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鏡堂院士:建筑一生夢想成就千秋功業
admin
2005-09-13
來源:景觀中國網
2005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的年份,作為日軍在我國所犯罪行的最大證據——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計劃建立新館。日前,備受矚目的新館設計方案評選經過三輪無記名投票,結果已正式揭曉,由華南理工大學建筑學
2005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的年份,作為日軍在我國所犯罪行的最大證據——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計劃建立新館。日前,備受矚目的新館設計方案評選經過三輪無記名投票,結果已正式揭曉,由華南理工大學建筑學院所設計的方案在全世界12個競爭者中脫穎而出,以第一名的身份中標。該設計方案由入口廣場、新建紀念館、重組的紀念館遺址、冥想廳與紀念公園和平廣場等部分組成,它選擇眾多的建筑元素,以獨特的個性和震撼人心的方式表達了30萬遇難者和中華民族的憤怒,以及對世界和平的期望,贏得了評委們的高度評價。該設計方案的領頭人就是大名鼎鼎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建筑大師何鏡堂教授。
一朝高樓平地起,源自嶺南有心人。近日,何鏡堂領導的團隊又中標,分別奪得北京2008年奧運會的羽毛球館和摔跤館的設計權。對于何教授這樣一位大師,普通人卻知之甚少,為使更多人了解何教授,我們在一個夏日的黃昏走進了他的生活。在和煦的夕照和陣陣微風之中,大師向我們娓娓道來,謙和的笑容和寬容的氣質使我們仿佛回到了春天……
童年、求學生涯
1938年4月2日,何鏡堂生于廣東省東莞。東莞是珠江三角洲有名的魚米之鄉,彎彎曲曲的河川、濃郁的荔枝林、密密的山村構成一幅幅美麗的圖畫,山清水秀,風景優美。幼小的何教授產生了將這一切畫下來的欲望。由于哥哥也喜歡畫畫,于是兄弟倆經常一起背著畫夾去野外寫生,嶺南風光在他幼小的心靈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上學時他聽老師說建筑師是半個藝術家,半個工程師,二者的契合讓年少的他激動了好一陣子,有時睡覺他都夢見自己成了建筑師,這些使得他早早萌發了對于建筑設計的興趣。
1956年何鏡堂考進具有優秀傳統的華南工學院建筑系,真正開始他與建筑設計的不解之緣。在老師的精心指導下,何鏡堂以優異的成績完成了大學學業。1961年,他師從夏昌世教授,成為華南工學院正式招考的第一批研究生。夏昌世是老一輩有名的嶺南建筑大師,早年曾留學德國,把德國的嚴謹、精致、講究實效、有機、實在與中國園林自由、靈活的特點相結合,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其設計思想和作品體現了嶺南建筑開朗、樸實、兼容的特點,是嶺南建筑的創始人之一。研究生四年,何鏡堂如魚得水,對專業的酷愛與校園良好的環境使他全身心投入學習中。這期間,他走遍了粵中四大名園、潮汕庭園、皇家園林和江南園林。在導師的指導下,他參加了海南大會堂的設計,完成了廣西醫學院附屬醫院門診部的設計工作,達到了很好的實踐作用。
為學習知識,何教授異常勤奮。他向記者講述了至今仍記憶猶新的一件事。1964年何鏡堂到北京為畢業論文收集資料,他找到了一份很寶貴的英文資料,可是因為材料只能借三天,又沒法復印,何教授就在短短三天中不分晝夜地謄寫那本58頁的英文資料。這份資料圖文并茂,英文單詞細小緊密,猶如漢字的蠅頭小楷,何教授硬是憑借著自己的毅力趴在當時北京的大通鋪的炕頭上完成了抄寫。今天已難于想象當時的艱苦環境,當何教授偶爾拿出當年他抄寫的資料給他的學生看時,學生們都十分驚訝,感嘆導師的用心之專。“業精于勤”,何教授的辛勤無疑是他能夠成為杰出的建筑師的一大原因所在。
三地輾轉漂泊
