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孔堅:山水居住要歸于鄉土
admin
2007-04-19
來源:景觀中國網
曾在哈佛大學,美國SWA景觀與城市設計集團從事景觀與城市設計研究和實踐多年的俞孔堅博士認為,山水居住首先要使人回歸大地,以平常的心態去領悟尋常景觀的詩意,最終歸于尋常鄉土
曾在哈佛大學,美國SWA景觀與城市設計集團從事景觀與城市設計研究和實踐多年的俞孔堅博士認為,山水居住首先要使人回歸大地,以平常的心態去領悟尋常景觀的詩意,最終歸于尋常鄉土
地處云南省南部哀牢山脈的哈尼梯田就是一個生動的原生的‘山水居住’的例子。”北京大學景觀設計學研究院院長、土人景觀設計院首席設計師,俞孔堅博士為我們描繪了一幅中國原生的山水居住畫面。
哈尼梯田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哈尼梯田隨山勢地形變化,因地制宜,坡緩地大則開墾大田,坡陡地小則開墾小田,田埂就是等高線。梯田縱橫交錯、氣勢磅礴。哀牢山脈海拔四、五千米,它截住了來自印度洋的暖濕氣流,山上云霧繚繞。留在山林中的雨水再慢慢地往下流,流到下面海拔兩千來米的地方,就是哈尼族人開墾的梯田。水穿過村寨、穿過蘑菇房,把村寨里所有的臟東西都帶進了梯田,梯田也因此變得十分肥沃。“整個過程為我們演繹了人與自然是如何和諧相處的。”俞博士解釋說:“哈尼族人懂得如何適應自然、認同自然,沒有‘斗天斗地 ’的浮躁,他們的心態是平和而恬淡的。”
“房子要在山水間自由呼吸”
“如果說,‘山’、‘水’,是實現‘山水居住’的必要條件,那么作為居住載體的房子,應該和山水保持一種融洽、透澈的關系。
“融洽”是指:房子應該“渾然天成”,而不是凌駕于自然環境之上的一種“凸顯”。房子與自然和諧共處,尊重場地的原生態,并且盡可能地融入自然,使房子以一種有機的方式自然地“生長”在山水之中;“透澈”則是指:房子不是封閉的容器,對氣候和景觀起到很好的過濾與連接作用,房子里的人可以很容易地感知自然、貼近自然,它應該在大自然中“自由地呼吸”。
海德格爾把做詩的本質理解為人在大地上的棲居。“棲居的本質也就是做詩的本質,做詩首先把人帶上大地,使人歸屬于大地。因此,基于現象學派的觀點,棲居的過程是認同于腳下的土地,歸屬于大地、并在天地中定位的過程,棲居使人成為人,使大地成為大地,棲居使人的生活具有意義,這樣的棲居本身具有詩意。”俞博士解釋說。
房子不單單只是房子而已,它應該是適應各種自然過程的產物,應該是整個自然環境的有機組成部分。人居住在這種“可信”的房子里才會生活出詩意。“就像哈尼族人。”俞孔堅笑著說:“你如果把它們的蘑菇房拆了,給他們蓋上豪華的房子,他們反而不適應了,因為這樣的房子不是從他們當地的土地中“長”出來的,這樣的房子對于他們來說是不可信、不真實的。可信的房子、真實的生活才會帶給人安全感、依賴感,如果連安全感和依賴感都沒有,詩意也就無從談起了。”
“作為‘山水居住’載體的房子,最終使人們的日常生活與自然山水融為一體。”俞博士總結道。
在談到人工和自然的結合度問題時,俞孔堅覺得,這實際上就是人和自然和諧與否的問題。他認為:首先,要提倡讓自然做工,盡量保留場地中原有的生態環境,并通過再生設計讓其發揮到最大作用;再次,人工景觀的設計要做到結合自然,充分地閱讀土地、了解土地,并尊重土地和人性,了解“足下文化”,并充分利用“野草之美”的理念,賦予人工景觀以生態內容,使人工景觀與自然環境融為一體。而當下普遍存在的設計誤區是把場所中的人工景觀運用奢華的元素來構筑,將居住場所與外部自然景觀完全隔離。如果這樣做,就完全失去了山水居住的意義,喪失了原點,也就談不上詩意的棲居。最后,人工景觀要對周邊的原生態環境最少的介入,以保持原有生態系統的完整,對原有生態系統的保護就是對“山水居住”價值的體現。
