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偉:背負文化使命做景觀
admin
2007-01-12
來源:景觀中國網
“景觀就是人的文化在土地上的投影,但是現在這個影子投歪了,投貴了”。提起國內的景觀設計,廣州土人景觀顧問有限公司總經理兼首席設計師龐偉先生對當下景觀設計的文化粗鄙和抄襲泛濫感到憂心忡忡。
“景觀就是人的文化在土地上的投影,但是現在這個影子投歪了,投貴了”。提起國內的景觀設計,廣州土人景觀顧問有限公司總經理兼首席設計師龐偉先生對當下景觀設計的文化粗鄙和抄襲泛濫感到憂心忡忡。
景觀是人類文化在大地上的投影
龐偉認為,景觀是人類文化在大地上的投影。人類文化充滿著情和愛,充滿著悲歡離合、生老病死,這是一種非常真實的狀態。景觀本身就是生活,就是大地。所以說必須要對人群和他們的文化有深刻的理解。一個民族,一個群落,實際上都離不開“天地-人-神”,絕不能把一個充溢著魅力、生動、鮮活的東西變成所謂專業的、枯燥無味的東西。在“天地-人-神”這個大框架下,他提出了幾個立場和想法:首先,方言景觀。他認為“方言是人文生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我們既要吸取其它優秀城市的精華,同時又不能去簡單地復制。”第二,想象力景觀。他主張設計師既要向傳統學習,又要在公元兩千年以后做出我們這代人對大地的理解和創造,即想象力景觀。第三是尊重國情。他認為其實浪費許多時候就來自景觀觀念,景觀認識:“許多房地產景觀很害怕冬季草坪會黃,樹葉會落,追求那些常綠的棕櫚,長綠的洋草,其實大自然就是一個生命,這里面有樹、有花,花開并且花落。我們不能只覺得荷花開著的時候才是美的。看看藝術家的油畫、水彩、水墨、冬季的敗荷一樣很美麗,冬天的樹干枝條也是一種美,是一種蕭瑟的美。如果一個民族只會欣賞春天和夏天而不會欣賞秋天和冬天,那么這種審美是有問題的。城市景觀要建立在低能耗的基礎上,建立在一種正確的價值觀上。”
偏愛“精品”植物是民族審美的危機
龐偉說他對“大樹進城”深惡痛絕。“村頭大樹、風水大樹在鄉間生長了很多年,它們已經成為鄉土生活最為重要的部分。這些樹被挖掘進城,成活率非常低,對鄉村的自然景觀和文化也是一個很大破壞。”不僅僅是“大樹進城”,還有很多地方盲目引進國外植物品種,以造成奇珍異品的效果。結果是這些耗費了巨資轉移而來的植物不是因水土不服逐漸“香消玉殞”,就是對當地的生態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壞。“其實做景觀,完全沒必要做成這樣子。你看我們這兒,”龐偉指了指窗外說,“廣州的木棉,還有榕樹,那是些多美的樹木!”
面對國內景觀抄襲成風、奢華成風的現象,他提出應倡導景觀創作學派,呼吁“方言”景觀,提倡做簡單的景觀、便宜的景觀和質樸的景觀。對于這個簡單的、質樸的景觀,龐偉解釋說:“景觀被看的太重了,城市不該被當作一臺華麗的大戲,重要的是生活,人間活著的生活。西歐一些很有名的景觀設計,就是一些自然環境,留出一些能給人活動的節點,整個搭配輕松流暢。我們好多綠化園藝部門熱衷于把植物修剪得奇形怪狀,天天還得用車運水澆。中國的油、水都比較匱乏,習慣于此,怎么能形成資源節約型社會?當然我也不是籠統反對園藝,但是重要的是園藝泛濫了,太大范圍了。植物不只是城市的裝飾和擺設,植物更應當凸現的是生命和自然的向度。”
龐偉在一篇文章中把問題指向了民族的思維問題上。人的內心世界單調一律,所以天南地北各個城市就只能是一個樣。景觀設計是文化的反映,但是文化生態還沒被激發出來,還沒有多樣性。在景觀上,就表現得單調貧乏。目前整個民族追新求奇,追奢求繁的風氣還盛行不衰。反映在景觀上就是過度的奢侈和浪費。這種“獵奇”過甚的民族審美傾向是非常可怕的。景觀設計應該注重對生態的保護,節省能耗,維持可持續發展。
背負文化使命做景觀
龐偉目前是在全國都頗有影響力的北京土人景觀與建筑規劃設計研究院的副院長和廣州土人景觀顧問有限公司的總經理。說到廣州土人,他說:“公司成立于2000年,這是一個抱負的產物,它不斷處在一個逆水行舟的過程。”龐偉說他常常記得俞孔堅博士的一句話:設計不能諱言責任和使命。“設計的東西在土地上就變成了文化,我們需對這個東西負責,不能隨便什么東西就往上蓋。”
“土人強調有一種人文情懷和文化使命。做景觀要正視我們的文化。圣誕節和肯德基在中國大陸大行其道,為什么提起我們自己的東西反而遮遮掩掩,我們需要追求一種屬于我們本土精神的東西,帶著理想去踐行,去熱愛和解讀土地。”
說完,龐偉還指了指放在橘紅墻邊的“北京大學景觀設計教學與研究實習基地”匾牌。他希望土人能成為探索和思考中國景觀設計的人才最樂意發揮的舞臺和場所。同時,還能培養出新一代的景觀設計人才,不過對此,龐偉說與社會教育的慣性和力量相比他顯得力不從心。 (宋秋佳 整理)
給Ta打個賞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