1965年,23歲的何鏡堂從華南工學院(華南理工大學的前身)順利畢業,留校任教。懷著“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的心情,何教授希望干一番大事業。正當他躊躇滿志的時候,“文化大革命”開始了,他被分配到湖北省建筑設計院工作,這樣他畢竟還可以做一些本職的工作,但不久后這個單位也被撤銷了,“干部下放勞動”,他隨該院的全部人員被插隊落戶到湖北省的偏遠山區當農民。自己的抱負得不到施展,國家紛亂不堪,何教授的心情可想而知。
時代的悲劇浪費了一代人寶貴的時間。1973年,幾經努力,何教授終于被調到北京市建筑設計院從事建筑設計工作。在當時的條件下,建筑是附屬專業,要服從于設備和結構,很難進行建筑創作。條件異常困難,但何教授一直沒有忘記自己少年時代的夢,在這里他有機會對一項工程的設計全過程、對工程的實踐知識、特別是對構造與大樣有較全面的訓練和了解,這些都為他后來的建筑創作打下了堅實的實踐基礎。
期間,不甘寂寞的何教授潛心學習辯證法、《矛盾論》、《實踐論》,掌握了在錯綜復雜的事物面前抓主要矛盾思維方法和因時間、地點、條件不同的分析問題的方法,這些學習成果后來成為何教授從事建筑創作寶貴的哲學思想基礎。
“文化大革命”結束后,百業待舉、百廢待興,沉默多年的建筑界又開始活躍起來。不久國家提出了“讓研究生歸隊”的政策要求。此時,廣東率先進行改革開放,開始建設深圳等經濟特區,何教授抓住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請求領導把自己調回廣東,從事民用建筑創作。1983年5月,何教授一家四口回到自己的母校華南工學院。十幾年來,輾轉廣東、湖北、北京三地的何教授又回到了故鄉廣東。
男兒“四十而立”
何教授常說,“俗語說三十而立,而我卻是四十而立”。“文革”結束后,他已經40多歲了。還沒有南歸廣東之前,何教授就和夫人一起利用工余時間積極投身于有限的幾項設計競賽中,結果獲了獎,雖然這些獎項只是二三等獎,但給予他投身建筑設計事業以極大的信心。
這時,何教授深感我國無論建筑理論、設計水平,還是建筑隊伍的素質都與國際水平差距甚遠,他下決心要為祖國的建筑事業趕超世界先進水平而奮斗。1983年,回到華南工學院沒過幾天,何教授夫婦就聽說深圳科學館要舉行設計競賽,時間只剩3個星期了。何教授夫婦經過20天的日夜奮戰,終于完成了他們回廣州的第一件作品,很快中選了,打響了回廣州后的“第一炮”。
改革的春風刮遍了廣東省,建筑創作也等來了自己的黃金時代。從上世紀80年代中期起,何教授先后主持和負責設計了一批工程,從此全身心投身建筑創作事業中。這時,學校又聘請了莫伯治、佘畯南二位總建筑師為顧問教授,并安排何鏡堂協助二老培養碩士研究生。此后,何鏡堂一邊培養“桃李”,一邊進行設計創作。20余年來,他先后主持和負責設計重大復雜工程100多項。獲國家、部委及省級以上優秀設計獎40多項,其中獲國家級金獎1項、銀獎2項、銅獎2項、一等、二等獎各12項。僅在《建筑學報》就發表論文20多篇。他主持設計的廣州西漢南越王墓博物館、大都會廣場及中國市長大廈、虎門鴉片戰爭海戰館、浙江大學紫金港新校區、華南理工大學人文館、華南師范大學南海學院等已成為當地的標志性建筑。
1992年,何教授接任了華南理工大學建筑設計院的院長;1994年建設部授予何教授“中國工程大師”榮譽稱號;1997年獲國家特許一級注冊建筑師資格;1999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2000年獲首屆梁思成建筑獎;2004年獲全國模范教師稱號;2005年獲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榮譽接踵而來,而何教授不為所動,他常說:“這些都是鞭策和激勵我不斷前進的有力工具。”風雨之后有彩虹,“四十而立”的何教授經過百折不撓的勤奮取得了成功,“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何教授的親身經歷為我們演繹了一份活生生的成功例子。當你問起何教授他成功的秘訣時,他會告訴你這樣一個公式,“才能+勤奮+人品+機遇=成功”。是呀,何教授天生的建筑才能,他領導的學院人員的合作,改革開放的機遇,再加上他的勤奮,怎能使他不成功呢?
