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北大街100號(北樓)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一層 Email:info@landscape.cn
Copyright ? 2013-2022 景觀中國(www.36byz.com)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68035號 京公海網安備 110108000058號
人物簡介
艾未未,詩人艾青之子、前衛藝術家、《北京人在紐約》副導演。從上世紀70年代作為“星星畫派”的一員,到90年代藝術雜志《黑皮書》、《白皮書》、《灰皮書》的主編,如今的艾未未在建筑、雕塑、繪畫、家具、編書等各個領域內自由穿梭。他是多項工程和景觀的設計人,生活在由自己設計的登上了多家國際知名建筑雜志的“艾未未倉庫”中。
前衛藝術家艾未未很喜歡廣州有很多小胡同,很多“沒經過規劃的地方”
中國建筑非常盲目
記者(簡稱“記”):作為這次“中外建筑與文化”論壇的嘉賓,以你個人的觀點,什么樣的建筑算是有文化內涵的優秀的建筑?
艾未未(簡稱“艾”):我們稱之為好的建筑,無論是中世紀的、封建時代或原始時代的,都是對一個時代的文化特征有準確理解和表達的建筑。
記:那你覺得現在中國有你定義的這種好建筑嗎?
艾:很遺憾地說,中國在建筑文化和建筑學上的落后程度是不可想象的。
記:具體而言,你認為現在中國建筑的狀態如何?
艾:現在中國的建筑正處于一種非常盲目的狀態。社會的發展、城市的擴張需要大量建造房屋改善人的居住環境,而建筑界只知道一味地拆舊建新。
記:那么現在中國建筑人才和專業的發展跟不上這種建筑增長的速度嗎?
艾:中國的建筑設計實際上缺少堅實的建筑學教育和思考。建筑專業的時間短,長期落后。而中國的建筑設計單位都是國家機構中的部門,一方面它承載著這個社會最大的建設力量,另一方面它是沒有任何獨立的原則和風格可談的。
記:那你對現在中國建筑設計師的評價不高?
艾:總體來說中國的建筑師基本處在一種非常盲目、混亂、自暴自棄的狀態。這幾年比前幾年已經好很多。但是要在美學上有所建樹,讓社會的整體水平有所提高,這是很難的。
建筑不一定要舒適
記:現在似乎流行建筑的人文關懷,即對建筑中的人的關注。
艾:建筑是為人做的,肯定要考慮人。但人是不一樣的,沒有一個建筑能夠同時關懷所有人的需要。說考慮自己可能更好一些,因為一個自我和另一個自我是有相關性的。
記:那好的建筑是不是應該給住在其中的人一種類似舒適的感受?
艾:不一定。有的建筑是需要舒適的,有的是不需要舒適的。比如說中國人古代的家具都不是讓人舒適的。中國古代是不可能有沙發的,因為人坐的姿勢、人在家庭中表現的精神狀態都是為了達到精神層面的一個合適。這個是精神文化的要求。如果僅僅把建筑和生活用品降低到舒適的層面上,實際上是很低的。
城市應該自然“生長”
記:你提出“自然城市”的觀念,認為任其自然生長的、甚至亂的城市才好,為什么?
艾:我提“自然城市”,是針對規劃型的城市來談的。因為我發現,幾乎所有的規劃相對自由生長都有很大的弱勢。比如蓋一座大樓,你不可能考慮到我在大樓旁邊需要規劃幾家小店,有賣面條的、賣雜貨的。現在你可能在大街上走幾公里都找不到一個這樣的店,這樣的店是規劃不出來的。我覺得規劃實際上應該談的是“什么不要規劃”,哪些地方需要規劃,哪些地方應該讓它自然協調地生長。什么都規劃最終就是把一條街一個城市規劃死了。
記:你以前到過廣州嗎,對廣州的城市規劃怎么看?
艾:我很喜歡廣州。廣州沒有那么多規劃,我覺得它的市民生活是最有生命力的。很多地方墻貼著墻就蓋(房子)了,有很多小胡同,很多沒有經過規劃的地方,但這些東西實際上正是城市的生命力所在。我不認為長安街好看,也不認為廣州的小巷難看。城市是為了人的生活,為了用的,而不是為了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