“內向的東方建筑性格”
俞孔堅認為,西方文化直白、顯露。西方文化,特別是歐洲文化中的理想景觀模式體現為炫耀和進攻的戰略,強調占據制高點和視控點,建筑偏于外向“性格”,重視自身的紋飾和地位并凌駕于自然之中,西方“山水居住”的典型就是意大利的臺地園,軸線連接起各層臺地,表現出對制高點和視控點的強烈偏好。
東方文化含蓄、內斂,中國文化中的理想景觀模式體現為藏匿與防守的戰略,強調隱匿于重關四塞的圍合空間,建筑偏向內向的“性格”,形式簡潔樸素并隱匿和依戀于自然之中,一個“深山藏古寺”的經典畫典便道出了這一奧妙。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山水居住”在中國有很長的歷史淵源和很深的文化底蘊,表現出對自然景觀的依賴和眷戀。早在唐代,中國的山水畫已把自然山川作為獨立的表現主題,把自然山川作為潛在的“可居”景觀來營構,并將自然山水作為可以依托的對象。無論其表現的山川如何激揚奮亢,卻總是以凈化、疏導而安于內向的和諧為歸宿的。這種隱匿于山水之間的和諧追求表現為“天人合一”和“自然天成”的思想,化解為寧靜與淡泊的處世方式。
“山水居住是對豪宅的批判”
現在的地產市場,提到“山水居住”,必會和“大宅”、“豪宅”聯系起來,這種社會認知不可否認地會和“山水居住”的自然立意產生了沖突。
“從本質上講,這兩種概念是相對立的,‘山水居住’的自然立意在某種程度上是對‘大宅’和‘豪宅’的批判。”俞孔堅認真地說。
“山水居住”是人人向往的理想居住環境,但現實卻與本質相背離。開發者很清楚“山水居住”的價值和開發潛力,并善于與市場需求相結合。在市場經濟中短時間內暴富的人群具有炫耀財富和享受奢華物品的特點,傾向于在“山水”之間修建氣派的“豪宅”,地產商自然也會迎合他們的口味,因為對于地產商來說這批人是實現其最大化利潤的最具購買力的群體。將“山水居住”和“大宅”、“豪宅”聯系起來的社會認知也隨之產生。
“‘大宅’、‘豪宅’ 是金錢交易的經濟產物,而不是適應自然、認同自然的產物。”俞博士擲地有聲地說:“所以將‘山水居住’和‘大宅’、‘豪宅’聯系起來的社會認知是有悖于‘山水居住’的自然立意的。”
“閱讀大地 讀懂大地”
“閱讀大地、讀懂大地。”這是俞孔堅給山水居住的締造者們最中肯的建議。
要閱讀特定土地的現狀,有什么植被,有什么森林。閱讀這塊地的坡度、坡的朝向。閱讀大地還要閱讀水文,閱讀下完暴雨后留在大地上的痕跡,如果地表排水系統按照原來的排水肌理設計的話就會事半功倍。閱讀附著在這塊土地上的文化,閱讀當地的故事、當地的特色。閱讀完了土地以后,就會知道這塊土地可以干什么、適宜干什么、哪個地方最有價值、哪個地方最有特色、哪個地方可以提高開發者的房地產價值。每一寸土地都有它的價值,設計應充分挖掘它的價值,這樣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投資,同時充分體現這片土地的價值。
歷史中的真正的山水居住是一種陶淵明式的樸素而尋常的生活模式,與城市中的追逐名利和享受奢華相對立,并與矯飾的傳統園林相背離。我們無論是從中國的山水繪畫當中,還是從陶淵明的《桃花源記》當中,所看到的都是一種尋常的景觀模式,山水居住就是要歸于尋常的鄉土,使人回到大地。
“我們要告別傳統園林中那種深宅大院中‘殘月’、‘敗荷’的詩情畫意,那‘拙者之政’和‘網師之隱’的虛偽,那九曲廊橋步移景異的無謂和空洞所反映的失意士大夫的扭曲心靈;要告別在西方早已被廢棄的西方巴洛克式奢華景觀;告別那種搜奇獵珍和金玉堆砌的暴發戶心理,以平常的心態去追求和領悟尋常景觀的詩意。”
給Ta打個賞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