創新建筑理論
建筑大師貝聿銘曾說:“歷來建筑師可分兩類,一類是專心致志研究理論著書立說的,一類是埋頭苦干承擔實際設計任務的,兩類建筑的工作都很重要,不可偏廢。”何教授走的卻是二者結合之路,學術界人士都知道,他既是建筑大師,又是致力于建筑文化和嶺南文化研究的資深學者。
嶺南一般泛指我國北緯25度以南的地區,由于與我國中原地帶地區氣候和文化傳統的差異,嶺南地區幾千年來形成了自身獨具特性的建筑特點,整體形成了輕巧、通透、樸實、自然的嶺南建筑風格。對于嶺南建筑藝術,何教授經過多年的研究,對嶺南建筑藝術有了深入的了解,有著獨特的看法。他將嶺南建筑藝術闡述為,在嶺南這樣一個具體的地域,以獨特的自然環境如氣候、水文、土壤等和傳統的社會、文化為基礎,集合時代進步的表征,尊重使用者的基本要求,精心從事建筑事業,經過時間積淀,產生了藝術。他用自己的實踐傳承了嶺南建筑藝術。
何教授不光在嶺南建筑藝術方面有獨到研究,他在建筑理論方面也很有建樹。古羅馬的建筑學家維特魯威曾說:“哲學可使建筑師氣宇宏闊。”由于文革中對于哲學理論的深入學習,加上幾十年的建筑設計實踐和不斷地觀察總結,何教授終于創造性地總結出了自己的建筑理論———“兩觀”“三性”。
兩觀就是整體觀和可持續發展觀;三性就是建筑的地域性、文化性和時代性。所謂的整體觀是指建筑師要有一個整體的觀念,視建筑創作為一個系統工程,要從整體上把握,把城市設計、風景園林和建筑設計整合起來,在綜合中創作。可持續發展觀就是建筑不但要滿足現代人的使用要求,而且要有利于子孫后代的持續發展,歸根到底就是要創造條件,促進人與自然的協調,科技和文化的共同發展。同時他還認為好的建筑創作不但應滿足使用功能的基本要求,還應體現所處地域環境的特征,體現較高的文化品位和濃郁的時代氣息。他提出建筑的地域性、文化性、時代性是一個整體的概念。地域是建筑賴以生存的根基,文化是建筑的內涵和品位,時代性體現建筑的精神和發展。三者相輔相成,不可分割。地域性本身就包括地區人文文化和時代特征,文化性是地區傳統文化和時代特征的綜合表現,時代性正是地域特性,傳統文脈與現代科技和文化的綜合和發展。只要很好地理解和綜合運用這三性,并強調整體性和統一性,就一定能創作出獨具特色的建筑。
正是在這種創作理念和創作思維的指導下,在近年全國大學校園規劃建設的大潮中,他先后主持數十項大學新校園的規劃設計,遍布全國各地,其中包括浙江大學、重慶大學、江南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武漢大學等一批重點大學,樹立了校園規劃設計的品牌。他本人同時也是全國教育建筑學術委員會主任。
對于何教授的“兩觀”“三性”理論,建筑界給予很高的評價。他為我國建筑理論的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
華南理工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
近十年來,建設部優秀設計評選,華南理工大學建筑設計院的獲獎項目常名列前茅,教育部的評選中,他們更位于榜首。2002年,他們的投標項目中標率為37%,2003年中標率達到46%,近期又在大型國際設計招標中一舉奪得了南京侵華日軍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北京2008年奧運羽毛球館和摔跤館的設計權。華南理工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已成為我國有較大影響力的國家甲級設計院,這其中的奧秘何在?其實這和建筑設計院院長何鏡堂的正確而有力的領導是分不開的。
何教授依據建筑學院的學科特點,首先在學院中建立了重點學科。為什么要在華南理工建筑設計院建立重點學科呢?何教授闡釋華南理工建筑設計院有地域特點、人才、基礎、優勢四個有利因素。華南理工地處廣州市,具有先天優勢;設計院資產在于人才,通過自身培養和不斷引進,形成雄厚的人才基礎;長久的建筑設計傳統使得他們擁有很好的基礎和極大的優勢。擁有這一切硬件條件后,他開始著手解決如何建設的問題。十幾年來,何教授一直強調通過三點來抓學院的管理:一抓人才。設計院最講究的是人才。何院長對人才的培養十分注重,他還善于發掘和培養人才。二抓精品。在他的主持下,建筑設計院設計了一批在國內及港澳地區相當有影響的工程。三抓環境。何教授認為,創造一個好的工作環境,一個容易創意設計的環境,才能讓人才在設計院里更好地工作。由于有了良好的工作環境,形成良性循環,學院的聲譽和產值都有了提高。
