片| 扒开双腿猛进入免费视频黄| 成人爽a毛片在线视频| 少妇高潮喷水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巨胸动漫美女被爆羞羞视频| 小12箩利洗澡无码视频网站| 国产色视频一区| 国产精品白丝喷水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国产香蕉在线观看网|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沈樵| 国产精品igao视频网| 国产一级淫片免费播放电影| 噜噜影院在线视频在线观看| 午夜老司机福利| 免费一级毛片正在播放| 任你躁国产自任一区二区三区| 人人妻人人澡av天堂香蕉| 亚洲精品午夜国产va久久成人| 亚洲欧美乱综合图片区小说区| 亚洲女人影院想要爱| 乱人伦人妻中文字幕| 久久免费的精品国产V∧| 丰满岳妇乱一区二区三区| 两性高清性色生活片性高清←片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夜色| 厨房切底征服岳完整版|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区| 久草网视频在线| 久久久久女人精品毛片| 一级毛片中文字幕| 78成人精品电影在线播放 | 521a成v视频网站在线入口| 欧美极品另类高清vide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