在何院士的主持下,華南理工建筑設計院的整體發展已經步入良性循環中,老、中、青結合的設計團隊,分布齊全的專業設置,不僅為社會培養了大批人才,同時也將一個個精良的設計作品推向全國,在各地遍地開花。
為官、為師、為夫
作為一名杰出的建筑大師,何教授目前任職華南理工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的院長,同時還是建筑專業的研究生導師。作為院長何鏡堂即忙于培養學生又忙于學院管理,作為一名建筑大師,他在緊張的建筑創作之余還要處理學院日常的政務工作和學生的授課,這樣緊張的工作安排,何教授卻游刃有余。
“為何我的學生成長得那么快?我在教學中強調創作思想,培養他們好的創作哲理,灌輸一種好的思維方法。”談起自己的學生,何教授這樣說。他不僅自己的設計成果卓然,還著力培養了一批年輕有為的建筑師,現在他培養的博士和研究生已有數十人,很多都已成為建筑界的精英。在教學中,他強調要交給學生一把金鑰匙,一塊敲門磚。“建筑是一種應用型的科學,既有理性的一面,還有精神的一面。”通過實戰工程去提高,是何鏡堂另一種新的教學形式。遇到新項目,他會組成幾個小組,鼓勵學生去競標,與他同時拿出方案,一起去競爭。他還常同學生們一起做方案,鼓勵每個學生說出自己的見解,然后,何鏡堂會分析每個意見的利弊,形成新方案。2004年,因其在教育方面取得突出的成績,何教授榮獲了全國模范教師稱號,2005年又獲得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
提起何教授,就不能不提到他的夫人李綺霞。何教授常這樣說:“我的一切成就都離不開夫人的支持和幫助。”在何教授的一生中他的夫人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許多項目都是他們一起設計的。風風雨雨一起走過,真正稱得上相濡以沫、相敬如賓,堪為世人的楷模。
“先做人,再做學問”,這是何教授信奉的做人道理。學為人師,行為世范,年近古稀的老人用自己的一生詮釋了這一切。事業如斯,復夫何求?做人如斯,復夫何求?回顧何教授的一生,從懵懂少年到大展宏圖,再到功成名就、桃李天下,他始終勤勤懇懇、腳踏實地,寵辱不驚。前方路途漫漫,和藹謙遜的何教授深邃的目光望向遠方,也許此刻他又想起了幾十年前那個在河灘上寫生的小男孩,想起了他少年時代的夢想。采訪結束了,我們相信,何教授還會在追尋夢想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為建筑創作書寫新的神話!
主要建筑作品
廣州西漢南越王墓博物館與莫伯治院士共同主持設計,被評為是“傳譯兩千多年前歷史文化”的力作。該館建在文物出土原址一道狹窄的陡坡上,由陳列樓、墓室和珍品館組成一個有機的整體。設計構思獨特,一氣呵成,體現很高的文化品位。獲中國建筑學會建筑創作獎和建設部、國家教委優秀設計一等獎及國家優秀設計金質獎;獲UIA世界建筑大會頒發的“當代中國建筑藝術創作成就獎”。
中國市長大廈及大都會廣場是一組超高層的48層建筑群,運用城市綜合體的設計理念,構筑了一個多功能的現代化城市廣場和綜合體,體現出大都市的時代特色。獲教育部設計一等獎和國家銅獎,成為廣州市標志性建筑,并被評為廣州市十大現代建筑之一。
“9·18”紀念館方案主持設計。是一將建筑與環境、功能與藝術高度結合的實例。該設計追溯歷史,結合狹長地帶特征,建筑構思猶如一把半埋地下的斷刀。建筑造型與平面布局高度統一,用簡練和抽象的建筑語言,表達從黑暗走向光明的歷史進程和正義必然勝利的永恒真理。此設計在建筑界得到廣泛的稱贊。
鴉片戰爭海戰館總體布局與歷史文脈環境融為一體,體現嶺南地域特征,以簡練的建筑形態,表達軍民團結抗敵和海戰的歷史內涵。該項目獲得教育部一等獎和建設部二等獎。
浙江大學新校區占地3000多畝的新校區以氣魄和獨特的造型引人矚目,該規劃設計以現代教育理念為指導,表達江南地域特色,校園中心組成“曲水流暢”生態帶,串起大大小小幾十個園林空間,體現了現代化、園林化、生態化的特點,創造了一個新型育人的文化環境和學術空間,受到教育部領導及同行的一致稱贊。獲國家優秀設計銀獎、教育部一等獎。
給Ta打個賞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
相關文章